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件及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42328发布日期:2021-08-20 16:58阅读:66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组件及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具备该连接器组件的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具备插座侧连接器、插销侧连接器以及与插座侧连接器、插销侧连接器具有不同颜色的保持器。保持器具有在顶端具备卡顶部的锁臂,插座侧连接器具有锁杆、空洞以及外部突起,所述空洞形成于所述锁杆的内侧并且在完全卡合状态下容纳保持器的锁臂,插销侧连接器在顶端具有卡顶部,在完全卡合状态下,插销侧连接器的卡定部与插座侧连接器的外部突起卡合,保持器的锁臂进入插座侧连接器的空洞,在半卡合状态下,插销侧连接器的卡定部搭在插座侧连接器的外部突起的上方,保持器的锁臂无法进入插座侧连接器的空洞而暴露在外侧。

然而,在插座侧连接器设于壳体内部的情况下,在插销侧连接器与插座侧连接器半嵌合的状态下,虽然保持器的锁臂部分暴露于外部,但露出的部分被壳体遮盖而难以观察到,存在视觉确认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能够容易地判断连接器组件的两个连接器的嵌合状态。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连接器组件的动力传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1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具备能够彼此插接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设于动力传递装置的壳体内,所述第二连接器设于能够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壳盖,其中,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视觉确认部,该视觉确认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至少2个侧面,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下,所述视觉确认部被所述第二连接器完全覆盖,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未完全嵌合的状态下,所述视觉确认部自所述第二连接器露出。

本实用新型的第2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视觉确认部具有与其所在的侧面不同的色调和/或图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3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连接器主体以及与该连接器主体分体地形成的视觉确认部,所述视觉确认部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器主体。

本实用新型的第4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保持器,其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的完全嵌合的状态,所述视觉确认部设于所述保持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5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形成为长方体,其具有沿着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入的插入方向延伸的4个侧面,所述4个侧面均形成有所述视觉确认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6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视觉确认部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中的与所述视觉确认部所在的侧面对应的侧壁不同的色调和/或图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7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中的所述视觉确认部所在的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对应的侧壁的色调和/或图案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第8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有配线,所述配线的长度形成为:在将所述壳盖固定于所述壳体之前,能够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彼此连接的状态下使所述连接器组件运动来观察所述视觉确认部所在的侧面,从而确认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嵌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第9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具备动力传递主体以及控制该动力传递主体的动作的控制器,其中,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具备第1~9技术方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所述动力传递主体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10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搭载于所述壳盖。

实用新型的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视觉确认部,该视觉确认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至少2个侧面,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下,所述视觉确认部被所述第二连接器完全覆盖,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未完全嵌合的状态下,所述视觉确认部自所述第二连接器露出,因此,即使第一连接器位于壳体内部,也能够容易地识别视觉确认部,从而判断嵌合状态。

另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连接器组件的动力传递装置,因此,能够容易地判断连接器组件的嵌合状态,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动力传递装置的组装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第一连接器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的完全嵌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的未完全嵌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未连接状态下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为了易于理解,在各附图所示的要素中可能包含尺寸和比例尺等与实际的尺寸和比例尺等不同地表示的要素。另外,长度方向、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等是为了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以及动力传递装置而设定的,并不必等同于安装时的实际方向。在各实施例及变形例中,对相同或同等的构成要素、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1的结构。

如图1所示,连接器组件1包括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其中,第一连接器10为插座侧连接器,设于后述的动力传递装置8的壳体80内,第二连接器20为插销侧连接器,设于后述的能够固定于壳体80的壳盖90。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能够彼此插接而电连接。优选的是,第一连接器10与第二连接器20的颜色相同。第一连接器10在顶端形成有供第二连接器20的插销插入的多个连接孔,在基端与配线30相连接。第二连接器20在顶端形成有供第一连接器10插入的槽201,在槽201的底部形成有多个插销,在将第一连接器10插入于第二连接器20而使彼此完全嵌合的状态台下,第二连接器10的插销插入于第一连接器10的连接孔而使第一连接器10与第二连接器20彼此电连接。

第一连接器10整体形成为长方体,具体而言,其具有沿着相对于第二连接器20插入的插入方向延伸的4个侧面,其中,2个侧面101为面积相对较大的相对的侧面,在这2个侧面101一体地形成有视觉确认部40。视觉确认部40在侧面101呈带状沿与插入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视觉确认部40的颜色与第一连接器10的颜色不同。优选的是,视觉确认部40的颜色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0的颜色较为醒目,例如,第一连接器10的侧面101为绿色,视觉确认部40为亮黄色。视觉确认部40设置为,在第一连接器10与第二连接器20完全嵌合的状态下,视觉确认部40被第二连接器20完全覆盖(遮盖)而不能被视觉识别,在第一连接器10与第二连接器20未完全嵌合的状态下,视觉确认部40自第二连接器20的槽201露出而能够容易地被视觉识别。其中,完全嵌合状态是指,第一连接器10与第二连接器20电连接且彼此的锁定部互相锁定;未完全嵌合状态是指,第一连接器10插入到第二连接器20中,但彼此没有互相锁定。

参照图4说明动力传递装置8的结构。

动力传递装置8具有动力传递主体(未图示),其内置于壳体80,以及控制器(未图示),其搭载于壳盖90,用于控制动力传递主体的动作。在将图4中的壳体80的左右方向设为长度方向,将壳体80的上下方向设为高度方向的情况下,将与长度方向及高度方向均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在壳体8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形成有开口部81,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第一连接器10经由配线30与位于壳体80内部的动力传递装置主体电连接,并且第一连接器10以自开口部81露出的方式临时设置于开口部81附近,侧面101大致朝向图4中的长度方向。另一方面,第二连接器20固定于壳盖90的内侧。配线30形成得足够长,使得在壳盖90固定于壳体80之前,能够将第一连接器10自开口部81拽出,优选的是,配线30的长度设为:在壳盖90固定于壳体80之前,能够在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彼此连接的状态下使连接器组件1运动来观察所述视觉确认部40所在的侧面101,从而确认嵌合状态。

