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7664发布日期:2021-07-23 20:57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屏相对于液晶显示屏具备更轻薄、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柔性好、发光效率高等众多优点,逐渐成为主流的显示技术。有机发光显示屏的发光原理为,有机发光器件中的阳极产生的空穴和阴极产生的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移动,分别向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注入,并迁移到有机发光材料层,当二者在发光材料层相遇时,产生能量激子,从而激发有机发光材料层中的发光分子产生可见光。但是目前的显示面板普遍存在发光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旨在提高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定义层,设置于衬底一侧,像素定义层包括隔离结构和由隔离结构围合形成的像素开口;第一透镜层,设置于像素定义层背离衬底的一侧,第一透镜层包括第一透镜本体和由第一透镜本体围合形成的透镜开口,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第一透镜本体至少与隔离结构存在交叠,透镜开口与像素开口存在交叠;其中,第一透镜本体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为透镜投影,像素开口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为像素投影,至少部分透镜投影的边缘到像素投影边缘之间的距离为d为0。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像素定义层和第一透镜层。像素定义层包括隔离结构和像素开口,像素开口用于容纳发光器件,隔离结构避免相邻的像素开口内的发光器件发出的光发生串扰。第一透镜层设置于像素定义层背离衬底的一侧,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经由微透镜层出射,能够提高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其中,至少部分透镜投影的边缘到像素投影边缘之间的距离为d为0,即至少部分第一透镜本体的边缘沿厚度方向与像素开口的边缘对齐设置。当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经过第一透镜本体的这部分边缘时会被改变出射角度,使得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由发光器件及其附近的正上方出射,提高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另一实施例中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一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一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一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一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一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二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二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二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二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

图1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二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

图1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二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

图17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二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显示面板;

100、衬底;

200、像素定义层;210、隔离结构;211、隔离柱;220、像素开口;220a、子开口;221、第一像素开口;222、第二像素开口;223、第三像素开口;230、发光器件;231、第一颜色发光器件;232、第二颜色发光器件;233、第三颜色发光器件;

300、第一透镜层;310、第一透镜本体;311、第一本体部;312、第一凸部;313、第一间隙;314、第二本体部;315、第二凸部;316、第二间隙;317、第三本体部;318、第三凸部;319、第三凹槽;320、透镜开口;

400、第二透镜层;410、第二透镜本体;420、透镜凸起;

500、封装层;

600、触摸层;

700、偏光片;

80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18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处的局部剖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10包括:像素定义层200,设置于衬底100一侧,像素定义层200包括隔离结构210和由隔离结构210围合形成的像素开口220;第一透镜层300,设置于像素定义层200背离衬底100的一侧,第一透镜层300包括第一透镜本体310和由第一透镜本体310围合形成的透镜开口320,在垂直于衬底100方向上,第一透镜本体310至少与隔离结构210存在交叠,透镜开口320与像素开口220存在交叠;其中,第一透镜本体31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为透镜投影,像素开口22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为像素投影,至少部分透镜投影的边缘到像素投影边缘之间的距离为d为0。

第一透镜本体31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即第一透镜本体310沿厚度方向(图2中的z方向)在衬底100上形成的投影为透镜投影。像素开口22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即像素开口220沿厚度方向在衬底100上形成的正投影为像素投影。

可以理解的是,部分透镜投影的边缘到像素投影边缘之间的距离为d为0,即透镜投影与像素投影至少存在毗邻的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中,显示面板10包括衬底100、像素定义层200和第一透镜层300。像素定义层200包括隔离结构210和像素开口220,像素开口220用于容纳发光器件230,隔离结构210避免相邻的像素开口220内的发光器件230发出的光发生串扰。第一透镜层300设置于像素定义层200背离衬底100的一侧,发光器件230发出的光经由第一透镜层300出射,第一透镜本体310能够改变光线的出射路径,使得更多的光线由发光器件230的正上方出射,进而能够提高发光器件230的发光效率。

