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继电器或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6731发布日期:2021-07-23 20:55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继电器或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继电器和接触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继电器或接触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阻容rc延时节能电路要求使用的电源的外特性是0v或额定电压的稳定的电压,切换时为两者的阶跃的电压信号。实际电源的外特性大多存在缓慢上升或下降、带载后瞬时欠压或者快速通断等实际应用场景,这会导致阻容rc延时电路的失效。此类失效也是采用阻容rc延时电路的固态或混合延时继电器常见失效的原因。以蓄电池供电的应用中,特别是传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行业中,这种电源外特性影响更加显著,它会引起以下4种故障现象:

1、当电源的缓慢从0v上升至额定电压,上升时间远大于启动线圈的工作时间即阻容rc延时时间,虽然电源电压在低压下,但rc阻容延时电路已经开始工作,启动线圈在低压下通电并延时工作一定时间,当延时时间结束时启动线圈断电,此过程中启动线圈始终处于较低的欠压状态,未达到启动电压,触点不会实现吸合,当电压缓慢上升至额定电压后,由于线圈已经进入了保持状态,依然无法使触点吸合或可靠吸合;在电源电压缓慢下降时,线圈在关断时无阶跃的复位反力,无法可靠的关断(永磁型)引起功能性失效;

2、当电网中加入重负载,供电电源电压瞬时(≤10ms)下降至较低电压(例如汽车中4.5v),然后再次快速恢复至额定电压,瞬时掉电时会导致保持力瞬时不足,出现触点断开;断开后,当电源再次快速从非零(例4.5v)电压阶跃至额定工作电压,传统的rc延时电路无法复位,无法使启动线圈再次工作,引起持续断故障的功能性失效;

3、在快速切换应用情景下,电源以0v和额定电压的阶跃信号快速切换时,继电器或接触器触点为断开和接通状态切换,但当切换的间隔时间小于rc阻容延时时间(100ms),由于传统的阻容rc延时电路无法快速复位,导致启动线圈不正常工作,触点无法可靠吸合,或者无法可靠的断开,引起功能性失效;

4、电磁型继电器或接触器线圈在关断时产生的反向电压如果不进行抑制,会严重损害外部控制电路,双线圈结构更加严重,部分传统的继电器或接触器线圈内置了泄放回路,具有一定的抑制反向电压的功能,但却引起了关断时间大幅延长和触点回跳次数明显增加,导致触点关断时拉弧时间延长,次数增多,严重降低了产品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型继电器或接触器控制电路,包括用于对电源信号vcc进行整流、滤波及防浪涌的输入及保护模块,以及依次连接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输出端的阻容延时驱动模块、连接有启动线圈的启动线圈控制模块、比例分压驱动模块和连接有保持线圈的保持线圈控制模块;所述阻容延时驱动模块和启动线圈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启动线圈l1,实现继电器或接触器的启动状态、切换状态和保持状态的转换,所述比例分压驱动模块控制,所述保持线圈控制模块控制保持线圈l2导通与关断状态。

优选的,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包括二极管d1、瞬态抑制二极管tvs、以及电容c1;所述二极管d1一端连接电源信号vcc,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tvs和所述电容c1连接,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tvs和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的,所述阻容延时驱动模块包括连接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输出端的电阻r7及其串联的mos管q1、连接所述mos管q1栅极的阻容充电延时电路以及连接所述阻容充电延时电路的快速复位电路,所述阻容充电延时电路控制所述mos管q1导通和闭合;所述电阻r7与mos管q1连接所述启动线圈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阻容充电延时电路包括连接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输出端的电阻r1、通过二极管d3与所述电阻r1串联的电容c2、并联于所述电容c2两端的电阻r5、稳压二极管d4;所述二极管d3和电容c2、所述稳压二极管d4和电阻r5的公共端通过串联的所述稳压二极管d5和电阻r6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电容c2,稳压二极管d4,电阻r5另一端和所述mos管q1的源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快速复位电路包括二极管d3、电阻r3、以及并联于所述电容c2两端的三极管v1和电阻r4;所述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3;所述二极管d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和三极管v1的发射极,所述二极管d3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

