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导电装置及其应用的双头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59378发布日期:2021-04-21 01:04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导电装置及其应用的双头风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风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旋转导电装置及其应用的双头风扇。


背景技术:

2.在公开号为cn110925228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360度旋转和升降的双头风扇,双头风扇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底座、升降机构和风扇机头组件,风扇机头组件通过升降机构支撑在底座上,风扇机头组件包括通电旋转的风扇本体以及驱动风扇本体360度旋转的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安装在升降机构上,固定件上转动连接有负载平台,风扇本体安装在负载平台上;固定件与负载平台之间设有360度旋转导电装置、齿轮传动组件以及驱动负载平台圆周360度转动的旋转摇头马达;
3.360度旋转导电装置如图2所示,其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固定安装在固定件上,装置本体上装有导电环,以及能与导电环旋转导电的爪状的导电端子,导电环与旋转摇头马达以及风扇本体上的风叶马达电源线连接,导电端子固定安装在装置本体上,装置本体呈中空管状,导电环置于装置本体内,导电环与装置本体同轴设置且能绕轴心自由转动,装置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一转动中轴,转动中轴上端向上延伸并与负载平台固卡接固定,导电环与转动中轴相对固定设置。
4.上述专利中,用于驱动双头风扇圆周旋转的旋转摇头马达安装在负载平台上,导致负载平台的重心向安装旋转摇头马达一侧偏离,且负载平台属于旋转部分,旋转摇头马达的安装位置容易影响到双头风扇圆周旋转的流畅性;其次,360度旋转导电装置中需要留有旋转摇头马达的导出电源线,使得360度旋转导电装置至少需要四股接线,在增加了成本的同时还额外增加了故障的发生几率,影响到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5.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头风扇,其将旋转摇头马达置于负载平台的下侧,且负载平台不做周身转动,平衡了双头风扇中做周身转动的部分,并减少了旋转导电装置中的导出电源线数量,只需供给双头风扇中用于驱动扇叶旋转的同轴电机即可,降低了生产成本和降低了故障的发生几率,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旋转导电装置,包括有第一导电板和表面设有若干个导电环的第二导电板,若干个导电环呈同心圆设置,所述第一导电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底部均设有v型导电片,且v型导电片与所述导电环表面相抵,所述导电环用于连接导入电源线,所述v型导电片用于连接导出电源线。
7.采用以上结构后,v型导电片在重力的作用下与导电环相抵,使得电路接通。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即使v型导电片或导电环发生了磨损,不影响两者之间的电连接,延长了旋转导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8.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环分为两类,所述v型导电片对应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来连接电路中的零线,另一类是用来连接电路中的火线。
9.作为优选,一类的所述导电环之间间隔若干个导电环,余量的导电环为另一类的所述导电环;以上设置,即使是v型导电片发生了偏移,也不会影响到电路的连接。
10.作为优选,靠近圆心的若干个所述导电环为一类,余量的导电环为另一类。
11.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环竖切截面为向上凸起的圆弧形;导电环上端的凸起与v型导电片的圆弧边相抵,即使是导电环发生的磨损,圆弧形逐步磨损成平面形,凸起的圆弧形。
12.作为优选,所述v型导电片底部尖端部分设有圆弧边,v型导电片表面包裹有塑封层,且弧形边部分的v型导电片裸露在外;塑封层的设置避免了v型导电片非接触部分的不必要磨损或不必要氧化。
