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73709发布日期:2021-03-30 20:09阅读:62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已经开发了各种类型的触摸面板。触摸面板的示例包括一体化(one-glass-solution,ogs)触摸面板、单元上(on-cell)触摸面板和单元内(in-cell)触摸面板。on-cell触摸面板提供了高触控精度。on-cell触摸面板可分为单元上单层(single-layer-on-cell,sloc)触摸面板和单元上多层(multi-layer-on-cell,mloc)触摸面板。特别是,在具有优越的触控精度和消隐效果的mloc触控面板中可以实现多点触控。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组装在一起的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被配置为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第一窗口区域、第二窗口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一窗口区域和所述第二窗口区域之间的窗口间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在所述第一窗口区域中的第一孔和在所述第二窗口区域中的第二孔;所述窗口间区域直接邻近/邻接于所述第一窗口区域且直接邻近于所述第二窗口区域;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和在所述窗口间区域中的触摸电极层,所述触摸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是包括网格电极线的网格电极;所述网格电极线包括在所述窗口间区域中的多个第一网格电极线和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多个第二网格电极线;所述多个第一网格电极线中的相应的第一网格电极线具有第一线宽;所述多个第二网格电极线中的相应的第二网格电极线具有第二线宽;所述第一线宽大于所述第二线宽;以及在所述窗口间区域和所述显示区域之间的区域间边界由假想线限定,所述网格电极线的线宽通过该假想线从所述第一线宽过渡到所述第二线宽。

可选地,所述第一窗口区域、所述第二窗口区域和所述窗口间区域被所述显示区域围绕。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窗口区域和所述第二窗口区域中不存在显示元件和薄膜晶体管;以及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孔中的第一附件和安装在所述第二孔中的第二附件。

可选地,所述网格电极线包括从所述窗口间区域延伸到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区域间网格电极线;所述区域间网格电极线包括在所述窗口间区域中的第一子线和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第二子线,所述第一子线与所述第二子线直接连接;所述第一子线具有第一子线宽;所述第二子线具有第二子线宽;以及所述第一子线宽大于所述第二子线宽。

可选地,所述区域间网格电极线直接邻近从所述窗口间区域延伸到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区域间间隙;所述区域间间隙包括在所述窗口间区域中的第一子间隙和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第二子间隙,所述第一子间隙与所述第二子间隙直接连接;所述第一子间隙具有第一子间隙宽度;所述第二子间隙具有第二子间隙宽度;以及所述第一子间隙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子间隙宽度。

可选地,所述窗口间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子间隙的边界的至少第一部分通过虚拟地连接所述区域间网格电极线的所述第一子线的外边缘而形成;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所述第二子间隙的边界的至少第二部分通过虚拟地连接所述区域间网格电极线的所述第二子线的外边缘而形成;以及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直接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窗口间区域中,彼此直接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中的第一相应的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第二相应的第二触摸电极由具有第一间隙宽度的第一间隙隔开;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彼此直接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中的第三相应的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第四相应的第二触摸电极被具有第二间隙宽度的第二间隙隔开;以及所述第一间隙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间隙宽度。

可选地,彼此直接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中的第五相应的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第六相应的第二触摸电极被从所述窗口间区域延伸到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区域间间隙隔开;所述区域间间隙包括在所述窗口间区域中的第一子间隙和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第二子间隙,所述第一子间隙与所述第二子间隙直接连接;所述第一子间隙具有第一子间隙宽度;所述第二子间隙具有第二子间隙宽度;以及所述第一子间隙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子间隙宽度。

可选地,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是包括网格电极线的网格电极;直接邻近所述第一子间隙的多个网格电极线的线宽大于直接邻近所述第二子间隙的多个网格电极线的线宽。

可选地,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是多个第一网格电极,所述多个第一网格电极中的每一个包括多个第一网格电极线;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为多个第二网格电极,所述多个第二网格电极中的每一个包括多个第二网格电极线;所述第一间隙具有通过虚拟连接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的所述第一相应的第一触摸电极的多个第一网格电极线的外边缘而形成的第一边界和通过虚拟连接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所述第二相应的第二触摸电极的多个第二网格电极线的外边缘而形成的第二边界;所述第二间隙具有通过虚拟连接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中的所述第三相应的第一触摸电极的多个第一网格电极线的外边缘而形成的第三边界和通过虚拟连接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所述第四相应的第二触摸电极的多个第二网格电极线的外边缘而形成的第四边界;所述第一间隙宽度是所述第一边界与所述第二边界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以及所述第二间隙宽度是所述第三边界和所述第四边界之间的第二最短距离。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位于同一层中的多个填充图案,所述多个填充图案与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绝缘;其中,所述多个填充图案被限制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并且在所述窗口间区域、所述第一窗口区域和所述第二窗口区域中不存在所述多个填充图案。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消隐网格间断,所述多个消隐网格间断中的相应一个使单独网格电极块中的网格电极线断开;其中,所述多个消隐网格间断被限制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并且在所述窗口间区域、所述第一窗口区域和所述第二窗口区域中不存在所述多个消隐网格间断。

可选地,所述第一间隙包括多个第一部分和多个第二部分,所述多个第一部分中的每一个沿着第一取向定向,所述多个第二部分中的每一个沿着第二取向定向;所述第二间隙包括多个第三部分和多个第四部分,所述多个第三部分中的每一个沿着所述第一取向定向,所述多个第四部分中的每一个沿着所述第二取向定向;所述多个第一部分中的相应一个具有第一部分间隙宽度;所述多个第二部分中的相应一个具有第二部分间隙宽度;所述多个第三部分中的相应一个具有第三部分间隙宽度;以及所述多个第四部分中的相应一个具有第四部分间隙宽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间隙宽度大于所述第三部分间隙宽度和所述第四部分间距宽度;以及所述第二部分间距宽度大于所述第三部分间隙宽度和所述第四部分间距宽度。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在所述触摸电极层下面并且与所述触摸电极层接触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具有在所述窗口间区域中与所述触摸电极层接触的第一接触表面和在所述显示区域中与所述触摸电极层接触的第二接触表面;所述第一接触表面具有第一不平坦度;所述第二接触表面具有第二不平坦度;以及所述第一不平坦度大于所述第二不平坦度。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在触控结构下面的封装层,所述触控结构包括触控电极层,所述封装层与所述触控结构接触,所述封装层具有在所述窗口间区域中与所述触控结构接触的第一接触表面和在所述显示区域中与所述触控结构接触的第二接触表面;所述第一接触表面具有第一不平坦度;所述第二接触表面具有第二不平坦度;以及所述第一不平坦度大于所述第二不平坦度。