优选的,所述启动线圈控制模块包括连接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输出端的启动线圈l1,所述启动线圈l1的另一端串联于所述mos管q2的漏极;所述mos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和电阻r7公共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6与mos管q2的栅极及源极并联。

优选的,所述保持线圈控制模块包括连接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输出端的保持线圈l2、以及串联所述保持线圈l2的mos管q3,所述保持线圈l2连接所述mos管q3的漏极;所述mos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比例分压驱动模块。

优选的,所述比例分压驱动模块包括串联的电阻r8和电阻r9、以及二极管d12和d11;所述电阻r8一端与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二极管d12与所述mos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1与所述mos管q3的栅极和源极两极并联。

优选的,所述启动线圈l1与所述保持线圈l2并联时;所述启动线圈l1和所述保持线圈l2均并联有线圈泄放回路;所述线圈泄放回路包括稳压二极管和反并联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启动线圈l1与所述保持线圈l2串联;所述启动线圈l1和所述保持线圈l2两端均并联有线圈泄放回路;所述线圈泄放回路包括稳压二极管和反并联二极管,所述启动线圈l1和所述保持线圈l2串联后,在启动线圈l1一端与保持线圈l2一端(均为非连接公共端)并联有第二线圈泄放回路。

由上可知,应用本申请提供的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实现了产品在复杂的电源外特性下可靠的接通与关断的能力,减少双线圈的反压对外部控制电路的干扰影响并实现快速关断,减少触点拉弧的情况,大幅延长继电器或接触器的寿命,同时电路结构上实现了并联双线圈以及串联双线圈两种节能电路,满足不同线圈结构的节能控制,实现了在不良的电源外特性情况下,实现可靠工作的功能,同时两种电路结构大幅度降低了在限制条件下的线圈结构的设计难度和成本,提高了结构设计灵活度,达到的技术效果有:

1、双线圈并联启动或单线圈启动时功耗大,电流最大,电磁吸力最大,保证在阻容延时时间结束前触点可靠吸合,阻容延时结束后切换至单线圈或双线圈串联工作的低功耗状态,实现了节能的目的。当电源电压vcc高于额定电压时,线圈电流变大,电磁吸力变大,触点可在短时间内吸合,同时由于电压升高导致rc延时变短,因此启动线圈通电时间也会变短,启动线圈快速进入低功耗工作状态,进一步动态降低继电器或接触器启动功率;当电源电压vcc低于额定电压,电流变小,同时由于电压降低导致rc延时变长,启动线圈的通电时间将被延长,通过延长通断时间进一步降低线圈电流变小带来的吸力不足,触点不可靠吸合的影响。上述在不同电源特性下,此电路进一步实现了动态调整启动功耗,实现节能并保证吸合的可靠。

2、通过本申请涉及的新型的阻容充电延时电路在缓慢升压下实现延时,选择合适的器件参数,设定适当的异常启动电压,当电源电压小于该异常启动电压时,启动线圈将持续保持工作,直至异常电压消失,即在异常电压下,继电器或接触器启动线圈将会持续工作,具有更大的电磁力,始终具有可靠吸合触点的能力,避免缓慢升压导致的延时电路失效,启动线圈无法工作引起产品功能性失效;

3、电源阶跃信号切换时,当切换的间隔时间小于rc阻容延时时间,在快速切换应用情景下,快速复位电路使得实现启动线圈正常工作,触点可靠吸合,避免引起功能性失效;

