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的穿剥压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85950发布日期:2021-09-10 19:13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束的穿剥压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线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束的穿剥压一体机。


背景技术:

2.线束用于连接输入、输出端子之间进行电传输或信号传输,广泛应用于各类带电装置和设备上。为了便于连接,线束的端部通常设有端子。
3.线束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穿”、“剥”、“压”三道工序,具体的,“穿”是指在线束靠近端部的位置穿上密封圈,以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剥”是指将线束端部的线皮剥开,露出内部的导线。“压”是指在露出的导线上压接端子。
4.传统的线束生产过程中,“穿”、“剥”、“压”三道工序均由工人手动完成,加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密封圈穿入机、剥线机和端子压接机等设备,可分别进行“穿”、“剥”、“压”三道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
5.现有技术中的密封圈穿入机、剥线机和端子压接机均为单独的设备,在实际生产时需要将三个设备依次设置,并协同工作,该种方式存在着以下的缺陷:
6.其一,三个设备分开设置,占用空间大,线束在三个设备之间输送不便,影响加工效率,并且三个设备之间的生产节拍难以调节至一致,给设备的调试过程带来很大困难;
7.其二,目前的密封圈穿入机中,针对于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的密封圈,普遍采用振动盘配合振动轨道振动送料的方式,这种送料方式,振动盘的面积过大导致设备的整体体积较大,同时通过振动盘的整体振动向振动轨道送料,一方面维持振动盘持续振动的能耗较高,导致设备的运行能耗高,另一方面,振动盘振动出料的方式不够稳定,卡料的情况时有发生;
8.其三,目前的端子压接机中,没有设置端子的自动送料装置,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手动将端子放到冲压台上,然后启动设备压接端子,自动化程度较低,给使用过程带来不便。
9.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用于对线束进行“穿”、“剥”、“压”加工的设备为分体式结构,占地面积大、影响加工效率,且现有的密封圈穿入机和端子压接机也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10.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的穿剥压一体机。本公开可完成线束的穿剥压加工工艺,可大大减小设备的空间占用、提高加工效率、更便于调试使用。
11.本公开所述的一种线束的穿剥压一体机,包括:
12.机架,所述机架沿着线束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穿密封圈工位、剥线皮工位和压端子工位;
13.穿密封圈模块,所述穿密封圈模块对应于所述穿密封圈工位设置,用于为线束穿密封圈;
14.剥线皮模块,所述剥线皮模块对应于所述剥线皮工位设置,用于对线束进行剥皮处理;
15.压端子模块,所述压端子模块对应于所述压端子工位设置,用于在线束的端部压接端子;
16.送线束模块,所述送线束模块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沿着线束的输送方向布置;
17.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穿密封圈模块、所述剥线皮模块、所述压端子模块和所述送线束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送线束模块将线束依次输送到所述穿密封圈模块、所述剥线皮模块、所述压端子模块中,并在线束到达各模块时,控制各模块执行对应的动作。
18.优选地,所述穿密封圈模块包括送密封圈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送密封圈装置末端的穿密封圈装置;
