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级耐温等级绝缘换位导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53365发布日期:2021-08-20 20:27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级耐温等级绝缘换位导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换位导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级耐温等级绝缘换位导线。



背景技术:

大型电力变压器的绕组采用换位导线,可以大幅降低负载损耗,降低绕组热点温升,提升绕组机械强度,使结构更加紧凑,并且线圈加工更加简便,故换位导线一经问世,就在大型电力变压器绕组设计和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在使用换位导线时,由于变压器运行时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会对换位导线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热量过高时,会导致换位导线的损坏,进而影响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2)现有的换位导线绝缘性能不好,长期暴漏在外界,会导致换位导线的老化,进而缩短使用寿命;

(3)现有的换位导线在使用时,会受到外界的挤压导致弯曲,当外界的挤压力消除后,换位导线无法自动复位,进而影响使用,为此,提出一种分级耐温等级绝缘换位导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级耐温等级绝缘换位导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级耐温等级绝缘换位导线,包括主体组件、耐温组件和绝缘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铜扁线、绝缘漆层、自粘层和隔离电缆纸;

所述耐温组件包括第一耐温层;

所述绝缘组件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

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内部粘接有第一耐温层,所述第一耐温层的内部粘接有自粘层,所述自粘层的内部粘接有九个绝缘漆层,所述绝缘漆层的内部粘接有铜扁线,所述自粘层的内部粘接有隔离电缆纸,九个所述绝缘漆层相邻的一侧粘接于隔离电缆纸的外侧壁,所述绝缘组件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绝缘层,所述主体组件的外部设有耐温组件和绝缘组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耐温组件还包括第二耐温层、第三耐温层、盲槽、通槽、t型槽和t型杆;

所述第一耐温层的内侧壁粘接有第二耐温层;通过第二耐温层对换位导线起到更好的耐温效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耐温层的内侧壁粘接有第三耐温层;通过第三耐温层进一步对换位导线起到的耐温作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耐温层的内部开设有t型槽,所述第二耐温层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三耐温层的内部开设有盲槽,所述盲槽、通槽和t型槽的外侧壁相连通;通过盲槽、通槽和t型槽相连通,使t型杆可以贯穿在盲槽、通槽和t型槽的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盲槽的内部粘接有t型杆,所述t型杆的外侧壁依次贯穿于通槽和t型槽的内侧壁,通过t型杆贯穿在盲槽、通槽和t型槽的内部,从而对第一耐温层、第二耐温层和第三耐温层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一耐温层、第二耐温层和第三耐温层相对运动从而影响换位导线的工作效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绝缘组件还包括方形壳体、滑槽、滑块、固定块、第一橡胶垫、支撑板、第二橡胶垫和框体;

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侧壁粘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外侧壁焊接有四个方形壳体,所述方形壳体的内部粘接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远离方形壳体的一侧粘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贯穿方形壳体的外侧壁一侧且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壁一侧粘接于第一绝缘层的内侧壁;通过支撑板、固定块及第一橡胶垫的相互配合,对本装置起到抗压的作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方形壳体的内部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邻的一侧焊接于固定块的外侧壁;通过滑槽及滑块的相互配合,对固定块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固定块在第一橡胶垫的作用不稳,进而影响抗压效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远离第一绝缘层的一侧粘接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二橡胶垫远离支撑板的一侧粘接于框体的外侧壁;通过第二橡胶垫对支撑板起到进一步的支撑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设置第一耐温层、第二耐温层和第三耐温层,其耐温材质的耐温效果依次递增,进而对换位导线起到的很好的耐温效果;

二、第一耐温层的外部设置有第一绝缘层及第二绝缘层,通过设置两层绝缘层对本装置起到更好的绝缘保护作用,从而增加换位导线的使用寿命;

三、当第一绝缘层受到外界挤压弯曲后,通过第一橡胶垫带动固定块复位,固定块带动支撑板复位,支撑板带动第一绝缘层复位,进而对换位导线起到抗压复位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耐温层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绝缘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方形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2的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主体组件;11、铜扁线;12、绝缘漆层;13、自粘层;14、隔离电缆纸;20、耐温组件;21、第一耐温层;22、第二耐温层;23、第三耐温层;24、盲槽;25、通槽;26、t型槽;27、t型杆;30、绝缘组件;31、第一绝缘层;32、第二绝缘层;33、方形壳体;34、滑槽;35、滑块;36、固定块;37、第一橡胶垫;38、支撑板;39、第二橡胶垫;301、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级耐温等级绝缘换位导线,包括主体组件10、耐温组件20和绝缘组件30,主体组件10包括铜扁线11、绝缘漆层12、自粘层13和隔离电缆纸14;

