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泄同轴电缆与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80618发布日期:2023-05-27 14:28阅读:54来源:国知局
漏泄同轴电缆与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漏泄同轴电缆,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漏泄同轴电缆与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1、漏泄同轴电缆是由内导体、绝缘介质与外导体组成。电磁波在漏泄同轴电缆内传播时利用在外导体开设的多个漏泄孔,实现向外传播电磁波。

2、漏泄同轴电缆能够广泛应用于煤矿、矿井、隧道、地铁等工作环境之中。不同的工作环境均会要求漏泄同轴电缆具备一定的覆盖距离。但是,部分工作环境会出于安全性考虑,要求漏泄同轴电缆的输入功率不能过高,这会导致漏泄同轴电缆的覆盖距离较短。

3、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满足在输入功率不需太高时覆盖距离长等要求的漏泄同轴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漏泄同轴电缆与通信系统,能够满足在输入功率不需太高时覆盖距离长等要求。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漏泄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绝缘层,以及外导体;该绝缘层用于分隔内导体与外导体;外导体包括m个开孔段与n个非开孔段,m个开孔段与n个非开孔段之间交替排布,m个开孔段中至少一个开孔段包括至少三个漏泄孔,该至少一个开孔段中的每个开孔段内的漏泄孔间距相同,m、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3、通过设置漏泄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上的开孔段与非开孔段的布置方式,以及开孔段内漏泄孔位置的布置方式,具体地,将外导体分为m个开孔段与n个非开孔段,且m个开孔段与n个非开孔段之间交替排布,且该m个开孔段中至少一个开孔段包括至少三个漏泄孔,且包括至少三个漏泄孔的开孔段中的每个开孔段内的漏泄孔间距相同,如此,可以实现在满足输入功率不高的条件下,以易于加工的方式制备覆盖距离长的漏泄同轴电缆,满足客户的低成本与易加工的需求。

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n个非开孔段中多个非开孔段的长度相同,该m个开孔段中多个连续的开孔段的长度沿轴向递增。

5、应理解,该n个非开孔段中多个非开孔段的长度相同与该m个开孔段中多个开孔段的长度沿轴向递增,可以理解为:x1<x2<x3,y1=y2=y3,或者,x1<x2<x3,y2=y3=y4,或者,x1<x2<x3,y5=y6=y7,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x表示开孔段,y表示非开孔段,数字下标表示与开孔段、非开孔段分别对应的编号。

6、应理解,该多个非开孔段的数量可以是该n个非开孔段的部分非开孔段,也可以是全部非开孔段,该多个开孔段的数量可以是该m个开孔段的部分开孔段,也可以是全部开孔段,该多个非开孔段可以是连续的非开孔段,例如,前述的y1=y2=y3,也可以是非连续的非开孔段,例如,y1=y4=y6,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7、通过调整多个开孔段的布置方式,以及开孔段内漏泄孔位置的布置方式,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上述的漏泄同轴电缆,能够满足在输入功率不高时,也能实现获取较长的覆盖距离等要求。

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多个非开孔段为连续的非开孔段。

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m个开孔段中多个开孔段的长度相同,该n个非开孔段中多个连续的非开孔段的长度沿轴向递减。

10、应理解,该m个开孔段中的多个开孔段的长度相同与该n个非开孔段中的多个非开孔段的长度沿轴向递减,可以理解为:x1=x2=x3,y1>y2>y3;或者,x1=x2=x3,y5>y6>y7,或者,x1=x2=x3,y2>y3>y4,或者,x1=x3=x6,y1>y2>y3,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x表示开孔段,y表示非开孔段,数字下标表示与开孔段、非开孔段分别对应的编号。

11、应理解,该多个非开孔段的数量可以是该n个非开孔段的部分的非开孔段,也可以是全部的非开孔段,该多个开孔段的数量可以是该m个开孔段的部分的开孔段,也可以是全部的开孔段,该多个开孔段可以是连续的开孔段,例如,前述的x1=x2=x3,也可以是非连续的开孔段,例如,x1=x4=x6,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12、通过调整多个开孔段的布置方式,以及开孔段内漏泄孔位置的布置方式,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上述的漏泄同轴电缆,能够满足在输入功率不高时,也能实现获取较长的覆盖距离等要求。

13、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多个开孔段为连续的开孔段。

1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m个开孔段中多个连续的开孔段的长度沿轴向递增,该n个非开孔段中多个连续的非开孔段的长度沿所述轴向递减。

15、应理解,该m个开孔段中的多个开孔段的长度沿轴向递增与该n个非开孔段中的多个非开孔段的长度沿轴向递减,可以理解为:x1<x2<x3,y1>y2>y3;或者,x1<x2<x3,y5>y6>y7,或者,x1<x2<x3,y2>y3>y4,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x表示开孔段,y表示非开孔段,数字下标表示与开孔段、非开孔段分别对应的编号。