19.所述送密封圈装置包括料仓、送料轨道、振动器、抽风机和提料组件;所述料仓内形成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料腔;所述送料轨道的一段为落料段,其余为送料段,所述落料段伸入到所述料腔内,所述落料段上形成有截面呈“v”形的落料槽,所述送料段上形成有与所述落料槽相通的送料槽;所述送料轨道具有一定斜度,且其靠近所述穿密封圈装置一端的高度较低;所述振动器与所述送料轨道联动,用于带动所述送料轨道振动;所述抽风机的抽风口伸入到所述料腔内用于吸入密封圈,出风口位于所述落料槽的上方;所述提料组件设置在所述送料轨道末端的上方,所述提料组件包括第一行走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联动的提料针,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带动所述提料针运动,将所述送料轨道末端的密封圈抓取到所述穿密封圈装置上;
20.所述穿密封圈装置用于将密封圈穿设到线束上。
21.优选地,所述穿密封圈装置包括密封圈座、转动组件和推出机构;
22.所述密封圈座设置在与所述提料组件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密封圈座上形成有与密封圈相适配的、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中部形成有与密封圈相适配的、用于放入密封圈的通孔,所述推出机构对应于所述通孔设置,用于向外推出密封圈,从而将密封圈穿入到线束上;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密封圈座联动用于带动所述密封圈座转动。
23.优选地,所述穿密封圈装置还包括用于对线束进行到位检测的到位检测组件,所述到位检测组件设置在与所述密封圈座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到位检测组件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24.优选地,所述送密封圈装置还包括分选柱和两块夹板,所述送料槽的宽度大于密封圈尾部的直径而小于密封圈头部的直径,所述夹板与所述送料轨道同向延伸,且两块所述夹板分别位于所述送料槽两侧的上方,所述夹板与所述送料轨道的顶面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密封圈头部的夹层;所述分选柱设置在所述夹板靠近所述落料槽的一端,沿着所述送料槽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其下部伸入到所述夹层之内,用于挤压密封圈,将密封圈头部挤入到所述夹层内。
25.优选地,所述送密封圈装置还包括回料板,所述回料板倾斜设置,其上端位于所述分选柱的下方,下端延伸至所述料腔的底部。
26.优选地,所述剥线皮模块包括第一驱动件、刀片组件和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刀片组件联动用于带动所述刀片组件运动以对线束进行剥皮处理,所述第二行
走机构与所述刀片组件联动用于带动所述刀片组件前后运动执行进刀和退刀动作。
27.优选地,所述压端子模块包括端子链输送装置和压端子装置;
28.所述端子链输送装置包括料盘和第二驱动件,所述料盘用于缠绕端子链,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料盘联动带动所述料盘转动以将端子链向外展开;
29.所述压端子装置包括端子链轨道、压台、压块、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所述压台设置在所述端子链轨道末端的一侧,所述端子链轨道用于引导所述端子链向所述压台的位置移动;所述压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压台的上方,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压块联动用于带动所述压块上下运动以压接端子;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拉动端子链使端子链沿所述端子链轨道移动。
30.优选地,所述端子链输送装置还包括感应开关,所述料盘设置在所述端子链轨道的一侧上方,使所述料盘与所述端子链轨道之间的端子链自然下垂;所述感应开关的感应面为弧形面,所述感应开关设置在端子链靠近所述端子链轨道的一侧,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31.优选地,所述送线束模块包括第三行走机构和线束夹具,所述线束夹具用于夹持线束,所述第三行走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线束夹具沿着线束的输送方向往复运动。
32.本公开所述的一种线束的穿剥压一体机,其优点在于:
