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35455发布日期:2022-06-01 10:5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蓄电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蓄电模块。


背景技术:

2.作为具有在正面和背面具有正极及负极的电极面的多个蓄电元件的蓄电模块,已知有日本特开2013-171617号公报所记载的蓄电模块。在该蓄电模块中,在相邻的蓄电元件的电极面之间配置有导电性板材。在导电性板材的侧缘,向外方突出地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的外部端子。该外部端子配置于连接器收容部内。在连接器收容部能够收容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电压探测用端子。连接器收容部在从蓄电元件的排列的方向观察时,向蓄电元件的外形的外方突出地形成。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7161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7.根据上述技术,连接器收容部向蓄电元件的外形的外方突出,所以蓄电模块作为整体而变大型化。
8.本公开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使蓄电模块变小型化。
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0.本公开提供一种蓄电模块,具备:正面和背面分别具有正极及负极的电极面的多个蓄电元件、与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所述电极面电连接的导电板及与所述导电板电连接的配线模块,所述多个蓄电元件以使相邻的蓄电元件的所述电极面相向的方式沿着排列方向排列,所述相邻的蓄电元件的所述电极面彼此通过配置于所述相邻的蓄电元件的所述电极面之间的所述导电板而电连接,在所述相邻的蓄电元件之间配置有所述配线模块,所述导电板及所述配线模块配置于比从所述排列方向观察到的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外形靠内侧处。
11.发明效果
12.根据本公开,能够使蓄电模块小型化。
附图说明
13.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蓄电模块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14.图2是示出配置于两个蓄电元件之间的导电板及配线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15.图3是图18中的iii-iii线剖视图。
16.图4是示出配线模块的立体图。
17.图5是示出将端子组装于下壳体的工序的立体图。
18.图6是图18中的vi-vi线剖视图。
19.图7是示出端子罩的立体图。
20.图8是示出相对于下壳体而保持于等待位置的端子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21.图9是图11中的ix-ix线剖视图。
22.图10是示出从与图7不同的视点观察时的端子罩的立体图。
23.图11是示出相对于壳体而端子罩保持于临时卡定位置的状态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24.图12是示出端子组装于下壳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25.图13是示出端子罩组装于端子的状态的立体图。
26.图14是示出上壳体组装于下壳体且端子罩保持于临时卡定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27.图15是图11中的xv-xv线剖视图。
28.图16是图11中的xvi-xvi线剖视图。
29.图17是示出端子罩保持于正式卡定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30.图18是示出配线模块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31.图19是图18中的xix-xix线剖视图。
32.图20是示出相对于下壳体而保持于接触位置的端子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0034]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案而进行说明。
[0035]
(1)本公开提供一种蓄电模块,具备:正面和背面分别具有正极及负极的电极面的多个蓄电元件、与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所述电极面电连接的导电板及与所述导电板电连接的配线模块,所述多个蓄电元件以使相邻的蓄电元件的所述电极面相向的方式沿着排列方向排列,所述相邻的蓄电元件的所述电极面彼此通过配置于所述相邻的蓄电元件的所述电极面之间的所述导电板而电连接,在所述相邻的蓄电元件之间配置有所述配线模块,所述导电板及所述配线模块配置于比从所述排列方向观察到的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外形靠内侧处。
[0036]
导电板及配线模块配置于比从排列方向观察到的多个蓄电元件的外形靠内侧处,所以相比于使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端子从导电板的侧缘突出的构造,能够使蓄电模块小型化。
