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用线束连接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2902发布日期:2021-05-07 20:0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用线束连接插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束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用线束连接插头。



背景技术:

线束接头又称线束连接器,是端子的一种,连接器又称插接器,由插头和插座组成。连接器是汽车等电路中线束的中继站。

然而现有的摩托车用线束连接插头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现有的摩托车用线束连接插头在使用时:电线和插头内部的接电杆通过锡焊固定连接,这种固定方式虽然相对稳定,但也比较专业,当电源线发生损坏需要更换时,需要专业的设备进行连接电源线,更换起来比较麻烦,实用性较差;同时插头的打开比较麻烦,不利于插头内部接电杆等的维修与保养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用线束连接插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用线束连接插头,包括插头整体结构,所述插头整体结构包括线束插头壳体,所述线束插头壳体的内部均匀贯通开设有接电杆插孔,且线束插头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插头外板,所述插头外板的一端开设有插头固定孔,所述线束插头壳体的两侧开设有侧板卡槽,且线束插头壳体对应侧板卡槽的位置卡合有接电杆挤压板,所述接电杆插孔的内部卡合有接电杆结构,所述侧板卡槽的内部开设有挤压柱插孔和卡头插孔,所述插头外板的一侧对称开设有卡头拆卸孔。

优选的,所述接电杆挤压板和线束插头壳体之间设置有挤压板连接条,且接电杆挤压板的一侧设置有电线挤压柱和挤压板卡头,所述接电杆挤压板、挤压板连接条以及线束插头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接电杆结构包括插头接电杆,所述插头接电杆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接电杆侧槽,且插头接电杆的一侧设置有电线挤压板,所述电线挤压板和插头接电杆之间设置有挤压板连接条。

优选的,所述挤压柱插孔与接电杆插孔连通,且挤压柱插孔和电线挤压柱的尺寸相适配,所述电线挤压柱和挤压柱插孔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卡头拆卸孔和卡头插孔连通,所述挤压板卡头和卡头插孔的尺寸相适配,且挤压板卡头和卡头插孔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插头接电杆、挤压板连接条以及电线挤压板为一体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头接电杆一侧设置有电线挤压板,且接电杆挤压板对应插头固定孔的位置设置有电线挤压柱,能够将电线挤压板与插头接电杆之间的电线牢牢挤压固定,避免了焊接固定电线,使得电线的检修更换维护更方便简单,同时接电杆挤压板的拆卸简单方便,更有利于插头接电杆的检修维护,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电杆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插头壳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头整体结构;101、线束插头壳体;102、插头外板;103、侧板卡槽;104、接电杆插孔;105、插头固定孔;106、卡头插孔;107、挤压柱插孔;18、接电杆挤压板;181、挤压板连接条;182、挤压板卡头;183、电线挤压柱;109、卡头拆卸孔;2、接电杆结构;201、插头接电杆;202、接电杆侧槽;203、电线挤压板;204、挤压板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用线束连接插头,包括插头整体结构1,插头整体结构1包括线束插头壳体101,线束插头壳体101的内部均匀贯通开设有接电杆插孔104,且线束插头壳体101的一端设置有插头外板102,插头外板102的一端开设有插头固定孔105,线束插头壳体101的两侧开设有侧板卡槽103,且线束插头壳体101对应侧板卡槽103的位置卡合有接电杆挤压板18,接电杆插孔104的内部卡合有接电杆结构2,侧板卡槽103的内部开设有挤压柱插孔107和卡头插孔106,插头外板102的一侧对称开设有卡头拆卸孔109。

为了使接电杆结构2便于拆卸,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接电杆挤压板18和线束插头壳体101之间设置有挤压板连接条181,且接电杆挤压板18的一侧设置有电线挤压柱183和挤压板卡头182,接电杆挤压板18、挤压板连接条181以及线束插头壳体101为一体式结构。