33.1、本公开沿着线束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穿密封圈模块、剥线皮模块和压端子模块,并通过送线束模块来输送线束,由控制模块控制送线束模块将线束依次输送到穿密封圈模块、剥线皮模块和压端子模块中,并在线束到达各模块时控制各模块执行对应的动作,以对线束依次进行穿密封圈、剥线皮和压接端子三个工艺,本公开可完成线束的穿剥压一站式加工,线束无需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转移输送,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设备为一体式结构,有利于减小设备的占用空间,降低设备成本。另外,各个模块由控制模块统一控制,可在同一生产节拍下协同工作,调试和使用更加方便。
34.2、本公开针对于密封圈的结构和材料特性,结合其体积小、质量轻的特点,采用抽风机将密封圈从料腔内抽取到落料槽中,然后通过振动器使送料轨道振动,从而实现密封圈的送料。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振动盘振动送料的结构,首先,本公开的送密封圈装置的体积大大减小,这有利于减小设备的整体体积,以便于减小设备的占用空间及更便于包装运输。其次,抽风机单次工作即可将大量的密封圈抽取到落料槽上,根据送料轨道送料效率可将抽风机设置为间歇性工作,相较于振动盘持续振动的送料方式,本公开能大大减小送密封圈装置的工作能耗,从而减小设备整体的运行能耗,更加节能环保。再次,本公开通过抽风机抽取密封圈的方式,不易卡料,使密封圈的输送过程更加稳定。最后,抽风机一次可将多个密封圈抽取到送料轨道上,相较于振动盘振动单个出料的方式,其送料效率大幅提升,能满足高效率加工的要求。
35.3、本公开通过在穿密封圈装置处设置到位检测组件,线束在插入到位时到位检测组件产生感应信号,通过到位检测组件对线束进行感应,确保线束插入到位,从而保证密封圈穿入位置准确,提高线束产品的精确性。
36.4、本公开通过设置夹板形成夹层,并通过分选柱对密封圈进行分选,当密封圈倒放或是平放着移动到分选柱处时,分选柱会阻碍密封圈进入送料槽,使密封圈向旁侧掉落,竖直正放的密封圈运动至分选柱处时,密封圈的尾部插入在送料槽内,头部露出在送料槽
之上,对应于夹层的位置,当密封圈的头部与分选柱接触时,由于分选柱的外周面为弧形面,分选柱会逐渐向下挤压密封圈的头部,密封圈质软向下变形,并随着送料轨道的振动从分选柱的下方逐渐通过分选柱,进而到后端的送料槽内,并保持正放的姿态运动至送料槽的末端位置。通过上述结构,可对密封圈进行分选,将倒放和平放的密封圈拦截,使得只有正放的密封圈才能通过分选柱输送至送料槽的后端,这样可便于后续的密封圈抓取过程,也可以保证后续穿入密封圈时方向正确,使得穿密封圈的加工过程更加稳定。
37.5、本公开通过设置料盘来缠绕端子链,并通过第二驱动件将端子链向外拉出,可实现端子的自动送料,有利于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38.6、本公开通过设置感应面为弧形面的感应开关,端子链在料盘与端子链轨道之间自然下垂,当第四驱动件逐步拉动端子链进行压接加工时,下垂部分的端子链长度逐渐减少,该部分的端子链逐渐向感应开关的位置靠近,当端子链运动至与感应开关的感应面接触时,证明端子链的下垂余量(向外拉出的端子链长度)不足,此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驱动件启动,带动料盘转动使端子链向外拉出,实现端子的自动供料。通过上述感应开关的结构,可在端子链的外拉长度不足时自动向外拉出端子链,实现端子的自动供料,有利于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同时第二驱动件受感应信号控制间歇性启动,有利于减小设备的整体运行能耗。
附图说明
39.图1是本公开所述一种线束的穿剥压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40.图2是本公开所述一种线束的穿剥压一体机的主视图;
41.图3是本公开所述一种线束的穿剥压一体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2.图4是本公开所述送密封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3.图5是本公开所述送料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44.图6是本公开所述穿密封圈装置和所述送线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45.图7是本公开所述剥线皮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46.图8是本公开所述压端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47.图9是图8中a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48.附图标记说明:
[0049]1‑
机架;
[0050]2‑
穿密封圈模块,
[0051]
21

