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架设现场用避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79427发布日期:2021-10-30 11:2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雷达架设现场用避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雷达防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达架设现场用避雷装置。


背景技术:

2.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源于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意思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雷达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3.传统的避雷针安装于避雷物的最高点,在雷电发生时,这一最高点与雷云形成分布极不均匀的电场环境,致使雷云与避雷针之间的空气极易被击穿,雷电流极易通过避雷针向大地泄放雷电能量,
4.但是,现有的避雷针安装方法为:避雷针安装在顶部,避雷针的引下线从天线的中心或从天线的两侧引下,与接地装置通过焊接或螺接方式相连。这种安装方法对固定不动的天线最适合,但对于旋转的雷达天线,这种避雷针就不适用了。因为会影响雷达天线的正常工作,遮挡雷达天线的视角,减少天线的照射覆盖范围,引起雷达天线的工作盲区或探测角度误差,影响探测精度。
5.基于此,申请人提出一种雷达架设现场用避雷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雷达架设现场用避雷装置,在需要的时候伸出,引导雷电保护雷达,在不需要避雷装置工作的时候可以进行回收,防止避雷装置影响雷达工作。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雷达架设现场用避雷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的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避雷机构和用于托举所述避雷机构的接闪器的负载机构,所述负载机构设置在所述避雷机构的一侧并且连接有驱动机构;
8.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所述接闪器伸出装置本体的通道口和用于对避雷机构的伸出部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位于所述通道口的一侧。
9.本方案的工作原理:
10.先将避雷装置安装在雷达的一侧,保证接闪器伸出装置本体的顶部后的高度将高于雷达的高度;当遭遇雷雨天气时,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负载机构向上运动,负载机构托举避雷机构的接闪器向上运动,当接闪器伸出装置本体的通道口并超过装置本体的顶部后,操作限位机构对避雷机构的伸出部进行限位固定,让避雷机构的接闪器能够保持在装置本体的顶部,接闪器便可以对雷达进行有效保护;
11.当雷雨天气结束后,先操作负载机构对避雷机构的接闪器进行托举,然后操作限
位机构对避雷机构的伸出部解除固定,操作驱动机构道东负载机构向下运动,负载机构托举避雷机构的接闪器向下运动,将接闪器回收到装置本体内,防止接闪器影响雷达运行。
12.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13.当需要进行避雷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和负载机构联动配合将避雷机构的接闪器从装置本体内上升到装置本体的顶部;当不需要进行避雷时,有可以将避雷机构的接闪器从装置本体顶部回收到装置本体内;
14.可以让避雷装置在需要进行避雷的时候起到作用,避雷装置在不需要进行避雷的时候可以进行回收,防止接闪器遮挡雷达天线的视角,减少天线的照射覆盖范围,防止引起天线的工作盲区或探测角度误差,保证雷达的探测精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回收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1的a处放大图。
19.图5为接闪器伸出后的安装基板部分俯视图。
20.附图标记:
