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显微镜的落地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9859发布日期:2021-03-02 20:3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显微镜的落地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显微镜的落地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电子显微镜技术可以用于成像标本,根据这些技术,电子束用于“照射”标本。电子束中存在的样品导致电子束变化。可以检查由样品引起的电子束变化,以产生标本的放大图像,电子显微镜价格便宜,清晰度高,重量轻,应用广泛,是进行科学实验与分析的必备器械,而在使用电子显微镜时,我们往往需要用到电子显微镜的落地支架结构。
[0003]
而现有的电子显微镜的落地支架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者在进行观察时需要频繁的对待观测物体进行移动,进而需要使用者频繁的进行移动观察台,可能会影响之前观察的结果,从而需要使用者重新观测,增加观察者的工作量,降低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电子显微镜的落地支架结构,解决了由于使用者在进行观察时需要频繁的对待观测物体进行移动,进而需要使用者频繁的进行移动观察台,可能会影响之前观察的结果,从而需要使用者重新观测,增加观察者的工作量,降低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的问题。
[0006]
技术方案
[0007]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子显微镜的落地支架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面前端中部与固定套筒底端面焊接,所述底板顶端面左侧后端设置有辅助观察装置,所述辅助观察装置包括摆动装置、电机、电源线、连接杆和固定机构,所述摆动装置底端面与底板顶端面左侧后端焊接,所述摆动装置前端面中部设置有电机,并且电机底端面与底板顶端面左侧中部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电机前端面与电源线相连接,并且电机与电源线电连接,所述摆动装置右侧面底端中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右端与固定机构左侧面中部通过焊接进行固定。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筒中部设置有立杆,并且立杆底端面与底板顶端面前端中部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所述立杆中部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右侧面中部与第一把手左端相连接,所述立杆顶端贯穿显微镜固定夹底端面右侧中部,所述显微镜固定夹左侧面顶端与第二套环右端相焊接,所述显微镜固定夹前后端中部各设置有调距轮,所述显微镜固定夹右侧面中部与第二把手左端相连接。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装置包括壳体、传动机构、摆动机构和条形通孔,所述壳体底端面与底板顶端面左侧后端焊接,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前端面右侧中部与摆动机构背部中部相连接,所述壳体右侧面底端中部设置有条形通孔。
[0010]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皮带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电机前端输出
轴与第一皮带轮前端面中部相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外侧面设置有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转盘、连接轴、固定柱、摆动框架、卡块、啮合块、活动杆和固定座,所述连接轴背部与第二皮带轮前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前端与转盘背部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盘前端面外侧与固定柱背部焊接,所述固定柱外侧面设置有摆动框架,所述摆动框架底端面与卡块,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所述卡块设置有9组,并且卡块底端面设置有啮合块,所述啮合块设置有10组,并且啮合块底端面与活动杆顶端面中部相焊接,所述活动杆左右两端各设置有固定座,并且固定座底端面与壳体内部底端面中部相连接。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放置槽、转轴、第三套环、直杆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板左侧面中部与连接杆右侧面焊接,所述固定板顶端面后端中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固定板顶端面左右两侧各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外表面中部与第三套环内部相连接,所述第三套环左侧面顶端与直杆右端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所述直杆左侧面与固定杆右端面相焊接。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为圆柱体结构,并且其可活动长度范围为0-30cm。
[0014]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框架底端为扇形结构,并且其距离壳体内部最短距离为3cm。
[0015]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为不锈钢材质。
[0016]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为45号钢材质。
[0017]
(三)有益效果
[0018]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
为解决由于使用者在进行观察时需要频繁的对待观测物体进行移动,进而需要使用者频繁的进行移动观察台,可能会影响之前观察的结果,从而需要使用者重新观测,增加观察者的工作量,降低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的问题,通过在底板顶端面左侧后端设置了辅助观察装置,电机带动传动机构转动,传动机构带动摆动机构摆动,摆动机构带动连接杆向右运动,连接杆推动固定机构向右运动,从而使观测者可以观测更多的物体,降低观测者的工作量,加快观察效率。
附图说明
