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66580发布日期:2021-06-01 23:5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冷却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变压器行业主要使用的是气体变压器、发电机、工业电动机等散热装置多为片式散热器、强迫空气,氢气,六氟化硫等气体循环水式冷却器(以下简称冷却器)。气体冷却器利用水将变压器、发电机、电动机冷却气体的热量带走,从而保证产品的正常运行。

如今,大型变压器、发电机、工业电动机的应用越来越多,从而对其冷却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大容量小体积,传热效率高的气体冷却器。现有的轧制翅片管加工困难,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凹凸形板式翅片面积增量小,扰流效果不明显,散热效率低。整体铜翅片,冷却管与翅片为一体,这种冷却管材料成本高,机械寿命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增大了散热面积,增加了对气体流动扰流,提高了散热效率,使导热更加充分,确保了冷却管与翅片间的热传导,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包括翅片本体,所述翅片本体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翅片本体上设置有若干排冷却管孔,相邻两排所述冷却管孔均呈正三角形排列;

相邻两个所述冷却管孔之间均设置有第一风栅,所述第一风栅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风栅,所述第二风栅设置为两个,均设置为梯形结构,两个梯形结构的所述第二风栅的直角边相对;

所述冷却管孔的边部设置有翻边结构;

所述翅片本体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加强槽,所述加强槽设置为外大内小的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栅设置为长方形结构,且所述第一风栅和所述第二风栅的四周均具有坡度。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孔内穿设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外壁与所述冷却管孔的内壁通过胀管固定。

优选的,所述翅片本体的材质为铝箔、铝合金箔、铜箔或铜合金中的一种。

优选的,相邻两排所述第二风栅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风栅和所述第一风栅之间的距离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栅和所述第二风栅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翅片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风栅和所述第二风栅的高度相同。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翅片面积大,比轧制翅片管型翅片及整体铜翅片大27%左右,从而冷却器的散热面积大大增加;

(2)翅片上设有风栅,可使经过翅片间的气体扰流,从而使热传导更充分;

(3)翅片穿管孔为翻边结构,穿管后通过胀管使冷却管外壁与翅片紧密接触,确保了冷却管与翅片间的热传导;

(4)翅片冲压成型,尺寸偏差小,穿管时只需几根导杆将翅片定位,无需其它专用工具便可很轻松的进行穿管作业;

(5)翅片为连续冲压成型,生产效率高,采用热镀锌钢板材料,成本低。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实施例的第一风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实施例的第二风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实施例的翻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实施例的加强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实施例的第一风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实施例的第二风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实施例的翻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实施例的加强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包括翅片本体1,翅片本体1设置为一体式结构,翅片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排冷却管孔2,相邻两排冷却管孔2均呈正三角形排列;相邻两个冷却管孔2之间均设置有第一风栅3,第一风栅3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风栅4,第二风栅4设置为两个,均设置为梯形结构,两个梯形结构的第二风栅4的直角边相对;冷却管孔2的边部设置有翻边结构5;翅片本体1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加强槽6,加强槽6设置为外大内小的梯形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翅片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风栅和第二风栅可使经过翅片本体间的气体产生扰流,从而使热传导更充分,翅片本体为连续冲压成型,生产效率高,面积较大,比轧制翅片管型翅片及整体铜翅片大27%左右,从而冷却器的散热面积大大增加,冷却管孔上设置有翻边结构,穿管后通过胀管使冷却管外壁与翅片紧密接触,确保了冷却管与翅片间的热传导。

第一风栅3设置为长方形结构,且第一风栅3和第二风栅4的四周均具有坡度7,冲压成型易于操作,翅片本体冲压成型,尺寸偏差小,穿管时只需几根导杆将翅片定位,无需其他专用工具便可很轻松的进行穿管作业。

冷却管孔2内穿设冷却管,冷却管的外壁与冷却管孔2的内壁通过胀管固定。翅片本体1的材质为铝箔、铝合金箔、铜箔或铜合金中的一种,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相邻两排第二风栅4之间的距离与第二风栅4和第一风栅3之间的距离相同。第一风栅3和第二风栅4的上表面高于翅片本体1的上表面,第一风栅3和第二风栅4的高度相同。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增大了散热面积,增加了对气体流动扰流,提高了散热效率,使导热更加充分,确保了冷却管与翅片间的热传导,降低了生产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其特征在于:

包括翅片本体,所述翅片本体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翅片本体上设置有若干排冷却管孔,相邻两排所述冷却管孔均呈正三角形排列;

相邻两个所述冷却管孔之间均设置有第一风栅,所述第一风栅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风栅,所述第二风栅设置为两个,均设置为梯形结构,两个梯形结构的所述第二风栅的直角边相对;

所述冷却管孔的边部设置有翻边结构;

所述翅片本体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加强槽,所述加强槽设置为外大内小的梯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栅设置为长方形结构,且所述第一风栅和所述第二风栅的四周均具有坡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孔内穿设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外壁与所述冷却管孔的内壁通过胀管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本体的材质为铝箔、铝合金箔、铜箔或铜合金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排所述第二风栅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风栅和所述第一风栅之间的距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栅和所述第二风栅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翅片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风栅和所述第二风栅的高度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包括翅片本体,翅片本体设置为一体式结构,翅片本体上设置有若干排冷却管孔,相邻两排冷却管孔均呈正三角形排列;相邻两个冷却管孔之间均设置有第一风栅,第一风栅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风栅,第二风栅设置为两个,均设置为梯形结构,两个梯形结构的第二风栅的直角边相对;冷却管孔的边部设置有翻边结构;翅片本体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加强槽,加强槽设置为外大内小的梯形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气体冷却器用带风栅板式翅片,增大了散热面积,增加了对气体流动扰流,提高了散热效率,使导热更加充分,确保了冷却管与翅片间的热传导,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京茹;梁杰;赵意;杨雪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保定新胜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6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