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8801发布日期:2021-08-31 17:36阅读:55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面板中,利用共振腔效应可以增强出射光的色饱和度及器件发光效率。例如,对于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通过调整发光器件的中心与阳极层的微腔间距,以及使微腔间距与对应颜色的波长为一定值,以提高对应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但是由于不同颜色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不相同,当前微腔间距的设置无法使每一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达到最佳值。

因此,亟需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以解决当前oled显示面板中每一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无法达到最佳值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发光材料层和位于所述发光材料层一侧的第一电极层,所述发光材料层包括:

多个第一类发光器件,所述第一类发光器件的发光中心和所述第一电极层的第一间距与对应所述第一类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的波长的比值为第一比值;

多个第二类发光器件,所述第二类发光器件的发光中心和所述第一电极层的第二间距与对应所述第二类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的波长的比值为第二比值;

其中,所述第一比值与所述第二比值不相等。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发光器件包括红色发光器件或绿色发光器件,所述第二类发光器件包括蓝色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类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的波长大于所述第二类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的波长,所述第一比值小于所述第二比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比值为1:4,所述第二比值为1:4/3。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发光材料层之间的腔长调节层;其中,所述腔长调节层包括对应所述红色发光器件的红色调节单元、对应所述蓝色发光器件的蓝色调节单元及对应所述绿色发光器件的绿色调节单元,所述蓝色调节单元的厚度大于所述红色调节单元的厚度,所述红色调节单元的厚度大于所述绿色调节单元的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类发光器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类发光器件的厚度;其中,所述蓝色发光器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红色发光器件的厚度,所述红色发光器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绿色发光器件的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相对设置的位于所述发光材料层另一侧的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阳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阴极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类发光器件与所述第二类发光器件两侧的第一功能层及第二功能层,所述第一功能层位于所述阳极层上;其中,所述第一功能层包括对应所述红色发光器件的第一红色功能单元、对应所述蓝色发光器件的第一蓝色功能单元及对应所述绿色发光器件的第一绿色功能单元,所述第一蓝色功能单元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红色功能单元的厚度,所述第一红色功能单元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绿色功能单元的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阴极层上原理所述发光材料层一侧的光提取层,所述光提取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光提取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提取层包括对应所述红色发光器件的红色光提取单元、对应所述蓝色发光器件的蓝色光提取单元及对应所述绿色发光器件的绿色光提取单元;所述红色光提取单元的厚度大于所述绿色光提取单元的厚度,所述绿色光提取单元的厚度大于所述蓝色光提取单元的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提取层还包括整层设置的光提取部件,所述光提取部件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光提取单元的折射率。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两类发光器件,发光中心和第一电极层之间的距离与发光器件的对应发光颜色的波长的比值不相等,构成不同比值类型的微腔结构,可以使不同颜色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进一步提高,改善出射光的色饱和度及延长器件发光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四种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局部效果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局部效果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在当前的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面板中,利用共振腔效应可以增强出射光的色饱和度及器件发光效率。例如,对于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通过调整发光器件的中心与阳极层890的微腔间距,以及使微腔间距与对应颜色的波长为一定值,以提高对应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但是由于不同颜色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不相同,当前微腔间距的设置无法使每一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达到最佳值。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发光材料层和位于所述发光材料层一侧的第一电极层200,所述发光材料层包括:

多个第一类发光器件,所述第一类发光器件的发光中心和所述第一电极层200的第一间距与对应所述第一类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的波长的比值为第一比值;

多个第二类发光器件,所述第二类发光器件的发光中心和所述第一电极层200的第二间距与对应所述第二类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的波长的比值为第二比值;

其中,所述第一比值与所述第二比值不相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两类发光器件,发光中心和第一电极层之间的距离与发光器件的对应发光颜色的波长的比值不相等,构成不同比值类型的微腔结构,可以使不同颜色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进一步提高,改善出射光的色饱和度及延长器件发光寿命。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发光材料层和位于所述发光材料层一侧的第一电极层200,所述发光材料层包括:多个第一类发光器件,所述第一类发光器件的发光中心和所述第一电极层200的第一间距与对应所述第一类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的波长的比值为第一比值;多个第二类发光器件,所述第二类发光器件的发光中心和所述第一电极层200的第二间距与对应所述第二类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的波长的比值为第二比值;其中,所述第一比值与所述第二比值不相等,具体请参阅图1,其中,所述第一类发光器件可以用红色发光器件410或绿色发光器件420表示,所述第二类发光器件可以用蓝色发光器件430表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层200相对设置的位于所述发光材料层另一侧的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类发光器件、对应所述第一电极层200及对应所述第二电极层构成第一微腔,所述第二类发光器件、对应所述第一电极层200及对应所述第二电极层构成第二微腔,在不同的微腔中,发光器件的发光中心和所述第一电极层200的间距与对应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的波长的比值是不相等的,从而构成不同比值类型的微腔结构,可以使不同颜色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进一步提高,改善出射光的色饱和度及延长器件发光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发光器件包括红色发光器件410或绿色发光器件420,所述第二类发光器件包括蓝色发光器件430;其中,所述第一类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的波长大于所述第二类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的波长,所述第一比值小于所述第二比值。对于不同颜色的波长,红色最长,绿色其次,蓝色最短,固将红色发光器件410与绿色发光器件420对应第一类发光器件爱你,将蓝色发光器件430对应第二类发光器件,将微腔的反射距离与不同波长的颜色光进行搭配,构成两类微腔,可以更好地将不同波长的颜色光进行更高效率的出光,改善了每一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的最佳值,不同比值类型的微腔结构,可以使不同颜色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进一步提高,改善出射光的色饱和度及延长器件发光寿命,不仅保证了显示面板100发光材料层的覆盖能力,还能有效降低显示面板100的功耗。

