一种抗压加强型高压移动橡套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0911发布日期:2020-10-23 12:29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压加强型高压移动橡套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抗压加强型高压移动橡套电缆。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行业虽然只是一个配套行业,却占据着中国电工行业1/4的产值,它产品种类众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电力、建筑、通信、制造等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密切相关,电线电缆还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动脉与神经,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仪器、仪表,实现电磁能量转换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器材,是未来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必要的基础产品,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

基于现有技术中发现,现有的电缆在使用的时候,遇到较强的压力容易损坏电缆,大多数电缆内部没有支撑类结构,使电缆遇到外力的冲击的时候,容易导致电缆弯曲变形,减少电缆的使用寿命,电缆承载力比较弱,如果有外力拉扯的话,很容易造成电缆断裂。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抗压加强型高压移动橡套电缆,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压加强型高压移动橡套电缆,以解决现有的电缆在使用的时候,遇到较强的压力容易损坏电缆,大多数电缆内部没有支撑类结构,使电缆遇到外力的冲击的时候,容易导致电缆弯曲变形,造成电缆内部导向断裂影响使用,电缆承载力比较弱,如果有外力拉扯的话,很容易造成电缆断裂的问题。

本实用抗压加强型高压移动橡套电缆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抗压加强型高压移动橡套电缆,包括主体,内层,底槽和拉板;所述主体为橡胶柔性材质,且主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内层的内部设有钢丝,且内层外侧撑杆的顶端与外层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底槽为矩形结构,且底槽设在外层的外侧;所述拉板为环形结构,且拉板安装在主体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有支架,外层,内腔;所述支架为弹性材质,且支架的顶端设在主体的内侧;所述外层为屏蔽性材质,且外层的外侧与支架的底端相连接;内腔的内部设有阻燃材料,且内腔设在主体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包括有撑杆,顶板,内筒;所述内层为橡胶材质,且内层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撑杆为矩形板结构,且撑杆的底端设在内层的外侧;所述顶板的外端为弧形结构,且顶板为弹性材质,并且顶板的内端设在撑杆的侧面;所述内筒的内部设有导线,且内筒的外侧为绝缘材质;所述内筒的外侧安装有顶板的外端。

