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防触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81114发布日期:2021-05-14 17:30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型防触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触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型防触电装置。


背景技术:

2.安全用电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只有本着这一方针,在制度上、技术上采取防止触电的措施,才是安全用电的治本良策。目前,市面上越来越多防触电装置,用于防止在使用家用电器或其他用电设备过程中触电。但是现有的防触电装置接线板上的接线端子是裸露的,使用时间长之后,接线端子上会逐渐积上灰尘,增加了接线端子间短路的风险,存在电气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型防触电装置,将进线端子槽及出线端子槽分隔开并采用卡盖将端子安装槽盖合,从而有效避免接线端子积灰,降低端子间短路的风险。
4.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安全型防触电装置,包括设有内腔的外壳体,以及设于外壳体内腔的防触电模块;所述防触电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市电接线板,防触电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用电接线板;所述外壳体的底部两端分别开设有市电接线板、用电接线板的安装窗口;所述外壳体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市电接线板、用电接线板均包括安装挡板、端子安装块、若干进线端子以及若干出线端子;所述安装挡板可拆卸式覆盖于部分安装窗口外侧,端子安装块的背面与安装挡板的内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端子安装块的正面设有若干端子安装槽,每一端子安装槽内安装一进线端子、一出线端子;每一端子安装槽上铰接一卡盖,用于将进线端子、出线端子盖合在端子安装槽内。
6.较佳地,每一端子安装槽的中部设有一隔板,以分隔成一进线端子槽、一出线端子槽;所述进线端子设于进线端子槽内,出线端子设于出线端子槽内;所述卡盖的中部设有与隔板相匹配的卡槽。
7.较佳地,所述卡盖的一端与端子安装槽的一端铰接;所述端子安装块的两端均对应每一端子安装槽设有一穿线孔,每一穿线孔贯穿至端子安装槽开设。
8.较佳地,所述外壳体包括前盖及后壳;所述前盖的内侧周向设有向后壳方向延伸的裙围结构,且两侧的裙围结构上设有垂直于裙围结构的第一折弯部;所述后壳的相对两侧板上分别设有平行于第一折弯部的第二折弯部;所述后壳的顶部及底部向前盖方向延伸有包边,分别用于覆盖在前盖的顶部及底部的裙围结构外侧并与该裙围结构可拆卸式连接。
9.较佳地,所述防触电模块包括主控单元,以及分别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的市电接入单元、电源检测单元、短地保护单元;所述市电接入单元、电源检测单元、短地保护单元依次电性连接,且市电接入单元与市电接线板电性连接,短地保护单元与用电接线板电性连接。
10.较佳地,所述市电接入单元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整流滤波电路、逆变电路、隔离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用于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并滤波变成含有少量交流谐波的直流电;所述逆变电路用于将直流电逆变为高频交流电;所述隔离滤波电路用于将用电电路与电网隔离,并对高频交流电滤波。
11.较佳地,所述外壳体的侧面还安装有市电输入开关,市电输入开关电性连接于市电接线板与市电接入单元之间。
12.较佳地,所述外壳体的背面分别向两侧延伸有一安装耳部,用于与外部安装固定。
13.较佳地,所述外壳体的正面安装有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的显示屏。
14.较佳地,所述外壳体的正面还安装有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的电源开关。
15.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将进线端子槽及出线端子槽分隔开,并采用卡盖将端子安装槽盖合,从而有效避免接线端子积灰,降低端子间短路的风险;
17.2)在前盖的两侧设置第一折弯部,在后壳的两侧设置第二折弯部,当需要拆装外壳体时,从第一折弯部及第二折弯部处抓取前盖,防止前盖或后壳的边缘刮手;
18.3)通过市电输入开关控制市电输入的通断,并通过电源开关控制防触电装置的开关,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壳的立体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盖的立体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安装块及卡盖的立体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盖的立体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图6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性框图;
27.其中,附图标识说明:
28.1—外壳体,
ꢀꢀꢀꢀꢀꢀꢀꢀꢀꢀꢀꢀꢀꢀꢀꢀ
2—防触电模块,
29.3—市电接线板,
ꢀꢀꢀꢀꢀꢀꢀꢀꢀꢀꢀꢀ
4—用电接线板,
30.5—市电输入开关,
ꢀꢀꢀꢀꢀꢀꢀꢀꢀꢀ
6—安装耳部,
31.7—显示屏,
ꢀꢀꢀꢀꢀꢀꢀꢀꢀꢀꢀꢀꢀꢀꢀꢀ
8—电源开关,
32.9—通风孔,
ꢀꢀꢀꢀꢀꢀꢀꢀꢀꢀꢀꢀꢀꢀꢀꢀ