本实施例中,为易于看图,图1至图4中r也表示红色发光器件410,g也表示绿色发光器件420,b也表示蓝色发光器件430,x表示红色发光器件410的发光中心与第一电极层200的间距,y表示绿色发光器件420的发光中心与第一电极层200的间距,z表示蓝色发光器件430的发光中心与第一电极层200的间距,当所述第一电极层200位阳极层890时,易于理解,所述阳极层890可以为独立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比值为1:4,所述第二比值为1:4/3。即所述第二比值为3:4。例如图中,颜色越深,表示发光效率越高,颜色越浅,表示发光效率越低。在图中,第一微腔对应第一比值的微腔,第二微腔对应第二比值的微腔,当拿红色发光器件410或绿色发光器件420为例,第一微腔为红色发光器件410对应1:4的比值,第二微腔为红色发光器件410对应1:4/3的比值,可以看出,同样以红色光为例,当不同比值时,比值为1:4的第一微腔相比于比值为1:4/3的第二微腔,比值为1:4的第一微腔的发光效率较高。具体请参阅图5,按照第一微腔对应红色发光器件410或绿色发光器件420(第一类发光器件),对应1:4的比值;具体请参阅图6,第二微腔对应蓝色发光器件430(第二类发光器件),对应1:4/3的比值,可以看出,第一类发光器件及第二类发光器件在对应的比值时,均可以有较高的发光效率,不同比值类型的微腔结构,可以使不同颜色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进一步提高,改善出射光的色饱和度及延长器件发光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200与所述发光材料层之间的腔长调节层;其中,所述腔长调节层包括对应所述红色发光器件410的红色调节单元510、对应所述蓝色发光器件430的蓝色调节单元530及对应所述绿色发光器件420的绿色调节单元520,所述蓝色调节单元530的厚度大于所述红色调节单元510的厚度,所述红色调节单元510的厚度大于所述绿色调节单元520的厚度,具体请参阅图1。通过所述腔长调节层对所述第一类发光器件及所述第二类发光器件与对应所述第一电极层200的间距进行调节,所述腔长调节层可以是空穴传输的调节层,在调节空穴传输速率的同时,还可以对微腔中的波长反射距离进行调节,省去了单独设置光阻等步骤,简化了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类发光器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类发光器件的厚度;其中,所述蓝色发光器件430的厚度大于所述红色发光器件410的厚度,所述红色发光器件410的厚度大于所述绿色发光器件420的厚度,具体请参阅图2。所述蓝色发光器件430的发光效率不易提高,所以增大所述蓝色发光器件430的厚度,可以在提高所述蓝色发光器件430的发光效率的同时,延长蓝色发光器件430的寿命,所述红色发光器件410与所述绿色发光器件420同理,改善出射光的色饱和度及延长器件发光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层200相对设置的位于所述发光材料层另一侧的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200为阳极层890,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阴极层900,具体请参阅图4。所述显示面板100可以是顶发光也可以是底发光,本实施例中,可以为顶发光。本实施例中,所述阳极层890为全反射材料,所述阴极层900为半反射版投射材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类发光器件与所述第二类发光器件两侧的第一功能层及第二功能层,所述第一功能层位于所述阳极层890上;其中,所述第一功能层包括对应所述红色发光器件410的第一红色功能单元610、对应所述蓝色发光器件430的第一蓝色功能单元630及对应所述绿色发光器件420的第一绿色功能单元620,所述第一蓝色功能单元630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红色功能单元610的厚度,所述第一红色功能单元610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绿色功能单元620的厚度。所述第二功能层包括对应所述红色发光器件410的第二红色功能单元、对应所述蓝色发光器件430的第二蓝色功能单元及对应所述绿色发光器件420的第二绿色功能单元,所述第一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640及空穴传输层650,所述第二功能层包括电子功能层660、电子传输层670及电子注入层680,具体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红色功能单元610、所述第一绿色功能单元620及所述第一蓝色功能单元630可以是相互独立设置的,通过调节相对应的第一功能单元的厚度,从而对微腔中的波长反射距离进行调节,省去了单独设置光阻等步骤,简化了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空穴注入层640及空穴传输层650的增多,也可以提高蓝色发光器件430的发光效率,改善出射光的色饱和度及延长器件发光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穴传输层650包括对应所述红色发光器件410的红色传输单元、对应所述蓝色发光器件430的蓝色传输单元及对应所述绿色发光器件420的绿色传输单元,所述蓝色传输单的厚度大于所述红色传输单的厚度,所述红色传输单的厚度大于所述绿色传输单的厚度,空穴传输层650的材料方便间隔设置及塑形,可以有效提高支撑发光材料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所述阴极层900上原理所述发光材料层一侧的光提取层,所述光提取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光提取单元,具体请参阅图1,其中所述光提取单元可以用红色光提取单元710、绿色光提取单元720、蓝色光提取单元730表示。所述光提取单元可以提高光线的出光效率,间隔设置,可以更好地匹配不同类型的微腔,提高出光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提取层包括对应所述红色发光器件410的红色光提取单元710、对应所述蓝色发光器件430的蓝色光提取单元730及对应所述绿色发光器件420的绿色光提取单元720;所述红色光提取单元710的厚度大于所述绿色光提取单元720的厚度,所述绿色光提取单元720的厚度大于所述蓝色光提取单元730的厚度,具体请参阅图2。