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安装座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90951发布日期:2021-06-29 23:51阅读:84来源:国知局
电极安装座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安装座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主要包含四大部件,即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制冷剂依次在上述四大部件中循环,实现对房间内温度的调节。制冷时,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为高压蒸汽后排至冷凝器,同时室外的轴流风扇吸入的室外空气流经冷凝器,带走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使高压制冷剂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过滤器、节流机构后喷入蒸发器,并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吸取周围的热量;同时室内的贯流风扇使空气不断进入蒸发器的肋片间进行热交换,并将放热后变冷的空气送向室内,如此室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其中,室内机的贯流风扇以其流量大、低噪声、送风平稳等优良特性在空调设备和小型送风设备中广为应用。贯流风扇的叶轮为多叶式、长圆筒形,具有前向多翼形叶片。目前空调工作的过程当中,贯流风扇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机壳,而另一端则依靠主电机带动旋转,然而要想实现在贯流风扇上加装额外的电机,使加装的电机在主电机带动下一起旋转,同时输出另一路旋转运动则比较困难,因为现有电机主要采用正负极引线供电,随着电机的转动引线会发生缠绕折断,因而阻碍了其随着贯流风扇旋转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极安装座及空调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贯流风扇无法加装额外的随动的电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极安装座,包括绝缘座体,所述绝缘座体内设有用于安装第一电极的第一容纳腔、用于安装第二电极的第二容纳腔以及用于安装供电轴的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间隔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三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第三容纳腔的一端贯通至所述绝缘座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容纳腔设于所述第三容纳腔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容纳腔围设于所述第三容纳腔的外周;所述绝缘座体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一接线端子孔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二接线端子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极安装座,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腔壁在周向上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沿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轴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极安装座,所述第二容纳腔为球形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极安装座,所述绝缘座体由多个直径依次递增的圆柱体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极安装座,所述绝缘座体包括直径依次递增的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和第三圆柱体,所述第二圆柱体和所述第三圆柱体之间沿径向内凹形成环形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极安装座,所述环形槽靠近所述第二圆柱体的一侧设有环形凸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极安装座,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外壁在周向上设有多个向外凸起的第一凸筋,所述第三圆柱体的外壁在周向上设有多个向外凸起的第二凸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极安装座,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相互错位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极安装座,所述第三圆柱体背离所述第二圆柱体的端面设有多个沿轴向内凹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电极安装座,还包括机壳,所述电极安装座安装于所述机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极安装座及空调器,其中电极安装座通过设置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分别安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形成正负电极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可以通过第一接线端子孔和第二接线端子孔连接外部的供电设备。使用时将电极安装座固定于空调器的机壳上,作为固定部件,同时将随贯流风扇一并旋转的供电轴插入第三容纳腔内,供电轴可以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保持旋转接触,进而将正负电极对的电能传送至与贯流风扇一并旋转的额外电机。该电极安装座结构简单,实现了由固定端至旋转端的稳定供电,使得额外电机在随动旋转的同时还能输出另一路旋转运动带动相应的部件完成额外的转动动作,增强了额外电机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极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极安装座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极安装座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导电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球形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夹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形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绝缘球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绝缘球体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极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轴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与贯流风扇的安装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电极安装座;110、绝缘座体;111、第一圆柱体;

112、第二圆柱体;113、第三圆柱体;120、第一容纳腔;

121、第一接线端子孔;130、第二容纳腔;131、第二接线端子孔;

140、第三容纳腔;150、环形槽;151、环形凸缘;

160、第一凸筋;170、第二凸筋;180、凹槽;

200、盘形电极;210、第一接线端子;

300、球形电极;310、第二接线端子;320、绝缘球体;

321、柱状通孔;322、弧形凹槽;330、导电夹件;

331、内导电片;332、外导电片;340、环形导电片;

400、供电轴;410、供电轴安装座;411、第一腔室;

412、第二腔室;413、隔板;414、接线孔;

415、安装凸缘;416、理线孔;420、电极轴组件;

421、内电极轴;422、外电极轴套;423、绝缘轴套;

431、第一导电卡轴;432、第二导电卡轴;440、卡板;

450、绝缘垫片;

500、旋转电机;510、输出轴;

600、控制器;610、导线;

700、贯流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是为了清楚说明产品部件进行的编号,不代表任何实质性区别。“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极安装座100,包括绝缘座体110,绝缘座体110内设有用于安装第一电极的第一容纳腔120、用于安装第二电极的第二容纳腔130以及用于安装供电轴的第三容纳腔140,第一容纳腔120和第二容纳腔130间隔设置且通过第三容纳腔140相连通。第三容纳腔140的一端贯通至绝缘座体110的下端,第一容纳腔120设于第三容纳腔140的上端,第二容纳腔130围设于第三容纳腔140的外周。绝缘座体110还开设有连通第一容纳腔120的第一接线端子孔121以及连通第二容纳腔130的第二接线端子孔131。

