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检测的电子胎压计蓄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57280发布日期:2022-02-08 02:3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检测的电子胎压计蓄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检测的电子胎压计蓄电结构。


背景技术:

2.胎压计是一种测量车辆轮胎气压的工具。胎压计有笔式胎压计和机械指针胎压计和电子数显胎压计三种,其中数显胎压计数值最为准确,使用最为方便。气压是轮胎的命门,过高和过低都会缩短它的使用寿命。气压过低,则胎体变形增大,胎侧容易出现裂口,同时产生屈挠运动,导致过度生热,促使橡胶老化,帘布层疲劳、帘线折断,电子数显胎压计在使用时常需要其内部的蓄电结构来为其提供电源,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1、现有的用于汽车检测的电子胎压计蓄电结构在使用时,现有的蓄电结构只能起到存储电源的作用,在设备蓄电池出现漏电时,不能及时提醒工作人员,从而导致设备出现故障,不便于使用;
4.2、现有的用于汽车检测的电子胎压计蓄电结构在使用时,蓄电池在充电或放电时会产生热量,因此在生产时,其蓄电结构上常开设有散热孔,利用散热孔来对结构内部的热量进行散发,但在使用过程中,其外界的灰尘等杂物也容易通过散热孔进入到蓄电结构的内部,不便于使用。
5.因此,现有的用于汽车检测的电子胎压计蓄电结构,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检测的电子胎压计蓄电结构,通过漏电流传感器和挡板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蓄电结构不能对蓄电池的漏电情况进行监测和外界灰尘容易从散热孔进入到结构内部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汽车检测的电子胎压计蓄电结构,包括蓄电盒、盖板、挡板和漏电流传感器,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的上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表面四周均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盖板的上表面,且盖板位于蓄电盒的上方,所述蓄电盒的两侧外壁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漏电流传感器,所述蓄电盒的内侧通过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有蓄电池。
9.进一步地,所述蓄电盒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正极接线孔,且蓄电盒的另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负极接线孔,所述正极接线孔和负极接线孔均位于安装板的上方,且蓄电盒的前后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在使用时,其正极接线孔和负极接线孔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连接导线,同时,其l型板和第一通孔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蓄电盒安装在设备内。
10.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四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螺纹连接有
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底端贯穿第二通孔螺纹连接在第一安装孔内,且第一安装孔开设在蓄电盒的顶部四周,在使用时,其盖板与蓄电盒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进行固定,便于工作人员对盖板和蓄电池进行装卸。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顶端活动连接在挡板的下表面四周,且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螺纹连接在第二安装孔内,且第二安装孔开设在盖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散热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在使用时,连接杆与盖板通过螺纹杆和第二安装孔之间的螺纹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对连接杆和盖板进行装卸。
1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三通孔,且第三通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顶端贯穿第三通孔并螺纹连接在第三安装孔内,且第三安装孔开设在漏电流传感器的底部,在使用时,安装板与漏电流传感器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进行固定,便于工作人员对漏电流传感器进行装卸。
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杆、夹板和复位弹簧,且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蓄电盒两侧内壁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滑杆的外壁两侧均套设有夹板,且夹板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电极板,且电极板的一侧外壁分别贴合在蓄电池的正负极上,所述夹板另一侧外壁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蓄电盒两侧外壁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滑杆位于复位弹簧的内侧,在使用时,其滑杆的设置实现了夹板的运动,通过夹板对蓄电池进行夹持固定,电极板的设置实现了蓄电池的充电或放电,复位弹簧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蓄电池进行固定。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漏电流传感器的设置,在使用时,其蓄电池正负极连接的导线均穿过漏电流传感器,当支路上绝缘情况良好时,其蓄电盒两侧的漏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电流大小相等,当支路上的出现漏电情况时,其漏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电流大小不一,此时漏电流传感器提醒工作人员,便于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漏电情况进行监测,便于使用。