请参阅图3,为了更加清楚的展示第一透镜层300和像素定义层200的相对位置关系,图3中仅示意除了第一透镜层300和像素定义层200。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其他层结构。图3中为了更加明显的展示第一透镜层300中的第一透镜本体310、透镜开口320和像素定义层200中隔离结构210与像素开口220之间的位置关系,作出了多条参考线,参考线以点划线示意。点划线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的结构上的限定。

图3中左起第一个像素开口220的尺寸大于透镜开口320的尺寸,像素投影尺寸大于位于透镜投影尺寸,且透镜投影位于像素投影之内,部分透镜投影的边缘到像素投影边缘之间的距离为d为0;中间像素开口220的尺寸等于透镜开口320的尺寸,透镜投影位于像素投影完全重叠,即全部的透镜投影的边缘到像素投影边缘之间的距离为d为0。左起第三个透镜开口320的尺寸小于像素开口220的尺寸,透镜投影尺寸小于像素投影尺寸,且像素投影位于透镜投影之内,即部分透镜投影的边缘到像素投影边缘之间的距离为d为0。

由图3可知,相较于左起第二个发光器件230的出光量,左起第一个发光器件230发出的光线由透镜开口320内出射的光量较大,更多的光线没有经由第一透镜本体310出射。在第一透镜层300的成型过程中,当形成透镜开口320时,会在第一透镜本体310上形成朝向透镜开口320开口的一侧形成斜面,当光线经过该斜面时出射路径被改变。相较于左起第二个发光器件230的出光量,左起第三个发光器件230发出的光线中,更多的光线没有经过斜面。

因此,由图3可知,当透镜投影的边缘到像素投影边缘之间的距离为d为0,即部分透镜投影的边缘与至少部分像素透镜边缘毗邻设置,第一透镜本体310的边缘沿厚度方向与像素开口220的边缘对齐设置时,能够将发光器件230发出的大角度光线更多的转化为小角度光线,光提取效率增加,使得更多的光线由发光器件230及其附近的正上方出射,提高显示面板10的发光效率。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中,至少部分透镜投影的边缘到像素投影边缘之间的距离为d为0能够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的发光效率。

请参阅图4,图4是另一实施例中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如图4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全部的透镜投影的边缘到所述像素投影边缘之间的距离为d为0。即透镜开口320和像素开口220在厚度方向上完全交叠,第一透镜本体310和隔离结构210在厚度方向上完全交叠。

请继续参阅图2或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二透镜层400,第二透镜层400位于第一透镜层300背离像素定义层200的一侧。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的部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中仅示意除了第二透镜层400和第一透镜层300的相对位置关系。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其他层结构。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层400包括第二透镜本体410和凸出于第二透镜本体410的透镜凸起420,透镜凸起420位于透镜开口320内。

可选的,第一透镜层300的折射率小于第二透镜层400的折射率。当位于像素开口220内的发光器件230在依次经过第一透镜层300和第二透镜层400时,发光器件230发出的大角度光变为小角度光,使得更多的光能够从发光器件230正上方射出,提高发光器件230的出光效率。

可选的,显示面板10还包括设置于像素定义层200背离衬底100一侧的封装层500、位于封装层500背离像素定义层200一侧的触摸层600、位于第二透镜层400背离第一透镜层300一侧的偏光片700及位于第一偏光片700背离第二透镜层400一侧的盖板800。

像素开口22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像素开口220例如包括第一像素开口221、第二像素开口222和第三像素开口223。发光器件230例如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器件231、第二颜色发光器件232和第三颜色发光器件233。第一颜色发光器件231位于第一像素开口221,第二颜色发光器件232位于第二像素开口222,第三颜色发光器件233位于第三像素开口223。

第一颜色发光器件231例如发红光,第二颜色发光器件232例如发绿光,第三颜色发光器件233例如发蓝光,实现显示面板10的彩色显示。

像素投影包括第一像素投影、第二像素投影和第三像素投影,第一像素开口221在衬底100正投影为第一像素投影、第二像素开口222在衬底100正投影为第二像素投影、第三像素开口223在衬底100正投影为第三像素投影。

