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断路器机构储能弹簧防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03300发布日期:2021-09-18 03:0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10KV断路器机构储能弹簧防松装置的制作方法
10kv断路器机构储能弹簧防松装置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断路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10kv断路器机构储能弹簧防松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与低压断路器,高低压界线划分比较模糊,一般将3kv以上的称为高压电器。断路器在分合闸时,振动很大,因此断路器长期使用后,断路器中的储能弹簧易出现松脱的现象,严重影响机构动作可靠性。
3.公告号为cn2100526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10kv断路器机构储能弹簧防松装置,其包下挂簧板和上挂簧板,储能弹簧的下端与下挂簧板连接,断路器主体上连接有拐臂,下挂簧板与拐臂通过螺栓连接;储能弹簧的上端与上挂簧板连接,断路器主体上连接有支撑臂,支撑臂上贯穿有调节螺杆,上挂簧板与调节螺杆的一端固接;调节螺杆位于支撑臂下方的部位螺纹连接固定螺母,调节螺杆位于支撑臂上方的部位设有正反两条螺旋线,正反两条螺旋线上连接有上下设置的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在固定螺母上套有避免固定螺母周向转动的防松板,防松板与支撑臂活动连接,从而减少因调节螺杆与支撑臂之间出现松脱而导致储能弹簧出现松脱的可能。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下挂簧板与拐臂通过螺栓连接,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断路器主体多次振动后,螺栓易出现松动,而导致下挂簧板与拐臂之间易出现松脱,从而导致储能弹簧出现松脱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断路器主体多次振动后,螺栓易出现松动,而导致下挂簧板与拐臂之间易出现松脱,从而导致储能弹簧出现松脱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10kv断路器机构储能弹簧防松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10kv断路器机构储能弹簧防松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10kv断路器机构储能弹簧防松装置,包括上挂簧板和下挂簧板,所述上挂簧板用于与储能弹簧本体的一端相连,所述下挂簧板用于与储能弹簧本体远离上挂簧板的一端相连,还包括用于安装在机体上的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所述上连接臂通过上连接单元与上挂簧板相连,所述下挂簧板通过下连接单元与下连接臂相连,所述下连接单元包括下连接杆和螺纹筒,所述下连接杆与下挂簧板相连,所述下连接臂远离机体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贯通下连接臂的侧壁,所述下连接杆穿设过连接槽,所述下连接杆上连接有下限位块,所述下限位块与下连接臂背离下挂簧板的一侧抵触,所述螺纹筒套设在下连接臂远离机体的一端并与下连接臂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筒还通过下防脱组件与下连接臂可拆卸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上挂簧板与上连接臂连接后,将下连接杆通过
连接槽的槽口卡入连接槽内,使得连接杆穿设过连接槽,且下限位块与下连接臂背离下挂簧板的一侧抵触,然后将螺纹筒套设在下连接臂上并与下连接臂螺纹连接,螺纹筒可将下连接杆限制在连接槽内,再通过防脱组件将螺纹筒与下连接臂二次连接,可减少长期使用后螺纹筒出现松脱而导致下连接杆与下连接臂之间出现松脱的可能,从而减少储能弹簧出现松脱的可能。
9.可选的,所述下防脱组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下连接臂相连,所述连接块朝向螺纹筒的一侧连接有防脱筒,所述防脱筒朝向螺纹筒的一端套设有伸缩筒,所述防脱筒与伸缩筒滑移连接,所述防脱筒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连接块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伸缩筒相连,所述螺纹筒朝向连接块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伸缩筒插接在定位孔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伸缩筒朝向连接块滑动,然后将螺纹筒与下连接臂螺纹连接,松开伸缩筒后,压缩弹簧弹性复位,带动伸缩筒朝向螺纹筒移动,直至伸缩筒插接入任意一个定位孔内,通过伸缩杆和定位孔的配合,可减少螺纹筒发生环向转动的可能,从而减少螺纹筒出现松动的可能。