可选地,所述触控结构包括在所述触摸电极层和所述封装层之间的触摸绝缘层;所述触摸绝缘层与所述触摸电极层接触;以及所述触摸绝缘层根据所述封装层是共形成形的。

可选地,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中的相应一个包括沿第一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块;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相应一个包括沿第二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块;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块电连接以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导电通道,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块中的相邻第一触摸电极块通过第一电极桥连接;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块电连接以形成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导电通道,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块中的相邻第二触摸电极块通过第二电极桥连接;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块、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块以及所述第一电极桥与所述第二电极桥中的一者在第一触摸材料层中并由相同材料制成,以及所述第一电极桥与所述第二电极桥中的另一者在与所述第一触摸材料层不同的第二触摸材料层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触摸材料层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第一触摸材料层之间。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和所述窗口间区域中的多个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基板;在所述基底基板上的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的远离所述基底基板的一侧上的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中的相应一个的有源层;在所述有源层的远离所述基底基板的一侧上的第一栅极绝缘层;在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的远离所述绝缘层的一侧上的栅电极和第一电容器电极;在所述栅电极和所述第一电容器电极的远离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的一侧上的第二栅极绝缘层;在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的远离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的一侧上的第二电容器电极;在所述第二电容器电极的远离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的一侧上的层间电介质层;在所述层间电介质层的远离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的一侧上的源电极和漏电极;在所述源电极和所述漏电极的远离所述层间介质层的一侧上的钝化层;在所述钝化层的远离所述层间电介质层的一侧上的第一平坦化层;在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远离所述钝化层的一侧上的第二平坦化层;在所述第二平坦化层的远离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一侧上的中继电极;和在所述第二平坦化层的远离所述基底基板的一侧上的像素限定层。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多个显示元件和在所述窗口间区域中的多个虚设显示元件;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在第二平坦化层的远离第一平坦化层的一侧上的阳极,所述阳极被限制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并且在所述窗口间区域中不存在所述阳极;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和在所述窗口间区域中的发光层,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所述发光层在所述阳极的远离所述第二平坦化层的一侧上,在所述窗口间区域中的所述发光层在所述第二平坦化层的远离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一侧上;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和在所述窗口间区域中的阴极层,所述阴极层在所述发光层的远离所述第二平坦化层的一侧上;和在所述阴极层的远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上的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封装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所述多个显示元件和在所述窗口间区域中的所述虚设发光元件。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本文所述的或通过本文所述的方法制造的显示面板,以及连接到显示面板的集成电路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制造显示面板的方法,该显示面板具有组装在一起的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该方法包括:在第一窗口区域中形成第一孔;以及在第二窗口区域中形成第二孔;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被形成为具有被配置为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所述第一窗口区域、所述第二窗口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一窗口区域和所述第二窗口区域之间的窗口间区域;以及所述窗口间区域直接邻近于所述第一窗口区域且直接邻近于所述第二窗口区域;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显示区域和所述窗口间区域中形成触摸电极层,形成所述触摸电极层包括形成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形成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其中,作为网格电极的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被形成为网格电极线;形成所述网格电极线包括在所述窗口间区域中形成多个第一网格电极线以及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形成多个第二网格电极线;所述多个第一网格电极线中的相应的一个被形成为具有第一线宽;所述多个第二网格电极线中的相应的一个被形成为具有第二线宽;所述第一线宽大于所述第二线宽;以及所述窗口间区域和所述显示区域之间的区域间边界由假想线限定,所述网格电极线的线宽通过该假想线从所述第一线宽过渡到所述第二线宽。

可选地,形成所述网格电极线包括形成从所述窗口间区域延伸到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区域间网格电极线;形成所述区域间网格电极线包括在所述窗口间区域中形成第一子线以及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形成第二子线,所述第一子线与所述第二子线直接连接;所述第一子线具有第一子线宽;所述第二子线具有第二子线宽;以及所述第一子线宽大于所述第二子线宽。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形成从所述窗口间区域延伸到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区域间间隙;其中,所述区域间网格电极线被形成为与所述区域间间隙直接相邻;形成所述区域间间隙包括在所述窗口间区域中形成第一子间隙并且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形成第二子间隙,所述第一子间隙与所述第二子间隙直接连接;所述第一子间隙具有第一子间隙宽度;所述第二子间隙具有第二子间隙宽度;以及所述第一子间隙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子间隙宽度。

可选地,所述窗口间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子间隙的边界的至少第一部分通过虚拟地连接所述区域间网格电极线的所述第一子线的外边缘而形成;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所述第二子间隙的边界的至少第二部分通过虚拟地连接所述区域间网格电极线的所述第二子线的外边缘而形成;以及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直接连接。

附图说明

根据各个公开的实施例,以下附图仅是用于说明目的示例,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图1b是沿图1a中的a-a'线的截面图。

图1c是沿图1a中的b-b'线的截面图。

图1d是沿图1a中的c-c'线的截面图。

图1e为图1a所示的显示面板中的第一窗口区域、第二窗口区域和窗口间区域的示意图。

图1f示出了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从显示区域向窗口区域过渡的区域中的详细结构。

图1g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在显示面板中形成窗口区域的方法。

图1h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的窗口间区域中的详细结构。

图1i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的显示区域中的详细结构。

图1j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的显示区域中的详细结构。

图1k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限定显示面板中的窗口区域和窗口间区域的阻挡结构的示意图。

图2a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窗口间区域中的两个相邻触摸电极的放大示意图。

图2b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中的两个相邻触摸电极的放大示意图。

图3a是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窗口间区域中的多个触摸电极的放大视图。

图3b是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中的多个触摸电极的放大视图。

图4是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窗口间区域周围的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5是图4中的第一放大区域zr1的放大视图。

图6是图4中的第二放大区域zr2的放大视图。

图7是图4中的第三放大区域zr3的放大视图。

图8是图4中的第三放大区域zr4的放大视图。

图9是图4中的第三放大区域zr5的放大视图。

图10示出了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的窗口间区域中的第一间隙。

图11示出了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的显示区域中的第二间隙。

图12是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围绕显示面板的窗口间区域和显示区域之间的边界的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13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窗口间区域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图。

图13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区域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图。

图14a至图14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制造显示面板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以下实施例更具体地描述本公开。应当注意,本文中呈现的一些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仅用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其不是穷举的或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

本公开尤其提供了一种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和制造显示面板的方法。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具有组装在一起的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的显示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具有被配置为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第一窗口区域、第二窗口区域以及在第一窗口区域和第二窗口区域之间的窗口间区域。显示面板具有位于第一窗口区域中的第一孔和位于第二窗口区域中的第二孔。窗口间区域直接邻近于第一窗口区域且直接邻近于第二窗口区域。显示面板包括在显示区域中和在窗口间区域中的触摸电极层,触摸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可选地,在窗口间区域中,彼此直接相邻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中的第一相应的第一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第二相应的第二触摸电极被具有第一间隙宽度的第一间隙隔开。可选地,在显示区域中,彼此直接相邻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中的第三相应的第一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第四相应的第二触摸电极被具有第二间隙宽度的第二间隙隔开。可选地,第一间隙宽度大于第二间隙宽度。

窗口间区域是两个窗口区域之间的小区域。在封装显示面板时,窗口间区域中的封装层通常被不均匀地形,从而导致表面不平坦。当使用相关技术在窗口间区域中形成触摸电极层时,由于下方的不平坦表面,相邻触摸电极(特别是来自相邻触摸电极的网格电极线)易于短路和出现各种其他问题。然而,本公开采用了消除这些问题的新颖且有利的触摸电极设计。

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显示区域”是指显示面板的实际显示图像的区域。可选地,显示区域可以包括子像素区域和子像素间区域。子像素区域指的是子像素的发光区域,例如,对应于液晶显示器中的像素电极的区域或对应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层的区域。子像素间区域是指相邻子像素区域之间的区域,例如对应于液晶显示器中的黑矩阵的区域或对应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的像素限定层的区域。可选地,子像素间区域是同一像素中的相邻子像素区域之间的区域。可选地,子像素间区域是两个相邻像素中的两个相邻子像素区域之间的区域。

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图1b是沿图1a中的a-a'线的截面图。图1c是沿图1a中的b-b'线的截面图。图1d是沿图1a中的c-c'线的截面图。参照图1a至图1d,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组装在一起的阵列基板as与对向基板cs。显示面板具有被配置为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第一窗口区域wr1、第二窗口区域wr2、以及在第一窗口区域wr1与第二窗口区域wr2之间的窗口间区域iwr。窗口间区域iwr直接邻近于第一窗口区域wr1且直接邻近于第二窗口区域wr2。可选地,如图1a中所示,第一窗口区域wr1、第二窗口区域wr2及窗口间区域iwr被显示区域da包围。例如,第一窗口区域wr1、第二窗口区域wr2和窗口间区域iwr一起形成岛(island)区域,该岛区域被显示区域da包围。

