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汇流钳的转接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64366发布日期:2021-10-30 09:48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汇流钳的转接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汇流钳的转接座。


背景技术:

2.汇流钳是通过将多股电源线进行夹持,将电源线上的电流汇聚到一起的输电组件,现有的输电线路往往需要一个相应的电流进行传输,在相应的电源往往是多个相同的额定传输的线路,这时就需要将它们进行汇流,而汇流钳上的转接座就是将汇流后的电流导出汇流钳的一个部件,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1、现有的汇流钳的转接座将电流进行汇流后直接传输出汇流钳,无法对下一工作流程进行适配转接;
4.2、现有的汇流钳的转接座在汇流转接后无法适应多角度的输出,实用性较差。
5.因此,现有的汇流钳的转接座,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汇流钳的转接座,通过设置,解决了现有的汇流钳的转接座无法对下一工作流程进行适配转接和在汇流转接后无法适应多角度的输出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汇流钳的转接座,包括汇流架、连接管和转接筒,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套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汇流架,所述导管远离汇流架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转接筒,本实用新型通过汇流架将需要进行汇流的导线进行汇流,通过转接筒将将本实用新型汇流的电流进行导出,通过连接管中的导管将汇流架上汇流的电流导到转接筒中。
9.进一步地,所述汇流架远离导管的下方一侧固定有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靠近导管,所述第二卡块远离导管,所述汇流架和第二卡块远离导管的一侧面固定有配合环,所述配合环上卡接有顶盖,汇流架将需要进行汇流的导线通过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配合限制在汇流架上,将导线上的电流汇流到导管上。
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靠近汇流架的一端设置有垫环,所述导管周侧靠近汇流架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螺纹,所述导管周侧靠近转接筒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螺纹,连接管通过导管上的第一连接螺纹和第二连接螺纹将汇流架和转接筒连接在导管上。
11.进一步地,所述转接筒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导壳,所述第一导壳的前侧面固定有铭牌,所述第一导壳远离转接筒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导壳,转接筒通过其上固定的第一导壳和第二导壳将汇流后电流导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限制在其中。
12.进一步地,所述转接筒的内部套接固定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两侧皆设置有前后螺母,所述连接筒和前后螺母皆与导管上的第一连接螺纹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筒的底部
固定有导出螺筒,所述导出螺筒设置在第一导壳内,转接筒通过其中的连接筒和导出螺筒将需要进行导出的电流导到导出螺纹柱上。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壳的周侧顶部开设有导壳螺纹,所述导壳螺纹上螺纹连接有圈环,所述第二导壳的顶部设置有保护环,所述第一导壳内部的导出螺筒远离转接筒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导出螺纹柱,所述导出螺纹柱远离导出螺筒的一端固定有导出柱,所述导出柱和导出螺筒之间的导出螺纹柱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所述导出柱远离导出螺纹柱的一端固定有导出筒,导出螺纹柱将转接筒通过其中的连接筒导出的电流导到导出柱上,通过导出柱,将需要进行导出的电流通过导出柱上的导出筒将本实用新型上汇流的电流进行导出。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汇流架、连接管和转接筒,解决了现有的汇流钳的转接座无法对下一工作流程进行适配转接的问题,通过汇流架将需要汇流的线路进行夹持,将其上的电流汇流到转接管内的导管上,再通过导管传输到转接筒中的导出柱和导出螺筒进行导出,通过导出柱上固定的不同的导出筒将汇流后的电流导到下一工作流程,大大方便了电流的汇流,使汇流后的电流可以直接使用。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管和转接筒,解决了现有的汇流钳的转接座在汇流转接后无法适应多角度的输出的问题,通过汇流架汇流的电流在连接管合转接筒的转接下进行输出,通过转接筒中的连接筒在前后螺母限制在导管上的第一连接螺纹上,使得转接筒可以在代管上随意旋转角度,使得汇流后输出的连接线的转接自由度大大提高,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大大增加。
17.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汇流架结构平面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管结构平面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接筒组装结构平面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接筒拆分结构平面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接筒组装结构平面剖视图。
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6.100、汇流架;101、第一卡块;102、第二卡块;103、顶盖;104、配合环;200、连接管;201、垫环;202、导管;203、第一连接螺纹;204、第二连接螺纹;300、转接筒;301、第一导壳;302、铭牌;303、第二导壳;304、导壳螺纹;305、圈环;306、保护环;307、连接筒;308、前后螺母;309、定位螺母;310、导出筒;311、导出柱;312、导出螺纹柱;313、导出螺筒。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8.请参阅图1

