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94132发布日期:2021-06-22 17:12阅读:90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连接电路的一种电器元件,主要运用在航空、航天、医疗、军用设备等领域,电连接器能够使电路连接更加简单,连接效果更加可靠的电气元件,其应用相当的广泛。

现有的连接器在使用时,插针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偏移,使得连接器的插接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连接器,其可以容纳接受由于设备长期使用时所必然产生的偏移,对连接器不会有任何损伤的情况下保证正常插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插头和插座;

其中,插头的一侧侧壁上设有插针,所述插座的一侧侧壁上设有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为导电材质所述接触面的数量与所述插针的数量相匹配;

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电连接时,所述插头设有所述插针的侧壁和所述插座设有所述接触面的侧壁相对设置,所述插针和所述接触面对应抵接;

所述接触面的面积大于所述插针的端面面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针和所述接触面均设有两个以上,且一一对应;

其中,每相邻两个所述接触面之间设有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电连接时,所述插针抵接在对应的所述接触面的中心位置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触面的面积为所述插针的端面的面积的三倍以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触面通过将导电片安装在所述插座的侧壁上实现;

其中,所述插座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结构与所述导电片的结构相同,所述导电片焊接在所述安装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头上设有防护圈,所述防护圈呈环状设置,所述防护圈围绕在所述插针的外侧周向设置;

所述插座和所述插头电连接时,所述防护圈与所述插座的侧壁抵接,所述接触面位于所述防护圈的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圈为弹性防护圈,所述防护圈上开设有凹槽;

所述凹槽围绕所述防护圈的外壁周向开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圈为橡胶件,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防护圈的外壁的中部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片呈圆形片状,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呈圆形设置;

所述导电片朝向所述安装槽的槽口一侧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平齐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以上的所述插针沿所述插头设置所述插针一侧端面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两个以上的所述接触面沿所述插座设置所述接触面一侧侧面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所述接触面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插针的端面面积的三倍,且小于或等于所述插针的端面面积的六倍。

本申请实施例连接器设有插头和插座,在使用时将插头和插座电连接,此时插针和接触面抵接,且每一个接触面上均接触有一个插针。由于接触面的面积要大于插针的端面处的面积,所以在接触面与插针抵接时会留有余量。在插针由于插头和插座插接次数过多造成插针偏移,或者由于插头和插座安装造成插针偏移时,接触面也可以与插针抵接,从而保证插头和插针的正常插接。由此,本申请实施例连接器可以接受插针在一定范围内偏移,尤其是可以容纳接受由于设备长期使用时所必然产生的偏移,对连接器不会有任何损伤的情况下保证正常插接。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插头的主体结构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插座的主体结构图;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插头的主视图;

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插头的左视图;

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插头的俯视图;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插座的主视图;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插座的左视图;

图8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插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插头100的主体结构图。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插座200的主体结构图。如图1或图2所示,该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插座200和插头100,其中,插座200的第一侧壁上设有插针300,插座200的第一侧壁上设有接触面400,接触面400围为导电材质,以使插头100和插座200电连接,且接触面400的数量与插针300的数量相匹配。其中,插座200和插针300插接电连接时,插头100的第一侧壁和插座200的第一侧壁相对设置,插针300和接触面400对应抵接。上述的接触面400的面积大于插针300的端面面积。

本申请实施例连接器设有插头100和插座200,在使用时将插头100和插座200电连接,此时插针300和接触面400抵接,且每一个接触面400上均接触有一个插针300。由于接触面400的面积要大于插针300的端面处的面积,所以在接触面400与插针300抵接时会留有余量。在插针300由于插头100和插座200插接次数过多造成插针300偏移,或者由于插头100和插座200安装造成插针300偏移时,接触面400也可以与插针300抵接,从而保证插头100和插针300的正常插接。由此,本申请实施例连接器可以接受插针300在一定范围内偏移,尤其是可以容纳接受由于设备长期使用时所必然产生的偏移,对连接器不会有任何损伤的情况下保证正常插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插头100和插座200转动连接,以使插头100和插座200电连接或者断开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触面400设有两个以上,相邻的接触面400之间设有距离。此处,应当指出的是,与接触面400相对应的插针300也设有两个以上,且插针300的数量与接触面400的数量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连接器设有转动连接的插头100和插座200,可以将插座200固定旋转插头100,插头100上的插针300逐渐邻近插座200上的接触面400,直至插针300和接触面400抵接,且每一个接触面400上均接触有一个插针300,由此,完成插头100和插座200的电连接。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插头100和插座200可以铰接设置,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插头100和插座200可以通过阻尼转轴铰接,由此,通过阻尼转轴的设置可以使得插头100和插座200在插接后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不会分离。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插头100和插座200电连接时,插针300位于对应的接触面400的中心位置处,两个以上的接触面400阵列分布。本申请实施例连接器在处于使用状态时(即,插头100和插座200电连接),插针300位于接触面400的中心位置为最佳位置,使得接触面400在面积一定时接受插针300在不同方向上的偏移,且不同方向上的偏移尽可能地大。

