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信号传输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02340发布日期:2021-04-16 12:4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信号传输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电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动力输送和信号传输复合电缆。


背景技术:

2.电缆的使用非常广泛,电力输送、分配及各种信号的输送都需要用到电缆,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而信号电缆用于信号传输,一般传输的信号很小,为了避免信号受到干扰,信号电缆外面有一层屏蔽层,包裹的导体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一般为导电布,编织铜网或铜泊,屏蔽层需要接地,外来的干扰信号可被该层导入大地,避免干扰信号进入内层导体干扰同时降低传输信号的损耗。
3.当前,而随着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控制设备越来越多,其电缆需求量也必然随之增长。电缆行业发展的趋势是制造的电缆应该越来越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对于许多电气控制设备,不仅需要信号传输,又需要电力传输,因此,用于电力及信号传输的电缆被广泛应用于科技的各个领域。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难题,传统线路中的动力电缆和信号电缆分开敷设,并且设定一定的间距,防止动力电缆磁场干扰信号的信息传输;敷设过程需要重复制作桥架和pvc管,安装繁复。由此可见,采用传统的线路安装方法,使用两条各不相干的线路通道分开独立安装,不仅增加了制作及材料成本,同时也增加后期的安装成本。
4.另外,为了减少电气控制设备的影响,在通常情况下,信号线与动力线是分别放置在不同的金属管道或者金属软管内部,信号线与动力线是分开走线, 尤其是信号线与强电回路对分开走线还有严格的接线规范。现有技术采用2芯以上电缆的其余芯线作通信信号芯线的多芯结构电缆中,动力芯线中的电流会在信号芯线中感应出电压。由于电缆中芯线的非均匀分布和彼此之间距离很小,所以在为远程和大功率设备供电的电缆中,感应电压值会非常高。因此,动力线与信号线共用一根电缆时,动力传输线对信号线的信号造成很大的电感性干扰,尤其在有脉冲群作用或瞬间有尖峰脉冲作用下,干扰会更大,如不采取措施,会直接影响电气控制设备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在电网中实现将动力与信号同时传输的电缆,使之能满足电气控制设备的正常使用,具体地说是一种动力信号传输电缆。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力信号传输电缆,包括有内护套层和外护套层,所述内护套层和所述外护套层之间设有铠装层,在所述内护套层中包裹有信号缆芯和动力缆芯,所述信号缆芯包括一根信号线缆,所述动力缆芯包括四芯或五芯动力线缆,所述信号缆芯位于电缆的中心,四芯或五芯动力线缆呈环状围绕所
述信号线缆布置于信号缆芯外侧,在所述信号线缆与动力线缆之间,以及动力线缆与内护套层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填充有第一填充层,在所述信号缆芯中还设置有引流线。
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信号传输电缆,其中所述信号线缆包括有信号线芯体、信号线芯绝缘层和信号线屏蔽层,所述信号线芯体包裹在信号线芯绝缘层内,在所述信号线芯绝缘层外设有信号线屏蔽层,所述引流线包裹在信号线屏蔽层内。
8.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信号传输电缆,其中所述信号线芯体设置有4~6根,并分别通过相应的信号线芯绝缘层包裹后,呈矩阵式与所述引流线共同包裹于信号线屏蔽层内,并在所述信号线芯绝缘层与引流线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填充有第二填充层。
9.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信号传输电缆,其中所述信号线屏蔽层为铜带通过绕包而成,而所述引流线为一股7根铜单丝绞合而成标称截面为0.5mm2的铜绞线。
10.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信号传输电缆,其中所述动力线缆包括有多根相互绞合成束的动力线芯体和共挤法挤包形成的绝缘层构成,所述绝缘层为低介质的交联聚乙烯材质制成的绝缘层。
11.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信号传输电缆,其中所述内护套层为聚氯乙烯带制成的保护层,而所述外护套层是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的保护层,所述引流线与信号缆芯和动力缆芯同时成缆于内护套层中,在所述内护套层上铠装有一层铠装层,并在所述铠装层上采用共挤法挤包形成的外护套层。
12.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信号传输电缆,由于在所述内护套层中包裹有信号缆芯和动力缆芯,所述动力缆芯包括四芯或五芯动力线缆,四芯或五芯动力线缆呈环状布置于信号缆芯外侧,并在所述信号缆芯中还设置有引流线,通过将信号缆芯、动力缆芯和引流线同时成缆,并经铠装和挤包为一根电缆,可以实现将动力电缆和信号电缆一起敷设,能够抗电磁干扰,其绝缘电阻高,可使传输信号不失真,并在增加信号传输电缆抗干扰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电缆的强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输电缆,不仅能有效避免动力及信号独立分开走线占用空间大,布线规范要求高的问题,还能节省制作成本,降低材料使用量,具有结构紧凑,敷设方便,其安装简单,可有效提高产品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6.图中所示:1