[0037]
(2)优选所述导电板中的与所述电极面接触的导电板侧接触面和所述配线模块中的与所述电极面接触的配线模块侧接触面共面地形成。
[0038]
导电板侧接触面与配线模块侧接触面共面地形成,所以在导电板与配线模块的边界部分不产生台阶。由此,蓄电元件的电极面因台阶而变形等不良状况被抑制。
[0039]
(3)优选所述配线模块具备绝缘性的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的端子及与所述端子连接的电线,所述端子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接触部,所述导电板在与所述电极面未接触的侧缘具有端子接触面,所述端子的所述弹性接触部与该端子接触面弹性地接触。
[0040]
导电板的侧缘与配线模块的端子弹性地接触,从而导电板与端子电连接,所以相比于使外部连接用的端子从导电板的侧缘突出的构造,能够使蓄电模块小型化。
[0041]
(4)优选所述导电板在形成有所述端子接触面的侧缘的附近,设置有与所述端子
接触面平行地延伸的槽部,在所述配线模块设置有嵌入于所述槽部的嵌入部。
[0042]
配线模块的嵌入部嵌入到导电板的槽部,从而导电板与配线模块牢固地组装。由此,能够提高导电板与配置于配线模块的端子的电连接可靠性。
[0043]
(5)优选在所述导电板与所述配线模块被组装了的状态的所述壳体内,所述端子被配置成能够在所述弹性接触部与所述导电板的所述端子接触面接触的接触位置和所述弹性接触部与所述导电板的所述端子接触面分离的等待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壳体具有:将所述端子卡定于所述等待位置的等待位置卡定部及将所述端子卡定于所述接触位置的接触位置卡定部。
[0044]
在端子配置于等待位置的状态下,端子的弹性接触部与端子接触面分离,所以抑制产生由于弹性接触部与端子接触面在未意图的时期接触而弹性接触部发生变形等不良状况。另外,端子移动到接触位置,从而能够使弹性接触部与端子接触面可靠地电连接,所以能够提高导电板与端子的电连接可靠性。
[0045]
(6)优选所述壳体和所述端子中的一方具有向所述壳体和所述端子中的另一方突出并且抑制所述端子比所述接触位置更接近所述端子接触面的前止动部。
[0046]
利用前止动部来抑制端子与端子接触面过度地接近,所以能够抑制弹性接触部过度弯曲。由此,能够提高导电板与端子的电连接可靠性。
[0047]
(7)优选在所述壳体的与所述端子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窗部,堵塞所述窗部的端子罩以能够在临时卡定位置与正式卡定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端子罩具有:在保持于所述临时卡定位置的状态下将所述端子保持于所述等待位置的第一保持部及在保持于所述正式卡定位置的状态下将所述端子保持于所述接触位置的第二保持部。
[0048]
通过使端子罩从临时卡定位置移动到正式卡定位置,从而作业人员无需直接触摸端子,就能够使端子从等待位置移动到接触位置。由此,能够提高制造蓄电模块时的安全性。
[0049]
(8)优选所述端子罩具有经由铰接部一体地形成的盖部,在所述端子罩配置于所述临时卡定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盖部成为从所述壳体突出的状态,在所述端子罩配置于所述正式卡定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盖部通过以所述铰接部为轴转动来堵塞所述窗部,在所述窗部被所述端子罩及所述盖部堵塞的状态下,所述壳体、所述端子罩及所述盖部共面。
[0050]
在端子罩配置于临时卡定位置的状态下,盖部从壳体突出,所以无法将该状态的配线模块组装于蓄电元件。另一方面,在端子罩配置于正式卡定位置的状态下,端子罩及盖部与壳体共面,所以能够将该状态的配线模块与蓄电元件组装。由此,能够抑制作业人员错误地将端子罩配置于临时卡定位置的状态的配线模块组装于蓄电元件。
[0051]
另外,在端子罩配置于正式卡定位置的状态下,窗部被盖部堵塞,所以能够抑制作业人员触摸端子。
[0052]
(9)优选所述弹性接触部具有:弹性片,沿着所述端子接触面延伸,并且能够在与所述端子接触面交叉的方向上弹性变形;及接点部,设置于所述弹性片的靠近前端部的位置,向所述端子接触面突出,所述端子罩具有按压部,该按压部在所述端子罩配置于所述正式卡定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弹性片接触而将所述弹性片向所述端子接触面按压。
[0053]
按压部将弹性片向端子接触面按压,从而能够使接点部与端子接触面可靠地接触。由此,能够提高端子与导电板的电连接可靠性。
[0054]
(10)优选所述壳体具有配设所述电线的配线槽,在所述配线槽的底壁突出有将所述电线卡定的一对电线卡定部。
[0055]
电线与一对电线卡定部卡定,从而抑制在拉伸力被施加到电线的情况下拉伸力被传递至端子。
[0056]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0057]
以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0058]
《实施方式1》
[0059]
参照图1至图20,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0例如被用作用于驱动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未图示)的电源。如图1所示,蓄电模块10具备:多个蓄电元件11,在上下方向(排列方向的一个例子)上排列;金属制的导电板12,配置于相邻的蓄电元件11之间;及配线模块13,配置于相邻的蓄电元件11之间,并且与导电板12电连接。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用箭头线z表示的方向设为上方、将用箭头线y表示的方向设为前方、将用箭头线x表示的方向设为左方而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多个同一部件,有时仅对一部分的构件附加附图标记,省略其它构件的附图标记。