此处,应当指出的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应的两个以上的插针300也阵列分布。此处,还应当指出的是,此处接触面400的阵列可以为等间距阵列,也可以为不等间距阵列,此处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触面400的面积为插针300的端面的面积的三倍以上。此处,还应当指出的是,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接触面400的面积可以尽可能的大,只要相邻的接触面400之间不接触即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触面400通将导电片安装在插座200的侧壁上实现,其中,插座200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结构与导电片的结构相同,导电片焊接在安装槽内。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电片可以呈圆形片状,安装槽的槽口呈圆形设置,导电片朝向安装槽的槽口一侧与安装槽的槽口平齐设置。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导电片朝向安装槽的槽口一侧也可以位于安装槽的内部,且邻近安装槽的槽口设置。

通过安装槽的设置可以将导电片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使得导电片的连接更加的牢固,且减少了插座200的厚度。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插座200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呈矩形,放置槽内部焊接有放置板,放置板上开设有放置槽。由此,进一步的方便了导电片的设置,降低了插座200的制作难度。

此处,还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电片也可以直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插座200的第一侧壁上,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固定在插座200上,例如,采用印刷的方式与插座200的通电导线电连接,此处,不做赘述。

连接器连接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插头100上设有防护圈500,防护圈500呈环状设置,且防护圈500围绕插针300的外侧周向设置。插座200和插头100电连接时,防护圈500与插座200的侧壁抵接,接触面400位于防护圈500的内部。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插插针300设有两个以上时,防护圈500绕两个以上的插针300周向设置,以使插针300均位于防护圈500所围成的空间内部。在插头100和插座200插接时,防护圈500与插座200抵接,且接触面400均位于防护圈500所围成的空间内部。由此,使得在本申请实施例连接器处于闭合(电连接)状态时,通过防护圈500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避免接触面400和插针300受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护圈500为弹性防护圈500,防护圈500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绕防护圈500的外壁周向开设。由此,通过凹槽的设置可以接受较大挤压及变形,能够在有一定变形的情况下保证防水的效果。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护圈500为橡胶件,凹槽开设在防护圈500的外部的中部位置处。由此,优化了防护圈500的结构,保证了防护圈500开设凹槽的两侧厚度。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护圈500背离插头100的一端上设有吸附部,吸附部可以呈吸盘结构,并绕防护圈500的周向设置,以使防护圈500可以通过吸附部与插座200紧密贴合。由此,可以进一步的起到密封、防水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以上的插针300沿插头100的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两个以上的接触面400沿插座200的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均为间隔分布。接触面400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插针300的端面面积的三倍,或者小于或等于插针300的端面面积的六倍。

如图3、图4、图5、图6、图7或图8所示,此处,还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插头100可以为异形插头100,插头100包括插头头部110和插头尾部120,其中,插头头部110呈矩形体状,插头头部110的第一侧壁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插针300。插头尾部120固定安装在插头头部110的第三侧壁上,其中,插头头部110的第三侧壁与插头头部110的第一侧壁相对设置。插头100尾部与插头头部110呈钝角状连接,且插头头部110和插头尾部120的连接处采用曲面过渡。插头尾部120远离插头头部110的一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一穿槽,第一穿槽的沿插头尾部120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穿槽的顶部呈圆弧状。插头头部110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且第一盲孔邻近插头头部110的第二侧壁设置,第二盲孔邻近插头头部110的第四侧壁设置。其中,插头头部110的第一侧壁、插头头部110的第二侧壁、插头头部110的第三侧壁和插头头部110的第四侧壁围成矩形框架。第一盲孔的底部开设有第一穿孔111,第二盲孔的底部开设有第二穿孔112。插头100尾部远离插头头部110的一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切角和第二切角,且第一切角和第二切角分别位于插头100尾部远离插头头部110的一侧的两脚处。第一切角的底部设有第三穿孔121,第二切角的底部开设有第四穿孔122。其中,第一穿孔111、第二穿孔112、第三穿孔121和第四穿孔122用于通过穿过螺栓连接至外部部件。防护圈500设置在插头头部110的第一侧壁上,且插针300位于防护圈500的内部围成的区域处。

此处,还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插座200呈盒状,插座200的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均呈梯形状,插座200的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呈钝角状,且钝角向下弯折。其中,插座200的第一侧壁、插座200的第二侧壁、插座200的第三侧壁和插座200的第四侧壁围成框架状。插座200的顶部开设有第三盲孔和第四盲孔,且第三盲孔和第四盲孔分别邻近插座200的第二侧壁和插座200的第四侧壁设置,第三盲孔的底部开设有第五穿孔210,第四盲孔的底部开设有第六穿孔220,第五穿孔210和第六穿孔220用于穿过螺栓连接至外部部件。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