4、通过线圈泄放回路抑制启动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在断电时间产生反向电压,实现反压抑制功能,缩短继电器或接触器触点关断时间,减少触点回跳次数,减小上述原因导致的触点拉弧的情况,大幅延长继电器或接触器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节能型继电器或接触器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2节能型继电器或接触器控制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传统阻容rc延时节能电路要求使用的电源的外特性是0v或额定电压的稳定的电压,切换时为两者的阶跃的电压信号。实际电源的外特性大多存在缓慢上升或下降、带载后瞬时欠压或者快速通断的应用场景,以上会导致传统阻容rc延时节能电路的失效。上述实际应用场景也是采用阻容rc延时电路的混合延时继电器或接触器及固态延时继电器或接触器常见功能性失效的原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节能型继电器或接触器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对电源信号vcc进行整流、滤波及防浪涌的输入及保护模块1,以及依次连接输入及保护模块1输出端的阻容延时驱动模块2、连接有启动线圈的启动线圈控制模块3、比例分压驱动模块4和连接有保持线圈的保持线圈控制模块5。阻容延时驱动模块2和启动线圈控制模块3连接,两者共同工作实现在不同电源外特性下,控制启动线圈l1,实现继电器或接触器的启动状态、切换状态和保持状态的转换,比例分压驱动模块4与保持线圈控制模块5连接,且用于控制保持线圈l2导通状态。

用于节能型继电器或接触器控制电路的rc阻容延时电路,继承了传统阻容rc延时电路的高可靠性,成本低,电磁兼容性优异的特点,特殊的电路结构设计实现了产品在复杂的电源外特性下可靠的导通与关断的能力,避免引起功能性失效,并且具备进一步动态调整启动功耗的能力;所述的线圈泄放回路,减少双线圈的反压对外部控制电路的干扰影响,实现快速关断,减少触点回跳,减少触点拉弧的情况,大幅延长继电器或接触器的寿命。

具体的,输入及保护模块1包括肖特基二极管d1、瞬态抑制二极管tvs、以及电容c1;瞬态抑制二极管tvs和电容c1并联,肖特基二极管d1一端连接电源信号vcc,另一端分别与瞬态抑制二极管tvs和电容c1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tvs和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该模块通过二极管d1、瞬态抑制二极管tvs、以及电容c1等器件实现对电源信号vcc进行整流、滤波及防浪涌电压等保护功能。其中,整流、滤波及防浪涌电压等部分功能可通过其他相同功能的电子元器件或者电路替换实现。

启动线圈控制模块3包括连接输入及保护模块1输出端的启动线圈l1以及mos管q2,启动线圈l1的另一端串联于mos管q2的漏极,mos管q2的栅极连接mos管q1的漏极和电阻r7,稳压二极管d6与mos管q2的栅极及源极并联。保持线圈控制模块5包括连接输入及保护模块1输出端的的保持线圈l2、以及串联保持线圈l2的mos管q3,保持线圈l2连接mos管q3的漏极,mos管q3的栅极连接比例分压驱动模块4。

其中,本实施提供的电路为双线圈并联式启动的继电器或接触器控制电路,启动线圈l1与保持线圈l2在产品启动时,处于并联方式进行工作,构成双线圈并联式结构,启动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均并联有线圈泄放回路;线圈泄放回路包括稳压二极管和反并联二极管。

阻容延时驱动模块2包括连接输入及保护模块1输出端的电阻r7及其串联的mos管q1、连接所述mos管q1栅极的阻容充电延时电路以及连接所述阻容充电延时电路的快速复位电路,阻容充电延时电路控制mos管q1导通和闭合,mos管q1的栅极连接阻容充电延时电路。具体的,阻容充电延时电路包括连接输入及保护模块1输出端的电阻r1、通过二极管d3与电阻r1串联的电容c2、并联于电容c2两端的电阻r5、稳压二极管d4;二极管d3和电容c2、稳压二极管d4和电阻r5的公共端通过串联的稳压二极管d5和电阻r6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电容c2,稳压二极管d4,电阻r5另一端和mos管q1的源极接地。快速复位电路包括二极管d3、电阻r3、以及并联于电容c2两端的三极管v1和电阻r4,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阻r3,并且电阻r3连接电阻r1;二极管d3连接电阻r1和三极管v1的发射极;电阻r4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另一端接地。

