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力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54704发布日期:2021-11-10 09:1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低压电力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低压电力电容器。


背景技术:

2.当前电力补偿系统中的低压智能电容器,存在散热设计不合理。低压智能电容(补偿模块)空间相对较小,电抗器发热量大,温度较高,有的将电力电容器置于电抗器之上,有的将电力电容器置于电抗的两侧。这两种安装布置方式的结果,是热量作用于电力电容器底面或侧面,导致电力电容器温度升高,电力电容器内部介质在寿命期内提前老化,发生电容介质击穿短路,电容防爆保险拉断开路,严重者发生电容爆炸,从而使得补偿装置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散热的低压电力电容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压电力电容器,包括壳体和底座,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所述第一侧盖与第二侧盖密封壳体的两端形成容纳腔,所述壳体固定于底座并且密封容纳腔,所述的第一侧盖与第二侧盖上均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上的多个散热片,所述底座上设有连通外界与容纳腔的散热孔。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散热片组成了第一散热区与第二散热区,所述第一散热区与第二散热区之间设有两个风扇,且所述第一散热区与第二散热区中相邻的每个散热片之间留有散热间隙,所述散热间隙包括两条正对于风扇的排热区。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上的散热孔能够将容纳腔内的热量排出壳体,同时设置于第一侧盖与第二侧盖上的散热片能够与风扇配合将大量的热量从两端的散热孔与散热槽排除,且每个相邻的散热槽之间均有间隙能够在风扇工作之时,更快速排热,同时风扇排热区与风扇正对,热能更加快速并有效的顺着散热孔与散热槽散热。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侧盖与第二侧盖上均设有扶手槽,所述扶手槽内固定有扶手架,所述扶手与所述风扇为一体设置。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侧盖与第二侧盖上开设有安装扶手架的螺纹孔,螺钉穿过所述螺纹孔将所述扶手架固定在第一侧盖与第二侧盖上。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侧盖与第二侧盖背向底座一端的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包括设置于第一侧盖与第二侧盖的凸出部,以及设置于壳体上与之配合的定位凹陷,所述凸出部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凹陷内设有供定位凸起滑移的滑槽。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件上设有均匀排列的散热槽。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凸起与滑槽配合在安装侧盖时能够更方便同时,扶手架与风扇为一体且扶手架通过螺栓固定能够更加方便进行风扇的清洗更换。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壳体爆炸图;
14.图3为a 部放大图。
15.图中:1、壳体;2、底座;21、散热孔;3、第一侧盖;4、第二侧盖;5、散热片;51、风扇;52、排热区;6、扶手槽;61、扶手架;7、凸出部;71、定位凸起;72、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16.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17.一种低压电力电容器,包括壳体1和底座2,其特征是: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侧盖3和第二侧盖4,第一侧盖3与第二侧盖4密封壳体1的两端形成容纳腔,壳体1固定于底座2并且密封容纳腔,的第一侧盖3与第二侧盖4上均设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侧盖3和第二侧盖4上的多个散热片5,底座2上设有连通外界与容纳腔的散热孔21。
18.多个散热片5组成了第一散热区与第二散热区,第一散热区与第二散热区之间设有两个风扇51,且第一散热区与第二散热区中相邻的每个散热片5之间留有散热间隙,散热间隙包括两条正对于风扇51排热区52。
19.第一侧盖3与第二侧盖4上均设有扶手槽6,扶手槽6内固定有扶手架61,扶手与风扇51为一体设置。
20.第一侧盖3与第二侧盖4上开设有安装扶手架61的螺纹孔,螺钉穿过螺纹孔将扶手架61固定在第一侧盖3与第二侧盖4上。
21.散热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侧盖3与第二侧盖4背向底座2一端的散热件,散热件包括设置于第一侧盖3与第二侧盖4的凸出部7,以及设置于壳体1上与之配合的定位凹陷,凸出部7上设有定位凸起71,定位凹陷内设有供定位凸起71滑移的滑槽。散热件上设有均匀排列的散热槽72。
22.风扇为现有技术,且在市场上均可购买得到,具体的结构原理在此不做具体阐述,在图中仅仅作示意。
23.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压电力电容器,包括壳体(1)和底座(2),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侧盖(3)和第二侧盖(4),所述第一侧盖(3)与第二侧盖(4)密封壳体(1)的两端形成容纳腔,所述壳体(1)固定于底座(2)并且密封容纳腔,所述的第一侧盖(3)与第二侧盖(4)上均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侧盖(3)和第二侧盖(4)上的多个散热片(5),所述底座(2)上设有连通外界与容纳腔的散热孔(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是:多个所述散热片(5)组成了第一散热区与第二散热区,所述第一散热区与第二散热区之间设有两个风扇(51),且所述第一散热区与第二散热区中相邻的每个散热片(5)之间留有散热间隙,所述散热间隙包括两条正对于风扇(51)的排热区(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侧盖(3)与第二侧盖(4)上均设有扶手槽(6),所述扶手槽(6)内固定有扶手架(61),所述扶手与所述风扇(51)为一体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侧盖(3)与第二侧盖(4)上开设有安装扶手架(61)的螺纹孔,螺钉穿过所述螺纹孔将所述扶手架(61)固定在第一侧盖(3)与第二侧盖(4)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是: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侧盖(3)与第二侧盖(4)背向底座(2)一端的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包括设置于第一侧盖(3)与第二侧盖(4)的凸出部(7),以及设置于壳体(1)上与之配合的定位凹陷,所述凸出部(7)上设有定位凸起(71),所述定位凹陷内设有供定位凸起(71)滑移的滑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是:所述散热件上设有均匀排列的散热槽(7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压电力电容器,包括壳体和底座,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所述第一侧盖与第二侧盖密封壳体的两端形成容纳腔,所述壳体固定于底座并且密封容纳腔,所述的第一侧盖与第二侧盖上均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上的多个散热片,所述底座上设有连通外界与容纳腔的散热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壳体内部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壳体内部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壳体内部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忠炼 瞿长征 周忠化 王树昱 瞿新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九康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31
技术公布日:2021/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