参照图1b与图1c,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窗口区域wr1中的第一孔h1和第二窗口区域wr2中的第二孔h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h1和第二孔h2中的至少一个是不完全延伸穿过阵列基板as或对向基板cs的至少一层的盲孔。可选地,第一孔h1为盲孔,其不延伸穿过阵列基板as的基底基板bs(如图1b所示)。可选地,第二孔h2为盲孔,其不延伸穿过阵列基板as的基底基板bs(如图1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h1和第二孔h2中的至少一个是完全延伸穿过阵列基板as和对向基板cs的通孔。可选地,第一孔h1延伸穿过阵列基板as和对向基板cs。可选地,第二孔h2延伸穿过阵列基板as和对向基板cs。

参照图1b与图1c,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安装在第一孔h1中的第一附件ay1和安装在第二孔h2中的第二附件ay2。附件的示例包括相机镜头和指纹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窗口区域wr1和第二窗口区域wr2中没有显示元件和薄膜晶体管。可选地,例如,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显示元件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可选地,例如在液晶显示面板中,显示元件包括多个子像素中的液晶层。参照图1b至图1d,在一些实施例中,阵列基板as包括基底基板bs、在基底基板bs上的多个薄膜晶体管tft、以及在基底基板bs上且分别连接至多个薄膜晶体管tft的多个发光元件le。可选地,在第一窗口区域wr1中不存在多个薄膜晶体管tft。可选地,在第二窗口区域wr2中不存在多个薄膜晶体管tft。可选地,在第一窗口区域wr1中不存在多个发光元件le。可选地,在第二窗口区域wr2中不存在多个发光元件le。

参照图1b至图1d,在一些实施例中,阵列基板as还包括封装层en,其封装多个发光元件le。可选地,在第一窗口区域wr1中不存在封装层en。可选地,在第二窗口区域wr2中不存在封装层en。可选地,封装层en存在于显示区域da和窗口间区域iwr中。

参考图1b至1d,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向基板cs包括缓冲层buf。可选地,在第一窗口区域wr1中不存在缓冲层buf。可选地,在第二窗口区域wr2中不存在缓冲层buf。可选地,缓冲层buf存在于显示区域da和窗口间区域iwr中。

参照图1b至图1d,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向基板cs还包括触摸绝缘层ti。可选地,在第一窗口区域wr1中不存在触摸绝缘层ti。可选地,在第二窗口区域wr2中不存在触摸绝缘层ti。可选地,触摸绝缘层ti存在于显示区域da和窗口间区域iwr中。

可选地,窗口间区域iwr能够显示图像。在一个示例中,显示面板在窗口间区域iw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光元件。在另一示例中,显示面板在窗口间区域iwr中包括一个或多个薄膜晶体管。

可选地,窗口间区域iwr不能显示图像。在一个示例中,在窗口间区域iwr中不存在多个发光元件le。在另一示例中,在窗口间区域iwr中不存在多个薄膜晶体管tft。

参照图1a至图1d,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在显示区域da中和在窗口间区域iwr中的触摸电极层。触摸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与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例如,显示面板为互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可选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为多个触摸扫描电极,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为多个触摸感测电极。可选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为多个触摸感测电极,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为多个触摸扫描电极。可选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中的相应一个包括例如在相应行中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块。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块中的相邻的第一触摸电极块通过第一电极桥br1连接。可选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中的相应一个包括例如在相应列中的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块。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块中的相邻的第二触摸电极块通过多个第二电极桥br2中的相应的一个连接。

可选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位于同一层。

可选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位于不同的层中。

可选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和第一电极桥br1位于同一层中。可选地,多个第二电极桥br2在触摸绝缘层ti远离缓冲层buf的一侧上。可选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和第一电极桥br1位于触摸绝缘层ti的远离多个第二电极桥br2的一侧上。

图1e为图1a所示的显示面板中的第一窗口区域、第二窗口区域和窗口间区域的示意图。参考图1e,在一些实施例中,由包括第一侧s1、第二侧s2、第三侧s3和第四侧s4的至少四侧上的边界来限定窗口间区域iwr。可选地,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沿着从第一窗口区域wr1到第二窗口区域wr2的第一方向d1布置。可选地,第三侧s2和第四侧s4沿着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布置。

可选地,窗口间区域iwr的在第一侧s1上的第一区域边界rb1不超过直接邻近窗口间区域iwr的第一窗口区域wr1的第一外边界o1。在一个示例中,窗口间区域iwr的在第一侧s1上的第一区域边界rb1在直接邻近窗口间区域iwr的第一窗口区域wr1的第一外边界o1和直接邻近窗口间区域iwr的第二窗口区域wr2的第二外边界o2之间。在另一示例中,窗口间区域iwr的在第一侧s1上的第一区域边界rb1与直接邻近窗口间区域iwr的第一窗口区域wr1的第一外边界o1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地重叠。在另一示例中,窗口间区域iwr的在第一侧s1上的第一区域边界rb1不与直接邻近窗口间区域iwr的第一窗口区域wr1的第一外边界o1重叠。

可选地,窗口间区域iwr的在第二侧s2上的第二区域边界rb2不超过直接邻近窗口间区域iwr的第二窗口区域wr2的第二外边界o2。在一个示例中,窗口间区域iwr的在第二侧s2上的第二区域边界rb2在直接邻近窗口间区域iwr的第一窗口区域wr1的第一外边界o1和直接邻近窗口间区域iwr的第二窗口区域wr2的第二外边界o2之间。在另一示例中,窗口间区域iwr的在第二侧s2上的第二区域边界rb2与直接邻近窗口间区域iwr的第二窗口区域wr2的第二外边界o2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地重叠。在另一示例中,窗口间区域iwr的在第二侧s2上的第二区域边界rb2不与直接邻近窗口间区域iwr的第二窗口区域wr2的第二外边界o2重叠。

可选地,窗口间区域iwr的在第三侧s3上的第三区域边界rb3不超过虚拟连接第一窗口区域wr1和第二窗口区域wr2的在第三侧s3上的外边缘的第一假想连接线c1。

可选地,窗口间区域iwr的在第四侧s4上的第四边界rb4不超过虚拟地连接第一窗口区域wr1和第二窗口区域wr2的在第四侧s4上的外边缘的第二假想连接线c2。

在一个示例中,窗口间区域iwr的在第三侧s3上的第三区域边界rb3在第一假想连接线c1和第二假想连接线c2之间。在另一示例中,窗口间区域iwr的在第三侧s3上的第三区域边界rb3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地与第一假想连接线c1重叠。在另一示例中,窗口间区域iwr的在第三侧s3上的第三区域边界rb3不与第一假想连接线c1重叠。

在一个示例中,窗口间区域iwr的在第三侧s3上的第四边界rb4在第一假想连接线c1和第二假想连接线c2之间。在另一示例中,窗口间区域iwr的在第三侧s3上的第四边界rb4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地与第二假想连接线c2重叠。在另一示例中,窗口间区域iwr的在第三侧s3上的第四边界rb4不与第二假想连接线c2重叠。