送密封圈装置,211

料仓,2111

料腔,212

送料轨道,212a

落料段,212b

送料段,2121

落料槽,2122

送料槽,2123

夹板,2124

分选柱,213

振动器,214

抽风机,215

提料组件;
[0052]
22

穿密封圈装置,221

密封圈座,2211

固定柱,222

转动组件,223

推出机构;
[0053]3‑
剥线皮模块,31

第一驱动件,32

刀片组件,33

第二行走机构;
[0054]4‑
压端子模块,
[0055]
41

端子链输送装置,411

料盘,412

第二驱动件,413

感应开关;
[0056]
42

压端子装置,421

端子链轨道,422

压台,423

压块,424

第三驱动件,425

第四驱动件;
[0057]5‑
送线束模块,51

第三行走机构,52

线束夹具;
[0058]6‑
端子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如图1

图9所示,本公开所述的一种线束的穿剥压一体机,包括:
[0060]
机架1,机架1呈方形座状结构,其上表面形成一台面,用于设置各个模块。机架1沿着线束的输送方向,通常为机架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穿密封圈工位、剥线皮工位和压端子工位。
[0061]
穿密封圈模块2,穿密封圈模块2对应于穿密封工位设置,用于为线束穿密封圈。
[0062]
剥线皮模块3,剥线皮模块3对应于剥线皮工位设置,用于对线束进行剥皮处理。
[0063]
压端子模块4,压端子模块4对应于压端子工位设置,用于在线束的端部压接端子。
[0064]
送线束模块5,送线束模块5设置在机架1上,沿着线束的输送方向布置,用于输送线束。
[0065]
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控制模块分别与穿密封圈模块2、剥线皮模块3、压端子模块4和送线束模块5信号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送线束模块5启动,将线束依次输送到穿密封圈模块2、剥线皮模块3和压端子模块4中,并在线束到达各模块时,控制各模块执行对应的动作,以实现线束的一站式自动化加工。控制模块可选用单片机或plc。
[0066]
本公开沿着线束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穿密封圈模块2、剥线皮模块3和压端子模块4,并通过送线束模块5来输送线束,由控制模块控制送线束模块5将线束依次输送到穿密封圈模块2、剥线皮模块3和压端子模块4中,并在线束到达各模块时控制各模块执行对应的动作,以对线束依次进行穿密封圈、剥线皮和压接端子三个工艺,本公开可完成线束的穿剥压一站式加工,线束无需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转移输送,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设备为一体式结构,有利于减小设备的占用空间,降低设备成本。另外,各个模块由控制模块统一控制,可在同一生产节拍下协同工作,调试和使用更加方便。
[0067]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穿密封圈模块2包括送密封圈装置21以及设置在送密封圈装置21末端的穿密封圈装置22。
[0068]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密封圈多为橡胶材质制成的圆柱形塞体,中部设有中空的通孔以便于穿过线束,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可变形的特点。目前的穿密封圈装置中普遍采用振动盘配合振动轨道振动送料的方式,振动盘为大尺寸圆盘状,振动轨道与振动盘内部相通,通过振动器带动振动盘和振动轨道整体振动,将振动盘内的密封圈逐渐向外振动送出,并沿着振动轨道输送。这种方式存在着设备体积大、运行能耗高、易卡料的缺陷。申请人结合实际生产过程,设计了如下送密封圈装置。
[0069]
请详细参阅图4,送密封圈装置21包括料仓211、送料轨道212、振动器213、抽风机214和提料组件215。结合密封圈质量轻的特点,申请人考虑采用抽风机214作为吸料装置,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料仓211通常被构建成细长的盒状结构,内部形成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料腔2111,料腔2111的深度一般较深,这有利于减小料仓211的横向尺寸,从而减小装置的整体体积,同时深度较深可便于料仓211容纳更多的密封圈,也便于抽风机214的风道伸入。
[0070]
请详细参阅图5,送料轨道212的一段为落料段212a,其余为送料段212b。落料段212a伸入到料腔2111内,落料段212a的上表面形成有横截面呈“v”形的落料槽2121,落料槽
