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保护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3180发布日期:2021-01-15 11:50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包保护底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保护底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及国家的推广,以电能作为动力的新能源车辆正在逐步取代燃油车辆。作为新能源车辆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包的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性能,电池安全的重要性必须引起注意。车辆在动态进行中受到外力撞击,会导致电池组受挤压或者变形,进而导致电池起火爆炸,造成严重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可见,保护电池包不受损害便成为电动汽车设计研发过程中需首要考虑的一点因素。

通常为了保护电池包不受到外部石块等坚硬物体撞击而受损,从而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需设置底板对电池包进行保护。由于空间限制,保护底板通常无法做成多块板材通过加筋连接的结构,这就导致了传统保护底板的抵抗冲击力的能力较低,并不足以很好的保护电池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保护底板解决传统电池包保护底板抵抗冲击力能力较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包保护底板,其包括冲击部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冲击部的四周,且与所述冲击部一体成型,所述冲击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存在第一高度差,以通过所述连接部将所述冲击部连接于车辆底部,并利用所述冲击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第一高度差对电池包进行缓冲保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包保护底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冲击部及连接部,且在冲击部及连接部之间具有第一高度差,从而使得电池包保护底板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利用第一高度差形成缓冲,以增加电池包保护底板的抗冲击能力。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保护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池包保护底板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电池包保护底板的局部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电池包保护底板;20、冲击部;30、连接部;21、冲压块;22、间距部;211、第一冲压槽;212、第二冲压槽;221、冲压孔;3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保护底板10与车辆连接且位于车辆的底部,以对车辆内的电池包进行遮挡,从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路面的石子或其他物品撞击车辆底部时,通过电池包保护底板10对电池包进行保护。

具体的,电池包保护底板10包括冲击部20及连接部30,连接部30位于冲击部20的四周,且与冲击部20连接,以通过连接部30将冲击部20连接于车辆的底部,从而利用冲击部20对位于车辆上的电池包进行保护。

冲击部20与连接部30之间存在第一高度差h1,以在电池包保护底板10受到外力的冲击时,利用第一高度差h1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增加电池包保护底板10的抵抗冲击的能力,更好的对电池包进行缓冲保护。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冲击部20与连接部30一体成型,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冲击部20与连接部30之间的第一高度差h1,且冲压后冲击部20凸出于连接部30的一面,在连接部30与车辆连接后朝向地面,从而在外力冲击电池包保护底板10时,利用冲击部20与连接部30之间的第一高度差h1起到缓冲作用。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保护底板10使用热成型钢。

进一步的,冲击部20包括多个冲压块21,多个冲压块21等间距设置于冲击部20上,每个相邻的冲压块21之间具有间距部22,冲压块21与间距部22之间存在第二高度差h2,且冲压块21与间距部22之间通过圆角r过渡。

可以理解,通过冲压块21与间距部22之间的第二高度差h2,可进一步的增加电池包保护底板10受到冲击时的缓冲效果,且利用圆角过渡,可减少冲压块21与间距部22之间抽到冲击时的应力集中。

进一步的,冲压块21上设置有第一冲压槽211及第二冲压槽212,其中,第一冲压槽211为工字形,第二冲压槽212位于第一冲压槽的相对两侧。

可以理解,通过在冲压块21上设置第一冲压槽211及第二冲压槽212,可减轻电池包保护底板10的重量,即通过去除第一冲压槽211及第二冲压槽212材料的部分,以实现减轻电池包保护底板10整体重量的效果。

进一步的,连接部30上开设有连接孔31,通过连接孔31实现连接部30与车辆的连接。

可以理解,连接部30与车辆的连接可以是通过螺钉穿过连接孔31与车辆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以实现连接部30与车辆的连接,也可以是通过固定销穿过连接孔31并与车辆插接,只要能够利用连接孔31实现连接部30与车辆之间的连接即可。

进一步的,连接孔31的数量为多个,且等间距的设置于连接部30上。

进一步的,连接部30的四周呈直角c,以便于简化电池包保护底板的工艺。

进一步的,间距部22上开设有冲压孔221,以利用冲压孔221加固电池包保护底板10与车辆之间的连接。

可以理解,冲压孔221的作用与连接孔31相同,其可以设置于间距部22上的任意位置,作用在于进一步的加固电池包保护底板10与车辆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冲压槽211及第二冲压槽212的底部与连接部30等高,即冲压块21与第一冲压槽211及第二冲压槽212底部也具有第二高度差h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连接部30将电池包保护底板10连接于车辆上,并且通过冲压形成冲击部20与连接部30之间的第一高度差h1,在电池包保护底板10连接于车辆上后,其凸起的一面朝向地面,从而使得电池包保护底板10与电池包之间通过第一高度差h1形成空腔,以在电池包保护底板10受到外力冲击时,利用该空腔起到缓冲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包保护底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冲击部及连接部,且在冲击部及连接部之间具有第一高度差,从而使得电池包保护底板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利用第一高度差形成缓冲,以增加电池包保护底板的抗冲击能力。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保护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冲击部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冲击部的四周,且与所述冲击部一体成型,所述冲击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存在第一高度差,以通过所述连接部将所述冲击部连接于车辆底部,并利用所述冲击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第一高度差对电池包进行缓冲保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保护底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包保护底板为热成型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保护底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部包括多个冲压块,多个冲压块等间距设置于所述冲击部上,且每个相邻的冲压块之间具有间距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保护底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压块与所述间距部之间存在第二高度差,且所述冲压块与所述间距部之间圆角过渡。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保护底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压块上设置有第一冲压槽及第二冲压槽,所述第一冲压槽为工字型,所述第二冲压槽位于所述第一冲压槽的相对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保护底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以通过所述连接孔实现所述连接部与车辆的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保护底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孔数量为多个,且等间距的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保护底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距部上开设有冲压孔。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保护底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冲压槽及所述第二冲压槽的底部与所述连接部等高。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保护底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四周呈直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包保护底板,其包括冲击部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冲击部的四周,且与所述冲击部一体成型,所述冲击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存在第一高度差,以通过所述连接部将所述冲击部连接于车辆底部,并利用所述冲击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第一高度差对电池包进行缓冲保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保护底板通过冲击部与连接部之间的第一高度差,形成受到冲击时的缓冲效果,以提高电池包保护底板的抗冲击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龙曲波;廖洋;尤宝卿;刘鹏;雷涛;贺东方;刘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4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