21.装置本体1,凹槽110,气缸111,插槽112,导电杆113,限位导电板114,导向槽115,主接闪器210,侧向接闪器211,导体块212,安装基板213,支撑杆214,连接板215,导杆216,接地装置217,接地线218,导向滑杆310,滑块311,滑套312,螺纹杆313,电伸缩杆314,负载板315,橡胶凸块316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3.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雷达架设现场用避雷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的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避雷机构和用于托举避雷机构的接闪器的负载机构,负载机构设置在避雷机构的一侧并且连接有驱动机构;
24.装置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接闪器伸出装置本体1的通道口和用于对避雷机构的伸出部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位于通道口的一侧。
25.本方案的工作原理:
26.先将避雷装置安装在雷达的一侧,保证接闪器伸出装置本体1的顶部后的高度将高于雷达的高度;当遭遇雷雨天气时,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负载机构向上运动,负载机构托举避雷机构的接闪器向上运动,当接闪器伸出装置本体1的通道口并超过装置本体1的顶部后,操作限位机构对避雷机构的伸出部进行限位固定,让避雷机构的接闪器能够保持在装置本体1的顶部,接闪器便可以对雷达进行有效保护;
27.当雷雨天气结束后,先操作负载机构对避雷机构的接闪器进行托举,然后操作限位机构对避雷机构的伸出部解除固定,操作驱动机构道东负载机构向下运动,负载机构托举避雷机构的接闪器向下运动,将接闪器回收到装置本体1内,防止接闪器影响雷达运行。
28.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29.当需要进行避雷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和负载机构联动配合将避雷机构的接闪器从装置本体1内上升到装置本体1的顶部;当不需要进行避雷时,有可以将避雷机构的接闪器从装置本体1顶部回收到装置本体1内;
30.可以让避雷装置在需要进行避雷的时候起到作用,避雷装置在不需要进行避雷的时候可以进行回收,防止接闪器遮挡雷达天线的视角,减少天线的照射覆盖范围,防止引起天线的工作盲区或探测角度误差,保证雷达的探测精度。
31.其中,避雷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安装基板213,安装基板213顶部竖直安装接闪器,接闪器底端连接有导体块212,导体块212贯穿安装基板213并且延伸至安装基板213下方,安装基板213下方设置有两组导杆216,两组导杆216的端部相互铰接,其中一组导杆216远离铰接部的一端与导体块212底端铰接,另一组导杆216远离铰接部的一端铰接有接地装置217,接地装置217固定在装置本体1的内底部,接地装置217的接地线218贯穿装置本体1底部并向外延伸。
32.本实施例为:
33.因为两组导杆216的端部互相铰接,其中一组导杆216远离铰接部的一端与导体块212底端铰接,另一组导杆216远离铰接部的一端铰接有接地装置217,所以两组导杆216、导体块212和接地装置217形成的三个铰接部可以配合负载机构和驱动机构让安装基板213上升或下降;
34.安装基板213、导体块212和导杆216均由导电材料构成,当遭遇雷雨天气时,接闪器会引导雷电先向接闪器放电,接闪器会通过安装基板213、导体块212和导杆216将电流传送给接地装置217,接地装置217再通过接地线218将电流引入大地,从而避免雷达遭受雷击;
35.如此一来,两组导杆216分别和导体块212以及接地装置217相互铰接让避雷装置能够上下活动,从而便于在有需求的时候让避雷装置上升进行引导雷电,使用结束后也便于让避雷装置回收到装置本体1内。
36.其中,接闪器包括主接闪器210和侧向接闪器211,主接闪器210和侧向接闪器211均为导电材质,主接闪器210的高度大于侧向接闪器211的高度,侧向接闪器211至少一个且均匀设置在主接闪器210的水平径向一周,侧向接闪器211为斜椎体结构。
37.具体实施时:
38.主接闪器210和侧向接闪器211组合起来具有较大的主动感应空间电场的表面积优势,主动通过感应的方式吸引上方空间的雷云电场,从而还能有效消除侧绕击的风险隐患,侧向接闪器211可以有1

4个个,以满足不同场合的不同主动引雷能力的需要。需要的主动引雷能力越高,应采用的侧向接闪器211数量越多。
39.其中,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安装在接地装置217的一侧且动作端朝上,旋转电机的动作端连接有螺纹杆313,螺纹杆313远离旋转电机的一端通过转动轴承与装置本体1的内顶部连接,螺纹杆313上套接有滑套312,滑套312朝向避雷机构的一侧连接有电伸缩杆314,电伸缩杆314动作端连接有负载机构;滑套312远离负载机构的一侧竖直设置有导向滑杆310,导向滑杆310上滑动设置有滑块311,滑块311通过连接杆与滑套312连接。