[0060]
[蓄电元件11]
[0061]
在图1中,示出了在上下方向上排列的多个蓄电元件11中的4个蓄电元件11。在图1所示的蓄电元件11的上方及下方排列的蓄电元件11被省略。
[0062]
如图2所示,蓄电元件11呈在上下方向上扁平的板状。蓄电元件11在从上方观察时呈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方形形状。蓄电元件11在蓄电元件11的正面和背面(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具有正极及负极的电极面14。上下相邻的蓄电元件11以使不同的极性的电极面14相向的方式配置。虽然未详细图示,但蓄电元件11的侧缘部遍及整周地被绝缘性的合成树脂覆盖。
[0063]
[导电板12]
[0064]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上下相邻的蓄电元件11之间配置有导电板12。导电板12是将导电性的金属板材加工成预定的形状而成的。作为构成导电板12的金属,能够选择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任意的金属。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导电板12,使用铝或铝合金。
[0065]
导电板12呈在上下方向上扁平的板状,在从上方观察时呈长方形形状。在从上方观察时,导电板12的外形形状比蓄电元件11的外形形状小。导电板12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设为导电板侧接触面15,该导电板侧接触面15与分别配置于导电板12的上侧及下侧的蓄电元件11的电极面14接触。
[0066]
在导电板12的上表面,在从导电板12的后端缘起稍微前方的位置处,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槽部16。槽部16形成为向上方开口。槽部16的剖面形状呈大致u字形状。导电板12的后端缘12a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位置形成为比导电板12的上表面稍低。导电板12的后壁的后表面设为端子接触面19,后述端子17的弹性接触部18与该端子接触面19接触。
[0067]
[配线模块13]
[0068]
如图3所示,配线模块13具备:壳体20,包含绝缘性的合成树脂;端子17,收容于壳体20内;及电线21,连接于端子17。配线模块13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设为配线模块侧接触面22,该配线模块侧接触面22与分别配置于配线模块13的上方及下方的蓄电元件11的电极面
14接触。
[0069]
如图4所示,壳体20呈在上下方向上扁平的板状,在从上方观察时呈长方形形状。壳体20具备下壳体23和安装于下壳体23的上侧的上壳体24。
[0070]
[下壳体23]
[0071]
如图5所示,下壳体23具有:配线槽25,在靠近后端部的位置处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向上方及右方开口;及端子收容部26,在比左半部分稍小的区域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向上方及前方开口。配线槽25的左端部与端子收容部26的后端部连通。这样,在下壳体23中,向下方凹陷地形成的配线槽25和端子收容部26在从上方观察时形成为大致l字状。
[0072]
在配线槽25的底壁,在靠近右端部的位置处,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的一对电线卡定部27向上方突出地形成。电线卡定部27在从上方观察时形成为呈在左右方向上细长的长圆形状的柱状。一对电线卡定部27形成于在前后方向上偏离的位置。在电线21夹持于一对电线卡定部27之间从而拉伸力作用于电线21的情况下,该拉伸力由一对电线卡定部27承受。电线21从配线槽25的右端部导出到壳体20的外方。
[0073]
在一对电线卡定部27的左方,形成有配线突部28,该配线突部28从配线槽25的底壁向上方突出。配线突部28呈从配线槽25的后壁向前方突出并且前端缘被倒圆的形状。在配线突部28的前端缘与配线槽25的前壁之间设置有尺寸比电线21的直径大的间隙。
[0074]
在配线槽25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位置附近,形成有电线卡合爪29,该电线卡合爪29从前壁向后方突出。在电线卡合爪29的后端部与配线槽25的后壁之间,设置有尺寸比电线21的直径大的间隙。在电线卡合爪29与配线槽25的底壁之间的空间配置有电线21。
[0075]
端子收容部26中的向前方开口的部分设为端子窗部30。端子收容部26中的从端子窗部30的前端部向后方稍微下降的区域向下方凹陷地形成,后述端子17的弹性接触部18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能够移动。
[0076]
在端子收容部26中的端子窗部30的后方,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的左引导槽31和右引导槽3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向下方凹陷地形成。后述端子17的左引导板33被插入到左引导槽31,端子17的右引导板34被插入到右引导槽32。
