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电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02797发布日期:2022-04-23 20:43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电阻箱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阻箱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式电阻箱。


背景技术:

2.目前,旋转式电阻箱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用于在电路中调节阻值的作用。
3.相关技术中旋转式电阻箱包括箱体和盖体,盖体上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远离箱体的端面设置有旋钮。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旋转式电阻箱的阻值是固定的,通过转轴上的触点与不同电阻圈上的触点接触,以调节电阻箱的电阻,通过旋钮转动而移动转轴上的触点,无法精确将转轴上的触点与电阻圈上的触点接触,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电阻调节不精确,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式电阻箱。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旋转式电阻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电阻箱,包括箱体以及盖合在箱体上的盖体,所述盖体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旋钮,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减缓转轴转动的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设置在转轴上的操作片以及设置于盖体上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设在转轴外,所述固定环的内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片,相邻两个所述固定片之间有间隙,所述操作片嵌入到间隙内,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驱动操作片脱离间隙的操作结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缓冲结构,便于操作者逐级调节电阻值,使得电阻值切换更加精确;通过操作结构,使操作片移动并脱离两个固定片之间的间隙,再驱动旋钮转动,使转轴转动时不会受到固定片的干扰,较小了转轴转动时受到的阻力,方便电阻器切换电阻值,另外,减少了固定片与操作片的接触,减少了两者的磨损,提高了固定片与操作片的使用寿命。
8.可选的,所述转轴远离箱体的端面开设置有操作槽,所述转轴的圆周面上开设有连通操作槽的操作孔,所述操作结构包括滑动设置于操作槽内的第一操作杆以及设置于操作槽内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操作槽的内部以及第一操作杆抵接,所述第一操作杆朝向操作孔的端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具有弹性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操作杆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操作片上开设有供第一卡块嵌入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呈腰型孔状,所述第一导向槽与第一卡槽底壁的距离随靠近第一弹簧的方向逐渐增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大幅度转动旋钮时,先对第一操作杆施加力,使第一操作杆朝第一弹簧方向移动,第一弹簧压缩变形,操作片受到操作孔内壁的限位,使第一卡块在第一导向槽内滑动,使操作片朝第一操作杆方向移动,直到操作片完全嵌入到操作孔内,再转轴转动时,不会受到固定片的阻挡,即便于切换变阻器的电阻;反之,不再对第一操作杆施加作用力,第一弹簧复位使第一操作杆朝远离第一弹簧的方向移动,使操作片重新
伸出操作孔并嵌入到两个固定片之间的间隙内。
10.可选的,所述转轴包括第一固定部以及与第一固定部远离箱体一侧连接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呈直棱柱状,所述旋钮朝向盖体的端面开设有供第二固定部嵌入的插槽。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固定部呈直棱柱状,将第二固定部嵌入到插槽内,当旋钮转动时,插槽的内壁对插槽施加作用力,使转轴转动。
12.可选的,所述转轴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固定部远离第一固定部一侧的第三固定部,所述插槽的底壁上开设有供第三固定部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三固定部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一侧与旋钮抵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母,可以将第三固定部与螺母连接,即使第三固定部与旋钮连接,反之,将螺母与第三固定部分离,便于将转轴、旋钮进行更换;第三固定部依次通过插槽、通孔并进入到第一限位槽内,再通过螺母与第一限位槽内壁抵接,可以限制转轴沿轴线方向移动。
14.可选的,所述第一操作杆远离箱体端面设置有第一操作盘。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手与第一操作盘的接触面积与人手与第一操作杆的接触面积相比,接触面积更大,方便工作人员驱动第一操作杆移动。