不同波长的颜色光需要对应不同厚度的光提取单元,波长排序为红、绿、蓝,则不同光提取单元的厚度如上所述,可以更好地匹配不同类型的微腔,提高出光效率,具体请参阅图7,在任一图7中,横坐标表示色域,纵坐标表示发光效率,以图例中的“121_650”为例,表示阳极层厚121埃米,对应光提取单元厚650埃米,随着光提取单元增厚,红、绿、蓝三种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变化不同,故将不同的光提取单元设置为不同的厚度,以保证三种器件的发光效率均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提取层还包括整层设置的光提取部件740,所述光提取部件740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光提取单元的折射率,具体请参阅图3。当需要平整的膜层时,可以设置一整层的光提取部件740,以平坦化,同时设置不同折射率的光提取部及光提取单元,可以更好地提高出光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提取部件740可以位于所述光提取单元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200一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提取部件740可以位于所述光提取单元靠近所述第一电极层200一侧。先进行平坦化处理,再分别进行不同的光提取单元设置,工艺简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红色光提取单元710的厚度、所述绿色光提取单元720的厚度及所述蓝色光提取单元730的厚度均相同;所述红色光提取单元710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绿色光提取单元720的折射率,所述绿色光提取单元720的折射率大于所述蓝色光提取单元730的折射率。可以将不同的光提取单元设置为相同厚度,此时需要对应不同的折射率即可达到相同或者更好的光提取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阴极层90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阴极单元310,具体请参阅图1。所述阴极层900可以连续设置,也可以如本实施例的多个间隔设置的阴极单元310,所述间隔设置的阴极单元310可以更好地匹配不同类型的微腔,提高出光效率,同时开口率也可以有效提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200原理所述发光层一侧的阵列基板800。所述阵列基板800包括衬底810、位于所述衬底810上的有源层820、位于所述有源层820上的第一绝缘层830、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830上的栅极层840、位于所述栅极层840上的第二绝缘层850、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850上的源漏极层860、位于所述源漏极层860上的第三绝缘层870及位于所述第三绝缘层870上的像素定义层880,所述像素定义层880与所述发光材料层同层设置,所述像素定义成包括多个开口,所述发光材料层位于所述开口内,所述源漏极层860通过过孔与所述有源层820电连接,所述栅极层840可以为单层栅极,也可以为双层栅极的结构,具体请参阅图4。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两类发光器件,发光中心和第一电极层之间的距离与发光器件的对应发光颜色的波长的比值不相等,构成不同比值类型的微腔结构,可以使不同颜色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进一步提高,改善出射光的色饱和度及延长器件发光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任一如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两类发光器件,发光中心和第一电极层之间的距离与发光器件的对应发光颜色的波长的比值不相等,构成不同比值类型的微腔结构,可以使不同颜色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进一步提高,改善出射光的色饱和度及延长器件发光寿命。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封装层及盖板层,所述封装层及所述盖板层可以对所述显示装置有效保护。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请参阅任一如上述的显示面板的实施例及附图,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两类发光器件,发光中心和第一电极层之间的距离与发光器件的对应发光颜色的波长的比值不相等,构成不同比值类型的微腔结构,可以使不同颜色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进一步提高,改善出射光的色饱和度及延长器件发光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发光材料层和第一电极层,发光材料层包括:多个第一类发光器件,第一类发光器件的发光中心和第一电极层的第一间距与对应第一类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的波长的比值为第一比值;多个第二类发光器件,第二类发光器件的发光中心和第一电极层的第二间距与对应第二类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的波长的比值为第二比值;其中,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相异。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两类发光器件,发光中心和第一电极层之间的距离与发光器件的对应发光颜色的波长的比值不相等,构成不同比值类型的微腔结构,可以使不同颜色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进一步提高,改善出射光的色饱和度及延长器件发光寿命。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