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电线电缆内部线束绞合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40268发布日期:2021-08-20 16:56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电线电缆内部线束绞合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绞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电线电缆内部线束绞合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线电缆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将多根铜线绞合成一股粗的线束,再进行后续的加工。现有的绞合设备在铜线线束绞合的过程中,往往都是人工将铜线线束手动放入绞合设备的绞合口进行绞合,而且在人工向绞合设备的绞合口放置铜线线束后,仍需要托举铜线线束一端时间,效率较低,并且十分消耗人力与时间。同时,在人工将铜线线束放入绞合设备的绞合口进行绞合前,若是人为疏忽而导致铜线线束的两端没有对齐的话,将会极大的降低绞合后的线束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电线电缆内部线束绞合的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侧固定连接立板,所述立板一侧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主轴穿过立板固定连接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固定连接四个支撑板,四个所述支撑板呈环形阵列均匀设置在转动板一侧,每个所述转动板上侧均固定连接弧形板,每个所述弧形板内均滑动连接放料管,所述立板上装有控制放料管沿弧形板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固定连接在立板一侧,所述转动板上设有导向孔,每个所述支撑板上侧均设有燕尾槽,每个所述燕尾槽内均滑动连接推板,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能够穿过导向孔紧抵在推板一侧,每个所述放料管下侧均固定连接连接块,每个所述弧形板一侧均固定连接滑杆,每个所述滑杆均穿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挡块,每个所述滑杆上均套接弹簧,每个所述弹簧均固定连接在弧形板与连接块之间。

优选地,每个所述推板一侧均固定连接橡胶板。

优选地,每个所述放料管的管壁均设有放料口,每个所述放料管上均设有转动槽,每个所述转动槽内均通过圆杆转动连接盖板,每个所述圆杆上均设有扭簧,每个所述盖板与放料口均对应设置。

优选地,每个所述盖板上侧均固定连接拉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便于电线电缆内部线束绞合的装置,能够以循环的方式,通过移动装置将两端对齐的铜线线束不断的推送至绞合设备的绞合口。解决了人工向绞合设备的绞合口放置铜线线束后,仍需要托举铜线线束一端时间,所造成的人力与时间上的浪费的问题;以及人工向绞合设备的绞合口放置铜线线束时,由于铜线线束部分铜线两端未对齐,而使得绞合的质量下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e部位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f部位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便于电线电缆内部线束绞合的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侧固定连接立板2,立板2一侧固定连接电机21,电机21主轴穿过立板2固定连接转动板3。转动板3上固定连接四个支撑板31,四个支撑板31呈环形阵列均匀设置在转动板3一侧,每个转动板3上侧均固定连接弧形板4,每个弧形板4内均滑动连接放料管5。启动电机21,电机21带动转动板3以电机21主轴为基准,90°一次间歇转动。转动板3转动过程中,在弧形板4的限制下,放料管5不会从弧形板4内掉落。每个放料管5的管壁均设有放料口,每个放料管5上均设有转动槽,每个转动槽内均通过圆杆51转动连接盖板52,每个圆杆51上均设有扭簧,每个所述盖板52与放料口均对应设置。自由状态下,扭簧会使得盖板52将放料口封盖,放料管5处于闭合状态。每个盖板52上侧均固定连接拉杆521。拉动拉杆521,能够拉起盖板52,使得放料口敞开,便于放入需要绞合铜线线束。松开拉杆521后,在扭簧的作用力下,盖板52将封盖放料口,使得放料管5处于闭合状态。