2121呈上宽下窄的结构,以便于密封圈落入到落料槽2121上,并滚落到落料槽2121的底部,落料槽2121沿着送料轨道212的长度方向延伸。送料段212b的上表面形成有与落料槽2121相通的送料槽2122,送料槽2122为长条形槽,沿着送料轨道212的长度方向延伸。送料轨道212具有一定的斜度,且其靠近穿密封圈装置22一端的高度较低,以使得密封圈在送料轨道212上有向穿密封圈装置22方向滑动的运动趋势。振动器213与送料轨道212联动,用于带动送料轨道212振动,送料轨道212振动时,由于其倾斜设置的结构,使得送料轨道212上的密封圈逐渐向穿密封圈装置22的方向滚动,实现密封圈的振动送料。抽风机214的抽风口伸入到料腔2111内,通常正对着料腔2111的底部,用于吸入密封圈,出风口位于落料槽2121的正上方,通常的,抽风机214的风道直径至少为4cm,以防止风道堵塞,抽风机214工作时,将料腔2111内的密封圈吸入到风道内,密封圈随气流流动到上方的出风口处,并从出风口处向外喷出,然后掉落到落料槽2121上。
[0071]
提料组件215设置在送料轨道212末端的上方,提料组件215包括第一行走机构以及与第一行走机构联动的提料针,具体的,提料针的下端细长,与密封圈中部的通孔相适配,密封圈正放在送料轨道212上时,提料针向下运动插入到密封圈中部的通孔内,然后向上运动将密封圈提起。第一行走机构通常包括气缸、电机、导轨和丝杆,气缸用于带动提料针上下运动,以使提料针完成插入密封圈内和提起密封圈的动作,电机通过丝杆与提料针联动,用于带动提料针沿导轨做往复运动,导轨沿y方向设置,使得提料针有y方向和z方向两个运动自由度。密封圈在振动器213的振动作用下,运动至送料轨道212的末端时,提料针处于抬高状态,电机带动提料针运动至送料轨道212末端的上方,然后气缸推动提料针向下运动,提料针插入密封圈中部的通孔内,随后气缸复位,带动提料针向上运动将密封圈提起,然后电机反转将提料针运动到穿密封圈装置22的上方,气缸再次向下推动提料针,使得提料针将密封圈抓取到穿密封圈装置22上。
[0072]
本公开针对于密封圈的结构和材料特性,结合其体积小、质量轻的特点,采用抽风机214将密封圈从料腔2111内抽取到落料槽2121中,然后通过振动器213使送料轨道212振动,使密封圈运动到送料轨道212的末端,然后通过提料组件215将密封圈抓取到穿密封圈装置22上。
[0073]
本公开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振动盘振动送料的结构,首先,本公开的送密封圈装置21的体积大大减小,这有利于减小设备的整体体积,以便于减小设备的占用空间及更便于包装运输。其次,抽风机214单次工作即可将大量的密封圈抽取到落料槽2121上,根据送料轨道212送料效率可将抽风机214设置为间歇性工作,相较于振动盘持续振动的送料方式,本公开能大大减小送密封圈装置21的工作能耗,从而减小设备整体的运行能耗,更加节能环保。再次,本公开通过抽风机抽取密封圈的方式,不易卡料,使密封圈的输送过程更加稳定。最后,抽风机一次可将多个密封圈抽取到送料轨道上,相较于振动盘振动单个出料的方式,其送料效率大幅提升,能满足高效率加工的要求。
[0074]
请详细参阅图6,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穿密封装置具体包括密封圈座221、转动组件222和推出机构223,密封圈座221设置在与提料组件215相对应的位置,密封圈座221上形成有与密封圈相适配的、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固定柱2211,固定柱2211的中部形成有与密封圈相适配的、用于放入密封圈的通孔。转动组件222与密封圈座221联动用于带动密封圈座221转动,转动组件222通常为旋转气缸,转动组件222转动带动密封圈座221转动,使得固
定柱2211在竖直朝上或水平朝向线束两种姿态之间切换。推出机构223包括为直线气缸和推杆,推出机构223对应于水平状态下的通孔设置,推杆末端的直径小于通孔内径,以便于伸入到通孔内将密封圈推出,从而将密封圈穿入到线束上。上述的穿密封圈装置22,具有结构简单,传动稳定的优点。
[0075]
请详细参阅图6,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穿密封圈装置22还包括用于对线束进行到位检测的到位检测组件,到位检测组件设置在与密封圈座221相对应的位置,到位检测组件通常为光电感应器,设置于通孔的前端,对应于穿密封圈工位,光电感应器的感应行程垂直于线束的插入路径。在线束穿密封圈的过程中,当线束运动至穿密封圈工位时,线束的端面会进入光电感应器的感应行程内,使光电感应器产生感应信号,表示线束到位准确。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到位检测组件通常搭配指示灯设置,到位检测组件与指示灯信号连接,当到位检测组件检测到感应信号时,表示线束到位准确,此时指示灯亮起以提示操作人员线束到位,否则指示灯不亮,提示操作人员需要调整线束的位置。通过到位检测组件,可对线束进行到位检测,确保线束插入到位,从而保证密封圈穿入位置准确,提高线束产品的精确性。
[0076]