13.作为优选,还包括有上端设有中空棱台或中空棱柱的保护壳,保护壳包裹住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且保护壳内部与第一导电板之间的安装有连接块;更优选地,保护壳与第一导电板竖向滑动连接,保护壳与第二导电板间隙配合,以上设置使保护壳能够带动第一导电板进行周身转动。
14.一种双头风扇,应用了上述任一所述的旋转导电装置。
15.采用上述结构后,双头风扇在进行圆周旋转时,其旋转部分与固定部分依旧保持电连接,且在电连接的过程当中不会发生绞线的情况。
16.作为优选,包括有底座、通电旋转的风扇本体和机头固定架,机头固定架包括支撑架、负载平台和连接套,支撑架的上端与风扇本体连接,负载平台的底部设有旋转摇头马达,旋转摇头马达的输出轴向上贯穿负载平台连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啮合连接有固定齿轮,支撑架的底端依次与固定齿轮过盈配合、与负载平台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套的上端与负载平台的底部过盈配合,连接套的底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旋转导电装置安装在连接套的内部,且旋转导电装置的上端与支撑架套接,旋转导电装置的底端与连接套连接。
17.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底端导通设有接线孔,接线孔与所述旋转导电装置中的保护壳上端的中空棱台或中空棱柱间隙配合;导出电源线穿过接线孔,为风扇本体供电。
18.作为优选,所述负载平台的上表面设有平面轴承,且平面轴承位于所述固定齿轮与负载平台之间。
19.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0.1、本实用新型中将旋转摇头马达设置在负载平台的下方,且负载平台与旋转摇头马达作为双头风扇的固定部分,使得双头风扇的旋转部分在结构上对称,不会发生中心偏移的情况;在线路排布的中,旋转摇头马达作为固定部分可直接连接电源,双头风扇中仅需对驱动扇叶转动的电机做旋转导电的接线,减少了接线的数量,在减少了成本的同时还额外减少了故障的发生几率,延长双头风扇的使用寿命。
21.2、现有技术中,旋转导电装置部分是采用圆柱式导电,导体与导体之间的接触面在垂直面上,当导体发生磨损时,导体之间容易存在间隙导致接触不良。而本实用新型中,导体部分分别是v型导电片和导电环,两者之间的接触面在水平面上,当任一导体发生磨损时,v型导电片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旧与导电环相抵,导体之间不存在间隙,也就不存在接触不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22.图1为现有技术中双头风扇的外部结构图;
23.图2为现有技术中双头风扇应用的旋转导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双头风扇上机头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连接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4的竖向剖视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图4的爆炸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导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电板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实施例2中v型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32.图中标号说明:
33.其中1、机头固定架;2、支撑架;21、接线孔;3、连接套;4、负载平台;41、平面轴承;5、固定齿轮;6、驱动齿轮;7、旋转摇头马达;8、旋转导电装置;81、保护壳;82、连接块;83、第一导电板;84、第一引脚;85、第二引脚;86、v型导电片;861、圆弧边;862、塑封层;9、第二导电板;91、导电环。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6.实施例1
37.如图1所示,双头风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底座、电旋转的风扇本体和机头固定架1,风扇本体为同轴电机驱动的,同轴电机的两端分别连接风扇叶片,风扇叶片相互对称,此为现有技术,故不多加赘述。风扇本体安装在机头固定架1上,机头固定架1的底部与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机头固定架1具有两个主要的功能,一是驱动自身做圆周旋转,进而带动风扇本体做圆周旋转;二是在圆周旋转的过程当中,保证其内部线路为同轴电机供电,且在周身旋转的过程当中,不发生绞线的情况。
38.如图3所示,机头固定架1外部设有塑料外壳,塑料外壳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为旋转部分,用于连接风扇本体;塑料外壳的下半部分为固定部分,用于连接底座。机头固定架1包括支撑架2、负载平台4和连接套3,均被包裹在塑料外壳的内部。
