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升降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94400发布日期:2022-01-22 10:01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线升降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天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升降杆设备。


背景技术:

2.天线升降杆设备是为升降无线通信各类天线、照明灯、信号灯、防雷避雷器等而设计,现已广泛应用于通信、抗洪救灾、防雷、工程抢险等领域。现有的一种天线升降杆仅采用手动方式驱动,驱动形式单一,不能根据需要灵活选用驱动形式,影响使用的方便性。
3.因此,如何提高使用的方便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线升降杆设备,其使用更加方便。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天线升降杆设备,包括升降杆和驱动装置;所述升降杆包括多个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杆体,其中,最底部的所述杆体为基础杆体,其余所述杆体分别为从动杆体,且各所述从动杆体构成一个从动杆组;
7.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离合器、驱动电机、滚筒和主动支撑带,所述离合器用于使所述驱动轴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或断开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传动连接;
8.所述滚筒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轴,所述主动支撑带的一端缠绕于所述滚筒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基础杆体,且所述主动支撑带中部的至少部分结构支撑于所述从动杆组下方。
9.优选地,所述离合器包括离合块和输入齿轮,所述离合块可轴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轴上,且所述离合块与所述驱动轴保持同步转动,所述离合块上固定设置拨块;所述输入齿轮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离合块通过轴向移动,能够使所述拨块插接于所述输入齿轮,实现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驱动轴的传动连接,或者使所述拨块脱离所述输入齿轮,以断开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驱动轴之间的传动连接。
10.优选地,所述驱动轴还配设有用于阻止所述从动杆组下降的单向刹车组件。
11.优选地,所述单向刹车组件包括棘爪和棘轮,所述棘爪转动连接于棘爪轴上且两者之间设置弹性件;
12.当所述驱动轴正向转动以带动所述从动杆组上升时,所述棘轮上的棘齿能够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拨动所述棘爪且所述棘轮随所述驱动轴正向转动;且所述驱动轴不受驱动力时,所述棘爪能够卡住所述棘轮上的棘齿,以阻止所述驱动轴反向转动。
13.优选地,所述驱动轴上固定设置挡环,所述棘轮空套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单向刹车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且分别位于所述棘轮两侧的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所述单向刹车组件还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驱动轴上的调节螺母组件,且所述调节螺母组件与所述挡环沿轴向夹紧所述第一摩擦片、所述棘轮和所述第二摩擦片。
14.优选地,所述从动杆组中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从动杆体;
15.所述杆体为顶部开口的凹槽结构,且相邻两个所述杆体之间,上层的所述杆体伸入下层所述杆体的凹槽中;
16.每相邻两层所述从动杆体之间,下层的所述从动杆体中设置从动支撑带,以向上撑起上层的所述从动杆体。
17.优选地,在每相邻三层所述杆体之间,所述从动支撑带的两端均连接于底层的所述杆体,且中部伸入中层的所述杆体中,以向上支撑上层的所述杆体。
18.优选地,所述主动支撑带通过滚轮支撑于所述基础杆体与最底层所述从动杆体之间;相邻所述从动杆体之间,所述从动支撑带分别通过所述从动杆体上对应的滚轮支撑。
