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42509发布日期:2021-12-11 13:2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中一般包括多个oled像素,每个oled像素包括多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
3.相关技术中,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发出的光线的波长不同,且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发光区域的形状和尺寸不同。由此,会导致随观察视角的变大,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不同,进而导致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5.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6.衬底基板;
7.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8.多个透镜结构,所述多个透镜结构位于所述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多个透镜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中第一颜色子像素的发光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且与所述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中第二颜色子像素的发光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9.以及,平坦结构层,所述平坦结构层位于所述多个透镜结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所述平坦结构层的折射率与所述透镜结构的折射率不同。
10.可选的,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大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
11.所述多个透镜结构用于汇聚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发出的光线,并将汇聚后的光线传输至所述平坦结构层。
12.可选的,所述平坦结构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透镜结构的折射率,所述透镜结构为凹透镜。
13.可选的,所述平坦结构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透镜结构的折射率,所述透镜结构为凸透镜。
14.可选的,所述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还包括第三颜色子像素,所述多个透镜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发光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也不重叠;
15.其中,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中的一种,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中的另一种。
16.可选的,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亮度衰
减速度;
17.所述多个透镜结构用于发散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发出的光线,并将发散后的光线传输至所述平坦结构层。
18.可选的,所述平坦结构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透镜结构的折射率,所述透镜结构为凸透镜。
19.可选的,所述平坦结构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透镜结构的折射率,所述透镜结构为凹透镜。
20.可选的,所述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还包括第三颜色子像素,所述多个透镜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发光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也重叠;
21.其中,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中的一种,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所述第三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中的另一种。
22.可选的,所述衬底基板具有平面显示区域以及曲面显示区域;所述多个透镜结构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曲面显示区域内。
23.可选的,所述多个透镜结构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位于所述曲面显示区域的多个所述子像素的非发光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24.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膜层;
25.所述封装膜层位于多个所述子像素和所述多个透镜结构之间,用于封装多个所述子像素,且所述封装膜层远离多个所述子像素的一面为平面。
26.可选的,所述封装膜层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依次层叠的第一无机材料层,有机材料层以及第二无机材料层。
27.可选的,每个所述子像素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依次层叠的阳极层,发光层以及阴极层;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界定层;
28.所述像素界定层位于所述阳极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且所述像素界定层具有多个镂空区域,每个所述镂空区域用于露出一个所述子像素的阳极层。
29.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供电组件,以及如上述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30.所述供电组件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供电。
31.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3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基于显示面板中第一颜色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与第二颜色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的大小关系,以确定显示面板中的平坦结构层的折射率与透镜结构的折射率的大小关系,进而使得第一颜色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和第二颜色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尽量保持一致,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谱三刺激值的曲线图;
3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察视角与亮度的示意图;
36.图3是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37.图4是图3的局部示意图;