进一步的,所述底槽包括有顶槽,抽条;所述顶槽为矩形结构,且顶槽内部插入抽条的顶部;所述抽条为橡胶材质,且抽条的底端安装在底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拉板包括有竖板,横板;所述竖板的侧面为倾斜状结构,且竖板的外端设在拉板的内侧;所述横板的顶部为倾斜面结构,且横板的底部设在竖板的内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装置中,设置了内层,在电缆使用的时候,内层可以增加电缆的支撑力和承载力,防止外力的冲击损坏电缆,在主体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内层,内层为橡胶绝缘材质,内层的内部包裹着钢丝,可以增加主体的承载力,防止外力的拉拆造成电缆的断裂,内层的外侧设有撑杆,当电缆受到重物坠落的时候,主体受到外力的压迫,压力比较小的话,撑杆可以顶住外力,防止压坏内筒,压力比较大的话,撑杆侧面的顶板收缩,使内筒压倒撑杆的侧面底端,可以很好地保护内筒不会受到损害,失去外力的压迫时,顶板的弹性材质带动内筒恢复原来的位置,撑杆也可以隔绝内筒相互接触防止发热起火,内层和外层之间的空隙填充有pp绳,既可以保护内筒增加缓冲,又可以方便拨开电缆保护层,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缆在使用的时候,遇到较强的压力容易损坏电缆,大多数电缆内部没有支撑类结构,使电缆遇到外力的冲击的时候,容易导致电缆弯曲变形,减少电缆的使用寿命,电缆承载力比较弱,如果有外力拉扯的话,很容易造成电缆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由图1引出的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槽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竖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主体;101、支架;102、外层;103、内腔;2、内层;201、撑杆;202、顶板;203、内筒;3、底槽;301、顶槽;302、抽条;4、拉板;401、竖板;402、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压加强型高压移动橡套电缆,包括主体1,内层2,底槽3和拉板4;主体1为橡胶柔性材质,且主体1为圆柱形结构;内层2的内部设有钢丝,且内层2外侧撑杆201的顶端与外层102的内侧相连接;底槽3为矩形结构,且底槽3设在外层102的外侧;拉板4为环形结构,且拉板4安装在主体1的外侧,内腔103设在主体1的内侧,支架101之间,内腔103内部填充的阻燃材料提高的电线的燃点,尽量减少失火对电缆的损坏,撑杆201既可以增加支撑力,也可以隔断数个内筒203之间的联系,内层2的内部设有钢丝可以增加电缆的承载力,防止外力拉断电缆,顶槽301的顶部设有开口,通过人力的作用拉动抽条302,把抽条302从顶槽301顶部的开口处拉扯出去,便于拉板4的使用,横板402安装在外层102的内侧,移动拉板4,竖板401和横板402的倾斜面结构可以割断外层102和撑杆201,从而破开主体1的橡胶层,漏出内筒203,借助工具进行连接导线,主体1包括有支架101,外层102,内腔103;支架101为弹性材质,且支架101的顶端设在主体1的内侧;外层102为屏蔽性材质,且外层102的外侧与支架101的底端相连接;内腔103的内部设有阻燃材料,且内腔103设在主体1的内侧,主体1为橡胶柔性材质可以保护内部的各个结构,也方便对电缆进行缠绕,外层102可以屏蔽电缆内部的电磁场和外界电磁场的联系,数个支架101设在主体1和外层102之间,可以减少外界压力的冲击,其中,内层2包括有撑杆201,顶板202,内筒203;内层2为橡胶材质,且内层2为圆柱形结构;撑杆201为矩形板结构,且撑杆201的底端设在内层2的外侧;顶板202的外端为弧形结构,且顶板202为弹性材质,并且顶板202的内端设在撑杆201的侧面;内筒203的内部设有导线,且内筒203的外侧为绝缘材质;内筒203的外侧安装有顶板202的外端,带外界对主体1压力的时候,撑杆201可以支撑外层102,防止外力压坏内筒203,压力过大的时候,压在内筒203上,顶板202收缩时内筒203靠近内层2,减少压力对内筒203的损坏,内筒203内部设有导线,底槽3包括有顶槽301,抽条302;顶槽301为矩形结构,且顶槽301内部插入抽条302的顶部;抽条302为橡胶材质,且抽条302的底端安装在底槽3的内部,底槽3和顶槽301的内部安装有抽条302的底端和顶端,抽条302填充在内部可以增加主体1的支撑力,顶槽301设在主体1的内侧,其中,拉板4包括有竖板401,横板402;竖板401的侧面为倾斜状结构,且竖板401的外端设在拉板4的内侧;横板402的顶部为倾斜面结构,且横板402的底部设在竖板401的内端,当需要对电缆的进行连接的时候,需要把电缆的一端破开橡胶层连接导线,当抽条302抽出去的时候,拉板4安装在主体1的外侧,竖板401安装在底槽3和顶槽301的内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电缆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在主体1和外层102之间设立多个支架101,支架101可以减少外界压力的冲击,主体1的橡胶柔性材质方便对电缆进行缠绕,外层102的屏蔽层结构可以屏蔽电缆内部的电磁场和外界电磁场的联系,内腔103的内部填充一些阻燃材料,带外界对主体1施加比较强的压力,撑杆201可以支撑住外层102,压力施加在内筒203上,撑杆201侧面的顶板202收缩,使内筒203靠近内层2,可以减少压力对内筒203的损坏,失去压力的时候,顶板202带动内筒203恢复原来的位置,内层2的内部设有钢丝可以增加电缆的承载力,当两端电缆进行连接的时候,需要劈开电缆的橡胶层连接导线,首先把抽条302抽出去,抽条302安装在底槽3和顶槽301的内部,可以增加主体1的支撑力,顶槽301的顶部设有开口,通过人力的作用把抽条302从顶槽301顶部的开口处拉出去,把竖板401安装在底槽3和顶槽301的内部,移动拉板4,使竖板401和横板402的倾斜面结构割断外层102和撑杆201,从而破开主体1的橡胶层,便于连接导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