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可接驳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3345发布日期:2021-12-25 02:0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可接驳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可接驳数据线。


背景技术:

2.数据线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线缆,人们使用数据线缆对手机进行充电,将手机与电脑连接传输数据,将移动设备与电脑连接传输数据,日常用数据线缆既要起到数据传输的作用还要起到供电的作用。通俗点说,就是连接电脑与移动设备用来传送视频、铃声、图片等文件的通路工具,现在,随着电子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数据线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现有的数据线大都为一体结构,不可接驳或分离连接,整体结构使用灵活性差,不能进行接驳延长,整体结构可靠性差,实用性差等问题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了可接驳结构,具有第一插接头、第二插接头和可接驳线,可接驳线可设置多组,根据使用长度可进行接驳,通过接驳组件进行接驳到指定长度使用,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多功能可接驳数据线。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可接驳数据线,包括第一插接头、连接于第一插接头的可接驳线、及连接于可接驳线的第二插接头;所述可接驳线包括至少一段的接驳线体,所述接驳线体包括第一接驳头、连接线及第二接驳头,所述第一接驳头设有第一接驳组件,所述第二接驳头设有第二接驳组件,所述第一插接头设有第一对接组件,所述第一对接组件与第一接驳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插接头设有第二对接组件,所述第二对接组件与第二接驳组件连接。
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插接头包括第一机壳、安装于第一机壳的第一接头、及安装于第一机壳并与第一接头连接的第一连接触点。
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插接头包括第二机壳、安装于第二机壳的第二接头、及安装于第二机壳并与第二接头连接的第二连接触点。
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机壳通过注塑将第一接头与第一连接触点包覆;所述第二机壳通过注塑将第二接头与第二连接触点包覆。
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机壳延伸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触点居中设于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外径开设有第一旋转槽,所述第一对接组件为旋转螺帽、并可旋转安装于第一旋转槽。
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机壳延伸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触点居中设于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外径开设有第二旋转槽,所述第二对接组件为旋转螺帽、并可旋转安装于第二旋转槽。
1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接驳组件包括第一接驳内芯、及套设于第一接驳内芯的第一连接螺纹,所述第一连接螺纹与第一对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接驳内芯
与第一连接触点连接。
12.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接驳组件包括第二接驳内芯、及套设于第二接驳内芯的第二连接螺纹,所述第二连接螺纹与第二对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接驳内芯与第二连接触点连接。
1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机壳延伸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连接触点设于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对接组件为磁铁、并安装于第一凸台、且位于第一连接触动两侧;所述第二机壳延伸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连接触点设于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对接组件为磁铁、并安装于第二凸台、且位于第二连接触动两侧。
14.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接驳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凹槽、设于第一连接凹槽内的第一接驳内芯,所述第一连接凹槽设有与第一对接组件相互吸附的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凸台插入第一连接凹槽使得第一接驳内芯与第一连接触点连接;所述第二接驳组件包括第二连接凹槽、设于第二连接凹槽内的第二接驳内芯,所述第二连接凹槽设有与第二对接组件相互吸附的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凸台插入第二连接凹槽使得第二接驳内芯与第二连接触点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相比传统的数据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数据线结构单一,长度限定的问题,采用了可接驳结构,具有第一插接头、第二插接头和可接驳线,可接驳线可设置多组,根据使用长度可进行接驳,通过接驳组件进行接驳到指定长度使用,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具体是,设置了第一插接头、连接于第一插接头的可接驳线、及连接于可接驳线的第二插接头;所述可接驳线包括至少一段的接驳线体,所述接驳线体包括第一接驳头、连接线及第二接驳头,所述第一接驳头设有第一接驳组件,所述第二接驳头设有第二接驳组件,所述第一插接头设有第一对接组件,所述第一对接组件与第一接驳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插接头设有第二对接组件,所述第二对接组件与第二接驳组件连接。