[0077]
在左引导槽31的右侧壁,在左引导槽31的前后方向的中央位置附近,形成有向左方突出的左侧前止动部35(前止动部的一个例子)。在右引导槽32的左侧壁,在右引导槽32的前后方向的中央位置附近,形成有向右方突出的右侧前止动部(未图示)。
[0078]
在下壳体23中的左引导槽31与右引导槽32之间形成有向下方凹陷地形成的等待位置卡定部37,在该等待位置卡定部37的前方形成有向下方凹陷地形成的接触位置卡定部38。等待位置卡定部37的开口缘部及接触位置卡定部38的开口缘部被倒角。
[0079]
在下壳体23的前端部形成有下侧嵌入部39,该下侧嵌入部39从该前端部的上端缘向前方延伸,并且向下方折弯。下侧嵌入部39在从左右方向观察时形成为向下方弯曲的钩状。
[0080]
[上壳体24]
[0081]
上壳体24安装于下壳体23,以堵塞设置于下壳体23的端子收容部26及配线槽25。上壳体24的外形形状在从上方观察时与端子收容部26及配线槽25对应,呈大致l字形状(参照图4)。
[0082]
多个锁定部40向上壳体24的外方突出地形成于上壳体24的侧缘部。锁定部40与在
下壳体23中的与锁定部40对应的位置处凹陷地形成的多个锁定接受部41弹性地卡合,从而使上壳体24与下壳体23一体地组装(参照图3)。
[0083]
如图3所示,在上壳体24的前端部形成有上侧嵌入部42,该上侧嵌入部42从该前端部的上端缘向前方延伸,并且向下方折弯。上侧嵌入部42在从左右方向观察时形成为向下方弯曲的钩状。
[0084]
如图4所示,在上壳体24中的与形成于下壳体23的一对电线卡定部27对应的位置处,与一对电线卡定部27的外形形状相同或比其稍大的一对退避孔43被贯通。在上壳体24与下壳体23组装的状态下,使电线卡定部27嵌入到退避孔43内。由此,抑制电线卡定部27与上壳体24发生干扰。另外,在上壳体24与下壳体23组装的状态下,电线卡定部27的上表面与上壳体24的上表面共面地形成。由此,电线卡定部27的上端部不比上壳体24的上表面突出。
[0085]
如图4所示,在上壳体24中的与端子收容部26对应的位置处,在从上方观察时呈长方形形状的窗部44被贯通。在窗部44的开口缘的下表面的前侧缘、左侧缘及右侧缘分别形成有向上方凹陷的前凸缘收容部45、左凸缘收容部(未图示)及右凸缘收容部(未图示)。如图6所示,盖锁定接受部48向上方凹陷地形成于窗部44的开口缘的下表面中的后侧缘。
[0086]
[端子罩49]
[0087]
如图4所示,端子罩49在前后方向上能够移动地被安装于上壳体24的窗部44。端子罩49是使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射出成型而成的。
[0088]
如图7所示,端子罩49在从上方观察时呈比上壳体24的窗部44稍大的长方形形状。前凸缘50向前方突出地形成于端子罩49的前端缘,左凸缘51向左方突出地形成于左侧缘,右凸缘52向右方突出地形成于右侧缘。前凸缘50、左凸缘51及右凸缘52比端子罩49的上表面稍微靠下方凹陷地形成。在端子罩49安装于上壳体24的窗部44的状态下,前凸缘50收容于前凸缘收容部45内,左凸缘51收容于左凸缘收容部内,右凸缘52收容于右凸缘收容部内。
[0089]
如图7所示,在端子罩49中,在从端子罩49的后端缘起稍微前方的位置处,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铰接部53与端子罩49一体地形成。铰接部53的壁厚形成为比端子罩49中的与铰接部53不同的部分的壁厚薄。端子罩49中的比铰接部53靠后方的部分设为盖部54。盖部54能够以铰接部53为轴而转动。
[0090]
如图7所示,两个盖锁定部55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向后方突出地形成于盖部54的后端缘。端子罩49安装于上壳体24,且盖部54以铰接部53为中心而转动,从而在堵塞上壳体24的窗部44的状态下,盖锁定部55收容于盖锁定接受部48内。由此,在盖部54被关闭的状态下被保持。
[0091]
[端子17]
[0092]
如图5所示,端子17连接于配设于下壳体23的配线槽25的电线21的一个端部。电线21具有包含导电性的金属的芯线(未图示)和包含覆盖芯线的外周的绝缘性的合成树脂的绝缘包膜57。在电线21的端部,绝缘包膜57被剥皮,从而芯线露出。电线21的另一个端部连接于未图示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
[0093]
构成芯线的金属能够选择铜、铜合金、铝或铝合金等任意的金属。芯线既可以是多个金属细线被捆扎而成的双绞线,另外也可以是包含1个金属杆材的所谓的单芯线。本实施方式的芯线设为双绞线。
[0094]
如图8所示,端子17是导电性的金属板材被冲压加工成预定的形状而成的。端子17
具有:绝缘筒58,压接于电线21的绝缘包膜57的外周;接线筒59,形成于绝缘筒58的前方,压接于从绝缘包膜57的端部露出的芯线的外周;卡合板部60,从接线筒59向前方延伸;连结部61,从卡合板部60的前端缘向前方延伸;及弹性接触部18,形成于连结部61的前端部。
[0095]
卡合板部60具有:上板62;左引导板33,从上板62的左侧缘向下方延伸;及右引导板34,从上板62的右侧缘向下方延伸。
[0096]
如图8所示,在上板62中,在左右方向的中央位置附近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u字槽63。由该u字槽63在上板62中形成有弹性卡合片64。弹性卡合片64从上板62的靠近前端的位置向后方延伸地形成。弹性卡合片64在从上方观察时呈在前后方向上细长地延伸的长方形形状。弹性卡合片64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能够弹性变形。在弹性卡合片64的靠近后端部的位置处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卡合凸部65。卡合凸部65嵌入到形成于下壳体23的等待位置卡定部37内,从而使端子17保持于等待位置,另外,卡合凸部65嵌入到连接位置保持部内,从而使端子17保持于连接位置。