19.优选地,相邻层所述从动支撑带的带宽方向相垂直;最底层所述从动支撑带与所述主动支撑带的带宽方向相垂直。
20.优选地,还包括齿轮箱,所述驱动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齿轮箱中,且所述齿轮箱中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所述滚筒,所述驱动轴和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向相平行,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滚筒的轴向相平行,且所述驱动轴的轴向垂直于所述滚筒的轴向;所述驱动轴通过直齿轮结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通过斜齿轮结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通过直齿轮结构传动连接所述滚筒。
21.本发明提供的天线升降杆设备,包括升降杆和驱动装置。升降杆包括多个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杆体,其中,最底部的杆体为基础杆体,其余杆体分别为从动杆体,且各从动杆体构成一个从动杆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离合器、驱动电机、滚筒和主动支撑带,离合器用于使驱动轴传动连接于驱动电机,或断开驱动轴与驱动电机的传动连接。滚筒传动连接于驱动轴,主动支撑带的一端缠绕于滚筒上,另一端连接于基础杆体,且主动支撑带中部的至少部分结构支撑于从动杆组下方。
22.该天线升降杆设备中,通过滚筒转动,可以调节主动支撑带的展开长度,从而可以调节从动杆组顶部高度,实现对升降杆总体高度的调节,另外,滚筒受驱动轴的驱动,通过离合器的设置,可以使得驱动轴传动连接于驱动电机,从而使驱动轴可以在电控下转动,或者使得驱动轴与驱动电机相分离,从而驱动轴可以在手动驱动下转动,升降杆集电动、手动两种驱动形式于一体,可同轴完成电动及手动工作模式,实现驱动形式的多样性,可根据需要灵活选用驱动形式,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天线升降杆设备具体实施例一的外观图;
25.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天线升降杆设备具体实施例一中第一方向升降杆的剖视图;
26.图3为图2在a-a方向的剖视图;
27.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天线升降杆设备具体实施例一中第二杆体相对于第一杆体上升的原理图;
28.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天线升降杆设备具体实施例一中第三杆体相对于第二杆体上升的原理图;
29.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天线升降杆设备具体实施例一中升降杆和齿轮箱的连接结构图;
30.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天线升降杆设备具体实施例一中驱动轴部分的结构图;
31.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天线升降杆设备具体实施例一中棘爪与棘轮锁定状态的结构图;
32.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天线升降杆设备具体实施例一中棘爪与棘轮解锁状态的结构图。
33.附图标记:
34.手持升降控制器1;
35.驱动轴2,挡环21,第一摩擦片22,棘轮23,第二摩擦片24,垫圈25,手动升降连接螺母26,锁紧螺母27,棘爪28,棘爪轴29,扭簧210,输入齿轮211,轴承212;
36.齿轮箱3,第一传动轴31,第二传动轴32,第三传动轴33,滚筒35,离合块36,拨块37,第一锥齿轮38,第一直齿轮39,第二直齿轮310,第三直齿轮311,第四直齿轮312,第五直齿轮313,第三锥齿轮314,第四锥齿轮315,离合器手柄316;
37.驱动电机4;
38.升降杆5,第一杆体51,第二杆体52,第三杆体53,第四杆体54,第五杆体55,第六杆体56,第七杆体57,基础杆体58,从动杆体59,电动限位装置510,机械限位装置511;
39.主动支撑带7,主带上滚轮71,主带下滚轮72,主带导出滚轮73;
40.从动支撑带8,从带上滚轮81,从带下滚轮82;
41.电控箱9;
42.单向刹车组件10。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4.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天线升降杆设备,其使用更加方便。