具体地,绝缘座体110可以安装于固定部件上,如空调器的机壳内。绝缘座体110可以采用橡胶等绝缘材料一体化成型。如图3所示,绝缘座体110内设有柱状的第三容纳腔140,第三容纳腔140的上端设有第一容纳腔120,第一容纳腔120可以为盘形,进而可以安装盘形的第一电极。更具体地,第一容纳腔120可以直接采用第三容纳腔140的顶部空间,由于绝缘座体110具有一定的弹性,第一电极可以从第三容纳腔140的下端开口放入,最后卡设于第三容纳腔140的顶部。

第三容纳腔140的下部的外周套设有第二容纳腔130,第二容纳腔130可以为球形腔、圆柱形腔或者圆台形腔等形状,本实施例中以球形的第二容纳腔130为例进行说明,此处不作为限制,只要与内设有通孔的第二电极的外形适配即可。

绝缘座体110还开设有连通第一容纳腔120的第一接线端子孔121以及连通第二容纳腔130的第二接线端子孔131,第一电极的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电极的第二接线端子可以分别从第一接线端子孔121和第二接线端子孔131内伸出,以电性连接外部供电设备。更具体地,第一接线端子孔121和第二接线端子孔131可以位于绝缘座体110的同一侧,以便与同样安装于固定部件的外部供电设备进行接线。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极安装座100,通过设置第一容纳腔120和第二容纳腔130分别安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形成正负电极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可以通过第一接线端子孔121和第二接线端子孔131连接外部的供电设备。使用时将电极安装座100固定于空调器的机壳上,作为固定部件,同时将随贯流风扇一并旋转的供电轴插入第三容纳腔140内,供电轴可以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保持旋转接触,进而将正负电极对的电能传送至与贯流风扇一并旋转的额外电机。该电极安装座100结构简单,实现了由固定端至旋转端的稳定供电,使得额外电机在随动旋转的同时还能输出另一路旋转运动带动相应的部件完成额外的转动动作,增强了额外电机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二容纳腔130的腔壁在周向上设有多个卡槽,卡槽沿第二容纳腔130的轴向延伸。具体地,卡槽的形状可以与第二电极的外形相适配,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纳腔130的球形腔壁沿周向可以间隔地设置多个弧形卡槽。通过设置卡槽可以使第二电极稳固地卡设于绝缘座体110内,不发生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绝缘座体110由多个直径依次递增的圆柱体组成。更进一步地,绝缘座体110包括直径依次递增的第一圆柱体111、第二圆柱体112和第三圆柱体113,第二圆柱体112和第三圆柱体113之间沿径向内凹形成环形槽150。环形槽150可以与固定部件上的环形凸起相适配,进而使绝缘座体110更准确地定位安装于固定部件上,防止出现轴向移位。

更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环形槽150靠近第二圆柱体112的一侧设有环形凸缘151。通过设置环形凸缘151可以使环形槽150的两侧的高度相近或相等,避免由于第二圆柱体112和第三圆柱体113的直径差值造成环形槽150的深度不足,有利于增加定位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圆柱体112的外壁在周向上设有多个向外凸起的第一凸筋160,第三圆柱体113的外壁在周向上设有多个向外凸起的第二凸筋170。具体地,第一凸筋160和第二凸筋170可以为沿第二圆柱体112的轴向延伸的圆柱形凸筋,相应地,第一凸筋160和第二凸筋170可以与固定部件上的凹部相适配,进而防止绝缘座体110出现转动移位。更进一步地,多个第一凸筋160和第二凸筋170还可以沿周向均匀等间隔地分布,进而使绝缘座体110的受力更均匀。同时,第一凸筋160和第二凸筋170还可以相互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三圆柱体113背离第二圆柱体112的端面设有多个沿轴向内凹的凹槽180。具体地,凹槽180可以沿第三圆柱体113的周向均匀分布。通过设置凹槽180,在贯流风扇转动时,可以在凹槽180内形成涡旋气流,涡旋气流与贯流风扇的叶轮产生的气流相互碰撞,改变了叶轮气流的方向,避免了叶轮气流打击蜗舌,产生气流噪音,提高了空调器的声音品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电极安装座100,还包括机壳,电极安装座100安装于机壳。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电极安装座100的使用和安装方式,下面进一步介绍导电装置(由电极安装座100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组成)、供电轴400以及电机(由电极安装座100、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供电轴400和旋转电机500组成),其中第一电极以盘形电极200为例,第二电极以球形电极300为例进行说明。

