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1704发布日期:2021-05-07 20:02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器,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开关、控制电器中触头在通断过程中会有放电现象产生电弧,电弧的产生会延迟电路的开断、烧毁触头造成融焊、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开关电器的着火爆炸,故需要设计灭弧结构以实现灭弧。

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高压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一般采用密封充气外加永磁铁使金属相电弧横向拉长,电弧在灭弧介质中迅速冷却复合消游离,但此方法制造工艺较复杂,导致成本较高;同时密封充气存在气体泄漏导致一段时间后灭弧能力下降的风险,灭弧能力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接触器,包括:两个静触头;和动触头,其两端适于与所述两个静触头分别电接触。所述接触器还包括:转动件,可绕一个中心轴线转动,所述动触头安装在所述转动件上;支撑盘,安装在所述转动件上,可随所述转动件一起转动;两个陶瓷件,安装在所述支撑盘上,分别具有一个内部区域;和两个永磁体,安装在所述支撑盘上,并分别位于所述两个陶瓷件的外侧,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两个陶瓷件的内部区域中,使得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位于所述陶瓷件的内部区域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每个所述陶瓷件包括底壁、顶壁和位于所述底壁和顶壁之间的一个侧壁,在所述底壁、顶壁和侧壁之间限定有所述内部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陶瓷件的底壁固定在所述支撑盘的顶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两个永磁体分别位于所述两个陶瓷件的侧壁的外侧并贴靠在所述侧壁的外侧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永磁体的高度大致等于所述陶瓷件的侧壁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永磁体的宽度大致等于所述陶瓷件的侧壁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支撑盘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永磁体安装室,所述两个永磁体分别嵌装在所述两个永磁体安装室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每个所述永磁体安装室由形成在所述支撑盘的顶面上的凸起壁和所述陶瓷件的侧壁一起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陶瓷件的侧壁的两侧卡扣在所述支撑盘的凸起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支撑盘上的凸起壁的高度大致等于所述永磁体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每个所述永磁体安装室的截面呈矩形,并且每个所述永磁体呈长方体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转动件呈杆状并穿过所述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顶面与所述转动件的中心轴线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接触器还包括绝缘的静止件,所述两个静触头固定在所述静止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接触器还包括两个连接螺栓,所述两个连接螺栓固定在所述静止件上并分别与所述两个静触头电连接。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陶瓷件可以实现电弧的快速冷却,极大地提高了灭弧效果,并且陶瓷件具有耐高温烧蚀的性能,极大地提高了接触器的使用寿命。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接触器的立体示意图;和

图2显示图1所示的接触器的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接触器,包括:两个静触头;和动触头,其两端适于与所述两个静触头分别电接触。所述接触器还包括:转动件,可绕一个中心轴线转动,所述动触头安装在所述转动件上;支撑盘,安装在所述转动件上,可随所述转动件一起转动;两个陶瓷件,安装在所述支撑盘上,分别具有一个内部区域;和两个永磁体,安装在所述支撑盘上,并分别位于所述两个陶瓷件的外侧,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两个陶瓷件的内部区域中,使得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位于所述陶瓷件的内部区域中。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接触器的立体示意图;和图2显示图1所示的接触器的平面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接触器包括两个静触头30和一个动触头20。动触头20的两端适于与两个静触头30分别电接触,以便将两个静触头30电连接在一起。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接触器还包括:转动件10、支撑盘50、两个陶瓷件60和两个永磁体70。转动件10可绕一个中心轴线转动。动触头20安装在转动件10上。支撑盘50安装在转动件10上,可随转动件10一起转动。两个陶瓷件60安装在支撑盘50上,分别具有一个内部区域。两个永磁体70安装在支撑盘50上,并分别位于两个陶瓷件60的外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动触头20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陶瓷件60的内部区域中,使得动触头20与静触头30之间产生的电弧位于陶瓷件60的内部区域中。这样,陶瓷件60可以实现电弧的快速冷却,极大地提高了灭弧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每个陶瓷件60包括底壁61、顶壁62和位于底壁61和顶壁62之间的一个侧壁63,在底壁61、顶壁62和侧壁63之间限定有内部区域。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陶瓷件60的底壁61固定在支撑盘50的顶面。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两个永磁体70分别位于两个陶瓷件60的侧壁63的外侧并贴靠在侧壁63的外侧面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永磁体70的高度大致等于陶瓷件60的侧壁63的高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永磁体70的宽度大致等于陶瓷件60的侧壁63的宽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支撑盘50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永磁体安装室,两个永磁体70分别嵌装在两个永磁体安装室中。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每个永磁体安装室由形成在支撑盘50的顶面上的凸起壁51和陶瓷件60的侧壁63一起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陶瓷件60的侧壁63的两侧卡扣在支撑盘50的凸起壁51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支撑盘50上的凸起壁51的高度大致等于永磁体70的高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每个永磁体安装室的截面呈矩形,并且每个永磁体呈长方体形状。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转动件10呈杆状并穿过支撑盘50,支撑盘50的顶面与转动件10的中心轴线垂直。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接触器还包括绝缘的静止件40,两个静触头30固定在静止件40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接触器还包括两个连接螺栓,两个连接螺栓固定在静止件40上并分别与两个静触头30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空气式灭弧结构,无需充气,可降低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灭弧能力强,且制造工艺简单等优点。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灭弧结构包括陶瓷件以及永磁体(例如,永磁铁),陶瓷件放置于触头周围,永磁体放置于触头附近;其中永磁体起到磁吹灭弧的作用,陶瓷件起到的作用是高绝缘性抗电弧灼烧,同时起到降温的作用;永磁体结合陶瓷件使用能够显著提升高压直流接触器产品的灭弧能力以及电寿命能力。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本灭弧结构可配合旋转式触头系统使用,当触头旋转断开时,动触头起到引弧拉弧的作用,在断开的过程中,能够加强电弧所受的磁感应强度,更有助于灭弧;在该灭弧结构永磁体和陶瓷件的作用下,能够实现最大路径的拉弧,和保障内部介质高绝缘性,实现快速熄灭电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