45.本发明所提供天线升降杆设备的具体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至图9,包括升降杆5和驱动装置。
46.升降杆5包括多个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杆体,其中,最底部的杆体为基础杆体58,其余杆体为从动杆体59。从动杆体59可以为一个或者至少两个,各从动杆体59构成一个从动杆组。具体地,从动杆组的顶部凸出于基础杆体58之上,则当从动杆组高出基础杆体58的高度的变化时,升降杆5的高度也会适应性变化。其中,根据需要,杆体可采用圆形铝合金或碳素纤维管。
47.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2、离合器、驱动电机4、滚筒35和主动支撑带7。离合器用于使驱动轴2传动连接于驱动电机4,使得驱动轴2能够被驱动电机4电驱动,离合器还用于断开
驱动轴2与驱动电机4的传动连接,以通过手动驱动断开驱动电机4的驱动轴2。其中,处于传动连接的两个部件,一者能够作为主动件带动另一者运动。
48.滚筒35传动连接于驱动轴2,主动支撑带7的一端缠绕于滚筒35上,另一端连接于基础杆体58,且主动支撑带7中部的至少部分结构支撑于从动杆组下方。在驱动轴2带动滚筒35转动时,可以通过不断缠绕主动支撑带7、减少主动支撑带7的展开长度以升高从动杆组,或者不断释放主动支撑带7、增加主动支撑带7的展开长度以降低从动杆组。
49.本实施例中,通过滚筒35转动,可以调节主动支撑带7的展开长度,从而可以调节从动杆组顶部高度,实现对升降杆5总体高度的调节,另外,滚筒35受驱动轴2的驱动,通过离合器的设置,可以使得驱动轴2传动连接于驱动电机4,从而使驱动轴2可以在电控下转动,或者使得驱动轴2与驱动电机4相分离,从而驱动轴2可以在手动驱动下转动,升降杆5集电动、手动两种驱动形式于一体,可同轴完成电动及手动工作模式,实现驱动形式的多样性,可根据需要灵活选用驱动形式,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50.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离合器包括离合块36和输入齿轮211。离合块36可轴向滑动地连接于驱动轴2上,且离合块36与驱动轴2保持同步转动。具体地,驱动轴2为花键轴,驱动轴2上设置离合外花键,离合块36上设置离合内花键,离合内花键与离合外花键插接配合,以使离合块36和驱动轴2周向限位、同步转动,且离合内花键与离合外花键可沿轴向相对滑动。
51.离合块36上固定设置拨块37,用于与输入齿轮211配合连接以周向限位。离合块36的外周面上设置安装槽,拨块37固定于该安装槽中。
52.输入齿轮211传动连接于驱动电机4,也就是说,驱动电机4运行时,能够始终驱动输入齿轮211。具体地,输入齿轮211可转动地连接于驱动轴2上,以使输入齿轮211不能直接驱动驱动轴2,而是需要借助离合器驱动驱动轴2。输入齿轮211具体通过轴承212连接在驱动轴2的光轴端,输入齿轮211在驱动轴2上的轴向位置不变。另外,输入齿轮211为锥齿轮,与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传动。
53.离合块36向一个方向轴向移动,对应图7中左移时,能够使拨块37插接于输入齿轮211,实现输入齿轮211与驱动轴2的传动连接。此时,拨块37连接于输入齿轮211,如果驱动电机4运行,则驱动电机4驱动输入齿轮211、输入齿轮211驱动离合块36和驱动轴2。
54.离合块36向另一个方向轴向移动,对应图7中右移时,可以使拨块37脱离输入齿轮211,以断开输入齿轮211与驱动轴2之间的传动连接。此时,拨块37未连接于输入齿轮211,如果驱动电机4运行,则驱动电机4驱动输入齿轮211,但是,输入齿轮211与驱动轴2之间的传动连接是断开的,输入齿轮211在驱动轴2上自转,而不会带动驱动轴2同步转动。在离合器的该状态下,可以手动驱动驱动轴2,以手动调节升降杆5高度。
55.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离合器,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与装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输入齿轮211设置为可轴向移动的,而离合块36轴向位置不变,通过输入齿轮211的轴向移动实现与离合块36的连接与断开;又或者,离合块36与输入齿轮211可借助摩擦力实现传动以同步转动,而无需设置本实施例中的拨块37。
56.进一步地,驱动轴2还配设有用于阻止从动杆组下降的单向刹车组件10。在从动杆组上升过程时,从动杆组因自重以及负重,会导致从动杆组具有下落的趋势,单向刹车组件10的主要用途是防止从动杆组下滑,使其能够保持在设定的高度处自锁而停止下移。
57.进一步地,如图7至图9所示,单向刹车组件10包括棘爪28和棘轮23。棘爪28转动连接于棘爪轴29上且两者之间设置弹性件,具体为设置在棘爪轴29上的扭簧210。