[0097]
在卡合板部60的靠近左端部的位置处形成有从上板62的左端部至左引导板33的上端部为止开口的左卡合孔66。另外,在卡合板部60的靠近右端部的位置处形成有从上板62的右端部至右引导板34的上端部为止开口的右卡合孔67。
[0098]
在上板62的前端缘形成有从左右方向的中央位置附近向前方延伸的连结部61。连结部61在从上方观察时呈长方形形状。连结部61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上板62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的大致三分之一。
[0099]
形成于连结部61的前端缘的弹性接触部18具有:左弹性片68,从连结部61的前端缘向左方延伸;及右弹性片69,从连结部61的前端缘向右方延伸。左弹性片68与右弹性片69左右对称地形成。
[0100]
左弹性片68在板面朝着前后方向的状态下形成,在前后方向上能够弹性变形。在左弹性片68的靠近左端部的位置处形成有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左接点部70。
[0101]
右弹性片69在板面朝着前后方向的状态下形成,在前后方向上能够弹性变形。在右弹性片69的靠近右端部的位置处形成有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右接点部71。
[0102]
左接点部70及右接点部71与导电板12的端子接触面19从后方弹性地接触,从而导电板12与端子17电连接。由此,蓄电元件11的电极面14的电压由端子17经由导电板12探测。
[0103]
[端子17与壳体20的卡合构造]
[0104]
如图5的箭头线u所示,端子17按照使左引导板33及右引导板34朝向下方的姿势,从上方组装于下壳体23。左引导板33收容于左引导槽31内,右引导板34收容于右引导槽32内。此时,左引导槽31的左侧前止动部35嵌入到左引导板33的左卡合孔66内,右引导槽32的右侧前止动部嵌入到右引导板34的右卡合孔67内。
[0105]
如图9所示,形成于端子17的上板62的弹性卡合片64的卡合凸部65嵌入到下壳体23的等待位置卡定部37内。由此,端子17保持于等待位置卡定部37。
[0106]
如图10所示,两个第一保持部72向下方突出地形成于端子罩49的下表面,该两个第一保持部72从前方抵接于卡合板部60的上板62的前缘部。两个第一保持部72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两个第一保持部72的间隔形成为比连结部61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宽。由此,使连结部61位于两个第一保持部72之间(参照图11)。
[0107]
如图10所示,在端子罩49的下表面,在形成于卡合板部60的上板62的右卡合孔67
及左卡合孔66的前端缘的各个前端缘,从后方抵接的两个第二保持部73向下方突出地形成。各第二保持部73分别位于形成于上板62的左卡合孔66及右卡合孔67的内部(参照图11)。
[0108]
如图10所示,在端子罩49的下表面的前端缘,左按压部74及右按压部75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该左按压部74及右按压部75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向下方突出。左按压部74与右按压部75的左右方向的间隔被设定成与连结部61的左右方向的间隔相同,或比其稍大。由此,连结部61位于左按压部74与右按压部75之间(参照图11)。
[0109]
如图10所示,在左按压部74的后端部,向左方延伸的左增强部76从端子罩49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地形成。在右按压部75的后端部,向右方延伸的右增强部77从端子罩49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地形成。
[0110]
[本实施方式的组装工序]
[0111]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0的组装工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蓄电模块10的组装工序不限定于以下的记载。
[0112]
在电线21的端部,绝缘包膜57被剥皮,从而芯线从绝缘包膜57的端部露出。
[0113]
金属板材被冲压加工成预定的形状,从而形成端子17。绝缘筒58压接于绝缘包膜57的外周,接线筒59压接于芯线的外周。由此,电线21与端子17电连接。
[0114]
通过使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射出成型,从而形成下壳体23、上壳体24及端子罩49。如图5所示,端子17从上方(用箭头线u表示的方向)配置于下壳体23的端子收容部26,并且电线21从上方配设于配线槽25内。
[0115]
在配线槽25内,电线21配置于电线卡合爪29的下方。由此,电线21在配线槽25内以向上方止脱的状态被保持。进而,电线21夹持于一对电线卡定部27之间。由此,电线21在配线槽25内以向右方止脱的状态被保持。
[0116]
如图12所示,端子17的左引导板33从上方插入到下壳体23的左引导槽31,端子17的右引导板34从上方插入到下壳体23的右引导槽32。左引导板33的下端缘从上方抵接于左引导槽31的左侧前止动部35,右引导板34的下端缘从上方抵接于右引导槽32的右侧前止动部。由此,左引导板33和右引导板34在左右方向上扩展变形。
[0117]
