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室外防水的大功率电源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02757发布日期:2021-01-23 12:0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室外防水的大功率电源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室外防水的大功率电源电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电子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医疗等各个领域。随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其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大功率,小体积,高功率密度等,这就需要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有更高的转换效率,更小的功率损耗,在转换效率一定的情况下,降低输出端的功率损耗尤为重要。当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端处于空载状态时,由于其输出端有较大容量的电容器,此时,如果从高输出电压向低输出电压快速调节,输出端电压将会因为输出端电容器的存在而不能迅速响应至预设值,这种状态有可能导致系统闭环紊乱,严重时会直接导致系统瘫痪,这种状态是坚决不允许发生的。所以,为避免这种状态发生,就必须对输出端电容器进行放电,以使输出端电压快速响应至电压预置值,以保证系统闭环稳定。
[0003]
而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如果设于室外时,必须对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设置防水结构和避雷结构。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容器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室外防水的大功率电源电容器,设计该大功率电源电容器的目的:一是为了防水,二是为了避雷。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室外防水的大功率电源电容器,包括外壳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电芯,所述外壳包括:
[0006]“匚”形件,顶板设有两个安装孔,沿安装孔周边固设有导套;
[0007]
一电芯安装件,通过支架,其内安装有电芯,所述电芯安装件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均设有一圈嵌槽,两个嵌槽均嵌设有密封圈,所述电芯安装件置入所述“匚”形件并通过螺丝固定,固定后,所述密封圈将电芯安装件和所述“匚”形件之间的连接处密封形成防水结构以及所述“匚”形件内被所述电芯安装件隔成一容置腔;
[0008]
所述大功率电源电容器还包括一避雷器,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其连接一安装在所述“匚”形件顶部的避雷针。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上端面与所述“匚”形件的顶板留有间隙,在该间隙处设置有与所述电芯电连接的两个电极。
[0010]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极设有承插口以供外部电极插入,其上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其设于所述间隙处的电极杆部套设有防水套。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导套为绝缘套,其腔口插设有防尘式硅胶塞,该防尘式硅胶塞通过防脱线连接于所述“匚”形件上。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电芯安装件,其置于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设有过流插头,所述过流插头通过线路连接至所述避雷器。
[0013]
更进一步的,所述避雷器,包括防护外套,还包括:由上而下、设置于所述防护外套上的:
[0014]
上螺柱,固定在所述防护外套的顶端;
[0015]
第一电极,螺接于所述上螺柱;
[0016]
电阻件,上端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
[0017]
铝块,上端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下端,其焊接有一弯形第一放电电极,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侧固接于所述防护外套,其弯部倾斜向下;
[0018]
绝缘柱,上端抵触连接所述铝块;
[0019]
第二电极,其上端抵触连接所述绝缘柱,其侧固接有延伸至所述防护外套外部的第二放电电极,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的弯部指向所述第二放电电极的延伸部外端;
[0020]
下螺柱,固定于所述防护外套的下端,所述第二电极螺接于所述下螺柱。
[0021]
更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外套外壁从上至下等距的设有伞形结构的外椽,所述外椽的直径呈一宽一窄的间隔设置。
[0022]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阻件、铝块以及绝缘柱通过无纬带包裹成柱体结构。
[0023]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大功率电源电容器采用“匚”形结构和电芯安装件组成的外壳,电芯安装件上的上下端设有密封圈形成防水结构。在外壳内的容置腔内设置避雷器,避雷器用于避雷,避免电流过大,进而防止击穿电容器。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功率电源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实用新型避雷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显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9]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0]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
[0031]
请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室外防水的大功率电源电容器,包括外壳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电芯8,所述外壳包括:
[0032]“匚”形件1,顶板设有两个安装孔,沿安装孔周边固设有导套2;
[0033]
一电芯安装件7,通过支架,其内安装有电芯8,所述电芯安装件7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均设有一圈嵌槽,两个嵌槽均嵌设有密封圈6,所述电芯安装件7置入所述“匚”形件1并通过螺丝固定,固定后,所述密封圈6将电芯安装件7和所述“匚”形件1之间的连接处密封形成防水结构以及所述“匚”形件1内被所述电芯安装件7隔成一容置腔;
[0034]
所述大功率电源电容器还包括一避雷器9,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其连接一安装在所述“匚”形件1顶部的避雷针13。
[0035]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的上端面与所述“匚”形件1的顶板留有间隙,在该间隙处设置有与所述电芯8电连接的两个电极11。
[0036]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极11设有承插口以供外部电极插入,其上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其设于所述间隙处的电极杆部套设有防水套10。
[0037]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套2为绝缘套,其腔口插设有防尘式硅胶塞4,该防尘式硅胶塞4通过防脱线3连接于所述“匚”形件1上。
[0038]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芯安装件7,其置于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设有过流插头12,所述过流插头12通过线路连接至所述避雷器9。
[0039]
实施例2:
[0040]
以是是避雷器的结构:
[0041]
如图2所示,所述避雷器9,包括防护外套94,还包括:由上而下、设置于所述防护外套94上的:
[0042]
上螺柱91,固定在所述防护外套94的顶端;
[0043]
第一电极92,螺接于所述上螺柱91;
[0044]
电阻件93,上端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92;
[0045]
铝块96,上端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92的下端,其焊接有一弯形第一放电电极97,所述第一放电电极97侧固接于所述防护外套94,其弯部倾斜向下;
[0046]
绝缘柱98,上端抵触连接所述铝块96;
[0047]
第二电极910,其上端抵触连接所述绝缘柱98,其侧固接有延伸至所述防护外套94外部的第二放电电极99,所述第一放电电极97的弯部指向所述第二放电电极99的延伸部外端;
[0048]
下螺柱911,固定于所述防护外套94的下端,所述第二电极910螺接于所述下螺柱911。
[0049]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外套94外壁从上至下等距的设有伞形结
构的外椽,所述外椽的直径呈一宽一窄的间隔设置。
[0050]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阻件93、铝块96以及绝缘柱98通过无纬带包裹成柱体结构。
[0051]
实施例3:
[0052]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电容器安装简便,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防尘式硅胶塞4将导套2塞住,防止灰尘或水气进入电极11,避免电极11的接触效果受到影响。
[0053]
在电芯安装件7的上端和下端设置密封圈6,密封圈6使所述“匚”形件1和电芯安装件7之间形成防水结构,电源安装在室外,即使遇到雨天或潮湿天气,也不影响电容器的工作。
[0054]
实施例4:
[0055]
以下是避雷器的工作原理:
[0056]
本实用新型的避雷器外部的防护外套94为硅橡胶材质,防护外套94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形成大小伞双斜面结构,其包裹在避雷器的芯体外部,避雷器的芯体内部设有第一电极92、重负载的电阻件93、铝块96、绝缘柱98、第二电极910,在避雷器下半部分形成固定空气间隙。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外套94采用一体成型大小伞双斜面交替结构作为外部保护部件,提高避雷器耐外闪络能力,可任意方向安装而不影响避雷器性能,适合室外使用。避雷器内部采用φ48重负载电阻片,2ms方波能力为600a,大电流冲击能力为10ka,当遇到多重雷击时,可连续动作释放大电流而不产生损坏。间隙固定于整支避雷器本体上,受环境因素影响小,放电电压稳定,极大提高了电容器、电源运行的安全性及耐受多重雷击的可靠性。
[005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