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通信施工用废旧电线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3832发布日期:2021-12-04 11:5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联网通信施工用废旧电线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通信施工用废旧电线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
3.在物联网通信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旧电线,目前对于这些废旧电线的收集方法,大多都是采用人工进行手动收集,较为耗时耗力,并且还无法对废旧电线内部的可重新利用的线路进行剥离,只能等待后续的统一处理,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物联网通信施工用废旧电线收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物联网通信施工用废旧电线收集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联网通信施工用废旧电线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底箱、第一底筒、刮刀和破碎箱,所述第一底箱的顶部外壁放置有第一顶箱,且第一底箱和第一顶箱的顶部与底部外壁均为空心半圆管结构,第一底箱和第一顶箱的两端外壁均设置有固定机构,第一底箱和第一顶箱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均设置有刮衣机构,所述第一顶箱的一端外壁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顶片,且顶片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卡板,破碎箱的一端外壁两侧均开有与卡板相适配的卡槽,破碎箱的一端内壁设置有加热机构,破碎箱的另一端外壁设置有破碎机构。
6.优选的,所述刮衣机构包括第一底筒、第一顶筒、第二底筒和第二顶筒,且第一底筒、第一顶筒、第二底筒和第二顶筒的圆周外壁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刮槽,第一底筒、第二底筒的顶部外壁与第一顶筒、第二顶筒的底部外壁相接触。
7.优选的,所述刮槽的内壁均分别插接有刮板,且刮板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刮刀,刮板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弹簧,刮板的四周外壁均插接有固定连接于第一底箱和第一顶箱圆周内壁的伸缩箱。
8.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温筒,且加温筒的两侧外壁通过拉螺栓连接于破碎箱的两侧内壁,加温筒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内套,内套的两端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电热丝。
9.优选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主齿盘和副齿盘,且主齿盘和副齿盘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破碎箱的一侧外壁另一端,主齿盘和副齿盘的底部与顶部外壁互为啮合,主齿盘和副齿盘的另一侧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破碎箱的另一侧内壁的主滚筒和副滚筒,主滚筒和副滚筒的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破碎头,
破碎头为圆锥形,破碎箱的一侧外壁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于主齿盘的一侧外壁。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之间均开有螺纹孔。
11.优选的,将所述主滚筒和副滚筒的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破碎头,破碎头为圆锥形替换为主滚筒和副滚筒的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挤压杆,且挤压杆的顶部外壁均为半球形。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旋转电机,当工作人员在使用此装置时,通过启动旋转电机,此时旋转电机带动主齿盘以及与主齿盘啮合的副齿盘转动,因此主滚筒和副滚筒就会带动破碎头旋转,当破碎头之间存放有废旧电线时,通过破碎头的旋转即可带动废旧电线进行移动,从而实现了废旧电线的收集效果,当工作人员在将第一底箱和第一顶箱固定好之后卡接在破碎箱一侧外壁时,此时破碎头在带动废旧电线移动时,废旧电线的外衣在快速经过刮刀时,会被刮刀将外衣刮开,从而可以将废旧电线内部的可回收线路进行剥离,实现了对废旧电线内部线路的回收利用。
13.2.通过设置的加温筒,当经过刮刀刮开外衣的废旧电线在经过加温筒时,电热丝启动对加温筒以及废旧电线进行加热烘烤,此时本就经过切割后的外衣会发生卷曲,从而在破碎头的作用下能更方便进行剥离,提高了对废旧电线的外衣的剥离效率。