图1f示出了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从显示区域向窗口区域过渡的区域中的详细结构。参考图1f,在一些实施例中,从显示区域过渡到窗口区域wr(例如,第一窗口区域wr1或第二窗口区域wr2)的区域包括基底基板bs(例如,柔性基底基板);在基底基板bs上的绝缘层in;在绝缘层in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的第一栅极绝缘层gi1;在第一栅极绝缘层gi1的远离绝缘层in的一侧上的第一栅极金属层gm1;在第一栅极金属层gm1的远离第一栅极绝缘层gi1的一侧上的第二栅极绝缘层gi2;在第二栅极绝缘层gi2的远离第一栅极绝缘层gi1的一侧上的第二栅极金属层gm2;在第二栅极金属层gm2的远离第二栅极绝缘层gi2的一侧上的层间电介质层ild;在层间电介质层ild远离第二栅极绝缘层gi2的一侧上的第二sd金属层sd2;在第二sd金属层sd2的远离层间电介质层ild的一侧上的平坦化层pln,限定用于多个发光元件le的多个子像素区域的像素限定层pdl,像素限定层pdl在平坦化层pln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在像素限定层pdl、平坦化层pln和第二sd金属层sd2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的阴极层cd;封装层en,其封装多个发光元件,并且在阴极层cd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装层en包括在阴极层cd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的第一无机封装子层cvd1、在第一无机封装子层cvd1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的有机封装子层ijp、以及在有机封装子层ijp的远离第一无机封装子层cvd1的一侧上的第二无机封装子层cvd2。可选地,显示面板在从显示区域dr过渡到窗口区域wr的区域中,还包括在层间电介质层ild和平坦化层pln之间的钝化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在从显示区域dr过渡到窗口区域wr的区域中包括完全包围孔h(例如,第一孔h1或第二孔h2)的阻挡结构dam。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挡结构dam包括顺序围绕孔h的第一阻挡层bl1和第二阻挡层bl2。可选地,第一阻挡层bl1包括第一阻挡子层bl1-1和第二阻挡子层bl1-2。可选地,第二阻挡层bl2包括第三阻挡子层bl2-1和第四阻挡子层bl2-2。可选地,第一阻挡子层bl1-1和第三阻挡子层bl2-1在同一层中并且在单个图案化工艺中形成。可选地,第二阻挡子层bl1-2和第四阻挡子层bl2-2在同一层中且在单个图案化工艺中形成。可选地,第一阻挡子层bl1-1具有小于第三阻挡子层bl2-1的厚度。可选地,第一阻挡子层bl1-1、第三阻挡子层bl2-1以及平坦化层pln在同一层且在单个图案化工艺中形成。可选地,第二阻挡子层bl1-2、第四阻挡子层bl2-2、以及像素限定层pdl在同一层中且在单个图案化工艺中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在从显示区域dr过渡到窗口区域wr的区域中还包括在像素限定层pdl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的分隔层sl(如图1h中所示)。可选地,第一阻挡层bl1还包括与分隔层在同一层中的另一子层。可选地,第二阻挡层bl2还包括与分隔层在同一层中的另一子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阻挡层bl1仅包括第二阻挡子层bl1-2,但不包括第一阻挡子层bl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阻挡结构dam与显示区域da之间的区域中的多个内部绝缘壁iwi。多个内部绝缘壁iwi中的相应一个包括第一内部壁子层iwi-1和第二内部壁子层iwi-2。可选地,第一内部壁子层iwi-1为第二sd金属层sd2的一部分。可选地,第二内部壁子层iwi-2与阴极层cd在同一层中,并且可选地与阴极层cd在单个图案化工艺中形成。可选地,多个内部绝缘壁iwi的总数在2至6的范围内,例如2、3、4、5或6。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在阻挡结构dam和窗口区域wr之间的区域中的多个外部绝缘壁iwe。多个外部绝缘壁iwe中的相应一个包括第一外部壁子层iwe-1、第二外部壁子层iwe-2、第三外部壁子层iwe-3、以及第四外部壁子层iwe-4,可选地,第一外部壁子层iwe-1为第一栅极金属层gm1的一部分。可选地,第二外部壁子层iwe-2是第二栅极金属层gm2的一部分。可选地,第三外部壁子层iwe-3是第二sd金属层sd2的一部分。可选地,第四外部壁子层iwe-4与阴极层cd在同一层中,并且可选地与阴极层cd在单个图案化工艺中形成。可选地,多个外部绝缘壁iwe的总数在2至8的范围内,例如2、3、4、5、6、7或8。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从显示区域dr过渡到窗口区域wr的区域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线sl1和多个第二信号线sl2。多个第一信号线sl1和多个第二信号线sl2位于多个内部绝缘壁iwi远离阻挡结构dam的一侧上。可选地,多个第一信号线sl1与第二栅极金属层gm2在同一层中。可选地,多个第二信号线sl2与第二sd金属层sd2在同一层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从显示区域dr过渡到窗口区域wr的区域中,显示面板还包括与第一栅极金属层gm1在同一层中的多个第三信号线。

图1g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在显示面板中形成窗口区域的方法。图1g示出了在形成窗口区域wr之前的显示面板的结构。参照图1g,沿着切割线cl切割显示面板,以移除部分结构,进而形成如图1f所示的孔h。

图1h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的窗口间区域中的详细结构。参照图1h,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在窗口间区域中包括基底基板bs(例如,柔性基底基板);在基底基板bs上的绝缘层in;在绝缘层in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的多个薄膜晶体管tft中的相应一个的有源层act;在有源层act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的第一栅极绝缘层gi1;在第一栅极绝缘层gi1远离绝缘层in的一侧上的栅电极g和第一电容器电极ce1(都是第一栅极金属层的一部分);在栅电极g和第一电容器电极ce1远离第一栅极绝缘层gi1的一侧上的第二栅极绝缘层gi2;在第二栅极绝缘层gi2远离第一栅极绝缘层gi1的一侧上的第二电容器电极ce2(第二栅极金属层的一部分);在第二电容器电极ce2的远离第二栅极绝缘层gi2的一侧上的层间电介质层ild;在层间电介质层ild的远离第二栅极绝缘层的一侧上的源电极s和漏电极d(第一sd金属层的一部分);在源电极s和漏电极d远离层间介质层ild的一侧上的钝化层pvx;在钝化层pvx远离层间电介质层ild的一侧上的第一平坦化层pln1;在第一平坦化层pln1的远离钝化层pvx的一侧上的第二平坦化层pln2;在第二平坦化层pln2的远离第一平坦化层pln1的一侧上的中继电极re(第二sd金属层的一部分);像素限定层pdl,其限定虚设(dummy)子像素孔径并且在第二平坦化层pln2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以及在虚设子像素孔径中的虚设发光元件dle。虚设发光元件dle包括在第二平坦化层pln2的远离第一平坦化层pln1的一侧上的发光层el;以及在发光层el的远离第二平坦化层pln2的一侧上的阴极层cd。在窗口间区域中,虚设发光元件dle不包括阳极,因此不能发光。显示面板在窗口间区域中还包括封装层en,其封装虚设发光元件dle,并且在阴极层cd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装层en包括在阴极层cd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的第一无机封装子层cvd1、在第一无机封装子层cvd1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的有机封装子层ijp、以及在有机封装子层ijp的远离第一无机封装子层cvd1的一侧上的第二无机封装子层cvd2。显示面板在窗口间区域中还包括在封装层en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的缓冲层buf;在缓冲层buf远离封装层en的一侧上的多个第二电极桥br2;在多个第二电极桥br2的远离缓冲层buf的一侧上的触摸绝缘层ti;在触摸绝缘层ti的远离缓冲层buf的一侧上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以及在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的远离触摸绝缘层ti的一侧上的外涂层oc。可选地,显示面板在窗口间区域中不包括钝化层pvx,例如,层间电介质层ild与第一平坦化层pln1直接接触。