11—前盖,
33.12—后壳,
ꢀꢀꢀꢀꢀꢀꢀꢀꢀꢀꢀꢀꢀꢀꢀꢀꢀ
13—第一折弯部,
34.14—第二折弯部,
ꢀꢀꢀꢀꢀꢀꢀꢀꢀꢀꢀ
15—包边,
35.21—主控单元,
ꢀꢀꢀꢀꢀꢀꢀꢀꢀꢀꢀꢀꢀ
22—市电接入单元,
36.23—电源检测单元,
ꢀꢀꢀꢀꢀꢀꢀꢀꢀ
24—短地保护单元,
37.31—安装挡板,
ꢀꢀꢀꢀꢀꢀꢀꢀꢀꢀꢀꢀꢀ
32—端子安装块,
38.33—卡盖,
ꢀꢀꢀꢀꢀꢀꢀꢀꢀꢀꢀꢀꢀꢀꢀꢀꢀ
34—穿线孔,
39.35—走线孔,
ꢀꢀꢀꢀꢀꢀꢀꢀꢀꢀꢀꢀꢀꢀꢀ
221—整流滤波电路,
40.222—逆变电路,
ꢀꢀꢀꢀꢀꢀꢀꢀꢀꢀꢀꢀ
223—隔离滤波电路,
41.33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4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43.参照图1至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型防触电装置,包括设有内腔的外壳体1,以及设于外壳体1内腔的防触电模块2;所述防触电模块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市电接线板3,防触电模块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用电接线板4;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两端分别开设有市电接线板3、用电接线板4的安装窗口;所述外壳体1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若干通风孔9;所述市电接线板3、用电接线板4均包括安装挡板31、端子安装块32、若干进线端子(图中未示出)以及若干出线端子(图中未示出);所述安装挡板31可拆卸式覆盖于部分安装窗口外侧,端子安装块32的背面与安装挡板31的内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端子安装块32的正面设有若干端子安装槽,每一端子安装槽内安装一进线端子、一出线端子;每一端子安装槽上铰接一卡盖33,用于将进线端子、出线端子盖合在端子安装槽内。端子安装块32及卡盖33均采用绝缘材质。
44.每一端子安装槽的中部设有一隔板(图中未示出),以分隔成一进线端子槽、一出线端子槽;所述进线端子设于进线端子槽内,出线端子设于出线端子槽内;所述卡盖33的中部设有与隔板相匹配的卡槽331。所述卡盖33的一端与端子安装槽的一端铰接;所述端子安装块32的两端均对应每一端子安装槽设有一穿线孔34,每一穿线孔34贯穿至端子安装槽开设。
45.市电接线板3的安装挡板31经螺丝锁附在外壳体1的底部安装窗口,安装挡板31没有完全覆盖安装窗口,形成走线孔35,市电接入线从该走线孔35伸入至外壳体1的内腔与端子安装块32上的进线端子连接,端子安装块32上的其中一端穿线孔34靠近走线孔35布置。
46.市电接线板3、用电接线板4分别安装于外壳体的底部两端,用电接线板4的结构与市电接线板3的结构类似,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市电接线板3中端子安装块32上的端子安装槽靠近走线孔35的一端为进线端子槽,内置进线端子连接市电接入线,另一端为出线端子槽,内置出线端子连接市电输入开关;而用电接线板4中端子安装块32上的端子安装槽靠近走线孔35的一端为出线端子槽,内置出线端子连接用电电路,另一端为进线端子槽,内置进线端子连接短地保护单元24。
47.所述外壳体1包括前盖11及后壳12;所述前盖11的内侧周向设有向后壳12方向延伸的裙围结构,且两侧的裙围结构上设有垂直于裙围结构的第一折弯部13;所述后壳12的相对两侧板上分别设有平行于第一折弯部13的第二折弯部14;所述后壳12的顶部及底部向前盖11方向延伸有包边15,分别用于覆盖在前盖11的顶部及底部的裙围结构外侧并与该裙围结构可拆卸式连接。
48.所述防触电模块2包括主控单元21,以及分别与主控单元21电性连接的市电接入单元22、电源检测单元23、短地保护单元24;所述市电接入单元22、电源检测单元23、短地保护单元24依次电性连接,且市电接入单元22与市电接线板3电性连接,短地保护单元24与用电接线板4电性连接。所述市电接入单元22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整流滤波电路221、逆变电路222、隔离滤波电路223;所述整流滤波电路221用于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并滤波变成
含有少量交流谐波的直流电;所述逆变电路222用于将直流电逆变为高频交流电;所述隔离滤波电路223用于将用电电路与电网隔离,并对高频交流电滤波。所述外壳体1的侧面还安装有市电输入开关5,市电输入开关电性5连接于市电接线板3与市电接入单元22之间。
49.继续参照图8,主控单元21用于控制市电接入单元22、电源检测单元23、短地保护单元24工作。
50.从市电接线板4接入市电后,市电接入单元22进行如下处理:
51.1)整流滤波电路221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并通过滤波电路变成含有少量交流谐波的直流电;
52.2)逆变电路222将直流电逆变为高频交流电,从而缩小隔离交流电路的体积,同时降低成本且增大功率;
53.3)隔离滤波电路223将用电电路与电网隔离,并利用滤波电路将高频交流电滤波,变成稳定、无谐波、无噪声的交流电。
54.电源检测单元23用于对线路功率、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其输出端连接的短地保护单元24稳定输出。当电源检测单元23检测到线路中出线故障电流时,通过短地保护单元24变位人体安全电流,起到触电保护的作用。
55.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市电接入单元22、电源检测单元23、短地保护单元24采用现有的电路,在此不再赘述其详细电路原理。
56.所述外壳体1的背面分别向两侧延伸有一安装耳部6,用于与外部安装固定。所述外壳体1的正面安装有与主控单元21电性连接的显示屏7。所述外壳体1的正面还安装有与主控单元21电性连接的电源开关8。
5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