第一像素投影的面积为s1,第一像素投影的边缘与透镜投影的边缘的距离d=0的区域为第一重叠边长c1,即第一像素投影的边缘与周边的第一透镜本体在衬底正投影的边缘重合部分的长度之和为c1;第二像素投影的面积为s2,第二像素投影的边缘与透镜投影的边缘的距离d=0的区域为第二重叠边长c2,即第二像素投影的边缘与周边的第一透镜本体在衬底正投影的边缘重合部分的长度之和为c2;第三像素透镜的面积为s3,第三像素投影的边缘与透镜投影的边缘的距离d=0的区域为第三重叠边长c3,即第三像素投影的边缘与周边的第一透镜本体在衬底正投影的边缘重合部分的长度之和为c3。

可选的,当第一透镜本体310的边缘和第一像素开口221的边缘在厚度方向上重叠时,第一像素投影的边缘与该部分第一透镜本体310的投影边缘的距离d=0,该部分第一像素投影的边缘长度或者该部分第一透镜本体310的投影边缘的长度为第一重叠边长c1。第一重叠边长c1指的是第一像素开口221和第一透镜本体310边缘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边缘长度,第一重叠边长c1可以为第一透镜本体310的一条边缘长度值或多条边缘长度值或部分一条边缘的长度值等。同理可得第二重叠边长c2和第三重叠边长c3。

其中

m为c1/s1、c2/s2、c3/s3中的一者,n为c1/s1、c2/s2、c3/s3中不同于m的另一者。例如,当m为c1/s1时,n为c2/s2和/或c3/s3;当m为c2/s2时,n为c1/s1和/或c3/s3;当m为c3/s3时,n为c1/s1和/或c2/s2。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像素开口221、第二像素开口222和第三像素开口223的尺寸不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像素开口221、第二像素开口222和第三像素开口223的形状也可能不同。即第一颜色发光器件231、第二颜色发光器件232和第三颜色发光器件233的形状和尺寸可能不同,这就导致不同颜色发光器件230对应的c/s的存在差异,那么对应的不同的颜色的光提取率存在差异且不可控。c/s为发光器件230对应的像素投影与透镜投影的重叠边长c、与发光器件230对应的像素投影面积s的比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m和n满足上述关系式时,使得第一透镜层300和第二透镜层400对m和n所对应的像素开口220内发光器件230的光提取率趋于一致,从而能够改善显示面板10的色偏现象。

实验表明,当m和n满足上述关系式(1)时,例如当m为c1/s1,n为c2/s2时,显示面板对第一发光器件231和第二发光器件232发出的光效率提升比率在±3%范围内波动。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光效,m和n满足如下关系式:

实验表明,当m和n满足上述关系式(2)时,例如当m为c1/s1,n为c2/s2时,显示面板对第一发光器件231和第二发光器件232发出的光效率提升比率在±1%范围内波动。

例如当m为c1/s1,n为c2/s2时,m对应的像素开口220为第一像素开口221,n对应的像素开口220为第二像素开口222。当m和n满足上述关系式时,使得第一透镜层300和第二透镜层400对于第一颜色发光器件231和第二颜色发光器件232发出的光的光效提升效果趋于一致,从而能够改善第一颜色发光器件231发出的光和第二颜色发光器件232发出的光之间的色偏,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m和n为c1/s1、c2/s2、c3/s3中的任意两者。即c1/s1、c2/s2、c3/s3中的任意两者均满足上述关系式(1)。能够进一步改善显示面板10的色偏。

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c1/s1=c2/s2=c3/s3。使得第一透镜层300和第二透镜层400对于第一颜色发光器件231、第二颜色发光器件232和第三颜色发光器件233发出的光的光效提升效果趋于一致,能够更好的改善显示面板10的色偏。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至少部分透镜投影的边缘到像素投影边缘之间的距离为d为0包括以下至少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图1至2所示,部分透镜投影边缘到像素投影边缘之间的距离为d为0,另一部分透镜投影边缘到像素边缘之间的距离d大于0。