图1i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的显示区域中的详细结构。参照图1i,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在显示区域中包括基底基板bs(例如,柔性基底基板);在基底基板bs上的绝缘层in;在绝缘层in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的多个薄膜晶体管tft中的相应一个的有源层act;在有源层act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的第一栅极绝缘层gi1;在第一栅极绝缘层gi1远离绝缘层in的一侧上的栅电极g和第一电容器电极ce1(都是第一栅极金属层的一部分);在栅电极g和第一电容器电极ce1远离第一栅极绝缘层gi1的一侧上的第二栅极绝缘层gi2;在第二栅极绝缘层gi2远离第一栅极绝缘层gi1的一侧上的第二电容器电极ce2(第二栅极金属层的一部分);在第二电容器电极ce2的远离第二栅极绝缘层gi2的一侧上的层间电介质层ild;在层间电介质层ild的远离第二栅极绝缘层的一侧上的源电极s和漏电极d(第一sd金属层的一部分);在源电极s和漏电极d远离层间介质层ild的一侧上的钝化层pvx;在钝化层pvx远离层间电介质层ild的一侧上的第一平坦化层pln1;在第一平坦化层pln1的远离钝化层pvx的一侧上的第二平坦化层pln2;在第二平坦化层pln2的远离第一平坦化层pln1的一侧上的中继电极re(第二sd金属层的一部分);像素限定层pdl,其限定子像素孔径并且在第二平坦化层pln2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以及在子像素孔径中的发光元件le。发光元件le包括在第二平坦化层pln2的远离第一平坦化层pln1的一侧上的阳极ad;在阳极ad远离第二平坦化层pln2的一侧上的发光层el;以及在发光层el的远离阳极ad的一侧上的阴极层cd。在窗口间区域中,虚设发光元件dle不包括阳极,因此不能发光。显示面板在显示区域中还包括封装层en,其封装虚设发光元件dle,并且在阴极层cd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装层en包括在阴极层cd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的第一无机封装子层cvd1、在第一无机封装子层cvd1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的有机封装子层ijp、以及在有机封装子层ijp的远离第一无机封装子层cvd1的一侧上的第二无机封装子层cvd2。显示面板在显示区域中还包括在封装层en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的缓冲层buf;在缓冲层buf远离封装层en的一侧上的多个第二电极桥br2;在多个第二电极桥br2的远离缓冲层buf的一侧上的触摸绝缘层ti;在触摸绝缘层ti的远离缓冲层buf的一侧上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以及在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的远离触摸绝缘层ti的一侧上的外涂层oc。可选地,显示面板在显示区域中不包括钝化层pvx,例如,层间电介质层ild与第一平坦化层pln1直接接触。

图1j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的显示区域中的详细结构。参照图1j,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在显示区域中包括基底基板bs(例如,柔性基底基板);在基底基板bs上的绝缘层in;在绝缘层in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的多个薄膜晶体管tft中的相应一个的有源层act;在有源层act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的第一栅极绝缘层gi1;在第一栅极绝缘层gi1远离绝缘层in的一侧上的栅电极g和第一电容器电极ce1(都是第一栅极金属层的一部分);在栅电极g和第一电容器电极ce1远离第一栅极绝缘层gi1的一侧上的第二栅极绝缘层gi2;在第二栅极绝缘层gi2远离第一栅极绝缘层gi1的一侧上的第二电容器电极ce2(第二栅极金属层的一部分);在第二电容器电极ce2的远离第二栅极绝缘层gi2的一侧上的层间电介质层ild;在层间电介质层ild的远离第二栅极绝缘层的一侧上的源电极s和漏电极d;在源电极s和漏电极d远离层间介质层ild的一侧上的平坦化层pln;像素限定层pdl,其限定子像素孔径并且在平坦化层pln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以及在子像素孔径中的发光元件le。发光元件le包括在平坦化层pln的远离层间电介质层ild的一侧上的阳极ad;在阳极ad远离平坦化层pln的一侧上的发光层el;以及在发光层el的远离阳极ad的一侧上的阴极层cd。在窗口间区域中,虚设发光元件dle不包括阳极,因此不能发光。显示面板在显示区域中还包括封装层en,其封装虚设发光元件dle,并且在阴极层cd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装层en包括在阴极层cd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的第一无机封装子层cvd1、在第一无机封装子层cvd1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的有机封装子层ijp、以及在有机封装子层ijp的远离第一无机封装子层cvd1的一侧上的第二无机封装子层cvd2。显示面板在显示区域中还包括在封装层en的远离基底基板bs的一侧上的缓冲层buf;在缓冲层buf远离封装层en的一侧上的多个第二电极桥br2;在多个第二电极桥br2的远离缓冲层buf的一侧上的触摸绝缘层ti;在触摸绝缘层ti的远离缓冲层buf的一侧上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以及在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的远离触摸绝缘层ti的一侧上的外涂层oc。

图1k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限定显示面板中的窗口区域和窗口间区域的阻挡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1k,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阻挡结构dam1与第二阻挡结构dam2。第一阻挡结构dam1完全围绕第一孔h1,第二阻挡结构dam2完全围绕第二孔h2。窗口间区域iwr的第一区域边界rb1是邻近于第一阻挡结构dam1的边界,窗口间区域iwr的第二区域边界rb2是邻近于第二阻挡结构dam2的边界。

图2a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窗口间区域中的两个相邻触摸电极的放大示意图。参照图2a,在窗口间区域中,彼此直接相邻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中第一相应的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中第二相应的触摸电极由具有第一间隙宽度d1的第一间隙g1隔开。

图2b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中的两个相邻触摸电极的放大示意图。在显示区域中,彼此直接相邻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中第三相应的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中第四相应的触摸电极被具有第二间隙宽度d2的第二间隙g2隔开。

可选地,第一间隙宽度d1大于第二间隙宽度d2。可选地,第一间隙宽度d1比第二间隙宽度d2大至少20%,例如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100%、至少110%、至少120%、至少130%、至少140%、至少150%、至少160%、至少170%、至少180%、至少190%、至少200%、至少225%、至少250%或至少300%。可选地,第一间隙宽度d1在5μm至50μm的范围内,例如,5μm至10μm、10μm至15μm、15μm至20μm、20μm至25μm、25μm至30μm、30μm至35μm、35μm至40μm、40μm至45μm、或45μm至50μm。可选地,第二间隙宽度d2在1μm至10μm的范围内,例如,1μm至2μm、2μm至3μm、3μm至4μm、4μm至5μm、5μm至6μm、6μm至7μm、7μm至8μm、8μm至9μm、或9μm至10μm。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间隙宽度d1约为10μm,第二间隙宽度d2约为5.2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与多个第一触摸电极或与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在同一层中的多个填充图案。多个填充图案与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绝缘。图3a是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窗口间区域中的多个触摸电极的放大视图。图3b是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中的多个触摸电极的放大视图。参照图3a与图3b,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填充图案de被限制在显示区域da中,而在窗口间区域iwr、第一窗口区域wr1和第二窗口区域wr2中不存在。

如本文所用,术语“同一层”是指在相同步骤中同时形成的层之间的关系。在一个示例中,当由于在同一沉积工艺中沉积的材料中执行的同一图案化工艺的一个或多个步骤而形成多个填充图案de和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时,它们处于同一层中。在另一示例中,通过同时执行形成多个填充图案de的步骤和形成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的步骤,可以在同一层中形成多个填充图案de和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术语“同一层”并不总是意味着在截面图中层的厚度或层的高度是相同的。

图4是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窗口间区域周围的区域的放大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是包括网格电极线的网格电极。例如,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具有网格图案,例如,网形图案,并且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具有网格图案。网格电极线通常具有1μm至50μm范围内的线宽,例如,1μm至5μm、5μm至10μm、10μm至15μm、15μm至20μm、20μm至25μm、25μm至30μm、30μm至35μm、35μm至40μm、40μm至45μm或45μm至50μm。