比例分压驱动模块4包括串联的电阻r8和电阻r9、以及二极管d12,电阻r8一端与输入及保护模块1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9连接,公共点通过二极管d12连接mos管q3的栅极,二极管d11与mos管q3的栅极和源极两极并联。

在启动状态中,电阻r1对电容c2进行充电,在上电时阻容充电延时电路以升压的方式控制延时开关mos管q1的栅极,由于电压无法跃变,mos管q1沟道关闭,处于断开状态,在双线圈并联式结构电路中,此过程工作状态为:mos管q1关断,与电阻r7组成电路下,mos管q2的栅极为高电平,mos管q2处于导通状态,使得启动线圈l1工作,启动线圈l1与保持线圈l2并联工作,共同组成了双线圈并联启动,电流最大,功耗大,电磁吸力最大,保证在阻容延时时间结束前触点可靠吸合。进一步在设置合理的器件参数,阻容延时时间可计算,并使继电器或接触器具有如下特性:当电源电压vcc高于额定电压下,线圈电流变大,电磁吸力变大,触点可在短时间内吸合,同时由于电压升高导致rc延时变短,启动线圈l1通电时间也会变短,较额定电压下相比,产品将更快速的切换至低功耗工作状态,进一步动态降低继电器或接触器启动功率;当电源电压vcc低于额定电压,电流变小,同时由于电压降低导致rc延时变长,延长启动线圈l1的通电时间,由于线圈电流变小带来的吸力减小,产生触点不可靠吸合的影响,通过延长线圈通电时间做补偿,保证触点可靠吸合。在设定的条件下,该电路具有进一步实现动态调整启动功率的优点。

当达到延时时间后,进入切换状态,电容c2端的电压高于延时的mos管q1的最小栅极启动电压,mos管q1导通,与电阻r7驱动mos管q2关断,电路由启动状态切换至节能的低功耗的保持状态,在双线圈并联式结构电路中,此过程中线圈工作方式转换如下:mos管q2关断,启动线圈l1关断,仅保持线圈l2工作,实现了单线圈保持,电流最小,功耗低。当进入电源断电状态时,单个保持线圈失电,触点实现关断。

在不良电源外特性下工作模式包括分缓慢升压启动、保持状态下的瞬时欠压、以及关断后的快速启动。

在缓慢升压下的工作状态中:阻容充电延时电路模块2中,阻容充电延时电路的电阻r1与电阻r5分压后对电容c2进行充电,在缓慢升压下实现延时电路,选择合适的器件参数,设定适当的异常启动电压,当电源电压小于该异常启动电压时,启动线圈l1将持续保持工作,继电器或接触器线圈始终具有可靠吸合触点的能力,当异常启动电压消失后,恢复至正常电压时,延时关断启动线圈l1,继电器或接触器切换进入节能单线圈工作的保持状态。

在瞬时欠压下的工作状态中:由于快速复位电路的存在,在合理的设置参数的情况下,欠压后阻容充电延时电路的电容c2端的电压将迅速跃变至欠压电压,此时将触发mos管q1再次关断,与启动线圈l1串联的mos管q2将会再次导通,具有较大电流和电磁力的启动线圈l1再次被通电,实现瞬时欠压下的双线圈保持,补偿单线圈保持力不足,保证欠压下触点不会出现断开。在瞬时欠压过后,再次快速的恢复至额定工作电压时,由于阻容rc延时电路电压无法跃变,随着充电升压后,mos管q2再次被延时关断,延时时间结束时启动线圈l1被再次断开,继电器或接触器再次进入了单线圈保持的低功耗的工作模式,此种电路设计方式,无需通过双线圈复杂的结构设计或者通过实时动态监测电压等复杂数字控制电路,便可实现瞬时欠压下的继电器或接触器的可靠工作的特性,并极大的降低了设计难度。