39.如图4所示,机头固定架1包括支撑架2、负载平台4和连接套3,支撑架2为金属材质,用于做结构上的支撑作用,负载平台4安装在连接套3的上端,连接套3的底部用于与底
座连接。负载平台4的底表面安装有旋转摇头马达7,旋转摇头马达7的输出轴向上穿过负载平台4连接有驱动齿轮6,支撑架2由上到下依次与固定齿轮5和负载平台4连接,支撑架2与固定齿轮5之间为过盈配合,支撑架2与负载平台4之间为间隙配合。驱动齿轮6与固定齿轮5啮合连接,且驱动齿轮6的半径小于固定齿轮5的半径。在一些示例中,两者均采用金属材质。
40.如图5所示,在连接套3的内部安装有旋转导电装置8,旋转导电装置8的底端与固定套的底表面固定连接,旋转导电装置8的上端与支撑架2的底端间隙配合。旋转导电装置8的上端用于连接导出电源线,旋转导电装置8的下端用于连接导入电源线。
41.如图6所示,固定架下半部分中心轴区域设有接线孔21,接线孔21采用棱台结构。旋转导电装置8包括上端设有中空棱台的保护壳81、第一导电板83和第二导电板9,中空棱台与接线孔21间隙配合,在第一导电板83的底表面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引脚84和第二引脚85,第一引脚84和第二引脚85压靠在第二导电板9的上表面上。保护壳81包裹住第一导电板83和第二导电板9,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导电板83与保护壳81内壁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第二导电板9与保护壳81内壁之间存在间隙。第一导电板83用于连接导出电源线,第二导电板9用于连接导入电源线。
42.在一些示例中,固定齿轮5与负载平台4的之间安装有平面轴承41,因为负载平台4属于固定部分,固定齿轮5属于旋转部分,平面轴承41是用来增加固定齿轮5与负载平台4的之间的摩擦力。
43.如图7所示,在第二导电板9的上表面上设有导电环91,导电环91为四圈同心环,导电环91与导电环91之间等间距排布。
44.如图8所示,在第一引脚84和第二引脚85的底表面上均设有v型导电片86,v型导电片86与导电环91相抵。第一导电板83的上表面上放置安装有连接块82,保护壳81的内部上表面压靠在连接块82的上端,通过连接块82力的传递,使得第一导电板83向下压靠,v型导电片86始终与导电环91相抵。
45.如图9所示,第一引脚84的底表面上设有四个v型导电片86,第二引脚85的底表面上同样设有四个v型导电片86,四个导电环91中每间隔一个导电环91为一类导电环91,即由内向外第一个导电环91和第三个导电环91为一类导电环91,剩余的第二个导电环91与第四个导电环91为另一类导电环91。同类导电环91共同连接一类线路。对应的,第一引脚84上从左到右第一个v型导电片86和第三个v型导电片86为同一类,余量的v型导电片86为另一类;同理,第二引脚85上从左到右第一个v型导电片86和第三个v型导电片86为同一类,余量的v型导电片86为另一类。第一引脚84和第二引脚85上的同一类的v型导电片86用来与导出电源线中的零线电连接,第一引脚84和第二引脚85上余量的另一类用来与导出电源线中的火线连接,导电环91亦是如此,故不多加赘述。
46.如图10所示,在一些示例中,v型导电片86的底部尖端设为圆弧边861,v型导电片86的外表面上设有塑封层862,v型导电片86的外表面仅圆弧边861部分裸露。在一些示例中,导电环91的竖切截面为向上凸起的圆弧形,圆弧边861始终与导电环91的圆弧部分相抵。在一些示例中,导电环91与v型导电片86均采用铜合金材料制成。
47.其工作原理是;
48.旋转摇头马达7接通电源后工作,其输出轴驱动驱动齿轮6转动,驱动齿轮6带动固
定齿轮5转动,固定齿轮5带动支撑架2做圆周旋转,进而带动双头风扇上半部分做圆周旋转。支撑架2在旋转的过程当中,带动旋转导电装置8中的保护壳81转动,保护壳81带动第一导电板83转动,第一引脚84和第二引脚85随第一导电板83转动的同时,其底部的v型导电片86始终与第二导电板9上的导电环91接触。
49.实施例2
50.本实施例不同于实施例1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四个导电环91,由内向外第一个导电环91和第二个导电环91为一类导电环91,剩余的第三个导电环91与第四个导电环91为另一类导电环91。靠近圆心的两个个所述导电环91为一类,余量的导电环91为另一类。
51.在一些示例中,v型导电片86不再采用片式结构,而是采用实体的三角形结构。
52.实施例3
53.本实施例不同于实施例1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导电环91的数量为五个,由内向外第一个导电环91和第五个导电环91为一类导电环91,第二个导电环91与第四个导电环91为一类导电环91,余量的第三个导电环91为另一类导电环91,第三个导电环91是用来连接接地线。相应的,第一引脚84和第二引脚85上的v型导电片86对应设置。
54.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