3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40.图7是图6所示的透镜结构和平坦结构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1.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42.图9是图8所示的透镜结构和平坦结构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3.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1是图10所示的透镜结构和平坦结构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5.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46.图13是图12所示的透镜结构和平坦结构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7.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48.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衬底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49.图16是图15所示的衬底基板的沿aa方向的截面图;
50.图1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像素和透镜结构的俯视图;
51.图1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子像素和透镜结构的俯视图;
52.图1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镜结构和平坦结构层的示意图;
53.图2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透镜结构和平坦结构层的示意图;
54.图2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透镜结构和平坦结构层的示意图;
55.图2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透镜结构和平坦结构层的示意图;
56.图2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透镜结构和平坦结构层的示意图;
57.图2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透镜结构和平坦结构层的示意图;
58.图2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镜结构的电镜示意图;
59.图2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透镜结构和平坦结构层的示意图;
60.图2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透镜结构的电镜示意图;
61.图2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62.图2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封装膜层后的电镜示意图;
63.图3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多个透镜结构后的电镜示意图;
64.图3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观察视角与亮度的示意图;
65.图3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色度示意图;
66.图3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观察视角与亮度的示意图;
67.图3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色度示意图;
68.图3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色度示意图;
69.图3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7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
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71.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宽视角,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亮度高,驱动电压低以及可柔性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视以及车载等显示面板领域。
72.为了使oled显示面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应用场景,oled显示面板被制作成柔性的,应用于折叠屏和曲面屏等产品上。但由于在oled显示面板中,白光是由红色,绿色以及蓝色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因此当三种颜色的光亮度和色调随观察视角的变化而衰减速度不同时,合成的白光就会发生色偏。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谱三刺激值的曲线图,其中横坐标为波长(wavelength),波长的单位为nm(纳米),纵坐标为强度(intensity)。并且,由色度学知识可知,光的亮度信息主要与光谱三刺激值(x刺激值,y刺激至和z刺激值)中的y刺激值有关。
73.参考图2可以看出,蓝光的亮度衰减(luminance decay,l

decay)速度比较快,红光和绿光的亮度衰减速度比较慢。因此参考图3和图4,折叠显示面板以及曲面显示面板等产品的曲面显示区域101b,显示面板的所显示的颜色会发黄(产生色偏),影响其显示效果。
74.图2中,横坐标可以为观察视角,单位可以为度(
°
),纵坐标为亮度。观察视角可以为人眼观察方向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假设以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某条直线为基准线,以经过该基准线,且平行于显示面板中像素行方向的平面为基准面。在该基准面内,以该基准线顺时针旋转的方向为观察视角的正方向,逆时针旋转的方向为观察视角的负方向。例如,图2中示出的视角范围为

100
°
至100
°

75.相关技术中,通过调整各个颜色的子像素102的微腔长度来使得各种颜色的子像素102的亮度衰减速度一致,由此来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其中,微腔长度可以用于表示子像素102的阳极层1021和阴极层1023之间的膜层的膜层总厚度。但是,相关技术中方案会一定程度影响显示面板的色域,同时也会影响oled的发光性能。
7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该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衬底基板101,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102,多个透镜结构103以及平坦结构层104。图1仅示出了2个子像素102以及1个透镜结构103。
77.其中,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102位于衬底基板101的一侧,多个透镜结构103位于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102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平坦结构层104位于多个透镜结构103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也即是,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102,多个透镜结构103,以及平坦结构层104可以沿远离衬底基板101的方向依次层叠。