58.其中,棘爪28与棘轮23的配合用于平衡从动杆组的重力及自重,使得驱动轴2不受驱动力时,从动杆组保持高度不变。
59.当驱动轴2正向转动以带动从动杆组上升时,如图9所示,棘轮23上的棘齿能够克服弹性件的弹力拨动棘爪28且棘轮23随驱动轴2正向转动;当驱动轴2不受驱动力时,如图8所示,棘爪28能够卡住棘轮23上的棘齿,以阻止驱动轴2反向转动。
60.本实施例中,通过棘爪28与驱动轴2上的棘轮23的配合,可以在从动杆组上升时实现单向刹车,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61.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驱动轴2上固定设置挡环21,棘轮23空套于驱动轴2上。单向刹车组件10还包括套设于驱动轴2、且分别位于棘轮23两侧的第一摩擦片22和第二摩擦片24。单向刹车组件10还包括螺纹连接于驱动轴2上的调节螺母组件。调节螺母组件与挡环21沿轴向夹紧第一摩擦片22、棘轮23和第二摩擦片24,可以锁定棘轮23于驱动轴2。
62.其中,具体地,调节螺母组件包括沿轴向依次螺纹连接于驱动轴2的手动升降连接螺母26和螺纹连接于驱动轴2的锁紧螺母27,以保证锁紧力。其中,在驱动轴2上,第一摩擦片22、棘轮23、第二摩擦片24、垫圈25、垫圈25、手动升降连接螺母26和锁紧螺母27沿轴向依次设置。调节螺母组件在轴向上给其与挡环21之间的各部件轴向压力,使第一摩擦片22、棘轮23、第二摩擦片24、垫圈25和驱动轴2形成一个整体。
63.本实施例中,棘轮23借由第一摩擦片22和第二摩擦片24的摩擦力实现与驱动轴2之间的周向定位,而并非直接一体固定在驱动轴2上。通过转动调节螺母组件,可以调节摩擦片对棘轮23的轴向紧固力,相应改变摩擦力,第一摩擦片22和第二摩擦片24旋转时与棘轮23的相对运动位移量也相应变化,可适应性为棘轮23提供摩擦阻力,使得升降杆可以顺利升高与下降。
64.具体地,第一摩擦片22、第二摩擦片24对棘轮23的摩擦力大于从动杆组的自重及负重,在驱动轴2不受外力时,驱动轴2随着棘轮23保持静止,而在驱动轴2受到合适的与从动杆组下降方向对应的驱动力后,第一摩擦片22、第二摩擦片24克服与棘轮23之间的摩擦力,棘轮23被棘爪28卡住不动,而驱动轴2、第一摩擦片22、第二摩擦片24同步转动,从动杆组可顺利下降复位。
65.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棘轮23也可以一体固定于驱动轴2上,通过将棘爪轴29设置为可移动的,使得可以按需将棘爪28靠近棘轮23以能够单向刹车,或者远离棘轮23,以使驱动轴2的转动不受棘轮23和棘爪28的影响。
66.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5所示,从动杆组中包括至少两个从动杆体59,如本实施例中,设置6个从动杆体59,具体地,将基础杆体58称为第一杆体51,从动杆体59由下至上依次称为第二杆体52至第七杆体57。
67.其中,杆体为顶部开口的凹槽结构,且相邻两个杆体之间,上层的杆体伸入下层杆体的凹槽中,通过调节相邻层杆体之间、上层杆体伸出上层杆体的高度,以调节升降杆5的整体高度。
68.其中,每相邻两层从动杆体59之间,下层的从动杆体59中设置从动支撑带8,以向上撑起上层的从动杆体59。也就是说,从第二杆体52至第六杆体56,每个杆体内部均伸入有
从动支撑带8,以支撑相邻上层的杆体。通过从动支撑带8的设置,便于调节升降杆5的高度,只需调节从动支撑带8伸入对应杆体的长度,即可调节该从动支撑带8所支撑的杆体的高度。
69.其中,主动支撑带7和从动支撑带8均为织带。另外,织带可根据杆体之间的装配方式内置、外置或内外置混合的方式安装于对应的杆体。
70.此外,在每相邻两层杆体之间,下层杆体内壁设置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导向筋,上层杆体外壁上设置与导向筋对应的导向结构,例如导向槽,以通过导向筋和导向结构的配合对上层杆体的升降进行高度方向上的导向。此外,在杆体中,其内支撑带在带宽方向上可以夹设在两个导向筋之间,以使得导向筋还具有织带导向的作用,可以避免织带打结、相互缠绕等问题。
71.此外,在第一杆体51和第二杆体52之间,还可以设置升降范围限位结构,例如图1中,包括设置在第一杆体51上的机械限位装置511和电动限位装置510。机械限位装置511具体可以为插接于第一杆体51的限位杆,第二杆体52上可配合设置限位槽,限位杆的一端可滑动地插接在限位槽中,在第二杆体52上升到限位槽的底端与限位杆相抵后,不能继续上升,对第二杆体52的最高极限位置进行限定。电动限位装置510具体可以为霍尔元件、光电传感器等装置,更具体可电连接于驱动电机4。当第二杆体52下降到其底部被电动限位装置510检测到后,电动限位装置510向驱动电机4提供信号使其停止运行,避免第二杆体52进一步下降,对第二杆体52的最低极限位置进行限定,提高设备运行的自动化程度以及安全性。