通过对接组件与接驳组件的配合将实现接驳,连接方便,而采用多组的可接驳线进行接驳,接驳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可接驳数据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多功能可接驳数据线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中多功能可接驳数据线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1中多功能可接驳数据线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第一插接头1、第一对接组件11、第一机壳12、第一连接柱121、第一旋转槽122、第一凸台123、第一接头13、第一连接触点14、可接驳线2、第一接驳头21、连接线22、第二接驳头23、第一接驳组件24、第一接驳内芯241、第一连接螺纹242、第一连接凹槽243、第一磁吸件244、第二接驳组件25、第二接驳内芯251、第二连接螺纹252、第二连接凹槽253、第二磁吸件254、第二插接头3、第二对接组件31、第二机壳32、第二连接柱321、第二旋转槽322、第二凸台323、第二接头33、第二连接触点34。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
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5.如图1~图4所示,一种多功能可接驳数据线,包括第一插接头1、连接于第一插接头1的可接驳线2、及连接于可接驳线2的第二插接头3;所述可接驳线2包括至少一段的接驳线体,所述接驳线体包括第一接驳头21、连接线22及第二接驳头23,所述第一接驳头21设有第一接驳组件24,所述第二接驳头23设有第二接驳组件25,所述第一插接头1设有第一对接组件11,所述第一对接组件11与第一接驳组件24连接,所述第二插接头3设有第二对接组件31,所述第二对接组件31与第二接驳组件25连接。
26.第一插接头1包括第一机壳12、安装于第一机壳12的第一接头13、及安装于第一机壳12并与第一接头13连接的第一连接触点14,进一步改进为,第二插接头3包括第二机壳32、安装于第二机壳32的第二接头33、及安装于第二机壳32并与第二接头33连接的第二连接触点34,通过连接触点用于接触导电,接头用于插接连接设备使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7.第一机壳12通过注塑将第一接头13与第一连接触点14包覆;所述第二机壳32通过注塑将第二接头33与第二连接触点34包覆,采用注塑封装,结构一体性强,防护效果好,稳定系数高。
28.实施例1
29.参阅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机壳12延伸有第一连接柱121,所述第一连接触点14居中设于第一连接柱121,所述第一连接柱121外径开设有第一旋转槽122,所述第一对接组件11为旋转螺帽、并可旋转安装于第一旋转槽122,进一步改进为,第一接驳组件24包括第一接驳内芯241、及套设于第一接驳内芯241的第一连接螺纹242,所述第一连接螺纹242与第一对接组件11连接,所述第一接驳内芯241与第一连接触点14连接;通过旋转螺帽与连接螺纹配合安装,后将第一接驳内芯241与第一连接触点14连接,连接效果好,结构可靠。
30.第二机壳32延伸有第二连接柱321,所述第二连接触点34居中设于第二连接柱321,所述第二连接柱321外径开设有第二旋转槽322,所述第二对接组件31为旋转螺帽、并可旋转安装于第二旋转槽322,进一步改进为,第二接驳组件25包括第二接驳内芯251、及套设于第二接驳内芯251的第二连接螺纹252,所述第二连接螺纹252与第二对接组件31连接,所述第二接驳内芯251与第二连接触点34连接;通过旋转螺帽与连接螺纹配合安装,后将第一接驳内芯241与第一连接触点14连接,连接效果好,结构可靠。
31.实施例2
32.参阅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机壳12延伸有第一凸台123,所述第一连接触点14设于第一凸台123,所述第一对接组件11为磁铁、并安装于第一凸台123、且位于第一连接触动两侧;所述第二机壳32延伸有第二凸台323,所述第二连接触点34设于第二凸台323,所述
第二对接组件31为磁铁、并安装于第二凸台323、且位于第二连接触动两侧,进一步改进为,第一接驳组件24包括第一连接凹槽243、设于第一连接凹槽243内的第一接驳内芯241,所述第一连接凹槽243设有与第一对接组件11相互吸附的第一磁吸件244,所述第一凸台123插入第一连接凹槽243使得第一接驳内芯241与第一连接触点14连接;所述第二接驳组件25包括第二连接凹槽253、设于第二连接凹槽253内的第二接驳内芯251,所述第二连接凹槽253设有与第二对接组件31相互吸附的第二磁吸件254,所述第二凸台323插入第二连接凹槽253使得第二接驳内芯251与第二连接触点34连接;采用磁铁吸附进行连接,凹槽与凸台配合连接,保证接触稳定性和可靠性,整体结构可靠,实用性强。
3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数据线结构单一,长度限定的问题,采用了可接驳结构,具有第一插接头1、第二插接头3和可接驳线2,可接驳线2可设置多组,根据使用长度可进行接驳,通过接驳组件进行接驳到指定长度使用,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具体是,设置了第一插接头1、连接于第一插接头1的可接驳线2、及连接于可接驳线2的第二插接头3;所述可接驳线2包括至少一段的接驳线体,所述接驳线体包括第一接驳头21、连接线22及第二接驳头23,所述第一接驳头21设有第一接驳组件24,所述第二接驳头23设有第二接驳组件25,所述第一插接头1设有第一对接组件11,所述第一对接组件11与第一接驳组件24连接,所述第二插接头3设有第二对接组件31,所述第二对接组件31与第二接驳组件25连接。通过对接组件与接驳组件的配合将实现接驳,连接方便,而采用多组的可接驳线2进行接驳,接驳方便。
3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