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环保型隔离式耐火电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80931发布日期:2021-08-06 18:28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环保型隔离式耐火电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隔离式耐火电线。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线,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中,是工业及民用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传送介质。随着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控制设备越来越多,其电力电缆需求量也必然随之增长。随着城市化和城市规划建设的推进,在城市电网的改造和建设时电缆更多选择埋地敷设方式,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高层建筑、宾馆酒店、大型超市、医院、车站、机场不断的增加,地铁、隧道交通的建设,以及大型公共体育、娱乐场所、公共交通设施的增加,消防、防火安全的重要性凸现出来,如何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保障电力和通讯的畅通,最大限度地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减少人员的伤亡和生命财产的损失成为了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加强安全管理法制化和人们对消防意识的提高,具有耐火性能的电线电缆越来越得到广泛的使用。特别是国家对公共场合、高层住宅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为预防火灾的发生,公共场合或消防设备用电线电缆都要求防火电缆或耐火电线电缆,针对一些截面比较小,需要弯曲走线的小截面电线。对于小截面电线而言,因其电线截面小,影响耐火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性能稳定的电线,该电线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并在火灾中仍能保持电路畅通,使之满足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提高其安全性,满足使用要求,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隔离式耐火电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的环保型隔离式耐火电线,所述耐火电线包括有导体、耐火层、隔氧层和绝缘层,所述耐火层包覆在导体的外围,在所述耐火层的外围依次包覆有隔氧层和绝缘层;所述导体的外径为d,所述隔氧层的厚度为t,其中0.3d≤t≤0.3d+1mm。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环保型隔离式耐火电线,其中所述导体采用gb/t3956-2008规定的第5种软导体,其中所述第5种软导体为多芯铜软导体。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环保型隔离式耐火电线,其中所述耐火层采用矿物质绝缘云母带绕包形成相应的耐火层,其中所述云母带采取双层或三层重叠绕包,云母带的单层厚度为0.14mm,单层重叠率控制范围在35~45%。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环保型隔离式耐火电线,其中所述隔氧层采用陶瓷化聚烯烃挤包形成相应的隔氧层。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环保型隔离式耐火电线,其中所述绝缘层采用无卤低烟阻燃材料经辐照交联挤包形成相应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厚度按jb/t10491.3-2004中表3至表6对应型号规格的规定值厚度挤包。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环保型隔离式耐火电线,由于在导体外依次包覆有耐火层、隔氧层和绝缘层,利用所设置的隔氧层,在发生火灾后,隔氧层会形成一层硬化的陶瓷壳,陶瓷壳具有一定的机械支撑和隔氧隔水作用,有效防止火势蔓延和消防喷淋产生的漏电事故。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耐火电线,通过对结构进行改进,不仅提高了电线的耐火性能,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从而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而且还降低了制作成本,大大提高了产品使用性能和企业效益,其实用性较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导体、2-耐火层、3-隔氧层、4-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环保型隔离式耐火电线,所述耐火电线包括有导体1、耐火层2、隔氧层3和绝缘层4,所述耐火层2包覆在导体1的外围,在所述耐火层2的外围依次包覆有隔氧层3和绝缘层4;其中所述导体1采用gb/t3956-2008规定的第5种软导体;所述耐火层2采用矿物质绝缘云母带绕包形成相应的耐火层,;所述隔氧层3采用陶瓷化聚烯烃挤包形成相应的隔氧层。其中所述绝缘层4采用无卤低烟阻燃材料经辐照交联挤包形成相应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4的厚度按jb/t10491.3-2004中表3至表6对应型号规格的规定值厚度挤包。由于在导体1外依次包覆有耐火层2、隔氧层3和绝缘层4,利用所设置的隔氧层3,在发生火灾后,隔氧层3会形成一层硬化的陶瓷壳,陶瓷壳具有一定的机械支撑和隔氧隔水作用,有效防止火势蔓延和消防喷淋产生的漏电事故。

