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隔离、双断口的三工位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40141发布日期:2021-02-23 16:3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隔离、双断口的三工位开关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柜用三工位隔离开关,尤其涉及一种双隔离、双断口的三工位开关,属于中高压电气-充气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充气柜产品常规配套的隔离开关为一组三工位隔离开关,如图1、图2所示,气箱12分为上下两部分,气箱12的下部分内的电缆出线端11,气箱12的上部分内设有第一主母线10、固定在第一主母线10下面的第一接通触头1、位于气箱12的上下部分之间的支撑绝缘子4、通过导体14穿过绝缘子4并连接电缆出线端11的第一隔离动触头2、连接第一隔离动触头2的第一绝缘拉杆3、连接第一绝缘拉杆3的第一驱动拐臂9,第一隔离动触头2、第一绝缘拉杆3、第一驱动拐臂9均设于气箱12的上部分内。三工位隔离开关有“接通位”、“隔离位”和“接地位”三个位置,“接通位”实现三工位隔离开关上下电路接通,“隔离位”将隔离开关上下电路断开且有明显的隔离断口,“接地位”实现线路侧接地,用于线路侧检修,无法实现母线侧停电检修。开关柜母线侧检修或维护时需要扩大停电范围,且检修恢复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母线侧停电检修。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双隔离、双断口的三工位开关,包括第一隔离开关,所述第一隔离开关包括第一接通触头、第一隔离动触头、第一接地触头以及驱动第一隔离动触头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隔离开关,所述第二隔离开关包括第二接通触头、第二隔离动触头、第二接地触头以及驱动第二隔离动触头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隔离动触头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隔离动触头一端分别与导体的两端活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隔离动触头的另一端绕所述第一隔离动触头与所述导体的连接点旋转,使得所述第一隔离动触头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接通触头或所述第一接地触头;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隔离动触头另一端绕所述第二隔离动触头与所述导体的连接点旋转,使得所述第二隔离动触头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接通触头或所述第二接地触头。
[0005]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隔离开关和所述第二隔离开关分别设于气箱(12)的两个隔离室内,所述两个隔离室之间设有使得所述第一隔离开关和所述第二隔离开关接通的所述导体,所述导体的两端分别设于两个隔离室内。
[0006]
优选地,所述的两个隔离室之间设有支撑绝缘子,所述导体设于所述支撑绝缘子的中间孔内。
[0007]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绝缘拉杆和第一驱动拐臂,所述第一绝缘拉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驱动拐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拐臂的另一端与操作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绝缘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动触头;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绝缘拉杆和第二驱动拐臂,所述第二绝缘拉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驱动拐臂的一端连接,所述
第二驱动拐臂的另一端与操作机构连接,所述第二绝缘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动触头。
[0008]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接通触头与第一主母线连接,所述第二接通触头与电缆出线端连接。
[0009]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接通触头与第一主母线连接,所述第二接通触头与第二主母线连接。
[0010]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隔离开关和所述第二隔离开关为左右布置。
[0011]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隔离开关和所述第二隔离开关为上下布置。
[0012]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隔离、双断口的三工位开关,使得一台开关柜(或一组功能单元)实现了双隔离、双断口功能,具有明显的双隔离双断口,安全可靠性更高,功能更齐全。同时可以在一台开关柜上实现线路侧检修接地、母线侧检修接地以及线路的投入、切出快速切换等功能。本实用新型集成了开关柜的多种功能,产品外形尺寸保持不变,减少了开关柜的配置数量,在布局、外观等方面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现有充气柜使用的三工位隔离开关示意图;