第二种情况:如图4所示,透镜投影的边缘到像素投影边缘之间的距离为d为0,即透镜投影和像素投影完全不重叠,即第一透镜本体310与像素开口220在厚度方向上完全不交叠,而透镜开口320、透镜凸起420与像素开口220在厚度方向上完全交叠。

而对于第一种情况,又存在以下至少三种实施例:

实施例一:第一透镜本体310边缘与像素开口220在d>0所在区域不交叠。

实施例二:第一透镜本体310边缘与像素开口220在d>0所在区域交叠。

实施例三:部分第一透镜本体310边缘与像素开口220在d>0所在区域不交叠,另一部分第一透镜本体310边缘与像素开口220在d>0所在区域交叠。

请参阅图6,图6示意出了其中一个像素开口220和第一透镜本体31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实施例一中,可选的,第一透镜本体310包括第一本体部311和突出于第一本体部311设置的多个第一凸部312,相邻两个第一凸部312之间包括第一间隙313,第一凸部312在衬底100的正投影的边缘与像素投影的边缘距离为零,第一凸部312在衬底100的正投影与像素投影不交叠。如图6所示,隔离结构210由第一间隙313露出。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透镜本体310相对于像素开口220在外扩,即第一透镜本体310的分布尺寸小于隔离结构210的分布尺寸,透镜投影位于隔离结构21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之内。即像素投影位于透镜凸起420在衬底100上形成的正投影之内,通过合理调整第一凸部312的尺寸,能够调整透镜投影与像素投影的重叠边长。

例如,当像素投影包括上述的第一像素投影、第二像素投影和第三像素投影,通过合理调整第一凸部312的尺寸,能够调整第一重叠边长c1、第二重叠边长c2和第三重叠边长c3的值,进而使得c1/s1、c2/s2、c3/s3满足上述关系式(1)。

可选的,相邻第一凸部312之间的第一间隙313的宽度相等,其中宽度为沿着第一凸部312排布方向的距离。像素投影例如呈多边形(如图6所示,像素投影呈四边形),第一凸部312在像素投影的边缘间隔分布,像素投影的一条边缘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一凸部312,不同边缘对应的多个第一凸部312的排布方向可能不同,第一凸部312的排布方向可以认为是像素投影边缘的延伸方向。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像素投影例如呈椭圆形或者圆形,多个第一凸部312在像素投影的弧形边缘间隔分布。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相邻第一凸部312之间的第一间隙313的宽度相等时,能够使得像素投影边缘不同位置的第一间隙313的尺寸趋于一致,像素投影边缘对应的不同位置的发光器件230结构的光效提升效果趋于一致,能够进一步改善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在第一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

实施例二中,第一透镜层3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可选的,第一透镜本体310包括第二本体部314和突出于第二本体部314设置的多个第二凸部315,相邻两个第二凸部315之间包括第二间隙316,第二凸部315在衬底100的正投影的位于像素投影内。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透镜本体310相对于像素开口220内缩,第二本体部314在衬底100上形成的正投影边缘与像素投影边缘之间的距离d=0,即第一透镜本体310的分布尺寸大于隔离结构210的分布尺寸,隔离结构21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透镜投影之内。即透镜凸起420在衬底100上形成的正投影位于像素投影之内,通过合理调整第一凸部312的尺寸,能够调整透镜投影与像素投影的重叠边长。

例如,当像素投影包括上述的第一像素投影、第二像素投影和第三像素投影,通过合理调整第一凸部312的尺寸,能够调整第一本体部311在衬底100上形成的正投影与像素投影相互重叠的边缘长度,即能够调整第一重叠边长c1、第二重叠边长c2和第三重叠边长c3的值,进而使得c1/s1、c2/s2、c3/s3满足上述关系式(1)。

