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3164发布日期:2022-03-23 10:52阅读:77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其电路板与插置部垂直配置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连接器可插置在电子装置的连接端口,以与电子装置通信。然,连接器通常从电子装置外露出来且相对电子装置外突一长度,因此常被外来体(如,人体或桌上物件)撞击,造成连接器损坏。故而,提出一种能改善前述问题的技术成为本领域业者不断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连接器,可改善前述现有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壳体、插置部、电路板、天线及电性连接部。插置部相对壳体突出配置。电路板配置在壳体内。天线配置在壳体。电性连接部电性连接天线与电路板。电路板与插置部垂直配置。
5.上述的连接器,其中,电路板包括电子元件及表面,电子元件配置在表面,插置部的插置方向垂直于表面。
6.上述的连接器,其中,电性连接部为导电弹片、导电泡棉或弹簧连接器。
7.上述的连接器,其中,壳体包括第一壳,容纳电路板;以及第二壳,配置于第一壳;其中,天线配置在第二壳上,电性连接部通过第二壳电性连接于天线。
8.上述的连接器,其中,壳体包括第一壳,容纳电路板;以及第二壳,配置于第一壳,且具有外表面;其中,天线配置在外表面。
9.上述的连接器,其中,电路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壳体包括第一壳,抵压在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壳,抵压在电路板的第二表面。
10.上述的连接器,其中,壳体包括第一壳,包括第一卡合部;以及第二壳,包括第二卡合部;其中,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的一者为突部,而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的另一者具有与突部卡合的凹部。
11.上述的连接器,其中,插置部沿插置方向具有第一长度,壳体沿插置方向具有第二长度,第二长度小于第一长度。
12.上述的连接器,其中,壳体沿插置方向具有长度,壳体沿高度方向具有高度,高度方向垂直于插置方向,高度大于长度。
13.上述的连接器,其中,壳体沿插置方向具有长度,壳体沿宽度方向具有宽度,宽度方向垂直于插置方向,宽度大于长度。
14.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连接器,其电路板与插置部垂直配置,因而能缩短连接器沿插置方向的整体长度,降低连接器(当连接器插置在电子装置中时)被外来体(如人体、物体)碰触/撞击的机率。
1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16.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17.图2a及图2b绘示图1的连接器于不同视角的分解图。
18.图3a绘示图1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19.图3b绘示图3a的连接器沿方向3b-3b’的剖面图。
20.图4a绘示图1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21.图4b绘示图4a的连接器沿方向4b-4b’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23.请参照图1、图2a及图2b,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器100的俯视图,而图2a及图2b绘示图1的连接器100于不同视角的分解图。
24.连接器100例如是支持无线通信协定的连接器,无线通信协定例如蓝牙(bluetooth)通信协定、wi-fi通信协定、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简称5g)或其它类型无线通信协定。连接器100可插置在第一电子装置中,并通过通信协定与第二电子装置通信,其中第一电子装置例如是笔记型计算机、桌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家电等需要连接器100所提供功能的各种电子装置,而第二电子装置例如是输入装置(如,鼠标、键盘等)、手机、与第一电子装置同类型的装置或其它类型的电子装置等。在一实施例中,连接器100例如是软件狗(dongle)。
25.请参考图1至图2b所示,连接器100包括壳体110、插置部120、电路板130、天线140、电性连接部150及遮板160。插置部120相对壳体110突出配置。电路板130配置在壳体110内。天线140配置在壳体110。电性连接部150电性连接天线140与电路板1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板130与插置部120垂直配置,因此壳体110沿插置部120的插置方向+z(或,插置部120的延伸方向)的长度l2较短(相较于电路板130与插置部120平行配置而言),可缩短连接器100相对第一电子装置(当连接器100插置在第一电子装置中时)的外突长度,进而降低连接器100被外来体(如人体、物体)碰触/撞击的机率。
26.如图2a所示,插置部120例如是支持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连接器,如usb type-c连接器或支持其它通信协定的插置部。插置部120可插置于前述第一电子装置,以电性连接于第一电子装置。