在关断后快速启动状态中:在电源电压关断,触点完全断开,线圈再次快速加电启动,传统阻容延时方式由于无法快速复位,再次加电后启动线圈将继续处于关断状态,仅保持线圈工作,继电器或接触器触点存在无法可靠吸合或者不吸合的失效现象,本电路通过二极管d3,三极管v1及电阻r3和r4组成的快速复位电路,在每次断电后电容c2两端电压极短时间内复位归零状态,再次加电延时电路重新开始延时,启动线圈重新加电进入启动状态。

通过比例分压驱动模块4中的电阻r8和电阻r9、以及二极管d12组成的比例分压驱动电路,设定合适器件参数,驱动mos管q3的栅极,使mos管q3导通,在整个电源通电过程中,确保保持线圈l2始终处于导通状态,与启动线圈l1实现双线圈启动或者单线圈的保持状态。在断电时,由于电路中无任何电流,所有mos管关断,此时保持线圈l2无电流。

其中,在阻容延时驱动模块2和比例分压驱动模块4中,mos管q1、mos管q2和mos管q3的栅极前端分别连接稳压二极管d4、稳压二极管d6与稳压二极管d11,通过稳压二极管d4、稳压二极管d6与稳压二极管d11实现在过压情况下保护mos管的栅极,保护mos管q1、mos管q2和mos管q3的栅极和源极之间不会出现过压击穿的情况。

为了实现抑制线圈产生反向电压,在本实施例的启动线圈控制模块3及保持线圈控制模块5中,在启动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端口的两端分别设计了线圈泄放回路,在本实施例中,线圈泄放回路包括与启动线圈l1并联的稳压二极管d7和反并联二极管d8,与保持线圈l2并联的稳压二极管d9和反并联二极管d10。稳压二极管d7一端与启动线圈l1连接,另一端与反并联二极管d8连接,反并联二极管d8另一端与启动线圈l1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9一端与保持线圈l2连接,另一端与反并联二极管d10连接,反并联二极管d10另一端与保持线圈l2另一端连接,通过线圈泄放回路抑制启动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在关断时产生的反向电压,并减小继电器或接触器触点关断时间,减少触点在关断时回跳的次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线圈串联式节能型继电器或接触器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同样包括用于对电源信号vcc进行整流、滤波及防浪涌的输入及保护模块1,以及依次连接输入及保护模块1输出端的阻容延时驱动模块2、连接有启动线圈的启动线圈控制模块3、比例分压驱动模块4和连接有保持线圈的保持线圈控制模块5。

启动线圈控制模块3包括连接输入及保护模块1输出端的启动线圈l1和mos管q2,启动线圈l1的另一端串联的mos管q2的漏极,mos管q2的源极接地,mos管q2的栅极连阻容延时驱动中mos管q1的漏极和电阻r7的公共端,稳压二极管d6与mos管q2的栅极及源极并联。

保持线圈控制模块5包括与启动线圈l1和mos管q2的公共端连接的保持线圈l2,保持线圈l2另外一端串联mos管q3,mos管q3与mos管q2的源极共地,即mos管q2并联在保持线圈l2与mos管q3组成的串联回路的两端,mos管q3的栅极连接比例分压驱动模块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提供的电路为双线圈串联式结构,启动线圈l1与保持线圈l2在进入节能模式下时是串联方式工作,构成双线圈串联式结构。启动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均并联有线圈泄放回路,线圈泄放回路包括稳压二极管和反并联二极管。

启动状态:比例分压驱动模块4驱动保持线圈l2与mos管q3组成回路导通;同时阻容延时充电电路的电阻r1对电容c2开始充电,该充电电压作为延时开关mos管q1的栅极驱动电压,初始电压为0,mos管q1关断,mos管q1与电阻r7组成电路驱动mos管q2导通,使得启动线圈l1工作,同时mos管q2导通两端电压与保持线圈l2和mos管q3串联回路的两端电压相同,约为几十mv,,此时,l2与mos管q3串联回路虽然具备导通条件,但由于两端电压仅几十mv,近似短路,整个电路仅启动线圈l1工作,形成单线圈启动,电流最大,功耗大,电磁吸力最大,保证在阻容延时时间结束前可靠吸合触点。