进而,当端子17向下方被按压时,左引导板33及右引导板34发生复原变形,从而在左卡合孔66内收容左侧前止动部35,在右卡合孔67内收容右侧前止动部。
[0118]
端子17的卡合凸部65被嵌入到下壳体23的等待位置卡定部37内,从而端子17相对于下壳体23而保持于等待位置。
[0119]
如图13所示,端子罩49从上方组装于端子17。使连结部61位于形成于端子罩49的下表面的左按压部74与右按压部75之间及两个第一保持部72之间,端子罩49组装于端子17。此时,端子罩49的两个第二保持部73分别位于端子17的左卡合孔66及右卡合孔67的内部。左增强部76和右增强部77从前方抵接于端子窗部30的后端部,从而抑制端子17向后方移动(参照图11)。
[0120]
如图14所示,上壳体24相对于下壳体23而从上方组装。形成于上壳体24的锁定部40与形成于下壳体23的锁定接受部41弹性地卡定,从而上壳体24与下壳体23一体地组装。
[0121]
如图9所示,端子罩49位于上壳体24的窗部44内。另外,端子罩49的前凸缘50、左凸缘51及右凸缘52分别收容于窗部44的前凸缘收容部45、左凸缘收容部及右凸缘收容部。由
此,端子罩49由上壳体24以向上方止脱的状态保持。相对于下壳体23而保持于等待位置的状态的端子17所安装的端子罩49是相对于上壳体24而保持于临时卡定位置的状态。
[0122]
如图9所示,在相对于上壳体24而端子罩49保持于临时卡定位置的状态下,弹性接触部18位于比下壳体23的前端缘靠后方的位置。详细而言,左接点部70的前端部及右接点部71的前端部位于比下壳体23的前端缘靠后方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产生异物与左接点部70及右接点部71接触而弹性接触部18发生变形等不良状况。
[0123]
在相对于上壳体24而端子罩49保持于临时卡定位置的状态下,如图15所示,第一保持部72从前方抵接于上板62的前端缘。另外,如图16所示,第二保持部73从后方抵接于上板62中的左卡合孔66及右卡合孔67的前侧的孔缘部。左侧前止动部35位于左卡合孔66的内部,右侧前止动部位于右卡合孔67的内部。
[0124]
在相对于上壳体24而端子罩49保持于临时卡定位置的状态下,即使以铰接部53为轴而使盖部54转动,由于盖部54的后端缘抵接于窗部44的后侧的开口缘部,从而上壳体24的窗部44也不会被堵塞。
[0125]
如图9所示,配线模块13的下侧嵌入部39及上侧嵌入部42从上方嵌入到导电板12的槽部16内,从而导电板12与配线模块13被组装。在下侧嵌入部39及上侧嵌入部42嵌入到槽部16内的状态下,下侧嵌入部39及上侧嵌入部42的下端部成为与槽部16的下表面分离的状态。
[0126]
相对于下壳体23而保持于临时卡定位置的状态的端子罩49向前方被按压。于是,由端子罩49的第二保持部73从后方按压形成于上板62的左卡合孔66及右卡合孔67的前侧的开口缘。于是,端子17向前方移动。此时,卡合凸部65碰触到等待位置卡定部37的开口缘,从而弹性卡合片64向上方弯曲变形。
[0127]
进而,当端子罩49向前方被按压时,卡合凸部65嵌入到接触位置卡定部38内,弹性卡合片64发生复原变形。由此,端子17相对于下壳体23而保持于接触位置。另外,端子罩49相对于下壳体23而移动到正式卡定位置(参照图17)。
[0128]
当端子罩49相对于下壳体23而从临时卡定位置移动至正式卡定位置时,形成于端子罩49的下表面的左按压部74与左弹性片68的后表面接触地向前方按压,并且右按压部75与右弹性片69的后表面接触地向前方按压。当端子罩49相对于下壳体23而移动至正式卡定位置时,端子17的左接点部70及右接点部71从后方接触于导电板12的端子接触面19。于是,左弹性片68及右弹性片69发生弹性变形。由此,由于在左弹性片68中产生的反弹力而左接点部70被按压到端子接触面19,并且由于在右弹性片69中产生的反弹力而右接点部71被按压到端子接触面19。进而,左按压部74向前方按压左弹性片68,并且右按压部75向前方按压右弹性片69,所以左接点部70及右接点部71与端子接触面19可靠地接触。由此,导电板12与端子17电连接(参照图18)。
[0129]
如图19及图20所示,在端子17相对于下壳体23而保持于接触位置的状态下,左侧前止动部35位于左引导板33的左卡合孔66内,从前方抵接于左卡合孔66的后缘部。同样地,右前止动部位于右引导板34的右卡合孔67内,从前方抵接于右卡合孔67的后缘部。由此,抑制端子17比接触位置靠前方移动。
[0130]
在端子罩49相对于下壳体23而移动到正式卡定位置之后,盖部54以铰接部53为轴而转动。由此,上壳体24的窗部44被盖部54堵塞。形成于盖部54的后端部的盖锁定部55与形
成于上壳体24的窗部44的后端缘的盖锁定接受部48卡定,从而保持上壳体24的窗部44被盖部54堵塞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配线模块13的上表面成为共面(参照图19)。
[0131]
进而,在下侧嵌入部39及上侧嵌入部42嵌入到槽部16内的状态下,形成于导电板12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导电板侧接触面15与形成于配线模块13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配线模块侧接触面22共面。
[0132]
以使相邻的蓄电元件11的电极面14的极性不同的方式配置多个蓄电元件11,在其之间配置导电板12与配线模块13被组装了的状态的构件。此时,以在从多个蓄电元件11的层叠方向(上下方向)观察时使导电板12与配线模块13被组装了的状态的构件不从蓄电元件11的外形形状突出的方式配置。由此,多个蓄电元件11经由导电板12电连接。另外,蓄电元件11的电压由端子17经由导电板12探测。多个蓄电元件11由未图示的加压构件以预定的压力夹持。由此,蓄电模块10完成(参照图1)。
[0133]
