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17815发布日期:2021-09-29 03:5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类产品的电池成组技术应用领域,是一种电池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仓储、家庭、出行等方面的智能化,可移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多元化,电池作为清洁能源的提供者,使其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和青睐,成为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应用过程中,高倍率放电造成电芯热量过大,造成电芯工作处于高温高位状态下,不利于电芯工作的稳定性及影响其使用寿命;目前大多采用自然散热的方式,间歇性工作的方式,增加散热的时间,降低连续使用的时间,降低了快速完成连续任务的能力,更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感。为提高整体电池周围环境的可靠度,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为安心,提高用户认可度,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散热结构,不仅结构合理,而且保证了温度稳定的工作环境。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散热结构,包括电芯组,所述电芯组正负极均通过限位支架限位固定,两限位支架之间通过连杆固接,所述限位支架在电芯组正负极穿出端均焊接汇流排,汇流排外均贴设有等大的绝缘片,两限位支架均通过端盖罩设在内,其中一端盖内充设有散热材料,另一端盖内同轴设有风扇,该风扇经外部电机转轴插入端盖与其连接驱动。
5.进一步的,所述电芯组均间隔插设在限位支架上下贯穿开设的限位孔内,所述连杆竖直设置在电芯之间,其端部通过热熔的方式与限位支架固定。
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支架上均开设有定位孔,该定位孔同样开设在汇流排、绝缘片上,且与限位支架上的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绝缘片通过背胶黏贴在汇流排上。
7.进一步的,所述端盖均呈圆筒状,其开口端面上沿其周部均轴向延伸有卡块,所述卡块于顶端朝端盖内径向凸出,所述限位支架延其外周开设有与卡块一一对应卡接的卡槽,所述卡槽均自限位支架靠近电芯组中心一端朝远离一端竖直延伸并与限位滑槽接通,所述限位滑槽均竖直开设在卡槽外侧且上下贯通限位支架。
8.进一步的,两限位支架端面近边缘处均竖直贯穿开设有通风孔,该通风孔位置与卡槽一一对应且相通。
9.进一步的,两端盖沿电芯组上下对称设置,两端盖中心均同轴固设有限位柱,上端端盖的限位柱内同轴开设有竖直的螺纹孔,所述风扇套设在限位柱外并经带外螺纹的限位块螺接入螺纹孔对风扇轴向限位,所述电机转轴自外插入穿过螺纹孔与限位块进入端盖,并于端部经一拨动轴径向穿设,拨动轴两端延伸并与风扇中部固接以带其转动。
10.进一步的,下端端盖内设有散热材料,散热材料为石墨烯的中空材料或者铝挤散热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散热系统的搭建,为电池在工作中持续提供降温,并使用散热加强材料,强化了散热的效果,最终是电池的温度在合理的接近室温的状态下可以实现连续工作,将保证其连续的使用效果以及更久的使用寿命。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转轴与风扇配合的安装示意图一;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转轴与风扇配合的安装示意图二;
18.图6为图5中a

a的剖视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支架的构造示意图。
20.图中:1

电芯组,2

限位支架,3

连杆,4

汇流排,5

绝缘片,6

端盖,7

散热材料,8

风扇,9

电机转轴,10

限位孔,11

定位孔,12

卡块,13

卡槽,14

限位滑槽,15

通风孔,16

限位柱,17

螺纹孔,18

限位块,19

拨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22.如图1~7所示,一种电池散热结构,包括电芯组1,所述电芯组正负极均通过限位支架2限位固定,两限位支架之间通过连杆3固接,所述限位支架在电芯组正负极穿出端均焊接汇流排4,汇流排外均贴设有等大的绝缘片5,两限位支架均通过端盖6罩设在内,其中一端盖内充设有散热材料7,另一端盖内同轴设有风扇8,该风扇经外部电机转轴9插入端盖与其连接驱动。
2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芯组均间隔插设在限位支架上下贯穿开设的限位孔10内,所述连杆竖直设置在电芯之间,其端部通过热熔的方式与限位支架固定。
2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支架上均开设有定位孔11,该定位孔同样开设在汇流排、绝缘片上,且与限位支架上的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绝缘片通过背胶黏贴在汇流排上。
2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端盖均呈圆筒状,其开口端面上沿其周部均轴向延伸有卡块12,卡块与端盖固设为一体,所述卡块于顶端朝端盖内径向凸出,所述限位支架延其外周开设有与卡块一一对应卡接的卡槽13,所述卡槽均自限位支架靠近电芯组中心一端朝远离一端竖直延伸并与限位滑槽14接通,所述限位滑槽均竖直开设在卡槽外侧且上下贯通限位支架。
2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限位支架端面近边缘处均竖直贯穿开设有通风孔15,该通风孔位置与卡槽一一对应且相通。
2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端盖沿电芯组上下对称设置,两端盖中心均同轴固设有限位柱16,上端端盖的限位柱内同轴开设有竖直的螺纹孔17,所述风扇套设在限位柱外
并经带外螺纹的限位块18螺接入螺纹孔对风扇轴向限位,所述电机转轴自外插入穿过螺纹孔与限位块进入端盖,并于端部经一拨动轴19径向穿设,拨动轴两端延伸并与风扇中部固接以带其转动。
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端端盖内设有散热材料,散热材料为石墨烯的中空材料或者铝挤散热器;两端盖上也开设有通风孔,一般在散热材料靠近端盖面涂设导热胶,通过导热胶与端盖连接,并通过卡块卡接配合为一整体,导热胶的系数导热胶的系数要大于2w/m.k。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及工作原理:首先将电芯组放入限位支架中,再取一个限位支架放在电芯另一个端面,通过连杆热熔,将两个限位支架固定在一起,再将限位支架上下端汇流排焊接到电芯正负极端面,在汇流排表面黏贴背胶过的绝缘片,形成模块;将风扇装入端盖中,再通过旋入限位块(限位块通过其端部的凸缘对风扇进行轴向限位)限位在端盖中,把带有风扇的端盖,通过卡块依次通过限位滑槽滑至卡槽内卡接,安装到模块上;将散热材料放在另一端盖中,再将带有散热材料的端盖卡在模块的另一个端面,完成组装;在使用时通过电机带动风扇的转动配合通风孔将电芯组工作产生的热量抽吸出,保证电芯组正常温度的工作环境,以增加其使用寿命,且提高整体电池周围环境的可靠度,在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为安心。
30.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电池散热结构。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