[0020]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观察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观察装置背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摆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底板-1、辅助观察装置-2、摆动装置-21、壳体-211、传动机构-212、第一皮带轮-2121、皮带-2122、第二皮带轮-2123、摆动机构-213、转盘-2131、连接轴-2132、固定柱-2133、摆动框架-2134、卡块-2135、啮合块-2136、活动杆-2137、固定座-2138、条形通孔-214、电机-22、电源线-23、连接杆-24、固定机构-25、固定板-251、放置槽-252、转轴-253、第
三套环-254、直杆-255、固定杆-256、固定套筒-3、立杆-4、第一套环-5、第一把手-6、显微镜固定夹-7、第二套环-8、调距轮-9、第二把手-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8]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电子显微镜的落地支架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顶端面左侧后端设置有辅助观察装置2,底板1顶端面前端中部与固定套筒3底端面焊接,底板1顶端面左侧后端设置有辅助观察装置2,固定套筒3中部设置有立杆4,并且立杆4底端面与底板1顶端面前端中部通过焊接进行固定,立杆4中部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套环5,第一套环5右侧面中部与第一把手6左端相连接,立杆4顶端贯穿显微镜固定夹7底端面右侧中部,显微镜固定夹7左侧面顶端与第二套环8右端相焊接,显微镜固定夹7前后端中部各设置有调距轮9,显微镜固定夹7右侧面中部与第二把手10左端相连接。
[0029]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电子显微镜的落地支架结构,辅助观察装置2包括摆动装置21、电机22、电源线23、连接杆24和固定机构25,摆动装置21底端面与底板1顶端面左侧后端焊接,摆动装置21前端面中部设置有电机22,并且电机22底端面与底板1顶端面左侧中部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电机22前端面与电源线23相连接,并且电机22与电源线23电连接,摆动装置21右侧面底端中部设置有连接杆24,连接杆24为45号钢材质,45号钢硬度大、强度高,能延长装置使用寿命,连接杆24右端与固定机构25左侧面中部通过焊接进行固定。
[0030]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电子显微镜的落地支架结构,摆动装置21包括壳体211、传动机构212、摆动机构213和条形通孔214,壳体211底端面与底板1顶端面左侧后端焊接,壳体211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212,传动机构212前端面右侧中部与摆动机构213背部中部相连接,壳体211右侧面底端中部设置有条形通孔214。
[0031]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电子显微镜的落地支架结构,传动机构212包括第一皮带轮2121、皮带2122和第二皮带轮2123,电机22前端输出轴与第一皮带轮2121前端面中部相连接,第一皮带轮2121外侧面设置有皮带2122,第一皮带轮2121与第二皮带轮2123通过皮带2122转动连接。
[0032]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电子显微镜的落地支架结构,摆动机构213包括转盘2131、连接轴2132、固定柱2133、摆动框架2134、卡块2135、啮合块2136、活动杆2137和固定座2138,连接轴2132背部与第二皮带轮2123前端面中部转动连接,连接轴2132前端与转盘2131背部中部转动连接,转盘2131前端面外侧与固定柱2133背部焊接,固定柱2133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表面光滑,防止在摆动框架2134内部卡住,固定柱2133外侧面设置有摆动框架2134,摆动框架2134底端为扇形结构,并且其距离壳体211内部最短距离为3cm,防止摆动框架2134接触到壳体211内壁,防止卡顿,摆动框架2134底端面与卡块2135,通过焊接进行固定,卡块2135设置有9组,并且卡块2135底端面设置有啮合块2136,啮合块2136设置有10组,并且啮合块2136底端面与活动杆2137顶端面中部相焊接,活动杆2137为圆柱体结构,并且其可活动长度范围为0-30cm,活动长度范围大可以增大观察物的
移动距离范围,使观察者更加方便,活动杆2137左右两端各设置有固定座2138,并且固定座2138底端面与壳体211内部底端面中部相连接。
[0033]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电子显微镜的落地支架结构,固定机构25包括固定板251、放置槽252、转轴253、第三套环254、直杆255和固定杆256,固定板251左侧面中部与连接杆24右侧面焊接,固定板251顶端面后端中部设置有放置槽252,固定板251顶端面左右两侧各设置有转轴253,转轴253外表面中部与第三套环254内部相连接,第三套环254左侧面顶端与直杆255右端通过焊接进行固定,直杆255左侧面与固定杆256右端面相焊接。
[0034]
本专利所述的电机22: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机按工作电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1)直流电动机按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划分:无刷直流电动机和有刷直流电动机,(2)其中交流电机还可划分:单相电机和三相电机。
[0035]
工作原理: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可将本电子显微镜的落地支架结构放置在桌面上,使用者将电子显微镜放置在第二套环8内部,然后使用者转动第二把手10,进而调整显微镜固定夹7的高度,然后使用者将待观测物体放置在放置槽252内部,然后抬起固定杆256将待观测物体进行固定,当使用者在观测物体需要进行移动时,使用者将电源线23接通电源,电机22开始工作,电机22前端输出轴带动第一皮带轮2121转动,第一皮带轮2121通过皮带2122带动第二皮带轮2123转动,第二皮带轮2123带动连接轴2132转动,进而连接轴2132带动转盘2131转动,转盘2131带动固定柱2133转动,从而固定柱2133带动摆动框架2134向右运动,摆动框架2134通过卡块2135带动啮合块2136向右运动,啮合块2136带动活动杆2137沿固定座2138向右运动,活动杆2137带动连接杆24向右运动,连接杆24推动固定板251向右运动,从而便于观测者对物体进行观察。
[003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0037]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8]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