78.参考图1,多个透镜结构10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102中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发光区域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重叠。并且,多个透镜结构10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102中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的发光区域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7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平坦结构层104的折射率与透镜结构103的折射率不同,因此显示面板10中的子像素102发出的光线从透镜结构103照射至平坦结构层104时,该光线可以在透镜结构103与平坦结构层104之间的界面发生折射。可选的,光线可以向靠近透镜结构103的轴线的方向折射(光线汇聚),或者向远离透镜结构103的轴线的方向折射(光线发散)。其中,光线的折射方向可以与平坦结构层104的折射率与透镜结构103的折射率的大小关系相关。
80.由于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发出的光线的颜色和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发出的光线的颜色不同,因此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亮度衰减速度与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的亮度衰减速度不同。其中,亮度衰减速度可以用于表示:随观察视角的变大,子像素102的亮度减小的多少。
81.可选的,若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亮度衰减速度大于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的亮度衰减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当观察视角较大(例如,观察视角范围为45
°
至60
°
)时,在同一观察视角下,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发出的光线的会亮度低于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将极易观察到画面色偏现象,进而将会导致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较差。
82.由此,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确定平坦结构层104的折射率与透镜结构103的折射率关系,以使得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发出的光线向靠近透镜结构103的轴线的方向折射,进而减缓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亮度衰减速度。进一步的,可以使得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亮度衰减速度和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的亮度衰减速度尽量保持一致,从而可以避免在不同视角下显示面板10发生色偏的现象,进而可以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83.当然,若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亮度衰减速度小于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的亮度衰减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当观察视角较大(例如,观察视角范围为45
°
至60
°
)时,在同一观察视角下,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发出的光线的亮度会高于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发出的光线的亮度,也极易观察到画面色偏现象,进而将会导致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较差。
84.由此,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确定平坦结构层104的折射率与透镜结构103的折射率关系,以使得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发出的光线向远离透镜结构103的轴线的方向折射,进而加快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亮度衰减速度。进一步的,可以使得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亮度衰减速度和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的亮度衰减速度尽量保持一致,从而可以避免在不同视角下显示面板10发生色偏的现象,进而可以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85.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基于显示面板中第一颜色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与第二颜色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的大小关系,以确定显示面板中平坦结构层的折射率与透镜结构的折射率的大小关系,进而使得第一颜色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和第二颜色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尽量保持一致,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86.可选的,透镜结构103可以采用光刻工艺制备得到,平坦结构层104可以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制备得到。
87.作为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亮度衰减速度大于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的亮度衰减速度。此种情况下,多个透镜结构103可以用于汇聚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发出的光线,并将汇聚后的光线传输至平坦结构层104。
88.由于多个透镜结构10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发光区域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重叠,因此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发出的光线可以照射至该多个透镜结构103。并且,多个透镜结构10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的发光区域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不重叠,因此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发出的光线不会照射至该多个透镜结构103。
89.由此,该多个透镜结构103汇聚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发出的光线,进而可以减缓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亮度衰减速度。并且,多个透镜结构103不会对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发出的光线造成影响,该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发出的光线可以正常出射,该第二颜色子像素