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汇流钳的转接座,包括汇流架100、连接管200和转接筒300,连接管200的内部套接有导管202,连接管200将导管202的外部进行封闭和保护,导管202将汇流架100汇流的电流导到转接筒300上,导管20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汇流架100,汇流架100将进行汇流的导线卡定,并将电流输送到导管202上,导管202远离汇流架100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转接筒300,转接筒300将导管202输送的电流输送出本实用新型。
29.其中如图1、2所示,汇流架100远离导管202的下方一侧固定有第一卡块101和第二卡块102,第一卡块101和第二卡块102进行配合,将需要进行汇流的导线进行卡定,第一卡块101靠近导管202,第二卡块102远离导管202,汇流架100和第二卡块102远离导管202的一侧面固定有配合环104,配合环104将顶盖103卡定在汇流架100上,配合环104上卡接有顶盖103,顶盖103将汇流架100远离连接管200的一端进行封闭,汇流架100通过第一卡块101和第二卡块102进行配合,将需要进行汇流的导线进行卡定。
30.其中如图1、3所示,连接管200靠近汇流架100的一端设置有垫环201,垫环201在连接管200和汇流架100进行连接的时候,将汇流架100的位置在连接管200上的位置进行限定,导管202周侧靠近汇流架10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螺纹204,第二连接螺纹204将导管202和汇流架100进行螺纹连接,导管202周侧靠近转接筒30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螺纹203,第一连接螺纹203将导管202和转接筒300进行螺纹连接,连接管200通过其内部的导管202将汇流架100和转接筒300进行螺纹连接,并将汇流架100上汇流的电流导到转接筒300中。
31.其中如图1、4所示,转接筒300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导壳301,第一导壳301将导出螺筒313限制在其中,第一导壳301的前侧面固定有铭牌302,铭牌302将本实用新型的型号和相应信息进行铭刻,第一导壳301远离转接筒300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导壳303,第二导壳303将导出柱311限制在其中,转接筒300通过第一导壳301和第二导壳303内的结构将导管202从汇流架100上汇流的电流导出本实用新型。
32.其中如图1、4、5、6所示,转接筒300的内部套接固定有连接筒307,连接筒307将转接筒300连接在导管202上,连接筒307的两侧皆设置有前后螺母308,连接筒307和前后螺母308皆与导管202上的第一连接螺纹203螺纹连接,前后螺母308将连接筒307限制在导管202上的第一连接螺纹203上,连接筒307的底部固定有导出螺筒313,导出螺筒313将导管202上的电流导出到导出螺纹柱312上,导出螺筒313设置在第一导壳301内,转接筒300通过其中的连接筒307和第一导壳301中的导出螺筒313将导管202上汇流的电流导到导出柱311上。
33.其中如图1、4、5、6所示,第二导壳303的周侧顶部开设有导壳螺纹304,导壳螺纹304将圈环305螺纹连接在第二导壳303上,导壳螺纹304上螺纹连接有圈环305,圈环305将第二导壳303内部的结构进行卡紧,第二导壳303的顶部设置有保护环306,保护环306在第二导壳303和第一导壳301进行连接之后保护第一导壳301和第二导壳303之间的缝隙,防止两者之间摩擦过多和发生相对位移,第一导壳301内部的导出螺筒313远离转接筒300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导出螺纹柱312,导出螺纹柱312将导出螺筒313中导到的电流转接到导出柱311上,导出螺纹柱312远离导出螺筒313的一端固定有导出柱311,导出柱311将导出螺筒
313中导到的电流转接到导出筒310上,导出柱311和导出螺筒313之间的导出螺纹柱312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309,定位螺母309确定导出柱311和导出螺筒313之间的位置,导出柱311远离导出螺纹柱312的一端固定有导出筒310,导出筒310将导出柱311上的电流导出本实用新型,第一导壳301和第二导壳303将导出柱311和导出螺筒313限制在其中,将汇流后的电流通过导出螺筒313导到下一工作流程。
3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