此外,在由于维护等而切断端子17与导电板12的电连接时,以如下方式进行。卸下加压构件,从多个蓄电元件11之间取出导电板12与配线模块13组装而成的构件。解除端子罩49的盖锁定部55与下壳体23的盖锁定接受部48的卡定构造,盖部54以铰接部53为轴而转动。由此,端子罩49能够从正式卡定位置向后方移动到临时卡定位置。在该状态下,向后方按压端子罩49。于是,端子罩49的第一保持部72与端子17的上板62的前缘部接触,向后方按压端子17。由此,卡合凸部65从接触位置卡定部38向后方移动,嵌入到等待位置卡定部37内。由此,端子17移动到等待位置,弹性接触部18与导电板12的端子接触面19分离。其结果,导电板12与端子17的电连接被切断。
[0134]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0135]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蓄电模块10,具备:正面和背面分别具有正极及负极的电极面14的多个蓄电元件11、与多个蓄电元件11的电极面14电连接的导电板12及与导电板12电连接的配线模块13,多个蓄电元件11以使相邻的蓄电元件11的电极面14相向的方式沿着上下方向排列,相邻的蓄电元件11的电极面14彼此通过配置于相邻的蓄电元件11的电极面14之间的导电板12而电连接,在相邻的蓄电元件11之间配置有配线模块13,导电板12及配线模块13配置于比从上下方向观察到的多个蓄电元件11的外形靠内侧处。
[0136]
导电板12及配线模块13配置于比从上下方向观察到的多个蓄电元件11的外形靠内侧处,所以相比于使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端子从导电板12的侧缘突出的构造,能够使蓄电模块10小型化。
[0137]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导电板12中的与电极面14接触的导电板侧接触面15和配线模块13中的与电极面14接触的配线模块侧接触面22共面地形成。
[0138]
导电板侧接触面15和配线模块侧接触面22共面地形成,所以在导电板12与配线模块13的边界部分不产生台阶。由此,抑制蓄电元件11的电极面14因台阶而变形等不良状况。
[0139]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配线模块13具备绝缘性的壳体20、收容于壳体20的端子17及与端子17连接的电线21,端子17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接触部18,导电板12在与电极面14未接触的侧缘具有端子接触面19,端子17的弹性接触部18与端子接触面19弹性地接触。
[0140]
导电板12的端子接触面19与配线模块13的端子17弹性地接触,从而导电板12与端
子17电连接,所以相比于使外部连接用的端子17从导电板12的侧缘突出的构造,能够使蓄电模块10小型化。
[0141]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导电板12在形成有端子接触面19的侧缘的附近设置有与端子接触面19平行地延伸的槽部16,在配线模块13中,设置有嵌入到槽部16的下侧嵌入部39及上侧嵌入部42。
[0142]
配线模块13的下侧嵌入部39及上侧嵌入部42嵌入到导电板12的槽部16,从而导电板12与配线模块13牢固地组装。由此,能够提高导电板12与配置于配线模块13的端子17的电连接可靠性。
[0143]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导电板12与配线模块13被组装了的状态的壳体20内,端子17被配置成能够在弹性接触部18与导电板12的端子接触面19接触的接触位置和弹性接触部18与导电板12的端子接触面19分离的等待位置之间移动,壳体20具有:将端子17卡定于等待位置的等待位置卡定部37及将端子17卡定于接触位置的接触位置卡定部38。
[0144]
在端子17配置于等待位置的状态下,端子17的弹性接触部18与端子接触面19分离,所以抑制产生弹性接触部18与端子接触面19在未意图的时期接触而弹性接触部18发生变形等不良状况。另外,端子17移动到接触位置,从而能够使弹性接触部18与端子接触面19可靠地电连接,所以能够提高导电板12与端子17的电连接可靠性。
[0145]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壳体20和端子17的一方具有向壳体20和端子17的另一方突出并且抑制端子17比接触位置更接近端子接触面19的左侧前止动部35及右侧前止动部。
[0146]
利用左侧前止动部35及右侧前止动部来抑制端子17与端子接触面19过度地接近,所以能够抑制弹性接触部18过度弯曲。由此,能够提高导电板12与端子17的电连接可靠性。
[0147]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壳体20的与端子17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窗部44,堵塞窗部44的端子罩49以能够在临时卡定位置与正式卡定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壳体20,端子罩49具有:在保持于临时卡定位置的状态下将端子17保持于等待位置的第一保持部72及在保持于正式卡定位置的状态下将端子17保持于接触位置的第二保持部73。
[0148]
通过使端子罩49从临时卡定位置移动到正式卡定位置,从而作业人员无需与端子17直接接触,就能够使端子17从等待位置移动到接触位置。由此,能够提高制造蓄电模块10时的安全性。
[0149]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端子罩49具有经由铰接部53一体地形成的盖部54,在端子罩49配置于临时卡定位置的状态下,盖部54是从壳体20突出的状态,在端子罩49配置于正式卡定位置的状态下,盖部54以铰接部53为轴而转动,从而堵塞窗部44,在窗部44被端子罩49及盖部54堵塞的状态下,壳体20、罩及盖部54共面。