11.可选的,所述下连接单元还包括封堵块,所述封堵块卡接在连接槽内,所述螺纹筒套设在封堵块上,所述封堵块与下连接杆抵触,所述下连接杆与连接槽的槽壁抵触,所述螺纹筒背离下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封堵块背离下连接杆的一侧抵触。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操作者将连接杆穿设过连接槽后,将封堵块卡接在连接槽内,并将螺纹筒与下连接臂螺纹连接,然后转动螺纹筒,直至限位板与封堵块抵紧,此时封堵块与下连接杆抵紧,且下连接杆与连接槽的槽壁抵紧,从而将下连接杆与下连接臂进一步固定,从而进一步减少储能弹簧发生松脱的可能。
13.可选的,所述连接槽的槽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封堵块上连接有与滑槽滑移相配合的滑块。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操作者将连接杆穿设过连接槽后,将封堵块沿滑槽滑入连接槽内,即可将封堵块初步定位,方便操作者后续对螺纹筒的安装。
15.可选的,所述下连接杆上设有下限位组件,所述下限位组件包括两个连接片,两个所述连接片抱合在下连接杆上,所述下连接杆上连接有凸环,所述连接片一侧与凸环抵触,另一侧与所述下连接臂背离下限位块的一侧抵触,两个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互相连接,另一端均连接有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上共同螺纹连接有连接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螺纹筒安装完毕后,将两个连接片放置在凸环与下连接臂之间,然后将连接片抱合在下连接杆上,并将连接环套设在两个连接柱上,并拧紧连接环,即可将连接片固定在下连接杆上,连接片对下连接杆起限位作用,减少了下连接杆发生向下移动的可能。
17.可选的,所述上连接单元包括上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一端与上挂簧板相连,另一端连接有上限位块,所述上连接臂远离机体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贯通上连接臂的侧壁,所述上连接杆穿设过安装槽,所述上限位块与上连接臂背离上挂簧板的一侧抵触,所述上限位块上穿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上连接臂螺纹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操作者通过安装槽的槽口将上连接卡入安装槽内,使得上连接杆穿过安装槽,然后将定位杆穿过上限位块并与上连接臂螺纹连接。定位杆
对上限位块起限位作用,可减少因上连接杆发生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而与上连接臂分离的可能。
19.可选的,所述上连接臂上设有上防脱组件,所述上防脱组件包括防脱板和防脱杆,所述防脱板与上连接臂背离上挂簧板的一侧相连,所述防脱板背离上连接臂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贯穿防脱板的两侧,所述定位杆的侧壁上开设有防脱孔,所述防脱杆穿设过防脱孔并与防脱孔螺纹连接,所述防脱杆卡接在凹槽内。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转动定位杆,使得防脱孔与凹槽对准,然后将防脱杆与防脱孔螺纹连接,并转动防脱杆直至防脱杆穿设过防脱孔并卡接在凹槽内,防脱杆可减少定位杆沿自身环向发生转动的可能,从而减少因定位杆发生松脱而导致上限位块与上连接臂脱离的可能。
21.可选的,所述上连接杆上设有上限位组件,所述上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上连接杆螺纹连接,所述限位环与上连接臂朝向上挂簧板的一侧抵触,所述上连接臂朝向上挂簧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上挂簧板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限位环背离上连接臂的一侧抵触。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安装完毕定位杆后,转动限位环,直至限位环与上连接臂抵紧,然后将固定杆与上连接臂螺纹连接,并转动固定杆,直至固定板与限位环抵紧,限位环可减少上连接杆发生向上移动的可能,固定板可减少限位环发生松动的可能。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防脱组件的设置,可减少长期使用后螺纹筒出现松脱而导致下连接杆与下连接臂之间出现松脱的可能,从而减少储能弹簧发生松脱的可能;