切换状态:阻容延时充电电路中电容c2持续充电,当达到延时时间后,电容c2端的电压高于mos管q1的栅极启动电压,mos管q1导通,与电阻r7组成的电路驱动mos管q2关断,保持线圈l2与mos管q2串联回路的短路状态消失,与启动线圈l1形成串联工作,电路由启动状态切换至节能的保持状态。节能状态:触点处于保持状态,线圈电流小,线圈功耗低,但可维持触点可靠接触状态,达到节能的效果。当电源断电状态时:两个串联的线圈失电,触点实现关断。

为实现抑制线圈在断电时的反向电压能力,在本实施例的启动线圈控制模块3及保持线圈控制模块5中,在启动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端口的两端分别设计了线圈泄放回路,在本实施例中,线圈泄放回路包括与启动线圈l1并联的稳压二极管d7和反并联二极管d8,与保持线圈l2并联的稳压二极管d9和反并联二极管d10。同时考虑到双线圈串联电路的结构的特点,当第一泄放回路无法完全泄放时,增加了第二线圈泄放回路。具体的如下,双线圈串联式结构电路中第二线圈泄放回路42与启动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组成的串联回路呈并联连接,第二线圈泄放回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13和反并联二极管d14,稳压二极管d13一端与启动线圈l1连接,另一端与反并联二极管d14一端连接,反并联二极管d14另一端与保持线圈l2连接。进一步实现反压抑制功能,减少触点拉弧的情况,减少触点回跳次数,延长继电器或接触器的寿命。

综上所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电路实现了产品在复杂的电源外特性下可靠的导通与关断的能力,减少双线圈的反压对外部控制电路的干扰影响的并实现了快速关断,减少触点拉弧的情况,大幅延长继电器或接触器的寿命;电路结构上实现了并联双线圈启动以及串联双线圈保持两种节能电路,满足不同继电器或接触器的线圈结构的节能控制,在不良的电源外特性情况下,实现可靠工作的功能,降低了在限制设计条件下的线圈结构的设计难度和成本,达到的技术效果有:

1、双线圈并联启动或单线圈启动时功耗大,电流最大,电磁吸力最大,保证在阻容延时时间结束前触点可靠吸合,阻容延时结束后切换至单线圈保持或双线圈串联保持的低功耗状态,实现了节能的目的。当电源电压vcc高于额定电压时,线圈电流变大,电磁吸力变大,触点可在短时间内吸合,同时由于电压升高导致rc延时变短,因此启动线圈通电时间也会变短,启动线圈更佳快速进入低功耗工作状态,进一步动态降低继电器或接触器启动功率;当电源电压vcc低于额定电压,电流变小,同时由于电压降低导致rc延时变长,启动线圈的通电时间将被延长,进一步降低线圈电流变小带来的吸力不足,触点不可靠吸合的影响。上述在不同电源特性下,此电路进一步实现了动态调整启动功耗,实现节能并保证吸合的可靠。

2、通过阻容充电延时电路在缓慢升压下实现延时电路,选择合适的器件参数,设定适当的异常启动电压,当电压小于该异常启动电压时,启动线圈l1将持续保持工作,直至异常电压消失,促使继电器或接触器在异常电压下,,促使继电器或接触器启动线圈l1始终具有可靠吸合触点的能力,避免启动线圈l1无法工作引起功能性失效;

3、电源阶跃信号切换时,当切换的间隔时间小于rc阻容延时时间,在快速切换应用情景下,可以实现启动线圈l1正常工作,触点可靠吸合,避免引起功能性失效;

4、通过线圈泄放回路抑制启动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在断电时间产生反向电压,实现反压抑制功能,实现了缩短继电器或接触器触点关断时间,减少触点回跳次数,减小因上述原因导致的触点拉弧的情况,大幅延长继电器或接触器的寿命。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