16、应理解,该多个非开孔段的数量可以是该n个非开孔段的部分非开孔段,也可以是全部非开孔段,该多个开孔段的数量可以是该m个开孔段的部分开孔段,也可以是全部开孔段,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17、通过调整多个开孔段的布置方式,以及开孔段内漏泄孔位置的布置方式,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上述的漏泄同轴电缆,能够满足在输入功率不高时,也能实现获取较长的覆盖距离等要求。

1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至少一个开孔段中所有开孔段内的漏泄孔间距均相同。

19、通过使该漏泄同轴电缆的包括三个以上漏泄孔的开孔段内的孔间距都相同,本技术实施例能够使得加工工艺更为简便,以及使得模板能够重复使用。

2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所述漏泄同轴电缆还包括外层保护套,该外层保护套用于保护外导体。

21、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中心节点设备与第一收发设备,该中心节点设备与第一收发设备连接,该第一收发设备与至少一个漏泄同轴电缆中每个漏泄同轴电缆的第一端口连接。

22、通过上述通信系统,本技术实施例利用漏泄同轴电缆将第一收发设备的信号延伸至煤矿综采面、煤矿巷道等环境中,并在发射功率约束情况下,实现综采面的全覆盖,这可以有效解决遮挡问题,采用前述的至少一个漏泄同轴电缆,本技术实施例能够有效提高信号延伸的距离。

23、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一连接设备,用于连接第一收发设备与该至少一个漏泄同轴电缆中每个漏泄同轴电缆的第一端口。

24、通过使用第一连接设备的一端连接收发设备,另一端连接第一收发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本技术实施例能够一方面提升第一收发设备以及漏泄同轴电缆设计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连接第一收发设备的多个端口提升信号功率。

25、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收发设备,该第二收发设备与中心节点设备连接,其中,第二收发设备与该至少一个漏泄同轴电缆中每个漏泄同轴电缆的第二端口连接。

26、通过采用两个收发设备,且将第一收发设备与第二收发设备分别部署在中心节点设备的两侧,且第一收发设备与第二收发设备之间通过前述的至少一个漏泄同轴电缆连接。如此,本技术实施例能够有效延长该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例如,通过采用上述通信系统,本技术实施例能够有效覆盖更长的煤矿综采面。

27、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连接设备,用于连接第二收发设备与该至少一个漏泄同轴电缆中每个漏泄同轴电缆的第二端口。

28、通过上述通信系统或者部署方案,本技术实施例通过第二连接设备的一端连接漏泄同轴电缆,另外一端连接第二收发设备的一个或者多个端口,如此,一方面提升收发设备及漏泄同轴电缆设计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连接多个端口时提升信号功率。

29、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收发设备,该第二收发设备与中心节点设备连接,该第二收发设备通过第一连接设备与至少一个漏泄同轴电缆中每个漏泄同轴电缆的第一端口连接。

30、通过上述通信系统或者部署方案,本技术实施例通过第一连接设备的一端连接漏泄同轴电缆,另外一端连接第一收发设备和第二收发设备的一个或者多个端口,如此,一方面提升收发设备及漏泄同轴电缆设计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连接多个端口时提升信号功率。

31、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收发设备与第二收发设备使用不同的频点进行信号辐射;或者,第一收发设备与第二收发设备使用相同的频点进行信号辐射。

32、通过上述通信系统或者部署方案,本技术实施例在第一收发设备与第二收发设备使用不同频点时,可以大幅度提升信号带宽,进而提升吞吐量,或者,本技术实施例在第一收发设备与第二收发设备采用相同频点时,可以提升信号功率及信噪比。

33、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前述的至少一个漏泄同轴电缆为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漏泄同轴电缆。

34、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中心节点设备与第一收发设备,该中心节点设备与第一收发设备连接,该第一收发设备与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漏泄同轴电缆中的每个漏泄同轴电缆的第一端口连接。

35、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一连接设备,用于连接第一收发设备与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漏泄同轴电缆中每个漏泄同轴电缆的第一端口。

36、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收发设备,该第二收发设备与中心节点设备连接,其中,第二收发设备与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漏泄同轴电缆中的每个漏泄同轴电缆的第二端口连接。

37、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连接设备,用于连接第二收发设备与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漏泄同轴电缆中的每个漏泄同轴电缆的第二端口。

38、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二收发设备,该第二收发设备与中心节点设备连接,第二收发设备通过第一连接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漏泄同轴电缆中的每个漏泄同轴电缆的第一端口连接。

39、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收发设备与第二收发设备使用不同的频点进行信号辐射;或者,第一收发设备与第二收发设备使用相同的频点进行信号辐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