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0157发布日期:2021-10-12 15:34阅读:91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由于多数电子装置间传输的资料量持续增加,为提供使用者更友善的使用经验,多数电子装置间传输讯号的速度随之而增加。电连接器是一种位于不同电子装置间的电子讯号沟通桥梁,因此也随着上述情形而频繁地应用于各式电子装置。
3.惟,在电子装置体积极小化的趋势下,电连接器的整体体积也随着被要求必须缩小。随之而来的,即是影响电连接器封装在电路板上的结构稳定性,其容易随着电连接器使用(对接插拔)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4.据此,如何在上述趋势之下有效地提升电连接器配置在电路板上的结构强度,即是相关技术人员所需考虑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由双层壳结构与交错式接脚而提高电连接器的结构强度。
6.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多个端子、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端子配置于绝缘本体。第一壳体套设于绝缘本体以形成适于对接另一电连接器的接口,第一壳体具有邻近接口的至少一第一接脚。第二壳体叠置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具有远离接口的至少一第二接脚。
7.优选地,上述的第二壳体具有至少一凹陷,第一接脚延伸并穿出凹陷以暴露于第二壳体外。
8.优选地,上述的绝缘本体具有彼此相对的前侧与后侧,以及彼此相对的两旁侧,接口位于前侧,凹陷、第一接脚与第二接脚位于两旁侧的至少其中之一。
9.优选地,上述的电连接器适于由第一接脚与第二接脚固定于电路板上。
10.优选地,上述的电连接器具有插拔轴向,第二壳体沿插拔轴向的尺寸小于第一壳体沿插拔轴向的尺寸,上述的前侧与后侧位于所述插拔轴向上。
11.优选地,上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接脚的局部未被第二壳体遮蔽。
12.优选地,上述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为金属壳体。
13.优选地,上述的电连接器为插座电连接器。
14.优选地,上述的第一壳体具有环形本体与从环形本体延伸出的第一接脚,第二壳体具有ㄇ形本体与从ㄇ形本体延伸出的第二接脚,环形本体套设于绝缘本体,ㄇ形本体叠置且扣持于环形本体。
15.优选地,上述的第一接脚与环形本体之间存在冲压后的镂空部,镂空部背对ㄇ形本体。
16.优选地,上述的第一壳体扣持于ㄇ形本体的相对两侧翼。
17.优选地,上述的第一壳体与第一接脚以及第二壳体与第二接脚构成绝缘本体外的双层壳与内外交错式接脚配置结构。
18.基于上述,电连接器由先后在绝缘本体外配置不同层次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除形成电连接器用以于另一电连接器对接的接口外,还将第一壳体的第一接脚设置于邻近接口处,而将第二壳体的第二接脚设置于远离接口处。如此,将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存在彼此叠置的结构关系,更由接脚的位置差异,而能提高电连接器的结构强度。
19.当电连接器与另一电连接器进行插拔对接时,使用者所施加的插拔力将会同时影响绝缘本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而当以在内层的第一壳体的第一接脚是靠近接口,而在外层的第二壳体的第二接脚是远离接口,变因此形成交错式结构,进而有效地分散前述施加的插拔力,也因此提高电连接器的耐用程度。
20.附图说明
21.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22.图2以另一视角绘示图1的电连接器。
23.图3绘示图2的电连接器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24.图4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侧视图。
25.符号说明100、300:电连接器110:绝缘本体120:端子130:第一壳体131:环形本体132:第一接脚133:镂空部134、145、345:扣接结构140、340:第二壳体141:凹陷142、342:第二接脚143:ㄇ形本体144:后盖200:电路板a1、a2:接口s1:前侧s2:后侧s3、s4:旁侧w1、w2:侧翼x

y

z:直角座标。
26.具体实施方式
27.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示意图。图2以另一视角绘示图1的电连接器。在此同时提供直角座标x