立板2上装有控制放料管5沿弧形板4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气缸61,气缸61固定连接在立板2上部一侧,转动板3上设有导向孔62。每个支撑板31上侧均设有燕尾槽63,每个燕尾槽63内均滑动连接推板64,转动板3转动过程中,燕尾槽63能够使得推板64不会从槽内滑出。电机21带动转动板3间歇转动的过程中,当导向孔62与气缸61的活塞杆处于同轴位置时,气缸61的活塞杆能够穿过导向孔62紧抵在推板64一侧,并推动推板64在燕尾槽63内向着放料管5方向移动。每个推板64一侧均固定连接橡胶板641。橡胶板641能够在气缸61的活塞杆与推板64接触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活塞杆与推板64直接接触,而对推板64造成损坏。每个放料管5下侧均固定连接连接块65,每个弧形板4一侧均固定连接滑杆66,每个滑杆66均穿过连接块65固定连接挡块67,挡块67能够防止滑杆66从连接块65滑出。每个滑杆66上均套接弹簧68,每个弹簧68均固定连接在弧形板4与连接块65之间。自由状态下,弹簧68不受力,放料管5管口与推板64贴合并处于燕尾槽63内靠近导向孔62的位置。当气缸61的活塞杆穿过导向孔62并带动推板64推动放料管5时,放料管5会沿着弧形板4方向移动。当气缸61的活塞杆与推板64分离时,在弹簧68的作用力下,连接块65会拉动放料管5带着推板64回到原位。

使用时,将气缸61推动的放料管5管口与绞合设备的绞合口对齐,工作人员只需要将剪裁好的铜线线束不断的从转动到靠近底板1上侧的放料管5放入。当已放入铜线线束的料管5转动到导向孔一侧时,气缸61的活塞杆会穿过导向孔62并带动推板64推动放料管5,使得放料管5内的铜线线束被推动至绞合设备的绞合口进行绞合,提高了铜线线束的绞合速度;在放料管5内的铜线线束进入绞合口前,铜线线束将会在推板64推动下两端对齐,更有利于绞合设备进行高质量的绞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电线电缆内部线束绞合的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侧固定连接立板(2),所述立板(2)一侧固定连接电机(21),所述电机(21)主轴穿过立板(2)固定连接转动板(3),所述转动板(3)上固定连接四个支撑板(31),四个所述支撑板(31)呈环形阵列均匀设置在转动板(3)一侧,每个所述转动板(3)上侧均固定连接弧形板(4),每个所述弧形板(4)内均滑动连接放料管(5),所述立板(2)上装有控制放料管(5)沿弧形板(4)方向往复移动的移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电线电缆内部线束绞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气缸(61),所述气缸(61)固定连接在立板(2)一侧,所述转动板(3)上设有导向孔(62),每个所述支撑板(31)上侧均设有燕尾槽(63),每个所述燕尾槽(63)内均滑动连接推板(64),所述气缸(61)的活塞杆能够穿过导向孔(62)紧抵在推板(64)一侧,每个所述放料管(5)下侧均固定连接连接块(65),每个所述弧形板(4)一侧均固定连接滑杆(66),每个所述滑杆(66)均穿过连接块(65)固定连接挡块(67),每个所述滑杆(66)上均套接弹簧(68),每个所述弹簧(68)均固定连接在弧形板(4)与连接块(6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电线电缆内部线束绞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推板(64)一侧均固定连接橡胶板(6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电线电缆内部线束绞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放料管(5)的管壁均设有放料口,每个所述放料管(5)上均设有转动槽,每个所述转动槽内均通过圆杆(51)转动连接盖板(52),每个所述圆杆(51)上均设有扭簧,每个所述盖板(52)与放料口均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电线电缆内部线束绞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盖板(52)上侧均固定连接拉杆(5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电线电缆内部线束绞合的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侧固定连接立板,立板一侧固定连接电机,电机主轴穿过立板固定连接转动板,转动板上固定连接四个支撑板,每个转动板上侧均固定连接弧形板,每个弧形板内均滑动连接放料管,立板上装有移动装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便于电线电缆内部线束绞合的装置,能够以循环的方式,通过移动装置将两端对齐的铜线线束不断的推送至绞合设备的绞合口。解决了人工向绞合设备的绞合口放置铜线线束后,仍需要托举铜线线束一端时间,所造成的人力与时间上的浪费的问题;以及人工向绞合设备的绞合口放置铜线线束时,由于铜线线束部分铜线两端未对齐,而使得绞合的质量下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徐安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力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3
技术公布日:2021.08.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