102b的亮度衰减速度保持不变。进一步的,可以使得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亮度衰减速度与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的亮度衰减速度尽量保持一致,避免在不同视角下显示面板10发生色偏的现象,进而可以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90.可选的,参考图6,平坦结构层104的折射率大于透镜结构103的折射率,透镜结构103可以为凹透镜。其中,图6中仅示出了各个子像素102的发光区域。
91.图7是图6所示的透镜结构和平坦结构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参考图7,在平坦结构层104的折射率大于透镜结构103的折射率,且透镜结构103为凹透镜的情况下,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发出的光线在从透镜结构103照射至平坦结构层104时,该光线可以在透镜结构103与平坦结构层104之间的界面向靠近透镜结构103的轴线的方向折射。由此实现多个透镜结构103汇聚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发出的光线的作用,进而减缓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亮度衰减速度。
92.示例的,平坦结构层104的折射率的范围可以为1.65至1.85,透镜结构103的折射率的范围可以为1.4至1.6。该平坦结构层104的材料可以为有机聚合物基质掺杂氧化锆(zro)或氧化钛(tio)纳米粒子,以及感光剂。该透镜结构103的材料可以为有机聚合物材料掺杂感光剂。
93.或者,参考图8,平坦结构层104的折射率小于透镜结构103的折射率,透镜结构103可以为凸透镜。其中,图8中仅示出了各个子像素102的发光区域。
94.图9是图8所示的透镜结构和平坦结构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参考图9,在平坦结构层104的折射率小于透镜结构103的折射率,且透镜结构103为凸透镜的情况下,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发出的光线在从透镜结构103照射至平坦结构层104时,该光线可以在透镜结构103与平坦结构层104之间的界面向靠近透镜结构103的轴线的方向折射。由此实现多个透镜结构103汇聚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发出的光线的作用,进而减缓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亮度衰减速度。
95.示例的,平坦结构层104的折射率的范围可以为1.4至1.6,透镜结构103的折射率的范围可以为1.65至1.85。该平坦结构层104的材料可以为有机聚合物材料掺杂感光剂。该透镜结构103的材料可以为有机聚合物基质掺杂氧化锆或氧化钛纳米粒子,以及感光剂。
96.参考图6和图8可以看出,该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102还可以包括第三颜色子像素102c。其中,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亮度衰减速度大于第三颜色子像素102c的亮度衰减速度。多个透镜结构10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第三颜色子像素102c的发光区域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也不重叠。也即是,第三颜色子像素102c发出的光线不会照射至透镜结构103,多个透镜结构103不会对第三颜色子像素102c发出的光线造成影响,该第三颜色子像素102c发出的光线可以正常出射,该第三颜色子像素102c的亮度衰减速度保持不变。
97.通常情况下,蓝色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较快,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较慢,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中发出的光线被汇聚的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可以为蓝色子像素。另外,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可以为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中的一种,第三颜色子像素102c可以为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中的另一种。
98.作为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亮度衰减速度小于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的亮度衰减速度。此种情况下,多个透镜结构103可以用于发散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发出的光线,并将发散后的光线传输至平坦结构层104。
99.由于多个透镜结构10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发光区域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重叠,因此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发出的光线可以照射至该多个透镜结构103。并且,多个透镜结构10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的发光区域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不重叠,因此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发出的光线不会照射至该多个透镜结构103。
100.由此,该多个透镜结构103发散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发出的光线,进而可以加快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亮度衰减速度。并且,多个透镜结构103不会对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发出的光线造成影响,该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发出的光线可以正常出射,该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的亮度衰减速度保持不变。进一步的,可以使得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亮度衰减速度与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的亮度衰减速度尽量保持一致,避免在不同视角下显示面板10发生色偏的现象,进而可以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101.可选的,参考图10,平坦结构层104的折射率大于透镜结构103的折射率,透镜结构103可以为凸透镜。其中,图10中仅示出了各个子像素102的发光区域。
102.图11是图10所示的透镜结构和平坦结构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1,在平坦结构层104的折射率大于透镜结构103的折射率,且透镜结构103为凸透镜的情况下,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发出的光线在从透镜结构103照射至平坦结构层104时,该光线可以在透镜结构103与平坦结构层104之间的界面向远离透镜结构103的轴线的方向折射。由此实现多个透镜结构103发散一颜色子像素102发出的光线的作用,进而加快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亮度衰减速度。
103.示例的,平坦结构层104的折射率的范围可以为1.65至1.85,透镜结构103的折射率的范围可以为1.4至1.6。该平坦结构层104的材料可以为有机聚合物基质掺杂氧化锆或氧化钛纳米粒子,以及感光剂。该透镜结构103的材料可以为有机聚合物材料掺杂感光剂。
104.或者,参考图12,平坦结构层104的折射率小于透镜结构103的折射率,透镜结构103可以为凹透镜。其中,图12中仅示出了各个子像素102的发光区域。