耐温组件20包括第一耐温层21;

绝缘组件30包括第一绝缘层31和第二绝缘层32;

第一绝缘层31的内部粘接有第一耐温层21,第一耐温层21的内部粘接有自粘层13,自粘层13的内部粘接有九个绝缘漆层12,绝缘漆层12的内部粘接有铜扁线11,自粘层13的内部粘接有隔离电缆纸14,九个绝缘漆层12相邻的一侧粘接于隔离电缆纸14的外侧壁,绝缘组件30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绝缘层32,主体组件10的外部设有耐温组件20和绝缘组件30。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耐温组件20还包括第二耐温层22、第三耐温层23、盲槽24、通槽25、t型槽26和t型杆27;

第一耐温层21的内侧壁粘接有第二耐温层22;通过第二耐温层22对换位导线起到更好的耐温效果。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耐温层22的内侧壁粘接有第三耐温层23;通过第三耐温层23进一步对换位导线起到的耐温作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耐温层21的内部开设有t型槽26,第二耐温层22的内部开设有通槽25,第三耐温层23的内部开设有盲槽24,盲槽24、通槽25和t型槽26的外侧壁相连通;通过盲槽24、通槽25和t型槽26相连通,使t型杆27可以贯穿在盲槽24、通槽25和t型槽26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盲槽24的内部粘接有t型杆27,t型杆27的外侧壁依次贯穿于通槽25和t型槽26的内侧壁,通过t型杆27贯穿在盲槽24、通槽25和t型槽26的内部,从而对第一耐温层21、第二耐温层22和第三耐温层23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一耐温层21、第二耐温层22和第三耐温层23相对运动从而影响换位导线的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绝缘组件30还包括方形壳体33、滑槽34、滑块35、固定块36、第一橡胶垫37、支撑板38、第二橡胶垫39和框体301;

第二绝缘层32的外侧壁粘接有框体301,框体301的外侧壁焊接有四个方形壳体33,方形壳体33的内部粘接有第一橡胶垫37,第一橡胶垫37远离方形壳体33的一侧粘接有固定块36,固定块36的一侧贯穿方形壳体33的外侧壁一侧且焊接有支撑板38,支撑板38的外侧壁一侧粘接于第一绝缘层31的内侧壁;通过支撑板38、固定块36及第一橡胶垫37的相互配合,对本装置起到抗压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方形壳体33的内部开设有两个滑槽34,滑槽3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5,两个滑块35相邻的一侧焊接于固定块36的外侧壁;通过滑槽34及滑块35的相互配合,对固定块36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固定块36在第一橡胶垫37的作用不稳,进而影响抗压效果。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支撑板38远离第一绝缘层31的一侧粘接有第二橡胶垫39,第二橡胶垫39远离支撑板38的一侧粘接于框体301的外侧壁;通过第二橡胶垫39对支撑板38起到进一步的支撑作用。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第一耐温层21的材质为有机薄膜,通过第一耐温层21对本装置起到基础的耐温作用,第二耐温层22的的材质为高铝型硅酸铝纤维,第二耐温层22的耐温程度高于第一耐温层21,通过第二耐温层22进而对本装置起到较好的耐温作用,第三耐温层23的材质为有机硅树脂,第三耐温层23的耐温程度高于第二耐温层22,进一步的对本装置起到更好的耐温效果,第一绝缘层31的材质为改性二苯醚,第二绝缘层32的材质为改性双马来酰亚胺,通过设置第一绝缘层31及第二绝缘层32对本装置起到更好的绝缘保护作用,通过t型杆27贯穿在盲槽24、通槽25和t型槽26的内部,从而对第一耐温层21、第二耐温层22和第三耐温层23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一耐温层21、第二耐温层22和第三耐温层23相对运动从而影响换位导线的工作效率,通过第一橡胶垫37支撑固定块36,固定块36支撑支撑板38,支撑板38支撑第一绝缘层31,当第一绝缘层31受到外界挤压弯曲后,通过第一橡胶垫37带动固定块36复位,固定块36带动支撑板38复位,支撑板38带动第一绝缘层31复位,进而起到抗压复位的作用,通过第二橡胶垫39对支撑板38起到进一步的支撑作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