[0014]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15]
图3为一种双隔离、双断口的三工位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6]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0017]
图5为图3的系统接线图;
[0018]
图6为图3的立体图。
[0019]
图7为一种双隔离、双断口的三工位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0]
图8为图7的系统接线图;
[0021]
图9为第一隔离动触头和第二隔离动触头均处于“隔离位”时的三工位开关的示意图;
[0022]
图10为图9的系统接线图;
[0023]
图11为第一隔离动触头处于“接通位”和第二隔离动触头7处于“接地位”时的三工位开关的示意图;
[0024]
图12为图11的系统接线图;
[0025]
图13为第一隔离动触头处于“接地位”和第二隔离动触头处于“接通位”时的三工位开关的示意图;
[0026]
图14为图13的系统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8]
实施例1
[0029]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隔离、双断口的三工位开关,如图3-图6所示,其包括开关本体,开关本体包括第一隔离开关和第二隔离开关,在第一隔离开关和第二隔离开关外部还设有能驱动三工位开关旋转的操作机构。第一隔离开关包括第一接通触头1、第一隔离动触
头2、第一接地触头5,还有驱动第一隔离动触头2旋转的第一绝缘拉杆3、第一驱动拐臂9。第二隔离开关包括第二接通触头8、第二隔离动触头7、第二接地触头6,还有驱动第二隔离动触头7旋转的第二绝缘拉杆16、第二驱动拐臂15。第一隔离动触头2和第二隔离动触头7分别连接于中间支撑绝缘子4的导体14两端,能够沿导体14的中心点旋转。第一驱动拐臂9和第二驱动拐臂15的外部均与三工位开关操作机构连接,用于驱动第一隔离开关和第二隔离开关旋转。
[0030]
第一隔离开关和所述第二隔离开关为上下布置。第一隔离开关和第二隔离开关分别设于气箱12上下的两个隔离室内,分别作为上隔离和下隔离使用,两个隔离室之间设有使得第一隔离开关和第二隔离开关接通的导体14,导体14的两端分别设于两个隔离室内。两个隔离室之间设有支撑绝缘子4,导体14设于支撑绝缘子4的中间孔内。
[0031]
第一隔离动触头2的一端和第二隔离动触头7一端分别与导体14的两端活动连接;通过气箱12上部的第一绝缘拉杆3和第一驱动拐臂9驱动第一隔离动触头2的另一端绕第一隔离动触头2与导体14的连接点旋转,使得第一隔离动触头2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接通触头1或第一接地触头5;通过气箱12下部的第二绝缘拉杆16和第二驱动拐臂15驱动第二隔离动触头7另一端绕第二隔离动触头7与导体14的连接点旋转,使得第二隔离动触头7另一端连接至第二接通触头8或第二接地触头6。
[0032]
第一隔离开关和第二隔离开关均有“接通位”、“隔离位”和“接地位”三个位置。第一接通触头1与气箱12顶部的第一主母线10连接,第二接通触头8与气箱12底部的电缆出线端11连接。上、下隔离开关开关本体可以实现同一台柜体上、下电路的单独或同时接通,上、下电路的单独或同时断开。
[0033]
如图9、图10所示,当第一隔离动触头2和第二隔离动触头7均处于中间“隔离位”时,即第一隔离动触头2连接至第一接通触头1,第二隔离动触头7连接至第二接通触头8,实现双断口功能;如图11、图12所示,当第一隔离动触头2旋转至“接通位”,第二隔离动触头7旋转至“接地位”时,即第一隔离动触头2连接至第一接通触头1,第二隔离动触头7连接至第二接地触头6,实现第一主母线10侧接地功能;如图13、图14所示,当第一隔离动触头2旋转至“接地位”,第二隔离动触头7旋转至“接通位”时,即第一隔离动触头2连接至第一接地触头5,第二隔离动触头7旋转至第二接通触头8,实现电缆出线端11侧接地功能。提高母线侧和电缆侧停电检修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0034]
本实用新型的三工位隔离开关分上隔离和下隔离两组结构,有“接通位”、“隔离位”和“接地位”三个位置。开关本体可以实现隔离开关上、下电路单独或同时接通,上、下电路单独或同时断开,母线侧接地或线路侧接地检修等功能。且双断口设置提高了电气设备的双保险和可靠性,使用同一台设备既可实现母线侧接地检修又可实现线路侧接地检修等功能。
[0035]
实施例2
[0036]
本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第一隔离开关连接气箱12顶部的第一主母线10,第二隔离开关连接气箱12底部的第二主母线13。即第一接通触头1与气箱12顶部第一主母线10连接,第二接通触头8与气箱12底部第二主母线13连接。上、下隔离开关作为主母线隔离开关,开关本体可以实现两侧母线的接通、断开或接地。
[0037]
当第一隔离动触头2和第二隔离动触头7均处于中间“隔离位”时,实现第一主母线
10和第二主母线13间的双断口功能;当第一隔离动触头2旋转至“接通位”,第二隔离动触头7旋转至“接地位”时,实现第一主母线10侧母线接地;当第一隔离动触头2旋转至“接地位”,第二隔离动触头7旋转至“接通位”时,实现第二主母线13侧母线接地。
[0038]
本实用新型的三工位隔离开关分上隔离和下隔离两组结构,有“接通位”、“隔离位”和“接地位”三个位置。开关本体可以实现隔离开关上、下电路单独或同时接通,上、下电路单独或同时断开,两条母线侧之一接地检修等功能。且双断口设置提高了电气设备的双保险和可靠性,使用同一台设备可分别实现两条母线侧接地检修等功能。
[0039]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0040]
实施例3
[0041]
本实施例中,开关本体左右布置,即第一隔离开关和所述第二隔离开关为左右布置,亦可实现三工位开关左右侧线路从系统中的灵活投入或切出。第一隔离开关和第二隔离开关分别设于气箱12左右的两个隔离室内,分别作为左隔离和右隔离使用。
[0042]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