在第一连接器10与第二连接器20连接时,将连接器10自开口部81拽出,接着,使第一连接器10相对于固定于壳盖90的第二连接器20插入,操作者在感觉到完成插入的情况下,使第一连接器10旋转大致90°,以使任意的侧面101朝向上方,从而从上方确认连接器组件1的嵌合状态。在连接器组件1完全嵌合的状态下,视觉确认部40被第二连接器20的侧壁完全覆盖而无法被观察到,在连接器组件1未完全嵌合的状态下,视觉确认部40至少局部从第二连接器20的侧壁露出而能够被观察到。在判断为完全嵌合的状态下,旋转壳盖90并将其与壳体80对齐,利用螺栓等将壳盖90固定于壳体80。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视觉确认部40与第一连接器10的侧面101具有不同的颜色,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够识别出视觉确认部即可。例如,可以是,视觉确认部40具有与其所在的侧面101不同的色调和/或图案,例如不同的明暗度、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纹理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视觉确认部40与第一连接器10一体地形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视觉确认部40与连接器主体分体地形成,之后再将视觉确认部40与接器主体安装在一起从而形成第一连接器10。例如,在连接器组件1具有保持第一连接器10与第二连接器20之间的完全嵌合的状态的保持器的情况下,可将视觉确认部40设于保持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视觉确认部40形成于第一连接器10的2个侧面101,但也可以形成于其他侧面,例如,在第一连接器10形成为长方体的情况下,沿着相对于第二连接器20插入的插入方向延伸的4个侧面均设置视觉确认部40,也就是说只要是在第一连接器10的至少2个侧面形成有视觉确认部40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0与第二连接器20具有相同的颜色,但只要第一连接器10中的侧面101与第二连接器20的对应的侧壁的色调和/或图案相同即可。或者,也可以是,第一连接器10与第2连接器20既可以具有不同的色调和/或图案,也可以具有相同的色调和/或图案。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其具备能够彼此插接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设于动力传递装置的壳体内,第二连接器设于能够固定于壳体的壳盖,其中,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视觉确认部,该视觉确认部设于第一连接器的至少2个侧面,在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下,视觉确认部被第二连接器完全覆盖,在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未完全嵌合的状态下,视觉确认部自第二连接器露出。因此,在半嵌合状态下,由于视觉确认部自第二连接器露出,即使在第二连接器位于壳体内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判断嵌合状态,提高视觉确认性。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视觉确认部具有与其所在的侧面不同的色调和/或图案。因此,能够使视觉确认部变得醒目,从而容易地观察到视觉确认部,便于判断嵌合状态。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第一连接器具有连接器主体以及与该连接器主体分体地形成的视觉确认部,视觉确认部固定安装于连接器主体。因此,能够分开形成连接器主体以及视觉确认部,因此连接器主体的制造变得简单,能够抑制成本上升。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保持器,其保持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的完全嵌合的状态,视觉确认部设于保持器。因此,能够利用已有的构件形成视觉确认部,能够避免构件数量的增加,抑制成本上升。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第一连接器形成为长方体,其具有沿着相对于第二连接器插入的插入方向延伸的4个侧面,4个侧面均形成有视觉确认部。因此,能够从任意的侧面观察视觉确认部,能够更容易地判断嵌合状态。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视觉确认部具有与第二连接器中的与视觉确认部所在的侧面对应的侧壁不同的色调和/或图案。因此,能够在外观上将视觉确认部与第二连接器区分开,使视觉确认部变得醒目,能够更容易观察视觉确认部从而判断嵌合状态。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第一连接器中的视觉确认部所在的侧面与第二连接器的对应的侧壁的色调和/或图案相同。因此,能够在外观上将视觉确认部与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区分开,使视觉确认部变得醒目,能够进一步容易观察视觉确认部从而判断嵌合状态。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在第一连接器连接有配线,配线的长度形成为:在将壳盖固定于壳体之前,能够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彼此连接的状态下使连接器组件运动来观察视觉确认部所在的侧面,从而确认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嵌合状态。因此,即使在狭窄的区域,也能够使连接器组件运动而将其移动到便于观察的位置、角度,从而便于判断嵌合状态,能够提高视觉确认性。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其具备动力传递主体以及控制该动力传递主体的动作的控制器,其中,动力传递装置具备上述的连接器组件,动力传递主体与第一连接器电连接,控制器与第二连接器电连接。因此,能够容易地判断连接器组件的嵌合状态,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动力传递装置的组装作业。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控制器搭载于壳盖。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控制器与动力传递主体电连接,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动力传递装置的组装作业。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对上述实施方式做出各种变型和改变,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另外,进行如下补充说明。

虽然在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未进行明确说明,但是可以理解,第一连接器10也可以是插销侧连接器,第二连接器20也可以是插座侧连接器,另外,也可以在第一连接器10设置槽而将第二连接器20向槽内插入。第一连接器10既可以与动力传递主体电连接,也可以与控制器电连接,另一方面,第二连接器20既可以与控制器电连接,也可以与动力传递主体电连接。

虽然在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未进行说明,但是可以理解,在确认嵌合状态时,只要是能够使连接器组件1运动到便于观察的位置、角度即可,该运动包括转动、移动等。

虽然在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未进行说明,但是可以理解,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可以是cvt变速器,或者电动汽车(ev)中使用的动力传递结构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