72.进一步地,在每相邻三层杆体之间,从动支撑带8中部伸入中层的杆体中,以向上支撑上层的所述杆体;两端从中部的杆体顶部开口伸出后,固定于底层的杆体上。参考图3,对于相邻的第一杆体51、第二杆体52和第三杆体53,第二杆体52中的从动支撑带8的两端从第二杆体52顶部开口伸出后,分别连接在第一杆体51上,具体固定在第一杆体51的顶部开口边缘;再如图2中相邻的第二杆体52、第三杆体53和第四杆体54之间,第三杆体53中的从动支撑带8的两端从第三杆体53顶部开口伸出后,分别连接在第二杆体52上,具体固定在第二杆体52的顶部开口边缘;其余的相邻三层杆体之间的从动支撑带8的设置方式同第二杆体52中的从动支撑带8,不再赘述。
73.本实施例中,通过从动支撑带8在三层杆体之间的连接方式的设置,可以在主动支撑带7带动最底层从动杆体59上移的同时,各从动支撑带8发生联动,同步带动对应杆体上移,以实现对升降杆5的整体调节。
74.从动支撑带8的工作原理具体为:图4中,虚线为第二杆体52未上升前的初始位置,在拉出主动支撑带7后,主动支撑带7在第一杆体51内的长度变短,第二杆体52上升高度h1;如图5所示,虚线为第三杆体53未上升前的初始位置,在第二杆体52上升h1后,由于第二杆体52中的从动支撑带8的两端固定在第一杆体51上,随第一杆体51位置不变,使得从动支撑带8部分伸出第二杆体52,第三杆体53相对于第二杆体52上升h2;对于第四杆体54,由于第三杆体53中的从动支撑带8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杆体52,而第三杆体53相对于第二杆体52上移,使得该从动支撑带8部分伸出第三杆体53,相应地,第四杆体54在第三杆体53中会上升h3;以此类推,第五杆体55至第七杆体57均会相对于对应的相邻下层杆体上升,升降杆5整体上升。
75.其中,对于每层杆体相对于其相邻下层杆体上升的高度:如图2和图4所示,初始状
态下,第一杆体51的顶部开口边缘b和第二杆体52的底面边缘k的垂直高度差为f,在主动支撑带7被拉出l长度后,第一杆体51的顶部开口边缘b和第二杆体52的底面边缘k的垂直高度差为e,第二杆体52被提升h1=f-e。优选地,为便于高度控制,主动支撑带7在第一杆体51的顶部开口边缘b和第二杆体52的底面边缘k之间的部分平行于高度方向,则相应地,l=2(f-e)=2h1。
76.另外,参考图3和图5,初始状态下,第二杆体52的顶部开口边缘d和第三杆体53的底面边缘m的垂直高度差为h,在主动支撑带7被拉出l长度后,第二杆体52的顶部开口边缘d和第三杆体53的底面边缘m的垂直高度差为g,相对于第二杆体52,第三杆体53被提升h2=h-g。优选地,为便于高度控制,主动支撑带7在第一杆体51的顶部开口边缘和第二杆体52的顶部开口边缘之间的部分平行于高度方向,则h2=h1=l/2。第四杆体54至第七杆体57对应的从动支撑带8均参考第二杆体52和第三杆体53之间的从动支撑带8进行设置,使得每个从动杆体59相对于其相邻下层杆体均上升l/2,则以基础杆体58为基准高度,升降杆5顶部总的提升高度为(n-1)
×
l/2,n为杆体总数量。
77.进一步地,主动支撑带7通过滚轮支撑于第一杆体51与第二杆体52之间。相邻从动杆体59之间,从动支撑带8分别通过从动杆体59上对应的滚轮支撑。
78.对于从动支撑带8,每相邻两层从动杆体之间,下层的杆体的顶部开口两个相对的边缘处分别设置从带上滚轮81,上层杆体的底部外表面的两个相对的边缘处分别设置从带下滚轮82,从带上滚轮81和从带下滚轮82的轴向平行,从动支撑带8依次绕过一个从带上滚轮81、两个从带下滚轮82和另一个从带上滚轮81。
79.对于主动支撑带7,最底层从动杆体59的底面设置主带下滚轮72,基础杆体58的顶部的两个相对的边缘处分别设置主带上滚轮71且底部设置主带导出滚轮73,主动支撑带7的一端固定于基础杆体58的顶部一个边缘处的主带上滚轮71,另一端依次绕过各主带下滚轮72、基础杆体58另一个边缘上的主带上滚轮71以及主带导出滚轮73后,从基础杆体58底部开口伸出并连接于滚筒35。主带上滚轮71与主带下滚轮72轴向平行。
80.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滚轮可以减小相邻的杆体与支撑带之间的摩擦。更优选地,滚轮可以通过滚动轴承212安装在杆体上。
81.进一步地,相邻从动支撑带8的带宽方向相垂直,最底层从动支撑带8与主动支撑带7的带宽方向相垂直。具体地,从动支撑带8和主动支撑带7为矩形结构,从动支撑带8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杆体,主动支撑带7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连接第一杆体51,另一端连接滚筒35,支撑带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带宽方向,另外,带宽方向平行于支撑同一支撑带的滚筒35的轴向。通过支撑带的交错设置,可以提高各支撑带运动的顺畅性。