105.图13是图12所示的透镜结构和平坦结构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3,在平坦结构层104的折射率小于透镜结构103的折射率,且透镜结构103为凹透镜的情况下,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发出的光线在从透镜结构103照射至平坦结构层104时,该光线可以在透镜结构103与平坦结构层104之间的界面向远离透镜结构103的轴线的方向折射。由此实现多个透镜结构103发散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发出的光线的作用,进而加快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亮度衰减速度。
106.示例的,平坦结构层104的折射率的范围可以为1.4至1.6,透镜结构103的折射率的范围可以为1.65至1.85。该平坦结构层104的材料可以为有机聚合物材料掺杂感光剂。该透镜结构103的材料可以为有机聚合物基质掺杂氧化锆或氧化钛纳米粒子,以及感光剂。
107.参考图10和图12可以看出,该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102还可以包括第三颜色子像素102c。其中,第三颜色子像素102c的亮度衰减速度小于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的亮度衰减速度。多个透镜结构10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第三颜色子像素102c的发光区域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也重叠。也即是,第三颜色子像素102c发出的光线也会照射至透镜结构103,且第三颜色子像素102c发出的光线在从透镜结构103照射至平坦结构层104时,该光线可以在透镜结构103与平坦结构层104之间的界面向远离透镜结构103的轴线的方向折
射。由此实现多个透镜结构103发散第三颜色子像素102c发出的光线的作用,进而加快第三颜色子像素102c的亮度衰减速度。
108.其中,第三颜色子像素102c发出的光线发生折射的具体原理,可以参见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发出的光线发生折射的相关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109.通常情况下,蓝色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较快,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较慢,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中发出的光线被发散的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可以为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中的一种。另外,第二颜色子像素102b可以为蓝色子像素,第三颜色子像素102c可以为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中的另一种。
11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一个蓝色子像素,一个红色子像素以及两个绿色子像素可以构成一个像素a。例如,图14中示出了两个像素a,且像素a中不同颜色的子像素102的形状和尺寸可以不同。另外,每个像素a沿显示面板10的像素行方向的尺寸d1可以为129.2微米(μm),沿显示面板10的像素列方向相邻的两个像素a沿像素列方向的尺寸之和d2可以为129.2μm。
111.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衬底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所示的衬底基板的沿aa方向的截面图。参考图15和图16,该衬底基板101可以具有平面显示区域101a以及曲面显示区域101b。例如,图15和图16中的衬底基板101具有一个平面显示区域101a以及两个曲面显示区域101b,且两个曲面显示区域101b分别位于平面显示区域101a的两侧。
112.可选的,多个透镜结构10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位于曲面显示区域101b内。也即是,多个透镜结构10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仅位于曲面显示区域101b,而不位于平面显示区域101a。
113.通常情况下,曲面显示区域101b相对于平面显示区域101a易出现色偏,因此将多个透镜结构103设置在曲面显示区域101b,从而调节曲面显示区域101b的第一颜色子像素102a的亮度衰减速度,以使得位于曲面显示区域101b的各个颜色的亮度衰减速度尽量一致,降低曲面显示区域101b的色偏。并且,由于多个透镜结构10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不位于平面显示区域101a,因此该多个透镜结构103不会影响平面显示区域101a的子像素102的出光效果,可以有效维护平面显示区域101a原有的发光效率,不会造成功耗损失。
114.可选的,显示面板10可以为曲面显示面板。该曲面显示面板可以为边缘(edge)显示面板,瀑布显示面板或者折叠显示面板等。对于该曲面显示面板,可以实现对该曲面显示面板的曲面显示区域101b进行针对性的色偏调节(例如设置透镜结构103),而对于该曲面显示面板的平面显示区域101a可以保持正常设计(例如不设置透镜结构103)。
115.图1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像素和透镜结构的俯视图。参考图17可以看出,多个透镜结构10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位于曲面显示区域101b的多个子像素102的非发光区域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重叠。其中,多个子像素102的非发光区域可以是指多个子像素102的发光区域b之间的间隙区域。
116.为了便于制备,子像素102的非发光区域上也可以具有透镜结构103,且该透镜结构103不会对子像素102的出光造成影响,不会影响子像素102的亮度衰减速度。
117.图1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子像素和透镜结构的俯视图。结合图17和图18可以看出,图17中位于子像素102的发光区域b的透镜结构103的数量较多,而图18中位于子
像素102的发光区域b的透镜结构103的数量较少。
118.可选的,位于子像素102的发光区域b的透镜结构103的数量范围可以为5至20。
119.并且,在子像素102的发光区域b的大小一定的情况下,透镜结构103的分布密度与位于子像素102的发光区域b的透镜结构103的数量正相关。也即是,图17中透镜结构103的分布密度较大,图18中透镜结构103的分布密度较小。
120.可选的,透镜结构103对光线的角度的改变程度与显示面板10中透镜结构103的分布密度正相关。也即是,透镜结构103的分布密度越大,透镜结构103对光线的角度的改变程度越大;透镜结构103的分布密度越小,透镜结构103对光线的角度的改变程度越小。其中,透镜对光线的角度的改变程度可以用于表示光线的折射角的大小。
12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透镜结构103的分布密度可以与相邻两个透镜结构103之间的距离相关。例如,相邻两个透镜结构103之间的距离越小,透镜结构103的分布密度越大;相邻两个透镜结构103之间的距离越大,透镜结构103的分布密度越小。
122.可选的,相邻两个透镜结构103之间的距离的范围可以为0μm至4μm。例如图19,在相邻两个透镜结构103之间的距离为0μm的情况下,相邻两个透镜结构103直接接触。当然,参考图20,相邻两个透镜结构103之间可以具有一定的距离。
12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透镜结构103之间的距离范围可以基于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的仿真结果确定。例如,可以制备得到多个测试显示面板,且各个测试显示面板中相邻两个透镜结构之间的距离不同,通过对各个测试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进行仿真,确定至少一个目标测试显示面板。每个目标测试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高于其他测试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由此,可以基于至少一个目标测试显示面板中相邻两个透镜结构之间的距离,确定显示面板10中相邻两个透镜结构103之间的距离范围。