[0150]
在端子罩49配置于临时卡定位置的状态下,盖部54不关闭。因此,盖部54从壳体20突出,所以无法将该状态的配线模块13组装于蓄电元件11。另一方面,在端子罩49配置于正式卡定位置的状态下,端子罩49及盖部54与壳体20共面,所以能够将该状态的配线模块13与蓄电元件11进行组装。由此,能够抑制作业人员错误地将端子罩49配置于临时卡定位置的状态的配线模块13组装于蓄电元件11。
[0151]
另外,在端子罩49配置于正式卡定位置的状态下,窗部44被盖部54堵塞,所以能够抑制作业人员触摸端子17。
[0152]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弹性接触部18具有沿着端子接触面19延伸并且能够在与
端子接触面19交叉的方向上弹性变形的左弹性片68及右弹性片69、及分别设置于左弹性片68及右弹性片69的靠近前端部的位置而向端子接触面19突出的左接点部70及右接点部71,端子罩49具有在端子罩49配置于正式卡定位置的状态下与左弹性片68及右弹性片69接触而将弹性片向端子接触面19按压的左按压部74及右按压部75。
[0153]
左按压部74及右按压部75将左弹性片68及右弹性片69向端子接触面19按压,从而能够使左接点部70及右接点部71与端子接触面19可靠地接触。由此,能够提高端子17与导电板12的电连接可靠性。
[0154]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壳体20具有配设有电线21的配线槽25,在配线槽25的底壁突出有将电线21卡定的一对电线卡定部27。
[0155]
电线21卡定于一对电线卡定部27,从而抑制在拉伸力被施加到电线21的情况下拉伸力传递至端子17。
[0156]
《其它实施方式》
[0157]
(1)蓄电模块10所包含的蓄电元件11的个数不被限定,也可以为两个、三个或五个以上。
[0158]
(2)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线模块13设为配置于导电板12的后方的结构,但不限于此,配线模块13既可以设为配置于导电板12的前方的结构,也可以设为配置于导电板12的左方或右方的结构,能够相对于导电板12而配置于任意的位置。
[0159]
(3)一对电线卡定部27也可以省略。
[0160]
(4)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端子17的弹性接触部18与导电板12的端子接触面19弹性地接触而端子17与导电板12电连接的结构,但不限于此,端子17与导电板12能够通过锡焊、软钎焊等钎焊、超声波焊接、激光焊接、电弧焊接、电阻焊接等焊接、螺钉固定、螺栓紧固、铆接紧固等任意的手法电连接。
[0161]
(5)蓄电元件11的排列方向既可以是前后方向,也可以是左右方向,能够设为任意的方向。
[0162]
(6)蓄电元件11既可以是锂离子二次电池、镍氢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另外,也可以是电容器。
[0163]
(7)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在端子17的弹性接触部18具有左弹性片68及右弹性片69的结构,但弹性接触部18既可以设为具有1个弹性片的结构,另外,也可以设为具有3个以上的弹性片的结构。
[0164]
附图标记说明
[0165]
10:蓄电模块
[0166]
11:蓄电元件
[0167]
12:导电板
[0168]
12a:后端缘
[0169]
13:配线模块
[0170]
14:电极面
[0171]
15:导电板侧接触面
[0172]
16:槽部
[0173]
17:端子
[0174]
18:弹性接触部
[0175]
19:端子接触面
[0176]
20:壳体
[0177]
21:电线
[0178]
22:配线模块侧接触面
[0179]
23:下壳体
[0180]
24:上壳体
[0181]
25:配线槽
[0182]
26:端子收容部
[0183]
27:电线卡定部
[0184]
28:配线突部
[0185]
29:电线卡合爪
[0186]
30:端子窗部
[0187]
31:左引导槽
[0188]
32:右引导槽
[0189]
33:左引导板
[0190]
34:右引导板
[0191]
35:左侧前止动部
[0192]
37:等待位置卡定部
[0193]
38:接触位置卡定部
[0194]
39:下侧嵌入部
[0195]
40:锁定部
[0196]
41:锁定接受部
[0197]
42:上侧嵌入部
[0198]
43:退避孔
[0199]
44:窗部
[0200]
45:前凸缘收容部
[0201]
48:盖锁定接受部
[0202]
49:端子罩
[0203]
50:前凸缘
[0204]
51:左凸缘
[0205]
52:右凸缘
[0206]
53:铰接部
[0207]
54:盖部
[0208]
55:盖锁定部
[0209]
57:绝缘包膜
[0210]
58:绝缘筒
[0211]
59:接线筒
[0212]
60:卡合板部
[0213]
61:连结部
[0214]
62:上板
[0215]
63:u字槽
[0216]
64:弹性卡合片
[0217]
65:卡合凸部
[0218]
66:左卡合孔
[0219]
67:右卡合孔
[0220]
68:左弹性片
[0221]
69:右弹性片
[0222]
70:左接点部
[0223]
71:右接点部
[0224]
72:第一保持部
[0225]
73:第二保持部
[0226]
74:左按压部
[0227]
75:右按压部
[0228]
76:左增强部
[0229]
77:右增强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