16.可选的,所述第一操作杆外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旋钮以及第一操作盘抵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操作片脱离间隙时,对第一操作盘施加作用力,使第一操作杆朝盖体方向移动,此时第二弹簧压缩变形;当不再对第一操作盘施加作用力时,第二弹簧复位使第一操作盘朝远离盖体的方向移动,使操作片重新伸出操作孔;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一操作杆外,具有限位作用,在第二弹簧压缩或复位时,第二弹簧的位置不易偏移。
18.可选的,所述旋钮远离盖体的一侧开设有供第二弹簧嵌入的第一限位槽。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弹簧嵌入到第一限位槽内,具有限位作用,在第二弹簧压缩或复位时,使第二弹簧的位置不易移动。
20.可选的,所述第一操作盘朝向盖体的端面设置有磁铁,所述第一限位槽底壁上开设有朝向第一操作盘的端面设置有铁片,所述磁铁与铁片之间的磁力小于第二弹簧的弹力。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铁对铁片有吸引力,使工作人员对驱动第一操作盘朝盖体方式移动时,操作人员采用较小的作用力就可以使第一操作盘移动,具有省力的作用;当操作人员不再对第一操作盘施加作用力时,由于磁铁与铁片之间的磁力小于第二弹簧的弹力,第二弹簧复位使第一操作盘朝远离第二弹簧的方向移动,使操作片重新嵌入到间隙内。
22.可选的,所述操作结构包括滑动设置于操作槽内的第二操作杆,所述第二操作杆朝向操作孔的方向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具有弹性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操作杆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操作片上开设有供第二卡块嵌入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呈腰型孔状,所述第二导向槽与第二卡槽底壁的距离随远离第二弹簧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操作杆远离箱体的端面设置有第二操作盘,所述第二操作杆外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操作盘以及旋钮抵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大幅度转动旋钮时,先对第二操作盘施加作用力,使第二操作盘、第二操作杆均朝箱体方向移动,第三弹簧压缩变形,操作片受到操作孔内壁的限位,使第二卡块在第二导向槽内滑动,使操作片朝第二操作杆方向移动,直到操作片完全嵌入到操作孔内,再转轴转动时,不会受到固定片的阻挡,即便于切换变阻器的电阻;反之,不再对第二操作盘施加作用力,第三弹簧复位使第二操作盘、第二操作杆朝远离箱体的方向移动,使操作片重新伸出操作孔并嵌入到两个固定片之间的间隙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设置缓冲结构,便于操作者逐级调节电阻值,使得电阻值切换更加精确;通过操作结构,使操作片移动并脱离两个固定片之间的间隙,再驱动旋钮转动,使转轴转动时不会受到固定片的干扰,较小了转轴转动时受到的阻力,方便电阻器切换电阻值,另外,减少了固定片与操作片的接触,减少了两者的磨损,提高了固定片与操作片的使用寿命;2.通过对第一操作杆施加作用力,可以使操作片脱离间隙,再转动旋钮,此时操作片与固定片不再接触,可以避免操作片与固定片接触而损坏。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1中凸显固定环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中凸显第一操作杆结构的爆炸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3中凸显操作结构的爆炸图。
25.附图标记:1、盖体;11、圆孔;2、箱体;21、容置槽;3、转轴;31、第一固定部;32、第二固定部;33、第三固定部;34、操作槽;35、操作孔;36、螺母;4、旋钮;41、插槽;42、第一限位槽;421、铁片;43、通孔;5、缓冲结构;51、固定环;511、固定片;512、间隙;52、操作片;521、第一导向槽;522、第二导向槽;6、操作结构;61、第一操作杆;611、第一卡槽;612、第一卡块;62、第一弹簧;63、第一操作盘;631、磁铁;64、第二弹簧;65、第二操作杆;651、第二卡槽;66、第三弹簧;67、第二卡块;68、第二操作盘。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电阻箱。参照图1和图2,一种旋转式电阻箱,包括箱体2和盖体1,箱体2上开设有容置槽21,盖体1盖合在箱体2上。
28.参照图2,盖体1远离箱体2的一侧开设有圆孔11,圆孔11内转动连接有转轴3,转轴3远离箱体2的可拆卸连接有旋钮4。转轴3包括第一固定部31、第二固定部32和第三固定部33。第一固定部31呈圆柱状。第二固定部32与第一固定部31远离箱体2的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32呈直棱柱状,本技术中第二固定部32呈直六棱柱状。第二固定部32的最长对角线不大于第一固定部31的直径。第三固定部33与第二固定部32远离箱体2的端面固定连接,第三固定部33呈圆柱状,第三固定部33的外圆周面开有外螺纹。第一固定部31、第二固定部
32和第三固定部33同轴线设置。第三固定部33外螺纹连接有螺母36,螺母36与第一限位槽42的底壁抵接。
29.参照图2,旋钮4上朝向箱体2的端面开设有插槽41,插槽41呈内六角槽状,插槽41可供第二固定部32嵌入。
30.参照图2,旋钮4远离箱体2的端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42,插槽41的底壁开设有通孔43,通孔43与第一限位槽42连通。通孔43可供第三固定部33嵌入,第三固定部33外螺纹连接有螺母36,螺母36与第一限位槽42的底壁抵接。