请详细参阅图5,送密封圈装置21包括夹板2123和分选柱2124,送料槽2122的宽度大于密封圈尾部的直径而小于密封圈头部的直径,密封圈正放在送料轨道212上时,其尾部插入到送料槽2122内,头部卡在送料槽2122之外。夹板2123呈长片状,数量为两块,两块夹板2123均与送料轨道212同向延伸,两块夹板2123分别位于送料槽2122两侧的上方,夹板2123与送料轨道212的顶面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密封圈头部的夹层,具体的,夹层的深度通常略大于密封圈头部的厚度。分选柱2124呈圆柱形,设置在夹板2123靠近落料槽2121的一端,沿着送料槽2122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其下部伸入到夹层之内,用于挤压密封圈,将密封圈头部挤入到夹层内。
[0077]
本公开通过设置夹板2123形成夹层,并通过分选柱2124对密封圈进行分选,当密封圈倒放或是平放着移动到分选柱2124处时,分选柱2124会阻碍密封圈进入送料槽2122,使密封圈向旁侧掉落,竖直正放的密封圈运动至分选柱2124处时,密封圈的尾部插入在送料槽2122内,头部露出在送料槽2122之上,对应于夹层的位置,当密封圈的头部与分选柱2124接触时,由于分选柱2124的外周面为弧形面,分选柱2124会逐渐向下挤压密封圈的头部,密封圈质软向下变形,并随着送料轨道212的振动从分选柱2124的下方逐渐通过分选柱2124,进而到后端的送料槽2122内,并保持正放的姿态运动至送料槽2122的末端位置。通过上述结构,可对密封圈进行分选,将倒放和平放的密封圈拦截,使得只有正放的密封圈才能通过分选柱2124输送至送料槽2122的后端,这样可便于后续的密封圈抓取过程,也可以保证后续穿入密封圈时方向正确,使得穿密封圈的加工过程更加稳定。
[0078]
请详细参阅图4,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送密封圈装置21还包括回料板,回料板倾斜设置,其上端位于分选柱2124的下方,下端延伸至料腔2111的底部,分选柱2124对密封圈进行分选,将倒放或平放的密封圈拦截,使这些密封圈从分选柱2124的旁侧掉落到上述的回料板中上,然后自然滚动到回料板的下端从而回到料腔2111的底部,实现回料。
[0079]
请详细参阅图7,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剥线皮模块3包括第一驱动件31、刀片组件32和第二行走机构33,第一驱动件31通常为气缸。刀片组件32通常包括固定设置的下刀片以及上下活动设置的上刀片,第一驱动件31与上刀片联动用于带动上刀片上下运动以将
线束的线皮切断,第二行走机构33通常为气缸,也可以是电机、导轨与丝杆的组合,第二行走机构33主要用于带动刀片组件32在y方向上前后运动以执行进刀和退刀动作,刀片组件32在将线束的线皮切断后,第二行走机构33带动刀片组件32向后运动以剥开线皮。上述的剥线皮模块3,可对线束进行自动剥线皮处理。
[0080]
请详细参阅图8、图9,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压端子模块4包括端子链输送装置41和压端子装置42。
[0081]
端子链输送装置41包括料盘411和第二驱动件412,料盘411用于缠绕端子链6,料盘411通常为采用硬纸板制成的圆盘,以使料盘411的整体质量轻,同时也不易划伤端子表面。第二驱动件412通常为电机,设置于料盘411的下方,通过同步带与料盘411联动,电机转动时带动料盘411同步转动,使缠绕于其上的端子链6向外拉出。
[0082]
压端子装置42包括端子链轨道421、压台422、压块423、第三驱动件424和第四驱动件425,压台422设置在端子链轨道421末端的一侧,端子链轨道421中部形成有与端子链6相适配的滑槽,端子链6可在该滑槽内滑动,端子链轨道421用于引导端子链6向压台422的位置移动。压块423活动设置在压台422的上方,第三驱动件424通常为气缸,第三驱动件424与滑块联动用于带动滑块上下运动以压接端子。第四驱动件425通常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丝杆、滑块与导轨等部件与端子链6联动,拉动端子链6沿着端子链轨道421运动,通过步进电机的步进使得端子链6上的端子逐个移动到压台422上,然后通过压块423进行压接。上述的压端子模块4的结构,可实现端子的自动送料和压接,有利于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0083]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压台422呈长条形,其上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容纳线束的线束槽,线束槽的截面呈半圆形。压块423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形成压接头,压接头的下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有与压台相适配的压槽,压槽的顶面为弧形面,且压槽的深度小于压台的高度。上述结构在端子压接过程中,压接头向压台422的位置移动,压槽会套在压台的上方外侧,压接头逐渐下压,直至压槽的顶面与端子和线束相接触,压槽的顶面向线束和端子施加压紧力,将线束与端子压接在一起。上述结构,可在压接过程中约束线束,防止线束滚动移位,使端子压接位置准确,同时可使端子压接过程稳定,可有效提高线束产品质量和压接加工的成品率,提升生产效益。
