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柱上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82788发布日期:2021-04-06 12:31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安全性柱上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柱上隔离开关,特别是一种高安全性柱上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柱上隔离开关是一种安装于杆上的隔离开关。通过站内进线断路器上闭锁装置的研制,成功解决了配电网中柱上隔离开关与站内进线断路器无闭锁关系的现状,避免了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的安全隐患,有效地降低了工作风险,柱上隔离开关合闸时,动刀闸转动并与固定不动的静触头相卡合,柱上隔离开关分闸时,动刀闸转动并与静触头分离,传统柱上隔离开关的静触头为平板状,静触头与动刀闸之间的接触为平面与平面接触,因此合闸时,两者之间则会不可避免产生极大的摩擦力,导致合闸与分闸时皆会出现卡涩的情况,在动作卡涩的情况下,极易导致动刀闸在合闸时无法到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且在卡涩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无法卡合、无法打开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安全性柱上隔离开关,它能够保证合闸与分闸时的顺畅性,有效避免出现卡涩的情况,杜绝安全隐患,实现高安全性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安全性柱上隔离开关,包括动刀闸、设于动刀闸上的分合口以及卡合于分合口内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左右两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球型滑槽;所述球型滑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动球,滑动球一端凸出至球型滑槽外并与分合口内壁相贴合;所述静触头上端设有一导向头,导向头呈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状;所述分合口上部左右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卡位块,左右两侧卡位块之间的间距等于或大于静触头的厚度;所述卡位块内壁设有与导向头外表面相匹配的卡位装置;所述卡位块位于静触头上方。

所述卡位装置若干均匀设于卡位块内壁的球型活动槽;所述球型活动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卡位球;所述导向头左右两侧外表面设有若干与球型活动槽位置相对应的卡位槽,卡位槽呈弧状。

所述静触头下部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定位板,定位板上表面与动刀闸下表面相贴合。

所述动刀闸下表面左右两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撞击孔;所述撞击孔孔底设有一撞击块;所述定位板上表面设有若干与撞击块位置相对应的撞击杆,撞击杆上端为半球状;所述撞击杆上端与撞击块下表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高安全性柱上隔离开关可通过滑动球有效降低动刀闸与静触头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效避免柱上隔离开关合闸与分闸时出现卡涩的情况,保证合闸与分闸时的顺畅性,同时能够通过卡位装置清楚感知到合闸到位,有效避免合闸不到位导致意外发生的情况,有效杜绝安全隐患,保证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安全性柱上隔离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动刀闸与静触头合闸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安全性柱上隔离开关,包括动刀闸1、设于动刀闸1上的分合口2以及卡合于分合口2内的静触头3,所述静触头3左右两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球型滑槽4;所述球型滑槽4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动球5,滑动球5一端凸出至球型滑槽4外并与分合口2内壁相贴合;所述静触头3上端设有一导向头6,导向头6呈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状;所述分合口2上部左右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卡位块7,左右两侧卡位块7之间的间距等于或大于静触头3的厚度;所述卡位块7内壁设有与导向头6外表面相匹配的卡位装置;所述卡位块7位于静触头3上方。

所述卡位装置若干均匀设于卡位块7内壁的球型活动槽8;所述球型活动槽8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卡位球9;所述导向头6左右两侧外表面设有若干与球型活动槽8位置相对应的卡位槽10,卡位槽10呈弧状。

所述静触头3下部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定位板11,定位板11上表面与动刀闸1下表面相贴合。

所述动刀闸1下表面左右两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撞击孔12;所述撞击孔12孔底设有一撞击块13;所述定位板11上表面设有若干与撞击块13位置相对应的撞击杆14,撞击杆14上端为半球状;所述撞击杆14上端与撞击块13下表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当柱上隔离开关合闸时,动刀闸1则会向着固定不动的静触头3方向转动,此时动刀闸1的分合口2从上至下向着静触头3移动,而静触头3则从分合口2下方进入至分合口2内,在静触头3进入分合口2的过程中,导向头6首先进入至分合口2内,由于导向头6呈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状,因此导向头6能够快速进入至分合口2下端端口,起到导向效果,使静触头3同样能够快速进入至分合口2内,有效避免在合闸时静触头与分合口2下端端口发生碰撞导致彼此损坏的情况。

随着静触头3不断进入至分合口2内,分合口2内壁则会与滑动球5发生碰撞,当两者接触后,随着静触头3继续进入至分合口2内,滑动球5则会被分合口2内壁带动发生滚动,滚动的滑动球5能够有效降低静触头3与分合口2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动刀闸1向下合闸时的顺畅性,避免出现卡涩的情况,当动刀闸1向下合闸到位时,卡位块7上的卡位球9刚好顺着导向头倾斜的外表面移动至导向头6的卡位槽10位置并直接卡入至卡位槽10内,从而起到卡位以及定位的效果,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卡位球9嵌入卡位槽10那一刻产生的阻力清楚明白动刀闸1已合闸到位,此时便可结束合闸动作。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滑动球有效降低动刀闸1与静触头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效避免柱上隔离开关合闸与分闸时出现卡涩的情况,保证合闸与分闸时的顺畅性,同时能够通过卡位装置清楚感知到合闸到位,有效避免合闸不到位导致意外发生的情况,有效杜绝安全隐患,保证高安全性。

静触头3下部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定位板11,当动刀闸1合闸到位时,定位板11上表面与动刀闸1下表面相贴合,定位板11的存在能够进一步保证动刀闸1能够合闸到位,进一步杜绝安全隐患,且动刀闸1下表面左右两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撞击孔12,撞击孔12孔底设有撞击块13,定位板11上表面设有若干与撞击块13位置相对应的撞击杆14,撞击杆14上端为半球状,撞击杆14上端与撞击块13下表面相接触,因此当动刀闸1合闸到位时,撞击杆14则会撞击撞击块13,并产生撞击声,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撞击声简单分辨出是否合闸到位。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安全性柱上隔离开关,包括动刀闸、设于动刀闸上的分合口以及卡合于分合口内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左右两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球型滑槽;所述球型滑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动球,滑动球一端凸出至球型滑槽外并与分合口内壁相贴合;所述静触头上端设有一导向头,导向头呈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状;所述分合口上部左右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卡位块,左右两侧卡位块之间的间距等于或大于静触头的厚度;所述卡位块内壁设有与导向头外表面相匹配的卡位装置;所述卡位块位于静触头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柱上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装置若干均匀设于卡位块内壁的球型活动槽;所述球型活动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卡位球;所述导向头左右两侧外表面设有若干与球型活动槽位置相对应的卡位槽,卡位槽呈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柱上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下部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定位板,定位板上表面与动刀闸下表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柱上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刀闸下表面左右两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撞击孔;所述撞击孔孔底设有一撞击块;所述定位板上表面设有若干与撞击块位置相对应的撞击杆,撞击杆上端为半球状;所述撞击杆上端与撞击块下表面相接触。


技术总结
一种高安全性柱上隔离开关,包括动刀闸、设于动刀闸上的分合口以及卡合于分合口内的静触头,所述静触头左右两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球型滑槽;所述球型滑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动球,滑动球一端凸出至球型滑槽外并与分合口内壁相贴合;所述静触头上端设有一导向头,导向头呈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状;所述分合口上部左右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卡位块,左右两侧卡位块之间的间距等于或大于静触头的厚度;所述卡位块内壁设有与导向头外表面相匹配的卡位装置;所述卡位块位于静触头上方。本实用新型的高安全性柱上隔离开关能够保证合闸与分闸时的顺畅性,有效避免出现卡涩的情况,杜绝安全隐患,实现高安全性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方彩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通科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