124.参考图21,透镜结构103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面可以完全为弧面。当然,参考图22,该透镜结构103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面仅部分为弧面,另一部分为平面。本技术实施例对该透镜结构103的形状不做限定。另外,透镜结构103远离衬底基板101的弧面的弧度也可以为多种,例如,图22所示的透镜结构103远离衬底基板101的弧面的弧度与图23所示的透镜结构103远离衬底基板101的弧面的弧度。
12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参考图17和图18,透镜结构10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当然,透镜结构10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可以为其他形状,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126.可选的,在透镜结构103为凸透镜,且透镜结构10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为圆形的情况下,参考图24,该透镜结构103的直径h1的范围可以为2μm至6μm,拱高h2的范围可以为1.5μm至4μm。另外,平坦结构层104的厚度h3比透镜结构103的拱高h2略高即可,例如平坦结构层104的厚度h3的范围为5μm至6μm。
127.示例的,图2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镜结构的电镜示意图。其中,图25中示出了两个透镜结构103,其中第一个透镜结构103的直径h1可以为2.98μm,第二个透镜结构103的直径h1可以为3.07μm,拱高h2可以为1.56μm。并且,两个透镜结构103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97μm。
128.可选的,在透镜结构103为凹透镜,且透镜结构10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为圆形的形状下,参考图26,该透镜结构103的直径g1的范围可以为μm至6μm,槽深g2的范围可以
为1.5μm至4μm,高度g3的范围可以为1.9μm至5μm。另外,平坦结构层104的厚度h3比透镜结构103的高度h3略高即可,例如平坦结构层104的厚度g4的范围为5μm至6μm。
129.示例的,图2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透镜结构的电镜示意图。其中,图27中示出了两个透镜结构103,其中第一个透镜结构103的直径h1可以为2.98μm,第二个透镜结构103的直径h1可以为3.07μm,拱高h2可以为1.56μm。并且,两个透镜结构103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97μm。
13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透镜结构103各个尺寸的尺寸范围可以基于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的仿真结果确定。例如,可以制备得到多个测试显示面板,且各个测试显示面板中透镜结构的尺寸不同,通过对各个测试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进行仿真,确定至少一个目标测试显示面板。每个目标测试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高于其他测试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由此,可以基于至少一个目标测试显示面板中透镜结构的尺寸,确定显示面板10中透镜结构103的尺寸。
131.参考图28,该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封装膜层(thin

film encapsulation,tfe)105。该封装膜层105可以位于多个子像素102和多个透镜结构103之间,用于封装多个子像素102。
132.其中,封装膜层105远离多个子像素102的一面可以为平面。由此,可以使得多个透镜结构103形成在平面上,降低了多个透镜结构103的制备难度,且提高了多个透镜结构103汇聚光线或发散光线的均一性。
133.图2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封装膜层后的电镜示意图。图3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多个透镜结构后的电镜示意图。结合图29和图30可以看出,为了确定透镜结构103对不同颜色的子像素102的亮度衰减速度的影响,可以使得多个透镜结构10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各个子像素102的发光区域b。也即是,显示面板10中每种颜色的子像素102的发光区域b上均设置有透镜结构103。
134.在测试透镜结构103对不同颜色的子像素102的亮度衰减速度的影响时,可以分次单独点亮子像素102,每次点亮的所有子像素102发出的光线的颜色相同。由此,即可实现透镜结构103对每种颜色的子像素102的亮度衰减速度的影响的测试,进而确定在何种颜色的子像素102的发光区域设置透镜结构103的效果较好。
135.并且,在测试过程中,无需制备多个测试显示面板,使得各个测试显示面板中透镜结构103设置在不同颜色的子像素102上,而可以仅制备一种结果的测试显示面板,因此可以降低测试成本。
136.参考图28可以看出,该封装膜层105可以包括:沿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依次层叠的第一无机材料层1051,有机材料层1052以及第二无机材料层1053。
137.可选的,该第一无机材料层1051和该第二无机材料层1053可以由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x)和氮氧化硅(sioxny)等一种或多种无机氧化物制成。有机材料层1052可以由树脂材料制成。该树脂可以为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可以包括亚克力(pmma)树脂,热固性树脂可以包括环氧树脂。
13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机材料层1052可以采用喷墨打印(ink jet printing,ijp)的方法制作。第一无机材料层1051和第二无机材料层1053可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的方法制作。
139.参考图28,每个子像素102可以包括:沿远离衬底基板101的方向依次层叠的阳极层1021,发光层1022以及阴极层1023。显示面板10还包括:像素界定层106。该像素界定层106可以位于阳极层1021和发光层1022之间,且像素界定层106可以具有多个镂空区域。每个镂空区域用于露出一个子像素102的阳极层1021,以使得该子像素102的阳极层1021与该子像素102的发光层1022接触。
140.参考图28还可以看出,该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模组层107。该模组层107可以位于平坦结构层104远离衬底基板101的一侧。该模组层107可以包括偏光片以及盖板等。
14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了体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可以对显示面板10中各种颜色的子像素102共同显示的白光的亮度衰减速度以及色度进行测试。
142.可选的,对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白光亮度衰减速度,以及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实施例一)中透镜结构103为凸透镜或凹透镜的显示面板的白光亮度衰减速度进行测试,得到图31。参考图31可以看出,透镜结构103为凹透镜的显示面板的白光亮度衰减速度,相对于透镜结构103为凸透镜的显示面板的白光亮度衰减速度慢。并且,无论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透镜结构103为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其白光亮度衰减速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白光亮度衰减速度慢。也即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好。
