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插自锁紧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4490发布日期:2021-01-23 10:39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插自锁紧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快插自锁紧射频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射频同轴连接器通常被认为是装接在电缆上或安装在仪器上的一种元件,作为传输线电气连接或分离的元件。它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简单的讲它主要起桥梁作用。
[0003]
同其它电子元件相比,rf连接器的发展史较短。1930年出现的uhf连接器是最早的rf连接器。到了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急需,随着雷达、电台和微波通信的发展,产生了n、c、bnc、tnc等中型系列,1958年后出现了sma、smb、smc等小型化产品,1964年制定了美国军用标准mil-c-39012《射频同轴连接器总规范》,从此,rf连接器开始向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向发展。
[0004]
随着武器装配的不断更新换代,螺纹连接方式的连接器逐步在被快速插拔的电连接器所取代。在射频同轴连接器领域,smp、sbma等逐渐的被大量应用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能够兼容所有或者大部分连接器,使之成为快插自锁的很少或者没有。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插自锁紧射频同轴连接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其可以兼容大部分连接器,能够实现快插自锁。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插自锁紧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截面为圆形结构且内部中空的外壳,所述外壳内壁通过绝缘介质固定连接有内导体,所述内导体端部固定连接有接触头,所述接触头一端位于所述外壳外部,另一端与所述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端面上均匀连接有多个导柱,所述导柱上依次活动套设有滑块和斜块,位于所述滑块和所述外壳端面之间的所述导柱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导柱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滑块和固定块均为内部中空结构,且所述斜块能够沿所述导柱的径向垂直移动;所述外壳上套设有解锁套,所述解锁套位于所述固定块和所述外壳之间。
[0008]
可选的,所述滑块截面为圆形结构,且所述滑块内部中空;所述滑块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滑块通过所述通孔活动插设于所述导柱上。
[0009]
可选的,所述滑块靠近所述弹簧端的外径大于所述滑块远离所述弹簧端的外径,且所述滑块靠近所述弹簧端的外径尺寸与所述固定块的外径尺寸相同;所述解锁套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解锁台阶,所述解锁台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块远离所述弹簧端的外壁上;所述滑块远离所述弹簧一端的端面为向内倾斜的斜面结构。
[0010]
可选的,所述斜块截面为扇形环状结构,且多个所述斜块绕同一虚拟圆的圆心均匀分布;所述斜块的端面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斜块通过所述条形孔活动插设于所述导柱上,且所述条形孔能够带动所述斜块沿所述导柱径向方向上下移动;所述斜块两端的端面
分别为向外倾斜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固定块一端的端面配合设置,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滑块远离弹簧端的斜面结构相配合设置;所述斜块内壁上设置有向所述斜块中心位置延伸的凸块,所述凸块靠近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开设有平滑的第三斜面,所述凸块靠近所述滑块的一端开设有平滑的第四斜面,所述第三斜面与所述第四斜面在所述凸块的顶部位置处平滑连接,且所述第三斜面的倾斜度小于所述第四斜面的倾斜度。
[0011]
可选的,所述外壳内壁和所述绝缘介质的固定方式为压配、倒刺、灌封等。
[0012]
可选的,所述外壳一端的端面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导柱孔,所述导柱一端固定插设于所述导柱孔内。
[0013]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4]