14.3.通过设置的挤压杆,当破碎头在对废旧电线进行回收与剥离外衣时,圆锥形的设计虽然加大了剥离效果,但是也可能会造成废旧电线内部线路的损伤,此时通过半球形的挤压杆,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物联网通信施工用废旧电线收集装置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物联网通信施工用废旧电线收集装置的刮刀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物联网通信施工用废旧电线收集装置的破碎头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物联网通信施工用废旧电线收集装置的挤压杆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第一底箱、2第一底筒、3第一顶筒、4第一顶箱、5加温筒、6内套、7电热丝、8破碎箱、9主滚筒、10副齿盘、11固定板、12刮刀、13刮板、14弹簧、15伸缩箱、16第二底筒、17第二顶筒、18卡板、19副滚筒、20破碎头、21主齿盘、22挤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1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19.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0.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21.实施例1参照图1

3,一种物联网通信施工用废旧电线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底箱1、第一底筒2、刮刀12和破碎箱8,第一底箱1的顶部外壁放置有第一顶箱4,且第一底箱1和第一顶箱4的顶部与底部外壁均为空心半圆管结构,第一底箱1和第一顶箱4的两端外壁均设置有固定机构,第一底箱1和第一顶箱4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均设置有刮衣机构,第一顶箱4的一端外壁顶部两侧均焊接有顶片,且顶片的底部外壁均焊接有卡板18,破碎箱8的一端外壁两侧均开有与卡板18相适配的卡槽,破碎箱8的一端内壁设置有加热机构,破碎箱8的另一端外壁设置有破碎机构。
22.其中,刮衣机构包括第一底筒2、第一顶筒3、第二底筒16和第二顶筒17,且第一底筒2、第一顶筒3、第二底筒16和第二顶筒17的圆周外壁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刮槽,第一底筒2、第二底筒16的顶部外壁与第一顶筒3、第二顶筒17的底部外壁相接触。
23.其中,刮槽的内壁均分别插接有刮板13,且刮板13的底部外壁均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刮刀12,刮板13的顶部外壁均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弹簧14,刮板13的四周外壁均插接有焊接于第一底箱1和第一顶箱4圆周内壁的伸缩箱15。
24.其中,加热机构包括加温筒5,且加温筒5的两侧外壁通过拉螺栓连接于破碎箱8的两侧内壁,加温筒5的圆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内套6,内套6的两端内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电热丝7。
25.其中,破碎机构包括主齿盘21和副齿盘10,且主齿盘21和副齿盘10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破碎箱8的一侧外壁另一端,主齿盘21和副齿盘10的底部与顶部外壁互为啮合,主齿盘21和副齿盘10的另一侧外壁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破碎箱8的另一侧内壁的主滚筒9和副滚筒19,主滚筒9和副滚筒19的圆周外壁均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破碎头20,破碎头20为圆锥形,破碎箱8的一侧外壁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一端通过螺栓连接于主齿盘21的一侧外壁。
26.其中,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11,且固定板11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之间均开有螺纹孔。
27.工作原理:使用时,当工作人员在使用此装置时,通过启动旋转电机,此时旋转电机带动主齿盘21以及与主齿盘21啮合的副齿盘10转动,因此主滚筒9和副滚筒19就会带动破碎头20旋转,当破碎头20之间存放有废旧电线时,通过破碎头20的旋转即可带动废旧电线进行移动,从而实现了废旧电线的收集效果,当工作人员在将第一底箱1和第一顶箱4固定好之后卡接在破碎箱8一侧外壁时,此时破碎头20在带动废旧电线移动时,废旧电线的外衣在快速经过刮刀12时,会被刮刀12将外衣刮开,从而可以将废旧电线内部的可回收线路
进行剥离,实现了对废旧电线内部线路的回收利用,当经过刮刀12刮开外衣的废旧电线在经过加温筒5时,电热丝7启动对加温筒5以及废旧电线进行加热烘烤,此时本就经过切割后的外衣会发生卷曲,从而在破碎头20的作用下能更方便进行剥离,提高了对废旧电线的外衣的剥离效率。
28.实施例2参照图4,一种物联网通信施工用废旧电线收集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将主滚筒9和副滚筒19的圆周外壁均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破碎头20,破碎头20为圆锥形替换为主滚筒9和副滚筒19的圆周外壁均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挤压杆22,且挤压杆22的顶部外壁均为半球形。
29.工作原理:使用时,当破碎头20在对废旧电线进行回收与剥离外衣时,圆锥形的设计虽然加大了剥离效果,但是也可能会造成废旧电线内部线路的损伤,此时通过半球形的挤压杆22,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