图4和图5示出了一种导电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电极安装座100,还包括盘形电极200和球形电极300,其中盘形电极200作为第一电极,安装于第一容纳腔120内;球形电极300作为第二电极,安装于第二容纳腔130内。第一接线端子210(即盘形电极200的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310(即球形电极300的接线端子)分别穿过第一接线端子孔121和第二接线端子孔131后伸出电极安装座100外,以电性连接外部供电设备。

图6至图10示出了一种球形电极300,包括内设有柱状通孔321的绝缘球体320以及至少一个导电夹件330,导电夹件330沿绝缘球体320的轴向卡设于绝缘球体320的内壁面和外壁面。导电夹件330包括一端相连的内导电片331和外导电片332,内导电片331的一侧贴接于绝缘球体320的内壁面,内导电片331的另一侧呈柱面形,外导电片332的一侧贴接于绝缘球体320的外壁面。

具体地,绝缘球体320可以为球体或椭球体,球体(或椭球体)的上下端部被平面截去,同时在其中心部位开设有圆柱状的通孔,形成一个外壁面为球形、内壁面为圆柱形的球壳。导电夹件330夹设于绝缘球体320上,导电夹件330可以为绕设于绝缘球体320的周向的一个整体的环形夹件,也可以为多个分离的弧形夹件。每个导电夹件330的形状大小相同,均包括内导电片331和外导电片332,内导电片331和外导电片332的下端相连,形成一个整体部件,装配时可以将导电夹件330从绝缘球体320的下端上移并夹持住绝缘球体320的壁面。内导电片331的一侧贴接于绝缘球体320的内壁面,内导电片331的另一侧呈柱面形,因而可以在球形电极300的内部形成一个柱状导电腔室,用于可旋转地电性连接于供电轴。内导电片331的内侧还可以涂覆有导电润滑油或导电润滑胶。使用时,可以将外导电片332电性连接于供电设备,进而将电能传递至内导电片331,再传递至供电轴。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至少一个导电夹件330的外导电片332设有第二接线端子310。具体地,第二接线端子310可以为向上延伸的导电杆。通过设置第二接线端子310,可以使其穿出至电极安装座外,方便电连接于外部的供电设备。

更进一步地,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导电夹件3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电夹件330沿绝缘球体320的周向间隔分布,具体地,多个导电夹件330可以沿绝缘球体320的周向等间距分布。还包括环形导电片340,环形导电片340安装于绝缘球体320朝向内导电片331和外导电片332相连部位的一端,即环形导电片340的上侧抵接于绝缘球体320的下端,环形导电片340的下侧抵接于内导电片331和外导电片332相连部位的上端。通过设置环形导电片340,可以使多个间隔的导电夹件330相互电性连接,因而只需设置一个第二接线端子310,即可对所有的内导电片331进行通电。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外导电片332呈弧形。如图9和图10所示,绝缘球体320的外壁面开设有与外导电片332相适配的弧形凹槽322。具体地,外导电片332的厚度大于绝缘球体320的弧形凹槽322的深度,因而在外导电片332嵌入弧形凹槽322后,外导电片332的外壁面会高出绝缘球体320的外壁面,进而可以与电极安装座100的第二容纳腔130内的卡槽卡接,防止球形电极300在电极安装座100内发生转动移位。

进一步地,绝缘球体320可以采用橡胶材料,在绝缘球体320与导电夹件330、环形导电片340装配完成后,可以通过高温加工,使橡胶材料能够稍微熔化,进而与各个组件熔接为一个整体。

图11至图13示出了一种供电轴400,包括用于连接旋转部件的供电轴安装座410以及固接于供电轴安装座410的电极轴组件420,电极轴组件420包括依次同轴套接的内电极轴421、绝缘轴套423和外电极轴套422,电极轴组件420伸出供电轴安装座410外,且内电极轴421的伸出长度大于外电极轴套422的伸出长度。

具体地,供电轴安装座410可以为一中空壳体,供电轴安装座410安装于旋转部件,以随之一并旋转,并带动电极轴组件420一起旋转。电极轴组件420的下部插入供电轴安装座410内,以与待供电的设备相连;电极轴组件420的上部伸出供电轴安装座410外,以与导电装置相连。内电极轴421、绝缘轴套423和外电极轴套422依次同轴套接,且彼此之间固接为一个整体。如图12所示,内电极轴421的长度最长,外电极轴套422的长度最短,绝缘轴套423设于内电极轴421和外电极轴套422之间,起到绝缘的作用,绝缘轴套423的长度小于内电极轴421的长度,其可以等于或者略大于外电极轴套422的长度,在使得内电极轴421的部分侧壁露出的同时保证内电极轴421和外电极轴套422之间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内电极轴421位于供电轴安装座410内的长度大于外电极轴套422位于供电轴安装座410内的长度,且内电极轴421通过第一导电卡轴431、外电极轴套422通过第二导电卡轴432卡接于供电轴安装座410内。供电轴安装座410内设有与导电卡轴对应的卡板440,导电卡轴卡接于卡板440的卡槽内。卡板440可以设置于供电轴安装座410的腔壁内。