可选的,相邻第二凸部315之间的第二间隙316的宽度相等,其中宽度为沿着第二凸部315排布方向的距离。像素投影例如呈多边形,第二凸部315在像素投影的边缘间隔分布,像素投影的其中一条边缘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二凸部315,不同边缘对应的多个第二凸部315的排布方向可能不同,第二凸部315的排布方向可以认为是像素投影边缘的延伸方向。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像素投影例如呈椭圆形或者圆形,多个第二凸部315在像素投影的弧形边缘间隔分布。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相邻第二凸部315之间的第二间隙316的宽度相等时,能够使得像素投影边缘不同位置的第二间隙316的尺寸趋于一致,像素投影边缘对应的不同位置的发光器件230结构的光效提升效果趋于一致,能够进一步改善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8,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在第一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

在实施例三中,第一透镜层3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可选的,第一透镜本体310包括第三本体部、凸出于第三本体部的第三凸部318及由第三本体部凹陷形成的第三凹槽319,其中,第三本体部的正投影的边缘与像素投影的边缘距离为零,第三凸部318的正投影位于像素投影之内,第三凹槽319的正投影位于像素投影之外。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本体部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边缘与像素边缘之间的距离d=0。第三凸部318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像素投影之内,即第三凸部318与像素开口220在厚度方向上交叠。第三凹槽319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像素投影之外,即第三凹槽319与像素开口220在厚度方向上不交叠。通过合理调整第三凸部318和第三凹槽319的尺寸,能够调整透镜投影与像素投影的重叠边长。

请参阅图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在第一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

在第一种情况中,可选的,像素开口220呈多边形,且像素投影至少包括长边和短边,长边的延伸尺寸大于短边的延伸尺寸;透镜投影的边缘和长边投影的边缘重叠的尺寸小于或等于透镜投影边缘和短边重叠的尺寸。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由于像素投影的长边尺寸大于其短边尺寸,那么像素投影长边对应的像素开口220附近的光效强度大于短边附近所对应的光效。当透镜投影的边缘和长边投影的边缘重叠的尺寸小于或等于透镜投影边缘和短边重叠的尺寸时,使得透镜投影长边所对应的第一透镜本体310附近区域对光的提升效率小于或等于透镜投影短边所对应的第一透镜本体310对光的提升效率。这样能够减小像素投影长边对应的像素开口220附近的光效强度与短边附近所对应的光效强度差,改善显示面板10在不同方向上显色不一致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如图9所示,像素开口220例如呈矩形,像素开口220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长侧壁和两条相对设置的短侧壁。长侧壁附近对应的发光器件230尺寸大于短侧壁附近对应的发光器件230尺寸,导致长侧壁附近的光强大于短侧壁附近的光强。

请参阅图10,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在第一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

可选的,长侧壁和段侧壁之间可以呈预设角度连接,或者长侧壁和段侧壁之间可以圆滑过渡连接。长侧壁和段侧壁之间夹角可以为锐角、钝角或直角。

当像素开口220呈矩形时,像素投影呈矩形并具有两条相对的长边和两条相对的短边。当透镜投影的边缘和长边投影的边缘重叠的尺寸小于或等于透镜投影边缘和短边重叠的尺寸时,使得第一透镜本体310对长侧壁附近的发光器件230发出的光的光效提升效率较大,第一透镜本体310对短侧壁附近的发光器件230发出的光的光效提升效率较小。能够减小长侧壁附近的光强与短侧壁附近的光强之差,进而改善显示面板10在不同方向上显色不一致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在第一种情况中,可选的,第一透镜本体310边缘与像素开口220在d>0所在区域中,透镜边缘至像素投影边缘之间的距离与其所对应的像素投影的面积呈正比。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透镜本体310的边缘与像素开口220之间在参考平面上的距离,会影响第一透镜本体310对像素开口220内发光器件230发出的光的光效提升效率。当第一透镜本体310的边缘与像素开口220边缘之间的距离越近,即透镜边缘与像素投影之间的距离越近时,第一透镜本体310对像素开口220内发光器件230发出的光的光效提升效率越高。而像素开口220的尺寸越大,发光器件230的尺寸越大,发光器件230的光量越多。即像素投影面积越大,发光器件230的光量越多。因此透镜边缘至像素投影边缘之间的距离与其所对应的像素投影的面积呈正比时,能够改善不同面积的像素投影对应的发光器件230之间光量差,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其中参考面为垂直于显示面板10厚度方向的平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透镜投影的边缘到像素投影边缘之间的距离d>0所在区域中,透镜投影的边缘到第一像素投影边缘之间具有第一距离d1,透镜投影的边缘到第二像素投影边缘之间具有第二距离d2,透镜投影的边缘到第三像素投影边缘之间具有第三距离d3;第一像素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二像素投影的面积,第二像素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三像素投影的面积,第一距离d1小于第二距离d2,第二距离d2小于第三距离d3。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像素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二像素投影的面积,第二像素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三像素投影的面积,所以第一发光器件231的光量小于第二发光器件232的光量,第二发光器件232的光量小于第三发光器件233的光量。当第一距离d1小于第二距离d2,第二距离d2小于第三距离d3时,第一透镜本体310对第一发光器件231的光效提升效率大于其对第二发光器件232的提升效率,第一透镜本体310对第二发光器件232的光效提升效率大于其对第三发光器件233的光效提升效率,能够减小第一发光器件231、第二发光器件232和第三发光器件233之间的光量差,进而改善显示面板10的色偏,提高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11至图14,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在第二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在第二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图13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在第二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图1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在第二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