为了使电源线便于更换,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接电杆结构2包括插头接电杆201,插头接电杆20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接电杆侧槽202,且插头接电杆201的一侧设置有电线挤压板203,电线挤压板203和插头接电杆201之间设置有挤压板连接块204。

为了使电源线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挤压柱插孔107与接电杆插孔104连通,且挤压柱插孔107和电线挤压柱183的尺寸相适配,电线挤压柱183和挤压柱插孔107一一对应。

为了使插头接电杆201固定牢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卡头拆卸孔109和卡头插孔106连通,挤压板卡头182和卡头插孔106的尺寸相适配,且挤压板卡头182和卡头插孔106一一对应。

为了使电线挤压板203强度更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插头接电杆201、挤压板连接块204以及电线挤压板203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首先检查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固定以及安全防护,然后就可以使用了,安装时,首先将电源线插入在插头接电杆201和电线挤压板203之间,接着将插头接电杆201从线束插头壳体101的插头外板102一侧插入接电杆插孔104内部,接着将接电杆挤压板18按压固定在侧板卡槽103内部即可,电杆挤压板18一侧的电线挤压柱183会挤压电线挤压板203,挤压板卡头182卡合固定在卡头插孔106的内部,拆卸时使用平口螺丝刀插入卡头拆卸孔109的内部,将挤压板卡头182冲出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托车用线束连接插头,包括插头整体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整体结构(1)包括线束插头壳体(101),所述线束插头壳体(101)的内部均匀贯通开设有接电杆插孔(104),且线束插头壳体(101)的一端设置有插头外板(102),所述插头外板(102)的一端开设有插头固定孔(105),所述线束插头壳体(101)的两侧开设有侧板卡槽(103),且线束插头壳体(101)对应侧板卡槽(103)的位置卡合有接电杆挤压板(18),所述接电杆插孔(104)的内部卡合有接电杆结构(2),所述侧板卡槽(103)的内部开设有挤压柱插孔(107)和卡头插孔(106),所述插头外板(102)的一侧对称开设有卡头拆卸孔(1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线束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杆挤压板(18)和线束插头壳体(101)之间设置有挤压板连接条(181),且接电杆挤压板(18)的一侧设置有电线挤压柱(183)和挤压板卡头(182),所述接电杆挤压板(18)、挤压板连接条(181)以及线束插头壳体(101)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线束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杆结构(2)包括插头接电杆(201),所述插头接电杆(20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接电杆侧槽(202),且插头接电杆(201)的一侧设置有电线挤压板(203),所述电线挤压板(203)和插头接电杆(201)之间设置有挤压板连接块(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线束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柱插孔(107)与接电杆插孔(104)连通,且挤压柱插孔(107)和电线挤压柱(183)的尺寸相适配,所述电线挤压柱(183)和挤压柱插孔(107)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线束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拆卸孔(109)和卡头插孔(106)连通,挤压板卡头(182)和卡头插孔(106)的尺寸相适配,且挤压板卡头(182)和卡头插孔(106)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线束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接电杆(201)、挤压板连接块(204)以及电线挤压板(203)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用线束连接插头,包括插头整体结构,所述插头整体结构包括线束插头壳体,所述线束插头壳体的内部均匀贯通开设有接电杆插孔,且线束插头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插头外板,所述插头外板的一端开设有插头固定孔,所述线束插头壳体的两侧开设有侧板卡槽,且线束插头壳体对应侧板卡槽的位置卡合有接电杆挤压板,本实用新型的插头接电杆一侧设置有电线挤压板,且接电杆挤压板对应插头固定孔的位置设置有电线挤压柱,能够将电线挤压板与插头接电杆之间的电线牢牢挤压固定,避免了焊接固定电线,使得电线的检修更换维护更方便简单,同时接电杆挤压板的拆卸简单方便,更有利于插头接电杆的检修维护,实用性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杨义君;姚仕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市特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3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