具体地,第一导电卡轴431和第二导电卡轴432可以为沿内电极轴421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导电杆。更进一步地,第一导电卡轴431和第二导电卡轴432还可以沿内电极轴421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电卡轴431和第二导电卡轴432的位置可以平行相对,也可以相互交错。通过设置导电卡轴,不仅可以将电极轴组件420限位于供电轴安装座410内,使电极轴组件420可以随供电轴安装座410同步转动,同时导电卡轴还可以起到接线端子的作用,使用时可以将第一导电卡轴431和第二导电卡轴432分别用导线连接至待供电设备的正负极,方便接线。

更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供电轴安装座410包括由隔板413分隔而成的第一腔室411和第二腔室412,导电卡轴卡接于第一腔室411内,隔板413上对应于卡槽的位置开设有接线孔414。第二腔室412的侧壁开设有理线孔416。具体地,第一腔室411和第二腔室412为直径递增的柱状腔室,且第一腔室411、第二腔室412和电极轴组件420同轴设置。安装时,内电极轴421的底部可以抵接于隔板413,保证轴向定位,同时通过导电卡轴保证电极轴组件420的周向定位。由第一导电卡轴431和第二导电卡轴432引出导线,依次经过接线孔414和理线孔416电连接于待供电的设备。

更进一步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导电卡轴431和第二导电卡轴432之间还安装有绝缘垫片450,以防止正负电极接触。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供电轴安装座410在周向上还设有多个用于连接旋转部件(如贯流风扇700)的安装凸缘415。安装凸缘415上可以开设有安装孔,以与旋转部件通过螺栓连接,此外,安装凸缘415也可以与旋转部件卡接或者焊接等,此处不做限制。

图14和图15示出了一种电机,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导电装置、供电轴400和旋转电机500,旋转电机500固接于供电轴安装座410,内电极轴421和外电极轴套422电连接于旋转电机500,旋转电机500的输出轴510背离电极轴组件420的伸出端。电极轴组件420的伸出端插接于电极安装座100内,内电极轴421可转动地电性抵接于盘形电极200,外电极轴套422可转动地电性插接于球形电极300的通孔内。

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供电轴安装座410内还安装有控制器600,第一导电卡轴431和第二导电卡轴432通过穿过接线孔414的导线610电连接于控制器600,控制器600通过穿过理线孔416的导线610电连接于旋转电机500。具体地,控制器600可以采用微型电脑板,如mcu等。控制器600可以对电极轴组件420接收到的电流进行整流、滤波及稳压等处理,然后供给旋转电机500使用,同时还可以控制旋转电机500的启停、转速或旋转角度等。

更进一步地,旋转电机500的输出轴510还安装有电连接于控制器600的角度传感器和/或转速传感器(图中均未示出)。通过角度传感器可以检测旋转电机500的实时旋转角度,然后控制器600基于该实时旋转角度以及设定旋转角度来控制旋转电机500转动。同样地,通过转速传感器可以检测旋转电机500的实时转速,然后控制器600基于该实时转速以及设定转速来控制旋转电机500转动。

图16示出了该电机与贯流风扇700的装配示意图,使用时,将供电轴400安装于贯流风扇700使其随之一并旋转,然后将供电轴400插入固定在空调器的机壳上的电极安装座100内,该电极安装座100内嵌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作为正负电极对,供电轴400的内电极轴421和外电极轴套422可以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保持旋转接触,进而将电能传送至与贯流风扇700一并旋转的旋转电机500,实现了由固定端至旋转端的稳定供电,使得旋转电机500在随动旋转的同时还能输出另一路旋转运动带动相应的部件完成额外的转动动作,增强了旋转电机500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极安装座100及空调器,其中电极安装座100通过设置第一容纳腔120和第二容纳腔130分别安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形成正负电极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可以通过第一接线端子孔121和第二接线端子孔131连接外部的供电设备。使用时将电极安装座100固定于空调器的机壳上,作为固定部件,同时将随贯流风扇700一并旋转的供电轴400插入第三容纳腔140内,供电轴400可以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保持旋转接触,进而将正负电极对的电能传送至与贯流风扇700一并旋转的旋转电机500。该电极安装座100结构简单,实现了由固定端至旋转端的稳定供电,使得旋转电机500在随动旋转的同时还能通过输出轴510输出另一路旋转运动带动相应的部件完成额外的转动动作,增强了额外电机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