图5是图4中的第一放大区域zr1的放大视图。图6为图4中的第二放大区域zr2的放大视图。参考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为多个第一网格电极,每个第一网格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网格电极线ml1,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为多个第二网格电极,每个第二网格电极包括多个第二网格电极线ml2。第一放大区域zr1在图4中的窗口间区域iwr中。第二放大区域zr2在图4中的显示区域da中。彼此直接相邻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中的第一相应的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中的第二相应的触摸电极由具有第一间隙宽度d1的第一间隙g1隔开。彼此直接相邻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中第三相应的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中第四相应的触摸电极由具有第二间隙宽度d2的第二间隙g2隔开。第一间隙宽度d1大于第二间隙宽度d2。第一间隙g1具有通过虚拟连接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中的第一相应触摸电极的多个第一网格电极线的外边缘而形成的第一边界b1,以及通过虚拟连接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中的第二相应触摸电极的多个第二网格电极线的外边缘而形成的第二边界b2。第二间隙g2具有通过虚拟连接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中的第三相应触摸电极的多个第一网格电极线的外边缘而形成的第三边界b3,以及通过虚拟连接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中的第四相应触摸电极的多个第二网格电极线的外边缘而形成的第四边界b4。可选地,第一间隙宽度d1是第一边界b1和第二边界b2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可选地,第二间隙宽度d2是第三边界b3和第四边界b4之间的第二最短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在窗口间区域iwr中的多个第一网格电极线ml1中的相应一个具有第一线宽w1,在显示区域da中的多个第二网格电极线ml2中的相应一个具有第二线宽w2。可选地,第一线宽w1大于第二线宽w2。可选地,第一线宽w1比第二线宽w2大至少5%,例如,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或至少50%。可选地,第一线宽w1在2μm至10μm的范围内,例如,2μm至3μm、3μm至4μm、4μm至5μm、5μm至6μm、6μm至7μm、7μm至8μm、8μm至9μm、或9μm至10μm。可选地,第二线宽w2在1μm至5μm的范围内,例如,1μm至2μm、2μm至3μm、3μm至4μm、或4μm至5μm。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线宽w1约为4μm,第二线宽w2约为3μm。

图7是图4中的第三放大区域zr3的放大视图。第三放大区域zr3跨越窗口间区域iwr到达图4中的显示区域da。参考图7,窗口间区域iwr和显示区域da之间的区域间边界bl由假想线定义,网格电极线的线宽从第一线宽w1通过该假想线过渡到第二线宽w2。图7中的区域间边界bl的至少一部分是沿着多个第二网格电极线ml2中的相应一条的连续边缘的波浪虚拟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消隐网格间断。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消隐网格间断”是指在单独的网格电极块中的网格电极线中的间断(即,不是分隔相邻的网格电极块的间隙),用于在显示面板中实现优异的消隐效果。除了具有多个消隐网格间断的位置之外,网格电极线以其它方式在单独的网格电极块中的任何位置互连。图8是图4中的第三放大区域zr4的放大视图。图9是图4中的第三放大区域zr5的放大视图。参考图8和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消隐网格间断bmr被限制在显示区域da中的网格电极块中,而在窗口间区域iwr、第一窗口区域wr1和第二窗口区域wr2中不存在。

可选地,多个填充图案de和多个消隐网格间断bmr两者都被限制在显示区域da中的网格电极块中;并且在窗口间区域iwr、第一窗口区域wr1和第二窗口区域wr2中不存在多个填充图案de和多个消隐网格间断bmr。

可选地,多个消隐网格间断bmr随机地分布在显示区域da中。多个消隐网格间断bmr本身不形成图案,从而可以实现优异的消隐效果。例如,多个消隐网格间断bmr不具有重复图案,并且在网格电极块之间不具有旋转或平移对称性。

图10示出了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的窗口间区域中的第一间隙。参考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间隙(在图5中表示为“g1”)包括多个第一部分g1-1,每个第一部分沿第一取向or1定向;以及多个第二部分g1-2,每个第二部分沿第二方向or2取向。可选地,多个第一部分g1-1中的相应一个具有第一部分间隙宽度d1-1,多个第二部分g1-2中的相应一个具有第二部分间隙宽度d1-2。第一部分间隙宽度d1-1和第二部分间隙宽度d1-2可以相同(如图5中的情况)。可选地,第一部分间隙宽度d1-1和第二部分间隙宽度d1-2彼此不同。可选地,第一部分间隙宽度d1-1大于第二部分间隙宽度d1-2。可选地,第一部分间隙宽度d1-1在5μm至50μm的范围内,例如,5μm至10μm、10μm至15μm、15μm至20μm、20μm至25μm、25μm至30μm、30μm至35μm、35μm至40μm、40μm至45μm、或45μm至50μm。可选地,第二部分间隙宽度d1-2在5μm至50μm的范围内,例如,5μm至10μm、10μm至15μm、15μm至20μm、20μm至25μm、25μm至30μm、30μm至35μm、35μm至40μm、40μm至45μm、或45μm至50μm。

图11示出了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的显示区域中的第二间隙。参考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间隙(在图6中表示为“g2”)包括多个第三部分g2-1,每个第三部分沿第一取向or1定向;以及多个第四部分g2-2,每个第四部分沿第二取向or2定向。可选地,多个第三部分g2-1中的相应一个具有第三部分间隙宽度d2-1,多个第四部分g1-2中的相应一个具有第四部分间隙宽度d2-2。第三部分间隙宽度d2-1和第四部分间隙宽度d2-2可以相同(如图5中的情况)。可选地,第三部分间隙宽度d2-1和第四部分间隙宽度d2-2彼此不同。可选地,第三部分间隙宽度d2-1大于第四部分间隙宽度d2-2。可选地,第三部分间隙宽度d2-1在1μm至10μm的范围内,例如,1μm至2μm、2μm至3μm、3μm至4μm、4μm至5μm、5μm至6μm、6μm至7μm、7μm至8μm、8μm至9μm、或9μm至10μm。可选地,第四部分间隙宽度d2-2在1μm至10μm的范围内,例如,1μm至2μm、2μm至3μm、3μm至4μm、4μm至5μm、5μm至6μm、6μm至7μm、7μm至8μm、8μm至9μm、或9μm至1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间隙的部分间隙沿每个取向的部分间隙宽度大于第二间隙的部分间隙沿相同的相应取向的部分间隙宽度。可选地,第一间隙的部分间隙沿第一取向的部分间隙宽度大于第二间隙的部分间隙沿第一取向的部分间隙宽度,并且第一间隙的部分间隙沿第二取向的部分间隙宽度大于第二间隙的部分间隙沿第二取向的部分间隙宽度。在一个示例中,参考图10和图11,第一部分间隙宽度d1-1大于第三部分间隙宽度d2-1,第二部分间隙宽度d1-2大于第四部分间隙宽度d2-2。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部分间隙宽度d1-1大于第三部分间隙宽度d2-1且大于第四部分间隙宽度d2-2;第二部分间隙宽度d1-2大于第三部分间隙宽度d2-1且大于第四部分间隙宽度d2-2。

