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进行防雷的接闪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95351发布日期:2021-12-15 06:5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对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进行防雷的接闪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泥砂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进行防雷的接闪网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这关系到建筑设施、施工设备和人员的安全。特别是根据国家气象局的统计资料,我国近年来不少地域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等原因,致使雷电灾害频率逐年上升。尤其对于基坑泥砂分离系统场地,其设备多、占地面积大,如何实现有效的防雷保护,是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场地的重要保护手段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对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进行防雷的接闪网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实现有效的防雷保护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5.提供一种对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进行防雷的接闪网装置,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包括两个并排且间隔设置的沉淀罐,接闪网装置包括:
6.接闪网;
7.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所述接闪网的支架本体、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两侧的防护栏和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且呈交叉状的辅助杆,所述支架本体直线延伸至经过两个所述沉淀罐的中心且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沉淀罐的罐壁连接,各所述沉淀罐的顶端均设置呈交叉状的所述辅助杆,各所述辅助杆均与所述沉淀罐的罐壁连接,所述接闪网的两端分别与不同所述沉淀罐连接,由两个所述沉淀罐构成引下线。
8.可选的,所述辅助杆的交叉点位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一侧的侧边。
9.可选的,所述辅助杆的交叉点位于各所述沉淀罐的中心点。
10.可选的,所述辅助杆包括设于所述沉淀罐的顶端的两根交叉的所述直杆,两根所述直杆设置于所述接闪网的顶面且与所述支架本体焊接。
11.可选的,所述沉淀罐包括位于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侧且构成沉淀腔的内壳,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外壳焊接,所述辅助杆与所述内壳焊接,所述外壳构成引下线。
12.可选的,所述内壳的顶端设有定位所述辅助杆的定位槽,所述辅助杆固定在所述定位槽中。
13.可选的,所述辅助杆的端部与所述外壳之间留有间隙。
14.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为直线延伸的金属板。
15.可选的,所述接闪网为热镀锌钢绞线,且所述接闪网的网格小于10*10mm。
16.可选的,还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沉淀罐上且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的攀爬梯。
1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8.能够保证支架强度的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将支架焊接在沉淀罐上,为在沉淀罐上设置接闪网装置提供有力支持,从而实现有效的防雷保护。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接闪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其中,附图1中具体包括下述附图标记:
22.接闪网

1;支架

2;沉淀罐

3;攀爬梯

4;支架本体

21;辅助杆

22;外壳

31;内壳

32。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接闪网装置实现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的防雷,安装在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的两个沉淀罐3顶端。接闪网装置包括接闪网1和固定接闪网1的支架2,支架2包括固定接闪网1的支架本体21、设于支架本体21两侧的防护栏和设置在支架本体21上的交叉的辅助杆22。支架本体21从一个沉淀罐3直线延伸至另一个沉淀罐3,且支架本体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沉淀罐3外侧的罐壁且与外侧罐壁焊接。在支架本体21上间隔设置两个呈交叉状的辅助杆22,每个沉淀罐3的顶端分别设置一个呈交叉状的辅助杆22,各辅助杆22均与沉淀罐3的罐壁焊接。接闪网1的长度大致与支架本体21的长度相同,使接闪网1的两端均与沉淀罐3的罐壁接触,由沉淀罐3的罐壁构成引下线。通过上述方式设置,能够保证支架2强度的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将支架2焊接在沉淀罐3上,为在沉淀罐3上设置接闪网1装置提供有力支持,保证接闪网1的平整度,而且由于沉淀罐3的高度最高,从而可以实现有效的防雷保护。
25.支架本体21可以为直线延伸的金属板,便于施工人员站在支架本体21上进行施工。接闪网1为热镀锌钢绞线,且接闪网1的网格小于10*10mm,提高接闪网1的防雷效果。防护栏包括固定在支架本体21两侧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竖向杆和固定在竖向杆顶管的横向杆,结构简单。
26.辅助杆22的交叉点位于支架本体21一侧的侧边上,以使两个辅助杆22例如与经过支架本体21中心点的中心平面距离相等,便于定位辅助杆22的位置,从而便于将辅助杆22焊接在沉淀罐3上。将辅助杆22焊接在沉淀罐3后,辅助杆22的交叉点位于各沉淀罐3的中心点,以便于预先计算设计辅助杆22、沉淀罐3和支架本体21之间的位置关系,减少三者之间的加工误差,便于将三者焊接在一起。
27.进一步的,各沉淀罐3的顶部设有两根交叉的直杆,即每个辅助杆22由交叉设置的
两根直杆构成,两根交叉焊接的直杆设置于接闪网1的顶面且与支架本体21焊接,以进一步减少辅助杆22与支架2主体之间的焊接误差。
28.另外,沉淀罐3包括位于外壳31和位于外壳31内侧且构成沉淀腔的内壳32,支架本体21与外壳31焊接,辅助杆22与内壳32焊接,外壳31构成引下线。此时,可以在内壳32的顶端设置定位辅助杆22的定位槽,辅助杆22固定在定位槽中,并且辅助杆22的端部与外壳31之间留有间隙,以方便将整体支架2安装在沉淀罐3上,便于施工。
29.此外,接闪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沉淀罐3上且与支架本体21连接的攀爬梯4,便于施工人员上至沉淀罐3顶部。
3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对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进行防雷的接闪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包括两个并排且间隔设置的沉淀罐,接闪网装置包括:接闪网;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所述接闪网的支架本体、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两侧的防护栏和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且呈交叉状的辅助杆,所述支架本体直线延伸至经过两个所述沉淀罐的中心且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沉淀罐的罐壁连接,各所述沉淀罐的顶端均设置呈交叉状的所述辅助杆,各所述辅助杆均与所述沉淀罐的罐壁连接,所述接闪网的两端分别与不同所述沉淀罐连接,由两个所述沉淀罐构成引下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进行防雷的接闪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杆的交叉点位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一侧的侧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进行防雷的接闪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杆的交叉点位于各所述沉淀罐的中心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进行防雷的接闪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杆包括设于所述沉淀罐的顶端的两根交叉的直杆,两根所述直杆设置于所述接闪网的顶面且与所述支架本体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进行防雷的接闪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罐包括位于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侧且构成沉淀腔的内壳,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外壳焊接,所述辅助杆与所述内壳焊接,所述外壳构成引下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进行防雷的接闪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顶端设有定位所述辅助杆的定位槽,所述辅助杆固定在所述定位槽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进行防雷的接闪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杆的端部与所述外壳之间留有间隙。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对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进行防雷的接闪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为直线延伸的金属板。9.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对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进行防雷的接闪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闪网为热镀锌钢绞线,且所述接闪网的网格小于10*1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对基坑开挖泥砂分离系统进行防雷的接闪网装置,包括:接闪网;支架,包括固定接闪网的支架本体、设于支架本体两侧的防护栏和与支架本体连接且呈交叉状的辅助杆,支架本体直线延伸至经过两个沉淀罐的中心且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沉淀罐的罐壁连接,各沉淀罐的顶端均设置呈交叉状的辅助杆,各辅助杆均与沉淀罐的罐壁连接,接闪网的两端分别与不同沉淀罐连接,由两个沉淀罐构成引下线。通过本实用新型方案,能够保证支架强度的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将支架焊接在沉淀罐上,为在沉淀罐上设置接闪网装置提供有力支持,从而实现有效的防雷保护。有效的防雷保护。有效的防雷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洲 任展 张珍 王成立 吴林峰 赖伟杰 王劲松 郭晨光 陈庆明 林玉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8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