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板的设置,在使用时,其挡板安装在散热孔的正上方,在蓄电盒散热时,其蓄电盒内部的热空气通过散热孔向上流动,当接触到挡板时其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向两侧流动,实现了对蓄电盒内部的散热,当蓄电盒上方有灰尘落下时,在挡板的阻挡作用下,避免了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到蓄电盒的内部,避免因灰尘的作用导致散热孔堵塞从而影响到蓄电盒的散热效果,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蓄电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漏电流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6.1、蓄电盒;2、盖板;3、第一螺栓;4、挡板;5、连接杆;6、漏电流传感器;7、安装板;8、正极接线孔;9、l型板;10、第一通孔;11、第一安装孔;12、负极接线孔;13、固定组件;1301、滑杆;1302、夹板;1303、复位弹簧;1304、电极板;1305、安装槽;14、蓄电池;15、散热孔;16、第二通孔;17、第二安装孔;18、螺纹杆;19、第三安装孔;20、第三通孔;21、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8.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汽车检测的电子胎压计蓄电结构,包括蓄电盒1、盖板2、挡板4和漏电流传感器6,盖板2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散热孔15,且散热孔15的上方设置有挡板4,挡板4的下表面四周均通过连接杆5固定连接在盖板2的上表面,且盖板2位于蓄电盒1的上方,蓄电盒1的两侧外壁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且安装板7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漏电流传感器6,蓄电盒1的内侧通过固定组件13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4,漏电流传感器6的型号为etcr022ku,属于现有技术;
29.在使用时,其挡板4安装在散热孔15的正上方,在蓄电盒1散热时,其蓄电盒1内部的热空气通过散热孔15向上流动,当接触到挡板4时其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向两侧流动,实现了对蓄电盒1内部的散热;
30.当蓄电盒1上方有灰尘落下时,在挡板4的阻挡作用下,避免了灰尘通过散热孔15进入到蓄电盒1的内部;
31.在蓄电池14进行放电时,其蓄电池14正负极连接的导线均穿过漏电流传感器6;
32.当支路上绝缘情况良好时,其蓄电盒1两侧的漏电流传感器6检测到电流大小相等,当支路上的出现漏电情况时,其漏电流传感器6检测到电流大小不一,此时漏电流传感器6提醒工作人员。
33.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蓄电盒1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正极接线孔8,且蓄电盒1的另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负极接线孔12,正极接线孔8和负极接线孔12均位于安装板7的上方,且蓄电盒1的前后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l型板9,l型板9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0,在使用时,其蓄电池14正负极所连接的导线分别穿过正极接线孔8和负极接线孔12,通过其正极接线孔8和负极接线孔12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蓄电盒1进行导线连接,并在安装时,将蓄电盒1放置在安装位置上,并将螺钉通过第一通孔10将l型板9进行固定,进而实现了对蓄电盒1进行安装,便于工作人员对蓄电盒1进行装卸。
34.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盖板2的上表面四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6,且第二通孔16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3,第一螺栓3的底端贯穿第二通孔16螺纹连接在第一安装孔11内,且第一安装孔11开设在蓄电盒1的顶部四周,在使用时,当需要将盖板2与蓄电盒1进行连接时,将盖板2放置在蓄电盒1的顶部,并使得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通孔16对齐,接着将第一螺栓3的底端穿过第二通孔16并螺纹连接在第一安装孔11内,进而实现了对蓄电盒1和盖板2进行连接,在需要拆卸时,只需拧下第一螺栓3,即可实现对蓄电盒1和盖板2进行分离。
35.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杆5的顶端活动连接在挡板4的下表面四周,连接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8,且螺纹杆18的底端螺纹连接在第二安装孔17内,第二安装孔17开设在盖板2的上表面,且第二安装孔17位于散热孔15和第二通孔16之间,在安装挡板4时,将连接杆5底端的螺纹杆18与第二安装孔17进行对齐,并转动连接杆5,在螺纹杆18外壁上的外螺纹与第二安装孔17内壁上的内螺纹的作用下,使得螺纹杆18固定在第二安装孔17内,实现了对挡板4进行安装,便于工作人员对挡板4进行装卸。
36.其中如图5所示,安装板7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三通孔20,且第三通孔20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21,第二螺栓21的顶端贯穿第三通孔20并螺纹连接在第三安装孔19内,且第三安装孔19开设在漏电流传感器6的底部,在安装漏电流传感器6时,将漏电流传感器6放置在安装板7的上表面,并使得第三安装孔19和第三通孔20对齐,接着将第二螺栓21的顶端穿过第三通孔20并螺纹连接在第三安装孔19内,即实现了对漏电流传感器6的安装,在拆卸时,只需将第二螺栓21拧下即可。
37.其中如图6和图7,固定组件13包括滑杆1301、夹板1302和复位弹簧1303,且滑杆130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蓄电盒1两侧内壁的前端和后端,滑杆1301的外壁两侧均套设有夹板1302,且夹板1302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安装槽1305,安装槽1305内固定连接有电极板1304,且电极板1304的一侧外壁分别贴合在蓄电池14的正负极上,夹板1302另一侧外壁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03,且复位弹簧13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蓄电盒1两侧外壁的前端和后端,滑杆1301位于复位弹簧1303的内侧,在使用时,当需要对蓄电池14进行安装时,向左右分开夹板1302,夹板1302在外力的作用下向两侧分开时会对复位弹簧1303进行压缩,并将蓄电池14放置在夹板1302之间,松开夹板1302,在复位弹簧1303自身弹性形变复位的作用下使得夹板1302向初始位置进行运动,并使得电极板1304分别紧贴在蓄电池14的正负极上,实现了对蓄电池14的固定,便于工作人员对蓄电池14进行装卸。
3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