在一些实施例中,术语“第一间隙宽度大于第二间隙宽度”是指第一间隙中的最小部分间隙宽度(例如,第二部分间隙宽度d1-2)大于第二间隙g2中的最小部分间隙宽度(例如,第四部分间隙宽度d2-2)。可选地,第一间隙中的最小部分间隙宽度比第二间隙中的最小部分间隙宽度大至少20%,例如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100%、至少110%、至少120%、至少130%、至少140%、至少150%、至少160%、至少170%、至少180%、至少190%、至少200%、至少225%、至少250%、或至少3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术语“第一间隙宽度大于第二间隙宽度”是指第一间隙中的最小部分间隙宽度(例如,第二部分间隙宽度d1-2)大于第二间隙g2中的最小部分间隙宽度(例如,第四部分间隙宽度d2-2);并且第一间隙中的最大部分间隙宽度(例如,第一部分间隙宽度d1-1)大于第二间隙g2中的最大部分间隙宽度(例如,第三部分间隙宽度d2-1)。可选地,第一间隙中的最小部分间隙宽度比第二间隙中的最小部分间隙宽度大至少20%,例如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100%、至少110%、至少120%、至少130%、至少140%、至少150%、至少160%、至少170%、至少180%、至少190%、至少200%、至少225%、至少250%、或至少300%;并且第一间隙中的最大部分间隙宽度比第二间隙中的最大部分间隙宽度大至少20%,例如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100%、至少110%、至少120%、至少130%、至少140%、至少150%、至少160%、至少170%、至少180%、至少190%、至少200%、至少225%、至少250%、或至少3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术语“第一间隙宽度大于第二间隙宽度”是指第一间隙中的最小部分间隙宽度(例如,第二部分间隙宽度d1-2)大于第二间隙g2中的任何部分间隙宽度(例如,第三部分间隙宽度d2-1或第四部分间隙宽度d2-2)。可选地,第一间隙中的最小部分间隙宽度比第二间隙中的任何部分间隙宽度大至少20%,例如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100%、至少110%、至少120%、至少130%、至少140%、至少150%、至少160%、至少170%、至少180%、至少190%、至少200%、至少225%、至少250%、或至少3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术语“第一间隙宽度大于第二间隙宽度”是指第一间隙中的平均部分间隙宽度(例如,第一部分间隙宽度d1-1和第二部分间隙宽度d1-2的平均值)大于第二间隙g2中的平均间隙宽度(例如,第三部分间隙宽度d2-1和第四部分间隙宽度d2-2的平均值)。可选地,第一间隙中的平均部分间隙宽度比第二间隙中的平均部分间隙宽度大至少20%,例如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100%、至少110%、至少120%、至少130%、至少140%、至少150%、至少160%、至少170%、至少180%、至少190%、至少200%、至少225%、至少250%、或至少300%。

图12是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围绕显示面板的窗口间区域和显示区域之间的边界的区域的放大视图。参考图12,图7中的区域间边界bl的一部分是直的虚拟线。

参照图7和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网格电极线包括从窗口间区域iwr延伸到显示区域da中的区域间网格电极线iml。区域间网格电极线iml包括在窗口间区域iwr中的第一子线sl1和在显示区域da中的第二子线sl2,第一子线sl1直接与第二子线sl2连接。可选地,第一子线sl1具有第一子线sw1。可选地,第二子线具有第二子线路宽sw2。可选地,第一子线宽sw1大于第二子线宽sw2。可选地,第一子线宽sw1与第一线宽w1相同,并且第二子线宽sw2与第二线宽w2相同。可选地,第一子线宽sw1比第二子线宽sw2大至少5%,例如,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或至少50%。可选地,第一子线宽sw1在2μm至10μm的范围内,例如,2μm至3μm、3μm至4μm、4μm至5μm、5μm至6μm、6μm至7μm、7μm至8μm、8μm至9μm、或9μm至10μm。可选地,第二子线宽sw2在1μm至5μm的范围内,例如,1μm至2μm、2μm至3μm、3μm至4μm、或4μm至5μm。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子线宽sw1是大约4μm,并且第二子线宽sw2是大约3μm。

参照图7和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彼此直接相邻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中的第五相应的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中的第六相应的触摸电极通过从窗口间区域iwr延伸到显示区域da中的区域间间隙ig隔开。可选地,区域间间隙ig包括在窗口间区域iwr中的第一子间隙sg1和在显示区域da中的第二子间隙sg2,第一子间隙sg1直接与第二子间隙sg2连接。可选地,第一子间隙sg1具有第一子间隙宽度sd1。可选地,第二子间隙sg2具有第二子间隙宽度sd2。可选地,第一子间隙宽度sd1大于第二子间隙宽度sd2。可选地,第一子间隙宽度sd1与第一间隙宽度d1相同,第二子间隙宽度sd2与第二间隙宽度d2相同。可选地,第一子间隙宽度sd1比第二子间隙宽度sd2大至少20%,例如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100%、至少110%、至少120%、至少130%、至少140%、至少150%、至少160%、至少170%、至少180%、至少190%、至少200%、至少225%、至少250%或至少300%。可选地,第一子间隙宽度sd1在5μm至50μm的范围内,例如,5μm至10μm、10μm至15μm、15μm至20μm、20μm至25μm、25μm至30μm、30μm至35μm、35μm至40μm、40μm至45μm、或45μm至50μm。可选地,第二子间隙宽度sd2在1μm至10μm的范围内,例如,1μm至2μm、2μm至3μm、3μm至4μm、4μm至5μm、5μm至6μm、6μm至7μm、7μm至8μm、8μm至9μm、或9μm至10μm。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子间隙宽度sd1为大约10μm,第二子间隙宽度sd2为大约5.2μm。可选地,直接邻近第一子间隙sg1的多个网格电极线具有比直接邻近第二子间隙sg2的多个网格电极线更大的线宽。

参照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网格电极线包括直接邻近从窗口间区域iwr延伸到显示区域da中的区域间间隙ig的区域间网格电极线iml,并且区域间网格电极线iml也从窗口间区域iwr延伸到显示区域da中。可选地,区域间间隙ig包括在窗口间区域iwr中的第一子间隙sg1和在显示区域da中的第二子间隙sg2,第一子间隙sg1直接与第二子间隙sg2连接。可选地,第一子间隙具有第一子间隙宽度sd1。可选地,第二子间隙具有第二子间隙宽度sd2。可选地,第一子间隙宽度sd1大于第二子间隙宽度sd2。可选地,第一子间隙宽度sd1与第一间隙宽度d1相同,第二子间隙宽度sd2与第二间隙宽度d2相同。可选地,通过虚拟地连接区域间网格电极线iml的第一子线sl1的外边缘来形成窗口间区域iwr中的第一子间隙sg1的边界的至少第一部分,并且通过虚拟地连接区域间网格电极线iml的第二子线sl2的外边缘来形成显示区域da中的第二子间隙sg2的边界的至少第二部分。可选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直接连接。

图13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窗口间区域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图。图13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区域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图。参照图13a和图13b,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位于触摸电极层下方(例如,正下方)并与触摸电极层(例如,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接触的触摸绝缘层ti。可选地,触摸绝缘层ti具有与窗口间区域iwr中的触摸电极层接触的第一接触表面cs1和与显示区域da中的触摸电极层接触的第二接触表面cs2。可选地,第一接触表面cs1具有第一不平坦度。可选地,第二接触表面cs2具有第二不平坦度。可选地,第一不平坦度大于第二不平坦度。窗口间区域iwr中的较高程度的不平坦度是由于触摸电极层、触摸绝缘层ti和缓冲层buf下面的封装层en中的较高程度的不平坦度导致。本公开发现,当形成封装层en时,与显示区域da中相比,在窗口间区域iwr中形成平坦表面更加困难。结果,第一接触表面cs1具有比第二接触表面cs2更高的不平坦度。窗口间区域iwr中的触摸电极层易于断线或短路。在窗口间区域iwr中使网格电极块以较宽的间隙隔开,并且在窗口间区域iwr中具有较大的线宽,这极大地帮助了防止这些问题。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制造具有组装在一起的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的显示面板的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在第一窗口区域中形成第一孔;在第二窗口区域中形成第二孔。显示面板被形成为具有被配置为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第一窗口区域、第二窗口区域以及在第一窗口区域和第二窗口区域之间的窗口间区域。窗口间区域直接邻近于第一窗口区域且直接邻近于第二窗口区域。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显示区域和窗口间区域中形成触摸电极层。可选地,形成触摸电极层包括形成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形成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可选地,形成触摸电极层包括在窗口间区域中形成具有第一间隙宽度的第一间隙,以将彼此直接相邻并且在窗口间区域中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中的第一相应的触摸电极与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第二相应的触摸电极隔开;以及在显示区域中形成具有第二间隙宽度的第二间隙,以将彼此直接相邻且在显示区域中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中的第三相应的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中的第四相应的触摸电极隔开。可选地,第一间隙宽度大于第二间隙宽度。