内护套层、2

外护套层、3

铠装层、4

信号缆芯、41

信号线芯体、42

信号线芯绝缘层、43

信号线屏蔽层、5

动力缆芯、51

动力线芯体、52

绝缘层、6

第一填充层、7

引流线、8

第二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信号传输电缆,包括有内护套层1和外护套层2,所述内护套层1和所述外护套层2之间设有铠装层3,在所述内护套层1中包裹有信号缆芯4和动力缆芯5,所述信号缆芯4包括一根信号线缆,所述动力缆芯5包括四芯或五芯动
力线缆,所述信号缆芯4位于电缆的中心,四芯或五芯动力线缆呈环状围绕所述信号线缆布置于信号缆芯4外侧,在所述信号线缆与动力线缆之间,以及动力线缆与内护套层1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填充有第一填充层6,在所述信号缆芯4中还设置有引流线7。
18.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信号传输电缆,其中所述信号线缆包括有信号线芯体41、信号线芯绝缘层42和信号线屏蔽层43,所述信号线芯体41包裹在信号线芯绝缘层42内,在所述信号线芯绝缘层42外设有信号线屏蔽层43,所述引流线7包裹在信号线屏蔽层43内。
19.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信号传输电缆,其中所述信号线芯体41设置有4~6根,并分别通过相应的信号线芯绝缘层42包裹后,呈矩阵式与所述引流线7共同包裹于信号线屏蔽层43内,并在所述信号线芯绝缘层42与引流线7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填充有第二填充层8。
20.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信号传输电缆,其中所述信号线屏蔽层43为铜带通过绕包而成,而所述引流线7为一根直径为0.5mm2的铜丝。
21.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信号传输电缆,其中所述动力线缆包括有多根相互绞合成束的动力线芯体51和共挤法挤包形成的绝缘层52构成,所述绝缘层52为低介质的交联聚乙烯材质制成的绝缘层。
2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信号传输电缆,其中所述内护套层1为聚氯乙烯制成的保护层,而所述外护套层2是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的保护层,所述引流线7与信号缆芯4和动力缆芯5同时成缆于内护套层1中,在所述内护套层1上铠装有一层铠装层3,并在所述铠装层3上采用共挤法挤包形成的外护套层2。
2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由于在所述内护套层1中包裹有信号缆芯4和动力缆芯5,所述动力缆芯5包括四芯或五芯的动力线缆,四芯或五芯动力线缆呈环状布置于信号缆芯4外侧,并在所述信号缆芯4中还设置有引流线7,通过将信号缆芯4、动力缆芯5和引流线7同时成缆,并经铠装和挤包为一根电缆,可以实现将动力电缆和信号电缆一起敷设,能够抗电磁干扰,其绝缘电阻高,可使传输信号不失真,并在增加信号传输电缆抗干扰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电缆的强度。
2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输电缆,不仅能有效避免动力及信号独立分开走线占用空间大,布线规范要求高的问题,还能节省制作成本,降低材料使用量,具有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敷设方便,其安装简单,可有效提高产品的使用范围。
25.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