25.2.通过下限位组件的设置,可减少下连接杆发生向下移动的可能;
26.3.通过防脱杆的设置,可减少定位杆沿自身环向发生转动的可能,从而减少因定位杆发生松脱而导致上限位块与上连接臂脱离的可能。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0kv断路器机构储能弹簧防松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下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下防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上连接臂;11、安装槽;2、下连接臂;21、连接槽;211、滑槽;3、上连接单元;31、上连接杆;32、上限位块;33、定位杆;331、安装块;4、下连接单元;41、下连接杆;42、螺纹筒;421、限位板;43、下限位块;44、封堵块;441、滑块;5、下防脱组件;51、连接块;52、防脱筒;521、滑孔;53、伸缩筒;531、凸块;532、定位头;54、压缩弹簧;55、定位孔;6、下限位组件;61、连接片;62、凸环;63、连接柱;64、连接环;7、上防脱组件;71、防脱板;711、凹槽;72、防脱杆;73、防脱孔;74、防脱块;8、上限位组件;81、限位环;82、固定杆;83、固定板;10、上挂簧板;12、下挂簧板;13、储能弹簧本体;14、机体。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10kv断路器机构储能弹簧防松装置。
34.参照图1,10kv断路器机构储能弹簧防松装置包括上连接臂1、下连接臂2、上挂簧板10和下挂簧板12,上连接臂1与下连接臂2分别位于储能弹簧本体13的两端,上连接臂1与下连接臂2均安装在机体14上,上连接臂1位于下连接臂2的上方。储能弹簧本体13的一端与上挂簧板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挂簧板12固定连接,上挂簧板10通过上连接单元3与上连接臂1相连,下挂簧板12通过下连接单元4与下连接臂2相连。
35.参照图2,上连接单元3包括上连接杆31,上连接杆31一端与上挂簧板10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上限位块32。上连接臂1远离机体14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沿竖直方向贯穿上连接臂1的侧壁。上连接杆31卡接在安装槽11内,且上限位块32与上连接臂1背离上挂簧板10的一侧抵触。上限位块32上穿设有定位杆33,定位杆33穿过上连接臂1并与上连接臂1螺纹连接。
36.参照图2,上连接臂1上设置有上防脱组件7,上防脱组件7包括防脱板71和防脱杆72,防脱板71与上连接臂1背离上挂簧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防脱板71位于定位杆33朝向机体14的一侧,防脱板71背离上连接臂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711,凹槽711沿防脱板7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凹槽711贯穿防脱板7的两侧。定位杆33背离下连接臂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331,安装块331上开设有防脱孔73,防脱孔73沿定位杆33的径向贯通安装块331,安装块331上穿设有防脱杆72,防脱杆72穿过防脱孔73并与防脱孔73螺纹连接,防脱杆72穿过凹槽711,并卡接限制在凹槽711内,防脱杆72的两端螺纹连接有防脱块74。
37.参照图2,安装时,操作者将上连接杆31卡接入安装槽11内,并使得上限位块32与上连接臂1抵触,然后将定位杆33穿过上限位块32并与上连接臂1螺纹连接,定位杆33可减少上限位块32相对于上连接臂1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移的可能。操作者转动定位杆33使得防脱孔73与凹槽711对齐,然后操作者将防脱杆72与防脱孔73螺纹连接,并使得防脱杆72同时穿设过防脱孔73和凹槽711,再将防脱块74螺纹连接在防脱杆72两端即可。防脱块74可减少防脱杆72与安装块331脱离的可能,防脱杆72可减少定位杆33沿自身环向发生转动的可能,从而减少定位杆33松脱的可能。
38.参照图2,上连接杆31上设置有上限位组件8,上限位组件8包括限位环81,限位环81与上连接杆31螺纹连接,上限位环81与上连接臂1背离上限位块32的一侧抵触。上连接臂1背离上限位块32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固定杆82,固定杆82远离上连接臂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3,固定板83与限位环81背离上连接臂1的一侧抵触。
39.参照图2,操作者将防脱杆72安装完毕后,转动限位环81,直至限位环81上连接臂1抵紧,此时上限位块32也与上连接臂1抵紧,然后将固定杆82与上连接臂1螺纹连接,并转动固定杆82,直至固定板83与限位环81抵紧,限位环81对上连接杆31起限位作用,通过限位环81与上限位块32的配合,减少了上连接杆31发生上下移动的可能,固定板83可减少限位环81发生松脱的可能。