图14a至图14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制造显示面板的方法。参照图14a,将阵列基板as和对向基板cs组装在一起。形成阵列基板as的步骤包括在基底基板bs上形成多个薄膜晶体管tft,以及在基底基板bs上形成多个发光元件le,并分别连接到多个薄膜晶体管tft。可选地,形成阵列基板的步骤还包括形成封装多个发光元件le的封装层en。形成对向基板cs的步骤包括形成缓冲层buf、在缓冲层buf上的触摸绝缘层ti、以及在触摸绝缘层ti的远离缓冲层buf的一侧上的触摸电极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触摸电极层的步骤包括形成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

参考图14b,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在第一窗口区域wr1中形成第一孔h1;在第二窗口区域wr2中形成第二孔h2。因此,显示面板被形成为具有被配置为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第一窗口区域wr1、第二窗口区域wr2、以及在第一窗口区域wr1和第二窗口区域wr2之间的窗口间区域iwr。窗口间区域iwr直接邻近于第一窗口区域wr1且直接邻近于第二窗口区域wr2。

通过形成第一孔h1和第二孔h2,从第一窗口区域wr1和第二窗口区域wr2中去除触摸电极层、薄膜晶体管和显示元件。可选地,封装层en、缓冲层buf和触摸绝缘层ti在第一窗口区域wr1中也不存在,且在第二窗口区域wr2中也不存在。

因此,在显示区域da且在窗口间区域iwr中形成触摸电极层。参照图2a、图2b、图3a、图3b和图4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触摸电极层的步骤包括形成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和形成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

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触摸电极层的步骤包括形成触摸电极材料层,以及图案化触摸电极材料层以形成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触摸电极材料层进行图案化的步骤包括在窗口间区域iwr中形成具有第一间隙宽度d1的第一间隙g1,以将彼此直接相邻并且位于窗口间区域iwr中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中的第一相应电极与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中的第二相应电极隔开;以及在显示区域da中形成具有第二间隙宽度d2的第二间隙g2,以将彼此直接相邻并位于显示区域da中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中的第三相应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中的第四相应电极隔开。可选地,第一间隙宽度d1大于第二间隙宽度d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a、图2b、图3a、图3b和图4至图8,形成触摸电极层的步骤包括形成从窗口间区域iwr延伸到显示区域da中的区域间间隙ig,以将彼此直接相邻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中第五相应的触摸电极与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中第六相应的触摸电极隔开。可选地,形成区域间间隙ig包括在窗口间区域iwr中形成第一子间隙sg1以及在显示区域da中形成第二子间隙sg2,第一子间隙sg1直接与第二子间隙sg2连接。可选地,第一子间隙具有第一子间隙宽度sd1。可选地,第二子间隙具有第二子间隙宽度sd2。可选地,第一子间隙宽度sd1大于第二子间隙宽度sd2。可选地,第一子间隙宽度sd1与第一间隙宽度d1相同,第二子间隙宽度sd2与第二间隙宽度d2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被形成为包括网格电极线的网格电极。各种适当的导电电极材料和各种适当的制造方法可以用于制造触摸电极层。例如,导电电极材料可以例如通过溅射或气相沉积或溶液涂覆沉积在基底上;并被图案化。用于制造触摸电极层的网格电极图案的导电电极材料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金属网格、银纳米线、碳纳米管、纳米网格、石墨烯和导电聚合物,例如聚(3,4-乙烯二氧噻吩单体)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可选地,网格电极图案由诸如纳米银网格的金属网格制成。

可选地,直接邻近第一子间隙sg1的多个网格电极线具有比直接邻近第二子间隙sg2的多个网格电极线更大的线宽,如图7和图12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a、图2b、图3a、图3b和图4至图8,形成多个第一触摸电极的步骤包括形成多个第一网格电极,每个第一网格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网格电极线ml1;形成多个第二触摸电极的步骤包括形成多个第二网格电极,每个第二网格电极包括多个第二网格电极线ml2。可选地,通过虚拟连接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中的第一相应的触摸电极的多个第一网格电极线的外边缘形成第一间隙g1的第一边界b1,并且通过虚拟连接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中的第二相应的触摸电极的多个第二网格电极线的外边缘形成第一间隙g1的第二边界b2。可选地,通过虚拟地连接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中的第三相应的触摸电极的多个第一网格电极线的外边缘来形成第二间隙g2的第三边界b3,并且通过虚拟地连接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中的第四相应的触摸电极的多个第二网格电极线的外边缘来形成第二间隙的第四边界b4。可选地,第一间隙宽度d1是第一边界b1和第二边界b2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可选地,第二间隙宽度d2是第三边界b3和第四边界b4之间的第二最短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12,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是包括网格电极线的网格电极。形成网格电极线的步骤包括在窗口间区域iwr中形成多个第一网格电极线ml1,以及在显示区域da中形成多个第二网格电极线ml2。可选地,多个第一网格电极线ml1中的相应的一个具有第一线宽w1。可选地,多个第二网格电极线ml2中的相应的一个具有第二线宽w2。可选地,第一线宽w1大于第二线宽w2。可选地,窗口间区域iwr和显示区域da之间的区域间边界bl由假想线限定,网格电极线的线宽通过该假想线从第一线宽w1过渡到第二线宽w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和图12,形成网格电极线的步骤包括形成从窗口间区域iwr延伸到显示区域da中的区域间网格电极线iml。可选地,形成区域间网格电极线iml的步骤包含在窗口间区域iwr中形成第一子线sl1及在显示区域da中形成第二子线sl2,第一子线sl1直接与第二子线sl2连接。可选地,第一子线sl1具有第一子线宽sw1。可选地,第二子线sl2具有第二子线宽sw2。可选地,第一子线宽sw1大于第二子线宽sw2。可选地,第一子线宽sw1与第一线宽w1相同,并且第二子线宽sw2与第二线宽w2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和图12,区域间网格电极线iml直接与从窗口间区域iwr延伸到显示区域da中的区域间间隙ig相邻。可选地,形成区域间间隙ig包括在窗口间区域iwr中形成第一子间隙sg1以及在显示区域da中形成第二子间隙sg2,第一子间隙sg1直接与第二子间隙sg2连接。可选地,第一子间隙sg1具有第一子间隙宽度sd1。可选地,第二子间隙sg2具有第二子间隙宽度sd2。可选地,第一子间隙宽度sd1大于第二子间隙宽度sd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a和图3b,该方法还包括在与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同一层中形成多个填充图案de,多个填充图案de与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e1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te2绝缘。可选地,多个填充图案被限制在显示区域中,并且在窗口间区域iwr、第一窗口区域wr1和第二窗口区域wr2中不存在。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本文所述的或通过本文所述的方法制造的显示面板,以及连接到显示面板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适当的显示设备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纸、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电视、监视器、笔记本计算机、数码相框、gps等。可选地,所述显示设备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可选地,所述显示设备是液晶显示设备。

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描述。其不是穷举的,也不是要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或示例性实施例。因此,前面的描述应当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最佳模式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以及适合于所考虑的特定使用或实现的各种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来限定,其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有术语都意味着其最广泛的合理意义。因此,术语“本实用新型”等不一定将权利要求范围限制为特定实施例,并且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引用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并且不应推断出这样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来限定。此外,这些权利要求可能涉及使用“第一”、“第二”等,随后是名词或元素。这些术语应当被理解为命名法,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对由这些命名法所修改的元件的数量进行限制,除非已经给出了特定的数量。所描述的任何优点和益处可能不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例。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改变。此外,本公开中的元件和组件都不是要贡献给公众,无论该元件或组件是否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明确叙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