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及介质双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8862发布日期:2021-08-06 13:0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及介质双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质滤波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及介质双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朝着小型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陶瓷介质滤波器因其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成为5g滤波器的主流选择之一。目前陶瓷介质滤波器的工作带宽在150mhz~250mh左右,与此相对应的输入输出结构为耦合盲孔。如图1所示,其原理是抽头腔104上的耦合盲孔101和调频盲孔102之间形成电场耦合(容性耦合),耦合盲孔101开口周围的馈电环103用于输入输出信号。当调频盲孔102不变时,耦合盲孔101越浅,耦合盲孔101和调频盲孔102之间的间隙越大,电场耦合越弱,反之越强。在某些需要大带宽应用的场合,例如介质双工器等,工作带宽可高达400~800mhz,需要更强的输入输出耦合,采用图1所示方案,会导致耦合盲孔和调谐盲孔之间间隙过小,很难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工作带宽、能够实现更强的输入输出耦合的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上述输入输出结构的介质双工器。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包括公共抽头腔,所述公共抽头腔的一个面上开设有调频结构,所述调频结构为槽形,所述调频结构中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公共抽头腔的与所述调频结构相对的面上开设有馈电孔,所述馈电孔的竖向投影落在所述凸起的竖向投影范围内,所述馈电孔为盲孔,所述馈电孔的开口周侧设置有馈电环,所述公共抽头腔、调频结构和馈电孔表面均覆盖有导电层,所述馈电环区域不覆盖导电层。

在一实施例中,该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的所述调频结构为环形槽,所述凸起为圆柱形,所述调频结构与所述凸起同轴。

在一实施例中,该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的所述馈电孔与所述凸起同轴。

在一实施例中,该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的所述公共抽头腔为圆柱或多棱柱。

在一实施例中,该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的所述导电层为银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介质双工器,包括介质基体,所述介质基体上开设有频率孔、rx接收端口、tx发射端口、ant端口和耦合隔槽,所述ant端口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该介质双工器的所述介质基体表面、频率孔内表面、耦合隔槽侧面均覆盖有导电层。

在一实施例中,该介质双工器的工作频段为1805mhz~1880mhz或2110mhz~2170mhz。

在一实施例中,该介质双工器的所述ant端口覆盖1805~2170mhz频段,所述ant端口的工作带宽为365mhz。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现有调频盲孔改为槽形,并在调频结构中设置凸起,从而馈电孔可以伸入调频结构中。通过改变馈电孔深度或馈电孔与调频盲孔之间的间距,都可以实现对输入输出耦合大小的调节,从而能够适用于大带宽应用、强耦合的场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

图1是现有技术中介质滤波器输入输出的耦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介质双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耦合盲孔;102-调频盲孔;103-馈电环;104-抽头腔;201-公共抽头腔;202-调频结构;203-凸起;204-馈电孔;205-馈电环;301-介质双工器;302-rx接收端口;303-tx发射端口;304-ant端口;305-公共抽头腔;306-调频结构;307-耦合隔槽;308-频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注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诸方面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任何限制。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包括公共抽头腔201,公共抽头腔201可以由陶瓷等介质材料构成,可以为圆柱体或正方体等多棱柱体。公共抽头腔201的上表面上开设有调频结构202,调频结构202可以为圆形槽、方形槽等槽形,调频结构202中部设置有凸起203,同样,凸起203也可以为圆柱或多棱柱。公共抽头腔20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馈电孔204,馈电孔204的竖向投影落在凸起203的竖向投影范围内,从而馈电孔204深度较深时,能够伸入凸起203内,不会与调频结构202连通。馈电孔204为盲孔,馈电孔204的开口周侧设置有馈电环205,公共抽头腔201、调频结构202和馈电孔204表面均覆盖有银等材料的金属导电层,馈电环205区域不覆盖导电层,裸露出公共抽头腔201的介质材料,通过该馈电环205即可输入或输出电磁波信号。

上述结构能够通过改变馈电孔204的深度或者馈电孔204与调频结构202之间的间距来调节输入输出耦合大小。馈电孔204深度越深,耦合越强,反之越弱;馈电孔204与调频结构202之间的间距越小,耦合越强,反之越弱。馈电孔204与调频结构202之间的间距,既可以通过改变馈电孔204的位置,也可以改变馈电孔204的半径来调节,从而降低了加工难度,能够产生更强的输入输出耦合。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调频结构202为环形槽,凸起203为圆柱形,调频结构202与凸起203同轴。这种结构加工开槽更为方便。

进一步地,馈电孔204与凸起203同轴设置,此时,馈电孔204侧壁上的各个点到调频结构202内侧壁的距离相同,馈电孔204与调频结构202之间的距离只与馈电孔204的半径有关,从而较容易控制、调节。

如图3所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介质双工器301,包括介质基体,介质基体上开设有频率孔308、rx接收端口302、tx发射端口303、ant端口304,还开设有贯穿介质基体的耦合隔槽307。其中ant端口304采用了上述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ant端口304周围形成虚拟的公共抽头腔305,公共抽头腔305上表面设置有调频结构306。介质基体表面、频率孔308内表面、耦合隔槽307侧面均覆盖有导电层。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该介质双工器301的工作频段可以达到1805mhz~1880mhz或2110mhz~2170mhz。ant端口304覆盖1805~2170mhz频段,ant端口304的工作带宽为365mhz。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