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大爬电距离的电压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1344发布日期:2021-05-07 20:0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大爬电距离的电压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互感器产品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大爬电距离的电压互感器。



背景技术:

在对互感器进行结构设计时,爬电距离与结构强度是考虑的其中两个因素。其中,爬电距离是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一个导电部件与设备及易接触表面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测量的最短空间距离。沿绝缘表面放电的距离即泄漏距离也称爬电距离,简称爬距。

爬距=表面距离/系统最高电压。对于高压电压互感器,两个高压端子之间距离很小,需要加强控制导电部件间的间距,从而保证导电部件间的爬电间距在规定范围内,因此往往采用延长距离而实现,但是单纯的延长距离往往会导致互感器的增大,使用浇注材料的增多。

另外,结构强度指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尤其指安装底板与浇注体之间的连接,若浇注体与安装底板之间连接不可靠,将严重影响互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大爬电距离的电压互感器,通过设置爬电距离增加结构以增加相间表面爬电距离,使产品的污秽等级提高,从而适应更加恶劣脏污的环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大爬电距离的电压互感器,其关键在于:包括一次接线螺栓、浇注体、安装底板、绕组结构以及二次接线螺栓,所述一次接线螺栓包括分设于所述浇注体左右两侧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在所述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上均形成有若干层叠的绝缘盘,且相邻绝缘盘之间具有凹槽,在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之间的浇注体上分布有多根并排设置的筋状突起;

所述安装底板上开设有若干梅花形螺纹孔,该梅花形螺纹孔与所述浇注体的底面相接触,通过在梅花形螺纹孔穿设的固定螺栓实现浇注体与安装底板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绝缘盘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筋状突起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之间的连接线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筋状突起的宽度从上至下递增。

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底板上设置有安装槽和安装孔,其中所述安装槽呈u型,所述安装孔为腰型孔。

通过u形安装槽和腰型安装孔,能够比传统的圆形安装孔更方便的进行互感器的安装。

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底板的左后侧还设置有接地螺栓。

进一步的,在所述浇注体的左侧壁上固定有铭牌,该铭牌上包括互感器的型号、规格、额定电流比、准确级、二次容量基本参数以及互感器的安装尺寸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通过绝缘盘、筋状突起构成的爬电距离增加结构,增加了互感器表面爬电距离,从而阻止两个高压电极之间爬电,使产品的污秽等级提高,使产品能使用在更加恶劣脏污的环境中。

2、通过增加梅花型螺纹孔,使安装底板与浇注体接触的更加充分有效增强了安装底板与浇注体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3、所有零部件均安装在安装底板的上表面,保证了互感器的底部更加美观,且便于其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所述安装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具有大爬电距离的电压互感器,包括一次接线螺栓1、浇注体2、安装底板3、绕组结构(图未示出)以及二次接线螺栓4,所述一次接线螺栓1包括分设于所述浇注体2左右两侧的第一接线端11与第二接线端12,在所述第一接线端11与第二接线端12上均形成有若干层叠的绝缘盘5,若干所述绝缘盘5一体成型,且相邻绝缘盘5的中心相连、外侧之间具有凹槽6,通过绝缘盘5和凹槽6有效增大了爬电距离,在第一接线端11与第二接线端12之间的浇注体2上分布有多根并排设置的筋状突起7;

所述安装底板3上开设有若干梅花形螺纹孔8,该梅花形螺纹孔8与所述浇注体2的底面相接触,通过在梅花形螺纹孔8穿设的固定螺栓实现浇注体2与安装底板3之间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筋状突起7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接线端11和第二接线端12之间的连接线相垂直,所述筋状突起7的宽度从上至下递增。

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底板3上设置有安装槽31和安装孔32,其中所述安装槽31呈u型,所述安装孔32为腰型孔。

通过u形的安装槽31和腰型的安装孔32,能够比传统的圆形安装孔更方便的进行互感器的安装。

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底板3的左后侧还设置有接地螺栓9。

参见附图2,在所述浇注体2的左侧壁上固定有铭牌10,该铭牌10上包括互感器的型号、规格、额定电流比、准确级、二次容量基本参数以及互感器的安装尺寸信息。

本实施例通过绝缘盘5、凹槽6、筋状突起7构成的爬电距离增加结构,增加了互感器表面爬电距离,从而阻止两个高压电极之间爬电,使产品的污秽等级提高,使产品能使用在更加恶劣脏污的环境中;同时,通过增加梅花型螺纹孔8,使安装底板3与浇注体2接触的更加充分,有效增强了安装底板3与浇注体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最后,本例在具体实施时,还在所述浇注体2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凸块1a,且该凸块1a位于所述一次接线螺栓1的下方,从而不仅增加互感器的美观度,还能够增加一次接线螺栓1与二次接线螺栓4之间的爬电距离。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大爬电距离的电压互感器,包括一次接线螺栓、浇注体、安装底板、绕组结构以及二次接线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接线螺栓包括分设于所述浇注体左右两侧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在所述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上均形成有若干层叠的绝缘盘,且相邻绝缘盘之间具有凹槽,在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之间的浇注体上分布有多根并排设置的筋状突起;

所述安装底板上开设有若干梅花形螺纹孔,该梅花形螺纹孔与所述浇注体的底面相接触,通过在梅花形螺纹孔穿设的固定螺栓实现浇注体与安装底板之间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爬电距离的电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绝缘盘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爬电距离的电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筋状突起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之间的连接线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大爬电距离的电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筋状突起的宽度从上至下递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爬电距离的电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底板上设置有安装槽和安装孔,其中所述安装槽呈u型,所述安装孔为腰型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具有大爬电距离的电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底板的左后侧还设置有接地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爬电距离的电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浇注体的左侧壁上固定有铭牌,该铭牌上包括互感器的型号、规格、额定电流比、准确级、二次容量基本参数以及互感器的安装尺寸信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大爬电距离的电压互感器,包括一次接线螺栓、浇注体、安装底板、绕组结构以及二次接线螺栓,所述一次接线螺栓包括分设于所述浇注体左右两侧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在所述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上均形成有若干层叠的绝缘盘,且相邻绝缘盘之间具有凹槽,在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之间的浇注体上分布有多根并排设置的筋状突起;所述安装底板上开设有若干梅花形螺纹孔,该梅花形螺纹孔与所述浇注体的底面相接触,通过在梅花形螺纹孔穿设的固定螺栓实现浇注体与安装底板之间的连接。其显著效果是:增加了互感器表面爬电距离,使产品的污秽等级提高;增强了安装底板与浇注体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一波;张懿;姚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欧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3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