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布局实现了小型化设计。对现有连接器的兼容性更高,同时操作步骤少减低了无操作的风险。可以在不替换现有传统螺纹锁紧连接器如sma、tnc、n型。以及现有快插自锁连接器如qma、yma等基础上。完美实现互换。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结构形式,在插合过程中不需要多余动作即可完成盲查自锁。同时适用于bma、sbma类型的盲查结构接头。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快插自锁紧射频同轴连接器主剖视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块局部剖视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块端面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斜块局部剖视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斜块端面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与螺纹接头连接示意图;
[0022]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快锁接头连接示意图;
[0023]
其中,1为内导体、2为绝缘介质、3为外壳、4为接触头、5为固定块、6为斜块、61为第一斜面、62为第二斜面、63为第三斜面、64为第四斜面、65为条形孔、7为滑块、71为通孔、8为弹簧、9为导柱、10为解锁套、11为解锁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插自锁紧射频同轴连接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其可以兼容大部分连接器,能够实现快插自锁。
[0026]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插自锁紧射频同轴连接器,如图1-图7所示,分为射频信号传输部分和快插自锁紧机构部分;包括内导体1、绝缘介质2、外壳3、接触头4、固定块5、斜块6、滑块7、弹簧8、导柱9和解锁套10。
[0028]
射频信号传输部分,内导体1、绝缘介质2与外壳3采用现有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进行固定,固定方式有“压配”、“倒刺”、“灌封”等。接触头4与外壳3采用过盈配合“压配”方式进行固定。其设计目的在于保证射频信号传输的可靠连接。
[0029]
快插自锁紧机构部分,外壳3上根据实际使用环境需求设置有3处或6处导柱孔。
[0030]
导柱9与外壳3采用过盈配合“压配”方式进行固定。导柱9上分别套设有弹簧8。在弹簧8前段设置有滑块7。滑块7上设置有3处或6处通孔71,该通孔为过孔,其设计目的在于滑块7可以沿导柱9进行水平方向前后移动。导柱9前段设置有斜块6。斜块6上设置有3处或6处过条形孔65,斜块6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61、第二斜面62、第三斜面63和第四斜面64,共计4处斜面。其中第一斜面61和第二斜面62设计目的在于斜块6可以跟随条形孔65沿导柱9进行垂直方向的上下移动,并且第二斜面62可以给滑块7提供一个水平向后的力量使弹簧8进行压缩。第三斜面63处角度小于第四斜面64处角度,其设计目的在于,插合过程中第三斜面63处小角度可以使插入力降低并起到一定的定位对正作用。第四斜面64处角度较大,其设计目的在于插合后,有一个高的拔出力并且结合固定块斜面提供的摩擦力从而实现插合后的自锁功能。
[0031]
具体的,固定块5上设置有有3处或6处过盈孔。具体设计与滑块7类似。通过过盈配合与导柱9端部进行“压配”,或者结合实际使用环境进行焊接等其他方式进行固定,其设计目的在于插头主体部分在完成插合后,对斜块6提供一个垂直向上的力量,保证锁紧的可靠性。
[0032]
在插合过程中由于插座的插入力,作用在本实用新型斜块6上设置的第三斜面63上,对第三斜面63产生了一定的挤压力,而该力作用在斜块6上时,由于事先设置的条形孔65,会导致斜块6垂直向下运动,同时设置在斜块6上的第二斜面62与滑块7上设置的过孔通过导柱9的作用产生水平向后的一个力量推动弹簧8压缩。当完成插合后,插座经过了第三斜面63,挤压力消失,弹簧8释放力量使滑块7、斜块6复位,第四斜面64与插座卡接,完成自锁。
[0033]
本实用新型在锁紧状态时,由于设置在斜块6上的第四斜面64与固定块5上设置的斜面互相成反作用。且两斜面上锁着拔出力量的逐渐加大摩擦力越大。从而完成自锁。
[0034]
本实用新型上还设置有解锁套10,解锁套10上设置有解锁台阶11。解锁台阶11与滑块7外部配合进行限位与分离。当需要分离时,向后拉动解锁套10,解锁套10的解锁台阶11带动滑块7在导柱9上水平向后移动,从而压缩弹簧8,此时使斜块6处于自由状态,由于重力与分离力的双重作用,斜块6向下运动完成分离,分离后松开解锁套10,弹簧8释放压力,本实用新型锁紧结构复位。本实用新型机构形式可以与多种类型连接器的插座进行插合,并完成自锁,如图6和图7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与螺纹接头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快锁接头连接示意图。
[0035]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
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