82.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天线升降杆设备还包括齿轮箱3,驱动轴2可转动地连接于齿轮箱3中,且齿轮箱3中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31、第二传动轴32和滚筒35。驱动轴2和第一传动轴31的轴向相平行,第二传动轴32和滚筒35的轴向相平行,且驱动轴2的轴向垂直于滚筒35的轴向。驱动轴2通过直齿轮结构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31,第一传动轴31通过斜齿轮结构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32,第二传动轴32通过直齿轮结构传动连接滚筒35。
83.其中,由于驱动轴2设置在齿轮箱3中,则驱动轴2上的离合块36、输入齿轮211相应设置在齿轮箱3中。离合块36的轴向移动可采用手动控制,具体地,离合块36上固定设置离合器手柄316,离合器手柄316伸出齿轮箱3之外,以便用户从齿轮箱3外通过驱动离合器手
柄316以改变离合块36的轴向位置。
84.其中,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一锥齿轮38,输入齿轮211为与第一锥齿轮38啮合配合,输出轴的轴向垂直于驱动轴2的轴向且沿上下方向延伸,通过锥齿轮结构的换向将驱动电机4输出轴的垂直旋转变为驱动轴2的水平旋转,同时,借助齿轮传动减速及增大输出扭矩。
85.其中,驱动轴2上设置第一直齿轮39,第一传动轴31上设置与第一直齿轮39啮合传动的第二直齿轮310,通过齿轮传动,可实现第二次减速与增大输出扭矩。
86.其中,滚筒35与第二传动轴32之间还设置第三传动轴33,第三传动轴33的轴向平行于滚筒35的轴向,第一传动轴31上设置第三锥齿轮314,第二传动轴32上设置第四锥齿轮315和第三直齿轮311,第三传动轴33上设置第四直齿轮312,滚筒35上设置第五直齿轮313,第三锥齿轮314和第四锥齿轮315啮合配合,第四直齿轮312分别与第三直齿轮311和第五直齿轮313啮合配合,实现第一传动轴31至滚筒35之间的传动,完成第三次减速及增大扭矩。具体地,滚筒35被驱动正向转动时,主动支撑带7沿滚筒35缠绕,使主动支撑带7从基础杆体58内拉出实现从动杆组上升;反之,滚筒35被驱动反向转动时,主动支撑带7沿滚筒35退出,从动杆组下降。
87.其中,齿轮与对应的轴结构可以按需选择连接方式。第一直齿轮39通过平键连接于驱动轴2,滚筒35上铆接第五直齿轮313。
88.另外,如图1所示,该天线升降杆设备还包括电控箱9,驱动电机4具体可以设置在电控箱9中。另外,电控箱9还可以电连接手持升降控制器1,以控制驱动电机4启闭等情况。
89.本实施例中的天线升降杆设备,工作原理如下:
90.一、电动升降,输入齿轮211通过离合器传动连接驱动轴2,同时,拧动调节螺母组件,调节棘轮23受到的摩擦力,使得驱动轴2能够在驱动电机4以及从动杆组自重负重的作用下反转,但不能仅在从动杆组自重负重下反转下降:
91.上升:驱动电机4带动驱动轴2正向转动,滚筒35正向转动,将主动支撑带7拉出基础杆体58,各从动杆体59上升,在驱动轴2转动过程中,棘轮23相对于棘爪28顺向转动,棘轮23上的棘齿能够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将棘爪28顶开,棘轮23不会被棘爪28锁定。当上升到位时,驱动电机4停止运行,棘爪28卡入棘轮23上的两个相邻棘齿之间,阻止驱动轴2反转,避免从动杆体59下移,实现升降杆高度的自锁定位。
92.下降:棘轮23被棘爪28卡住停止转动,驱动电机4驱动驱动轴2,驱动电机4以及从动杆组自重负重能够克服棘轮23与第一摩擦片22、第二摩擦片24之间的摩擦力反向转动,主动支撑带7不断脱离滚筒35,从动杆组下移。当下移到位时,驱动电机4停止运行,从动杆组自重负重不能克服棘齿与第一摩擦片22、第二摩擦片24之间的摩擦力,驱动轴2随棘齿停止转动,实现自锁。
93.二、手动升降,输入齿轮211与驱动轴2之间不具有传动关系:
94.手动正转驱动轴2,使从动杆组上升;手动反转驱动轴2,使从动杆组下降。
95.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升降杆设备,其采用滚轮和织带提升升降杆5中的各层杆体,驱动方式采用电动/手动于一体,设有摩擦式自锁装置,确保升降杆5上升到任意位置停止时不会下滑。
9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
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97.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词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9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99.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100.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天线升降杆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