y

z以利于构件描述。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例如是usb typs

c电连接器,尤其是用以配置在电路板200上的插座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10、多个端子120、第一壳体130以及第二壳体140。端子120配置于绝缘本体110。第一壳体130套设于绝缘本体110,第一壳体130具有至少一第一接脚132。第二壳体140叠置于第一壳体130。绝缘本体110与第一壳体130形成接口a1,接口a1适于对接另一电连接器(未绘示)。第二壳体140具有至少一第二接脚142,其中第一接脚132邻近接口a1,第二接脚142远离接口a1,亦即,沿x轴,第一接脚132相对于接口a1的距离小于第二接脚142相对于接口a1的距离。
28.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本体110具有彼此相对的前侧s1与后侧s2,以及彼此相对的两旁侧s3、s4,其中接口a1位于前侧s1,第一接脚132与第二接脚142位于旁侧s3、s4的至少其中之一。在此以两旁侧s3、s4皆设置有第一接脚132与第二接脚142为例。如图1、图2所示,第一壳体130具有多个第一接脚132,沿y轴位于接口a1的相对两侧,类似地,第二壳体140具有多个第二接脚142,沿y轴位于接口a1的相对两侧。如图1所示,电连接器100适于由第一接脚132与第二接脚142固定于电路板200上。再者,第一壳体130与第二壳体140为金属壳体,其除了能维持电连接器100所需的结构强度外,还能与电路板200的接地线路电性连接(未绘示),以利于对接另一电连接器时能提供所需的接地效果。再者,以电连接器100与另一电连接器进行插拔的过程中,前侧s1与后侧s2实质上位于插拔轴向(即x轴)上,而旁侧s3、s4位于插拔轴向的相对两侧。
29.图3绘示图2的电连接器的部分结构爆炸图,其中图1与图2未标示的结构皆于图3进行细部标示。请参考图3,第一壳体130具有环形本体131与从环形本体131延伸出的第一接脚132,第二壳体140具有ㄇ形本体143与从ㄇ形本体143延伸出的第二接脚142,环形本体131套设于绝缘本体110,ㄇ形本体143叠置且扣持于环形本体131。第二壳体140具有凹陷141,其用以让第一壳体130的第一接脚132延伸并穿出凹陷141以暴露于第二壳体140之外。
30.在此,第一壳体130具有多个扣接结构134,而第二壳体140也具有多个扣接结构145以与前述扣接结构134对应,且所述扣接结构145与前述凹陷141、第二接脚142分别位于ㄇ形本体143的相对两侧翼w1、w2。当第二壳体140叠置并覆盖第一壳体130时,由扣接结构134、145的适配对接,而让第一壳体130扣持于ㄇ形本体143的相对两侧翼w1、w2,以达到将第一壳体130与第二壳体140固定在一起的效果。同时,也因第一接脚132与第二接脚142分别固定于电路板200(如图1所示),因此更能确保第一壳体130、第二壳体140与电路板200之间的结合强度。此外,对于第二壳体140而言,其还具有后盖144,从ㄇ形本体143朝负x轴方向延伸并弯折,以抵接在绝缘本体110远离接口a1的相对侧。
31.此外,对第一壳体130而言,其第一接脚132是对尚未成型前的环形本体131(未成型前是呈板状)予以冲压弯折而成,并因此在成型后的环形本体131与第一接脚132之间形成冲压后的镂空部133,其中镂空部133背对于第二壳体140的ㄇ形本体143。
32.基于上述,第一壳体130与第二壳体140在绝缘本体110外构成双层壳结构,以提供
电连接器100所需的结构外型及结构强度。再者,第一接脚132与第二接脚142进一步地构成电连接器100的交错式接脚结构,而有利于让第一壳体130与第二壳体140皆能据以与电路板200进行固定,进而使第一壳体130、第二壳体140与电路板200之间存在相互结合结构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连接器100的结构强度。
33.图4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侧视图。请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300中,第一壳体130一如前述实施例,故不再予以赘述,而不同的是,第二壳体340沿电连接器300的插拔轴向(即,x轴)的尺寸小于第一壳体130沿插拔轴向的尺寸,且同样地,前侧s1与后侧s2位于所述插拔轴向上。也就是说,第一壳体130具有第一接脚132的局部未被第二壳体340遮蔽而直接暴露于外,绝缘本体110与第一壳体130形成位于前侧s1的接口a2,而第一壳体130与第二壳体340仅由扣接结构134、345而相互扣持在一起。惟不变的是,第二壳体340的第二接脚342仍维持其远离接口a2,而第一壳体130的第一接脚132仍维持其靠近接口a2的状态,此举同样能达到前述实施例所提的强化结构的效果。
34.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由先后在绝缘本体外配置不同层次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除形成电连接器用以于另一电连接器对接的接口外,还将第一壳体的第一接脚设置于邻近接口处,而将第二壳体的第二接脚设置于远离接口处。如此,将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存在彼此叠置的结构关系,更由接脚的位置差异,而能提高电连接器的结构强度。
35.据此,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在绝缘本体外构成双层壳结构,且第一接脚与第二接脚进一步地构成电连接器的交错式接脚结构。此举将有利于让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皆能据以与电路板进行固定,进而使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电路板之间存在相互结合结构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连接器的结构强度。
36.当电连接器与另一电连接器进行插拔对接时,使用者所施加的插拔力将会同时影响绝缘本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而由前述壳体与接脚的配置,便能有效地分散前述施加的插拔力,也因此提高电连接器的耐用程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