[0084]
请详细参阅图8、图9,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端子链输送装置41还包括感应开关413,料盘411设置在端子链轨道421的一侧上方,料盘411上的端子链6向外拉出并放置在端子链轨道421上时,料盘411与端子链轨道421之间的端子链6自然下垂。感应开关413具体为触碰感应开关413,其感应面为弧形面,当有物体接触感应面时,使感应开关413产生感应信号,感应开关413设置在端子链6靠近端子链轨道421的一侧,感应开关413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0085]
本公开通过设置感应面为弧形面的感应开关413,端子链6在料盘411与端子链轨道421之间自然下垂,当第四驱动件425逐步拉动端子链6进行压接加工时,下垂部分的端子链6长度逐渐减少,该部分的端子链6逐渐向感应开关413的位置靠近,当端子链6运动至与感应开关413的感应面接触时,证明端子链6的下垂余量(向外拉出的端子链6长度)不足,此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驱动件412启动,带动料盘411转动使端子链6向外拉出,实现端子的自动供料。通过上述感应开关413的结构,可在端子链6的外拉长度不足时自动向外拉出端子
链6,实现端子的自动供料,有利于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同时第二驱动件412受感应信号控制间歇性启动,有利于减小设备的整体运行能耗。
[0086]
请详细参阅图6,送线束模块5包括第三行走机构51和线束夹具52,线束夹具52上形成有尺寸略大于线束的夹孔,线束插入在夹孔中,以使线束夹具52夹持线束。第三行走机构51通常包括电机、丝杆和导轨,导轨沿x方向延伸,线束夹具52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电机通过丝杆与线束夹具52联动,通过电机的转动来控制线束夹具52的移动,以此将线束依次输送到穿密封圈模块2、剥线皮模块3和压端子模块4中。上述的送线束模块5可完成线束的自动输送,使设备自动化运行。
[0087]
以下将结合各实施例,完整的阐述本公开所述穿剥压一体机的工作过程。
[0088]
首先将设备复位,使各部件位于复位状态,线束夹具52位于穿密封圈模块2位置,且与密封圈座221的位置相对应。在料腔2111内倒入密封圈,启动抽风机214,抽风机214将料腔2111内的密封圈抽送到落料槽2121上,同时振动器213启动,使送料轨道212振动,密封圈沿着送料轨道212运动至送料槽2122的末端。在密封圈从落料槽2121运动至送料槽2122的过程中,分选柱2124对密封圈进行分选,将倒放或平放的密封圈拦截,只有正放的密封圈才能通过分选柱2124运动至送料槽2122的末端,然后第一行走机构带动提料针运动,提料针将送料槽2122末端的一对密封圈提起,然后运动至密封圈座221的上方,将密封圈下放至密封圈座221的固定柱2211上,第一行走机构带动提料针复位。
[0089]
转动组件222带动密封圈座221转动至水平状态,并与线束夹具52上的夹孔相对齐,操作人员将线束插入夹孔内,向内推动线束直至到位检测组件产生感应信号,表示线束插入到位,控制模块接收到感应信号后,控制推出机构223向外推出密封圈,使密封圈座221上的密封圈穿入到线束中,然后密封圈座221后退复位。第三行走机构51带动线束移动至剥线皮工位,第一驱动件31带动刀片组件32切断线皮,第二行走机构33带动刀片组件32向后运动以将线皮剥开。
[0090]
第三行走机构51带动线束移动至压端子工位,第二驱动件412启动将端子链6向外拉出一定长度,同时端子链6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驱动件425拉动,端子链6设置在端子链轨道421和压台422上。线束移动到压台422上后,第三驱动件424带动压块423向下运动,压块423下压将端子与线束压接在一起,压接完成后第三驱动件424带动压块423向上复位,线束的穿、剥、压加工完成,随着加工过程的进行,端子链6逐渐向压台422的位置移动,这会使端子链6外拉的长度逐渐减小,当端子链6被拉动至与感应开关413的感应面接触时,感应开关413产生感应信号,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驱动件412转动,将端子链6向外拉出,保证端子链6的外拉余量充足。重复上述过程可实现线束的穿、剥、压一站式循环加工。
[0091]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
[0092]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