对于第二种情况,透镜投影和像素投影完全不重叠设置,第一透镜本体310在厚度方向上与像素开口220完全不交叠,且像素投影的边长与像素投影的面积比值大于或等于4.25%。

当像素投影的边长与像素投影的面积比值大于或等于4.25%时,透镜投影的边长与像素投影的面积比值大于或等于4.25%,能够提高第一透镜本体310对发光器件230的光效提升效率,提高整个显示面板10的出光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像素投影的边长与像素投影的面积比值大于或等于4.25%,其中像素投影的边长的单位为微米,像素投影的面积的单位为平方微米。当像素投影的尺寸为47.02μm*47.2μm时,像素投影的边长与像素投影的面积比值刚好等于4.25%,现有中像素投影的一般尺寸会小于47μm,且形状不同面积相等的形状,正方形的边长之和最大,故素投影的边长与像素投影的面积比值大于或等于4.25%,能够提高第一透镜本体310对发光器件230的光效提升效率。

为了提高像素投影的边长与像素投影的面积比值,需要在减小像素投影面积的同时提高像素投影的边长。这样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可选的,像素投影至少包括第一直边、第二直边和第三直边,第二直边连接于第一直边和第三直边之间,第一直边和第三直边的内夹角大于或等于180°。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相继连接的三条边中,第一直边和第三直边的内夹角为360°。如图13所示,在相继连接的三条边中,第一直边和第三直边的内夹角为180°。如图14所示,在相继连接的三条边中,部分第一直边和第三直边的内夹角为180°,另一部分第一直边和第三直边的内夹角为360°。

当第一直边和第三直边的内夹角大于或等于180°时,第二直边相对于第一直边和第三直边更加靠近像素投影内部设置,使得像素投影边缘形成凹槽,在减小像素投影面积的同时增加了像素投影边长。

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在第二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像素投影至少包括弧形边缘,弧形边缘朝向像素投影内凹陷形成,从而能够在像素投影边缘形成凹槽,在减小像素投影面积的同时增加了像素投影边长。

可选的,至少部分所述像素投影的边缘由锯齿形、波浪形、弧形中的一者或多者组合而成,以在减小像素投影面积的同时增加了像素投影边长。

请参阅图16,图1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在第二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

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像素开口220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子开口220a,像素投影的边缘由多个子开口220a最外侧的边缘投影形成。通过设置多个子开口220a,多个子开口220a的边缘长度之和较大,能够增加像素投影边长。

请参阅图16,图17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在第二种情况下的局部俯视图。

像素开口220内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隔离柱211。通过设置隔离柱211,隔离柱211边缘即像素投影的边缘,隔离柱211不仅能够减小像素开口220的尺寸,还能够增加像素投影的边长。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具有上述显示面板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简称:pda)、平板电脑、电子书、电视机、门禁、智能固定电话、控制台等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