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铁轭绝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09200发布日期:2021-03-09 20:3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铁轭绝缘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特殊环境的变压器铁轭绝缘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油浸式变压器的铁轭绝缘结构如图10-12所示,通常是由纸圈和6种垫块组成。此种结构垫块种类多,纸圈形状非标准形状,需要的机械加工设备多,设备投资大,加工工艺复杂,产生废料多,压紧面积小,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现代高效生产需求和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要求,所以在产品制造中和运行时达不到最佳效果。特别是非洲工业基础薄弱,加工设备落后,技术工人水平参差不齐,加工能力比较差,目前传统的铁轭绝缘结构对其加工生产更加困难,也难以保证零件精度,另外非洲地区总体湿热的环境,绝缘零件吸潮会产生很大变形,导致装配困难,所以需要对其结构形状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特殊环境的变压器铁轭绝缘结构,克服了传统铁轭绝缘结构中加工复杂、容易变形和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的铁轭绝缘结构,具有加工工艺简单,安装方便,生产效率高,垫块接触面积大,抗短路能力强等特点,尤其适用非洲等环境潮湿以及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适用于特殊环境的变压器铁轭绝缘结构,所述的变压器包括线圈、铁轭和铁轭周围的夹件,所述的铁轭绝缘结构包括铁轭左右侧绝缘、铁轭前后侧绝缘和铁轭中间绝缘。
6.所述的铁轭左右侧绝缘包括第一纸板和第一垫块,多个第一垫块粘在第一纸板的上表面,中间留有间隔距离,安装时,第一纸板下部紧贴变压器线圈端部的左右侧,上部的第一垫块由铁轭左右两侧的夹件横板压紧。
7.所述的铁轭前后侧绝缘包括第二纸板和第二垫块,多个第二垫块粘在第二纸板的上表面,中间留有间隔距离,安装时,第二纸板下部紧贴变压器线圈端部的前后侧,上部的第二垫块由铁轭前后两侧的长夹件压紧。
8.所述的铁轭中间绝缘包括第三纸板和第三垫块,多个第三垫块粘在第三纸板的上表面,中间留有间隔距离,安装时,第三纸板下部紧贴变压器线圈端部的三相线圈中的两相线圈的相接部分,上部的第三垫块由铁轭压紧。
9.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纸板、第二纸板和第三纸板均为矩形纸板。
10.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纸板的矩形长边一侧还开有3个凹槽,是为三相接线端预留的出线空间。
11.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垫块、第二垫块和第三垫块均为长方体的纸垫块。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矩形纸板和长方体垫块均是规则形状,加工工艺简单,通用性强,安装方便,并且,纸板和垫块的结构稳固,不易变形,纸板和垫块的接触面积大,抗短路能力强。克服了传统铁轭绝缘结构中加工复杂、容易变形和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不足,尤其适用非洲等环境潮湿、绝缘等级要求高以及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整体结构侧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轭位置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整体结构俯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轭左右侧绝缘结构俯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轭左右侧绝缘结构主视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轭前后侧绝缘结构俯视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轭前后侧绝缘结构主视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轭中间绝缘结构俯视图;
22.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轭中间绝缘结构主视图;
23.图10是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技术的变压器整体结构俯视图;
24.图11是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技术的铁轭绝缘结构俯视图;
25.图12是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技术的铁轭绝缘结构主视图。
26.图中:1-铁轭 2-线圈 3-长夹件(槽钢夹件) 4-夹件横板 5-铁轭左右侧绝缘 51
-ꢀ
第一纸板 52-第一垫块 6-铁轭前后侧绝缘 61-第二纸板 62-第二垫块 63-凹槽 7
-ꢀ
铁轭中间绝缘 71-第三纸板 72-第三垫块 8-现有技术的铁轭绝缘 81-纸圈(现有技术的铁轭绝缘) 82-垫块一(现有技术的铁轭绝缘) 83-垫块二(现有技术的铁轭绝缘) 84
-ꢀ
垫块三(现有技术的铁轭绝缘) 85-垫块四(现有技术的铁轭绝缘) 86-垫块五(现有技术的铁轭绝缘) 87-垫块六(现有技术的铁轭绝缘)。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28.如图1-3所示,一种适用于特殊环境的变压器铁轭绝缘结构,所述的变压器包括线圈2、铁轭1和铁轭周围的夹件3和4,所述的铁轭绝缘结构包括铁轭左右侧绝缘5、铁轭前后侧绝缘6和铁轭中间绝缘7。
29.如图3-5所示,所述的铁轭左右侧绝缘5包括第一纸板51和第一垫块52,多个第一垫块52粘在第一纸板51的上表面,中间留有间隔距离,安装时,第一纸板51下部紧贴变压器线圈端部2的左右侧,上部的第一垫块52由铁轭1左右两侧的夹件横板4压紧。
30.如图3、6、7所示,所述的铁轭前后侧绝缘6包括第二纸板61和第二垫块62,多个第二垫块粘62在第二纸板61的上表面,中间留有间隔距离,安装时,第二纸板61下部紧贴变压器线圈端部2的前后侧,上部的第二垫块62由铁轭1前后两侧的长夹件3压紧。
31.如图3、8、9所示,所述的铁轭中间绝缘7包括第三纸板71和第三垫块72,多个第三垫块72粘在第三纸板71的上表面,中间留有间隔距离,安装时,第三纸板71下部紧贴变压器线圈端部2的三相线圈中的两相线圈的相接部分,上部的第三垫块72由铁轭1 压紧。
32.如图4-9所示,所述的第一纸板51、第二纸板61和第三纸板71均为矩形纸板。如图 6所示,所述的第二纸板61的矩形长边一侧还开有3个凹槽63,是为三相接线端预留的出线空间。
33.如图4-9所示,所述的第一垫块52、第二垫块62和第三垫块72均为长方体的纸垫块。
34.如图10-12所示的老式传统铁轭绝缘8结构,由纸圈81和6种垫块82-87组成。此种结构垫块种类多,纸圈81形状非标准形状,需要的机械加工设备多,设备投资大,加工纸板垫块产生废料,且加工难度较高,如工艺控制不好,甚至无法安装;垫块82-87与线圈2接触面小,压紧力不足,抗短路能力较弱;这对于工艺基础落后的非洲来说以上问题就更加突出,必须要对传统铁轭绝缘8结构进行创新简化。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矩形纸板和长方体垫块均是规则形状,加工工艺简单,通用性强,安装方便,并且,纸板和垫块的结构稳固,不易变形,纸板和垫块的接触面积大,抗短路能力强。克服了传统铁轭绝缘结构8中加工复杂、容易变形和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不足,尤其适用非洲等环境潮湿、绝缘等级要求高以及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
35.以上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