143.可选的,对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白光的色度,以及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中透镜结构103为凸透镜或凹透镜的显示面板的白光的色度进行测试,得到图32。参考图32可以看出,透镜结构103为凹透镜的显示面板的白光的色度,相对于透镜结构103为凸透镜的显示面板的白光的色度偏青。并且,无论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透镜结构103为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其白光的色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白光的色度偏青。
144.由于对于显示面板10显示发黄而言,显示发青不易被人眼察觉,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白光的色度偏青,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白光的色度偏黄的效果好。
145.可选的,对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白光亮度衰减速度,以及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第二种实现方式(实施例二)中透镜结构103为凸透镜的显示面板的白光亮度衰减速度进行测试,得到图33。参考图33可以看出,透镜结构103为凸透镜的显示面板的白光亮度衰减速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白光亮度衰减速度慢。也即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好。
146.可选的,对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白光的色度,以及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第二种实现方式中透镜结构103为凸透镜的显示面板的白光的色度进行测试,得到图34。参考图34可以看出,透镜结构103为凸透镜的显示面板的白光的色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白光的色度偏青。
147.由于对于显示面板10显示发黄而言,显示发青不易被人眼察觉,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白光的色度偏青,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白光的色度偏黄的效果好。
148.另外,对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白光的色度,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中透镜结构103为凸透镜的显示面板的白光的色度,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第二种实现
方式中透镜结构103为凸透镜的显示面板的白光的色度以及进行测试,得到图35。参考图35可以看出,实施例二中的显示面板的白光的色度,相对于实施例一中的显示面板的白光的色度偏青。并且,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显示面板的白光的色度,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的白光的色度偏青。
149.其中,图32,以及图34至图35中的曲线轨迹可以为cie轨迹,该cie轨迹可以用于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在显示白色画面时在色域图中的色彩偏移轨迹。其横坐标cie_x和纵坐标cie_y分别表示色度值。
150.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基于显示面板中第一颜色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与第二颜色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的大小关系,以确定显示面板中平坦结构层的折射率与透镜结构的折射率的大小关系,进而使得第一颜色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和第二颜色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尽量保持一致,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15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以在不改变现有子像素的结构的前提下有效解决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为子像素中各个膜层的材料选择和膜层厚度的设计提供了更大的调整空间。并且,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以为瀑布显示面板或折叠显示面板,从而能够对瀑布显示面板的边缘显示区域及折叠显示面板的弯折显示区域进行针对性的调节,灵活多变,具有较大的应用及量产价值。
152.图3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6可以看出,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供电组件20以及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可以为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供电组件20可以与显示面板10连接,用于为显示面板10供电。
153.可选的,该显示装置可以为oled显示装置,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显示装置,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或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以及指纹识别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154.需要指出的是,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可能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而且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间的层。另外,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下”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下,或者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的层或元件。另外,还可以理解,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时,它可以为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唯一的层,或还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层或元件。通篇相似的参考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155.在本技术中,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15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