40.具体实施时:
41.旋转电机转动带动螺纹杆313转动,螺纹杆313带动滑套312转动,因为滑套312远离负载机构的一侧又通过滑块311与导向滑杆310连接,所以滑套312可以上下移动,滑套312另一侧连接有电伸缩杆314,电伸缩杆314连接有负载机构,负载机构便在滑套312的带动下上下移动;
42.如此一来,螺纹杆313带动滑套312移动,滑套312带动负载机构移动让负载机构的上升和下降变得可控且缓慢,更有利于负载机构托举安装基板213。
43.其中,安装基板213上竖直安装有支撑杆214,支撑杆214固定安装在安装基板213底部靠近负载机构的一侧,支撑杆214底部水平连接有连接板215;
44.负载机构包括负载板315,负载板315与连接板215平行且负载板315的大小大于连接板215的大小,负载板315顶端设置有橡胶凸块316,负载板315下端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与电伸缩杆314的动作端固定连接。
45.本实施例为:
46.支撑杆214、连接板215和负载板315均由绝缘材料制得,当需要避雷机构上升时,电伸缩杆314的动作端伸长,让连接块向连接板215方向移动,带动负载板315位于连接板215的下方,并且让负载板315承载住连接板215,然后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让负载板315带动连接板215上升;
47.因为安装基板213上升时候是斜向上运动,所以连接板215会在负载板315上运动,负载板315的大小大于连接板215的大小保证连接板215在负载板315上运动时不会脱出,负载板315顶端设置有橡胶凸块316能够增大滑动摩擦力,更有效防止连接板215从负载板315上滑出。
48.其中,装置本体1的顶部水平设置有凹槽110和插槽112,凹槽110和插槽112分别位于通道口径向发散的两侧,凹槽110和插槽112的开口相对,凹槽110的尾部设置有微型气缸111,微型气缸111的动作端朝向凹槽110的开口,微型气缸111的动作端连接有限位导电板114,限位导电板114朝向凹槽110开口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115,导向槽115的宽度大于导体块212的宽度,插槽112的高度大于限位导电板114的厚度。
49.本实施例为:
50.微型气缸111的动作端采用绝缘材料,当避雷机构的接闪器伸出装置本体1内且位于装置本体1的顶部后,启动微型气缸111,微型气缸111的动作端带动限位导向板从凹槽110内伸出,然后插入到插槽112内部;因为限位导电板114朝向凹槽110开口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115,导向槽115的宽度大于导体块212的宽度,所以导体块212会穿过限位导电板114的导向槽115,然后安装基板213会卡接在限位导电板114的顶部,从而对限位导电板114进行限位固定。
51.如此一来,安装基板213卡接在限位导电板114的顶部,安装基板213顶部的接闪器就会在伸出后固定在装置本体1的顶部,从而进行避雷防护。
52.其中,装置本体1上还设置有辅助避雷机构,辅助避雷机构包括导电杆113,导电杆113埋设在装置本体1的壳体内,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导电杆113,其中一组导电杆113的低位端与接地装置217相连,高位端延伸至插槽112内,另一组导电杆113的低位端与接地装置217连接,高位端延伸至凹槽110内。
53.本实施例为:
54.当导电限位板对伸出并且插入插槽112后,导电限位板位于插槽112内的一端会与导电杆113的高位端接触,导电限位板位于凹槽110的一端会与导电杆113高位端接触。
55.如此一来,当接闪器引导雷电放电时候,电流可以从接闪器、导电块、安装基板213和导电限位板传导给导电杆113,导电杆113又从高位端传导到低位端,然后通过接地装置217的接地线218将电流引流到大地;这样可以从将接闪器引导的雷电电流进行多级引流,防止避雷机构损坏,而且更有利于引流雷电电流,为雷达提供更有效的保护。
56.其中,限位导电板114的长度大于两组导电杆113高位端之间的水平距离。
57.其中,两组导杆216的总长度大于装置本体1顶部与接地装置217之间的距离。
58.其中,支撑杆214的半径小于导体块212的半径,支撑杆214的长度大于装置本体1顶部的厚度。
59.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作出的若干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