27.如图2a所示,插置部120电性连接于电路板130。电路板130包括至少一电子元件131及相对的第一表面130s1与第二表面130s2,第一表面130s1朝向插置部120,而第二表面130s2背向插置部120。前述插置部120相对第一表面130s1突出。多个电子元件131的至少一者配置在第一表面130s1与第二表面130s2的至少一者。插置部120的插置方向+z垂直于第一表面130s1及/或第二表面130s2。
28.如图2b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140配置在壳体110的外表面112s1,天线140所受到的屏蔽或干扰较小,或甚至不受到壳体110的干扰。天线140电性连接于电路板
130,可将接收的信号传送至电路板130或受控于电路板130发射无线信号。此外,壳体110可使用绝缘材质(如,高分子聚合物)制成,可避免天线140通过壳体110电性短路于电路板130。值得一提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天线140也可配置在壳体110的内表面,甚至是基于工艺技术,埋设于壳体110内。
29.请参照图3a~图3b及图4a~图4b,图3a绘示图1的连接器100的俯视图,图3b绘示图3a的连接器100沿方向3b-3b’的剖面图,图4a绘示图1的连接器100的侧视图,而图4b绘示图4a的连接器100沿方向4b-4b’的剖面图。
30.如图3a所示,插置部120沿插置方向+z具有第一长度l1,壳体110沿插置方向+z具有第二长度l2,第二长度l2等于或小于第一长度l1。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长度l1例如是介于5毫米~15毫米之间的任意实数,如11毫米,而第二长度l2例如是介于3毫米~7毫米之间的任意实数,如5毫米。
31.如图3a所示,壳体110沿宽度方向y具有宽度w1,宽度方向y垂直于插置方向+z,宽度w1大于第二长度l2。在一实施例中,宽度w1例如是介于11毫米~14毫米之间的任意实数,如12.35毫米。在另一实施例中,宽度w1的最大值例如是12.35毫米。
32.如图4a所示,壳体110沿高度方向x具有高度h1,高度方向x垂直于插置方向+z,高度h1大于或等于第二长度l2。在一实施例中,高度h1例如是介于5毫米~8毫米之间的任意实数,如6.5毫米。在另一实施例中,高度h1的最大值例如是6.5毫米。
33.如图3b及图4b所示,壳体110包括第一壳111及第二壳112。第一壳111容纳电路板130。第二壳112配置于第一壳111,且第二壳112的内表面112s2朝向电路板130的第二表面130s2,前述天线140配置在第二壳112上,如配置在第二壳112的外表面112s1上。
34.如图3b及图4b所示,第一壳111与第二壳112可彼此结合,例如是采用卡合技术结合。举例来说,第一壳111包括至少一第一卡合部1111,而第二壳112包括至少一第二卡合部1121,其中第一卡合部1111与第二卡合部1121卡合,以结合第一壳111与第二壳1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合部1111为突部,而第二卡合部1121具有一凹部1121a,凹部1121a例如是盲孔或贯孔。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卡合部1111例如是具有相似于凹部1121a的凹部,而第二卡合部1121例如是可与凹部卡合的突部。
35.如图3b及图4b所示,第二壳112可抵压在电路板130上,例如是抵压在电路板130的第二表面130s2。例如,当第一壳111与第二壳112卡合时,第二壳112的第二卡合部1121的端部1121e可抵压在电路板130的第二表面130s2上,以避免电路板130往方向-z位移。
36.如图3b及图4b所示,电路板130可抵靠在第一壳111上。例如,第一壳111更包括至少一承靠部1112,电路板130的第一表面130s1可抵靠在承靠部1112上,以受到承靠部1112的止挡,避免电路板130往方向+z位移。
37.综上,当第一壳111与第二壳112结合时,电路板130受到第一壳111与第二壳112的抵压,以固定第一壳111、第二壳112与电路板130的相对位置。
38.如图3b及图4b所示,电性连接部150电性连接于电路板130。电性连接部150例如是导电弹片、导电泡棉、弹簧连接器(pogo pin)或其它类型的导电元件。电性连接部150配置在电路板130的第二表面130s2,并朝向第二壳112,且通过第二壳112电性连接天线140。举例来说,连接器100更包括至少二导通孔155,其穿过第二壳112,并电性连接天线140。当第一壳111与第二壳112结合时,电性连接部150电性接触导通孔155,以通过导通孔155电性连
接天线140。在另一实施例中,电性连接部150可通过其它连接方式电性连接于天线140,不限于通过导通孔155。
39.如图3b及图4b所示,遮板160可配置于壳体110,例如配置在第一壳111。详言之,第一壳111具有一凹部111r,凹部111r的朝向与插置部120的插置方向+z同向。遮板160可配置于壳体110的凹部111r,以遮蔽第一壳111的内部构造。此外,遮板160具有一贯孔160r,贯孔160r可允许插置部120伸出。在另一实施例中,连接器100也可省略遮板160。
40.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连接器,其电路板与插置部垂直配置,因而能缩短连接器沿插置方向的整体长度,降低连接器(当连接器插置在电子装置中时)被外来体(如人体、物体)碰触/撞击的机率。
41.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