进一步地,为了能使阻燃耐火作用、电线成本及电线占用空间达到最佳的平衡,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环保型隔离式耐火电线,其中所述导体1为第5种软导体中的多芯铜软导体,所述导体1的外径为d,所述隔氧层3的厚度为t,其中0.3d≤t≤0.3d+1mm,所述云母带采取双层或三层重叠绕包,云母带的单层厚度为0.14mm,单层重叠率控制范围在35~45%。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设计,导体1的外围采用矿物质绝缘云母带绕包形成耐火层2进行包覆,并在耐火层2的外围采用陶瓷化聚烯烃挤包形成隔氧层3进行包覆,最后是在隔氧层3的外围采用无卤低烟阻燃材料经辐照交联在挤包形成绝缘层4进行包覆。在发生火灾后,先利用所设置的绝缘层4,可以使电线在被火焰燃烧前期的1~3min内所产生的烟雾是无毒及无卤的,而且还可以达到加快断烟的作用;在利用所设置的隔氧层3,在发生火灾后,隔氧层3会形成一层硬化的陶瓷壳,陶瓷壳具有一定的机械支撑和隔氧隔水作用,有效防止火势蔓延和消防喷淋产生的漏电事故;最后利用包覆于导体1外围的耐火层2对导体1作进一步保护。在具体制作过程中,所述隔氧层3的厚度t小于0.3d时,出现隔氧层3的厚度过薄,则会导致硬化的陶瓷壳也比较薄,不能给予制作的导体1进行很好的保护,如当t大于0.3d+1mm时,使会使得制作的导线过粗,占用空间大,并且成本也增加,还不能满足弯曲走线时所需要的小截面电线需求。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制作成本,同时也能达到使用要求,制作的耐火电线按gb/t19666-2019附录a进行耐火喷淋试验,不仅能够满足试验要求,而且其导电性能、耐火性能等指标也完全满足使用要求,并利用铜软导体绞合形成导体,使制作的耐火电线能够满足客户安装敷设要求。

另外,为了进一步说明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新型耐火电线的优点,采用导体结构尺寸相同的传统耐火电线与本发明所述的新型耐火电线进行性能试验,重点从电气性能及耐火方面进行试验,具体性能指标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的试验结果对比表。

表1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传统耐火电线与新型耐火电线相比,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防火电线具有以下优点:

1.新型耐火电线电气绝缘性能优于传统耐火电线,主要是由于隔氧层采用陶瓷化聚烯烃挤包形成隔氧层,陶瓷化聚烯烃具有与聚烯烃一样的电气绝缘性能,所以测试时绝缘电阻远大于传统耐火电线。

2.新型耐火电线的耐火性能优于传统耐火电线,在做耐火试验时发现,新型耐火电线经火焰灼烧后,陶瓷化聚烯烃隔氧层会形成一层质地坚硬的陶瓷壳,能有效防止喷淋水接触到导体,同时也起到一定的机械支撑作用,保证电线的耐火层与导体的完整性;而传统耐火电线经烧灼后,会直接露出绕包的耐火层,绕包耐火层不能起到隔水和机械支撑作用,所以经水喷淋就产生漏电问题。

3.新型耐火电线的生产制造与传统相比,都属于“拉—包—绞”的工艺方法,该工艺方法均为现有技术中通用的加工工艺,因而其生产制造加工过程相对简单。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新型耐火电线与传统耐火电线相比,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1.由于生产制造过程中,多了一道工序和材料,无疑会增加制造成本。

2.由于多了一层隔氧层的存在,使制造完成的电线成品,其外径大于传统耐火电线,在安装敷设的时候会增加占用空间。

但是,从安全和消防的角度考虑,特别是对于小截面电线,其导电性能、耐火性能等指标才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本发明所述的新型耐火电线在耐火,隔氧阻水安全方面的突破,其优点产生的价值远在其不足之上。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耐火电线,通过对结构进行改进,不仅提高了电线的耐火性能,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从而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而且还降低了制作成本,大大提高了产品使用性能和企业效益,其实用性较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所。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