31.参照图3和图4,盖体1上设置有减缓转轴3转动的缓冲结构5,缓冲结构5包括固定环51和操作片52。固定环51与盖体1朝向箱体2的端面固定连接,固定环51套设在第一固定部31外,固定环5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十个固定片511,十个固定片511沿固定环51的内壁圆周阵列分布,相邻两个固定片511之间设置有间隙512。十个固定片511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缓冲结构5中仅操作片5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或者缓冲结构5中的固定片511和操作片52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32.参照图2和图3,转轴3远离箱体2的端面开设有操作槽34,操作槽34从第三固定部33延伸到第一固定部31的中部。第一固定部31的外圆周面开设有操作孔35,操作孔35与操作槽34连通。操作片52滑动设置于操作孔35内,当操作片52嵌入到两个固定片511之间的间隙512内时,操作片52与操作孔35靠近箱体2的内壁接触。
33.参照图2和图4,转轴3上设置有驱动操作片52沿操作孔35轴线方向运动的操作结构6。操作结构6包括第一操作杆61和第一弹簧62。第一弹簧62和第一操作杆61均设置于操作槽34内,第一弹簧62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弹簧62的一端与操作槽34的底壁抵接,第一弹簧62的另一端与第一操作杆61抵接。第一操作杆61可以操作孔35的轴线方式滑动。第一操作杆61朝向操作孔35的端面开设有第一卡槽611。第一卡槽611内相对的两个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612,第一卡块61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第一卡块612朝向第一卡槽611的轴线设置为第一弧形面。
34.参照图4,操作片52相对的两侧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521,第一导向槽521的轴线与第一操作杆61的运动方向垂直。第一导向槽521呈腰型槽状,第一导向槽521与第一卡槽611底壁的距离随远离第一弹簧62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一卡块612嵌入到第一导向槽521内且可以在第一导向槽521内滑动。
35.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需要大幅度转动旋钮4时,先对第一操作杆61施加作用力,使第一操作杆61朝第一弹簧62移动,同时第一弹簧62压缩变形,操作片52受到操作孔35内壁的限位且操作片52受到第一卡块612的限位,操作片52沿操作孔35的轴线方向移动,操作片52脱离间隙512并完全嵌入到操作孔35内。在旋钮4带动转轴3转动时,操作片52与固定片511不会接触,使旋钮4、转轴3更加容易转动。当旋钮4转动完后,不再对第一操作杆61施加作用力,第一弹簧62驱动第一操作杆61复位,即驱动操作片52复位,使操作片52重新卡入到间隙512内,可以再通过旋钮4微调,精确调整电阻箱的电阻值。
36.实施例2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操作结构6还包括第一操作盘63、第二弹簧64,第一操作盘63与第一操作杆61远离第一弹簧62的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64套设在第一操作杆61外,第二弹簧64的一端与第一操作盘63抵接,第二弹簧64的一端与第
一限位槽42的底壁抵接。第二弹簧64处于压缩状态。
37.参照图5第一限位槽42底壁上开设有朝向第一操作盘63的端面固定连接有铁片421,第一操作盘63朝向盖体1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磁铁631,第二弹簧64的弹力、第一弹簧62的弹力均大于磁铁631与铁片421之间的磁力。磁铁631对铁片421具有吸引力,使操作人员对第一操作盘63施加作用力时,具有省力的作用。而磁铁631与铁片421之间的磁力小于各弹簧的弹力,再不对第一操作盘63操作时,第一操作盘63受第二弹簧64的作用、第一操作杆61受第一弹簧62的作用,使第一操作杆61不易沿操作槽34的轴线方向移动。
38.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设置第二弹簧64和第一操作盘63,第二弹簧64对第一操作盘63施加作用力,在对第一操作杆61朝第一弹簧62移动后,第二弹簧64可以加快第一操作杆61复位。
39.实施例3参照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操作结构6包括第二操作杆65、第三弹簧66、第二卡块67和第二操作盘68。第二操作杆65滑动设置于操作槽34内,第二操作杆65朝向操作孔35的端面开设有第二卡槽651,第二卡槽651内相对的两个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67,第二卡块67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第二卡块67朝向第二卡槽651的轴线设置为第二弧形面。
40.参照图6和图7,操作片52相对的两侧面开设有第二导向槽522,第二导向槽522的轴线与第二操作杆65的运动方向垂直。第二导向槽522呈腰型槽状,第二卡块67嵌入到第二导向槽522内且可以在第二导向槽522内滑动。
41.参照图6和图7,第二操作盘68与第二操作杆65远离箱体2的端面固定连接。第三弹簧66套设在第二操作杆65外,第三弹簧66处于压缩状态。旋钮4远离盖体1的端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三弹簧66嵌入到第二限位槽内。第三弹簧66的一端与第一操作盘63抵接,第三弹簧66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槽的底壁抵接。
42.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需要大幅度转动旋钮4时,先对第二操作盘68施加作用力,第二操作盘68驱动第二操作杆65移动,同时第三弹簧66压缩变形,操作片52受到操作孔35内壁的限位且操作片52受到第一卡块612的限位,操作片52沿操作孔35的轴线方向移动,操作片52脱离间隙512并完全嵌入到操作孔35内。在旋钮4带动转轴3转动时,操作片52与固定片511不会接触,使旋钮4、转轴3更加容易转动。当旋钮4转动完后,不再对第二操作杆65施加作用力,第二弹簧64驱动第二操作杆65复位,即驱动操作片52复位,使操作片52重新卡入到间隙512内,可以再通过旋钮4微调,精确调整电阻箱的电阻值。
4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