40.参照图3,下连接单元4包括下连接杆41,下连接杆41一端与下挂簧板12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下限位块43,下连接臂2远离机体14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21,连接槽21沿竖直方向贯穿下连接臂2的侧壁,下连接杆41卡接在连接槽21内,下限位块43与下连接臂2背离下挂簧板12的一侧抵触。连接槽21内卡接有封堵块44,下连接臂2在连接槽21的槽壁上沿下连接臂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211,滑槽211贯穿下连接臂2远离机体14的一端。封堵
块44沿自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441,滑块441在滑槽211内滑动。下连接臂2上套设有螺纹筒42,且螺纹筒42与下连接臂2螺纹连接,螺纹筒42位于下连接杆41背离机体14的一侧,螺纹筒42背离下连接杆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21,限位板421与封堵块44背离下连接杆41的一侧抵触,封堵块44与下连接杆41抵触,下连接杆41与连接槽21的槽壁抵触。
41.参照图3,安装时,操作者将下连接杆41卡接在连接槽21内,并使得下限位块43与下连接臂2抵触,然后将滑块441滑入滑槽211,滑动封堵块44直至封堵块44与下连接杆41抵紧,下连接杆41与连接槽21的槽壁抵紧,然后将螺纹筒42与下连接臂2螺纹连接,并转动螺纹筒42,直至限位板421与封堵块44抵紧,即可将下连接杆41与下连接臂2初步固定。
42.参照图3和图4,下连接臂2上设置有下防脱组件5,下防脱组件5包括连接块51、防脱筒52、伸缩筒53和压缩弹簧54。连接块51与下连接臂2的侧壁固定连接,防脱筒52的一端与连接块51朝向螺纹筒42的一侧固定连接,伸缩筒53套设在防脱筒52朝向螺纹筒42的一端,防脱筒52的侧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孔521,伸缩筒53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滑孔521配合的凸块531,凸块531与伸缩筒53一体成型,凸块531在滑孔521内滑动。伸缩筒53朝向螺纹筒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头532,压缩弹簧54位于防脱筒52内,压缩弹簧54一端与连接块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定位头532固定连接。螺纹筒42朝向下连接杆4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定位孔55,定位孔55贯通螺纹筒42和限位板421,定位头532及部分伸缩筒53插接在定位孔55内。
43.参照图3和图4,操作者将伸缩筒53朝向连接块51移动,然后将螺纹筒42与下连接臂2螺纹连接,然后松开伸缩筒53,压缩弹簧54弹性复位,压缩弹簧54带动伸缩筒53朝向螺纹筒42移动,直至定位头532及部分伸缩筒53插接入定位孔55内。通过伸缩筒53与定位孔55的配合,可减少螺纹筒42沿自身环向发生转动的可能,从而减少螺纹筒42从下连接臂2上松脱的可能。
44.参照图3,下连接杆41上设置有下限位组件6,下限位组件6包括两个连接片61,两个连接片61的一端互相铰接,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3,两个连接片61抱合在下连接杆41上,且两个连接柱63的连接处互相贴合,两个连接柱63组成一个圆柱,两个连接柱63上共同螺纹连接有连接环64。下连接杆41上固定连接有凸环62,下连接杆41穿设过凸环62,连接片61位于凸环62和下连接臂2之间,且连接片61与凸环62和下连接臂2均抵触。连接片61对下连接杆41起限位作用,通过连接片61与下限位块43的配合,可减少下连接杆41发生上下移动的可能。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10kv断路器机构储能弹簧防松装置的实施原理为:操作者将上连接杆31卡接入安装槽11,同时将下连接杆41卡接入连接槽21,然后将定位杆33穿过上限位块32并与上连接臂1螺纹连接,再将防脱杆72穿设过防脱孔73和凹槽711,并将防脱块74与防脱杆72螺纹连接;操作者转动限位环81,直至限位环81和上限位块32均与上连接臂1抵紧,然后将固定杆82与上连接臂1螺纹连接且固定板83与限位环81抵紧;操作者将封堵块44与下连接杆41抵紧,然后将螺纹筒42与下连接臂2螺纹连接,并使得限位板421与封堵块44抵紧,且定位头532插接入定位孔55内;操作者将连接片61抱合在下连接杆41上,并将通过连接环64将连接片61固定在下连接杆41上,即可完成安装。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
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