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射频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44751发布日期:2021-11-29 18:3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温射频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射频同轴电缆。
技术背景
2.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常规的射频同轴电缆已经无法满足一些特殊环境的使用,例如高温环境,目前常用的射频同轴电缆,不论频率高低,绝大部分的内导体及屏蔽层材料为镀银铜材料,绝缘为聚四氟乙烯材料,护套的常用材料有聚氨酯(pu)、聚氯乙烯(pvc)、低烟无卤(lszh)、聚全氟乙丙烯(fep)、可溶性聚四氟乙烯(pfa)、交联乙烯和四氟乙烯的共聚物(x

etfe),这些材料中内导体及屏蔽层材料为镀银铜材,其中银的熔点在960℃左右,铜的熔点在1083℃左右,作为金属材料其耐高温特性是满足使用的,但是作为非金属材料的绝缘和护套其耐温等级是比较低的,比如绝缘使用的聚四氟乙烯材料,熔点为327℃,长期使用温度在200℃~260℃,而护套材料中的耐环境温度比较高的三种常用材料fep、pfa以及x

etfe,长期使用温度也局限于260℃,所以针对一些特殊使用环境,比如军工领域,对耐高温等级要求很高,基本上都会超过300℃的使用,所以常规的射频同轴电缆根本耐不到这个温度等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耐高温射频同轴电缆,解决在严酷的高温环境下射频同轴电缆正常使用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耐高温射频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内屏蔽层、外屏蔽层、中间层、护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导体上依次缠绕有绝缘层、内屏蔽层、外屏蔽层、中间层以及护套层,所述绝缘层通过多层螺旋绕包的形式覆盖于内导体的表面,所述外屏蔽层通过编织网的形式覆盖于内屏蔽层的表面,所述中间层采用单层螺旋绕包的形式覆盖于外屏蔽层的表面。
6.优选地,所述内导体和外屏蔽层材料采用镀镍铜线。
7.优选地,所述绝缘层中间层材料采用合成云母带。
8.优选地,所述护套层采用合成玻璃纤维套管。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0.因为传统的射频同轴电缆,从内导体到护套层材料耐温等级都比较低,无法满足500℃高温环境下的使用,而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射频同轴电缆,打破常规的材料选用,内导体和外屏蔽层选用的镀镍铜线,相较于传统的镀银铜线,镀镍层稳定性较高,具有较强的钝化能力,同时镍本身的熔点约为1453℃,而银的熔点约为961℃,耐温要远优于镀银层的屏蔽层,而所述的外屏蔽层采用编织网的形式覆盖于内屏蔽层表面,提升电缆本身的屏蔽效率;另外,绝缘层和中间层选用的合成云母带,该种材料具有优良的耐高温和耐燃烧特性,耐温达到750℃~800℃,同时它还具有膨胀系数小、介电强度大、电阻率高和介电常数
均匀等特性,所述的绝缘层采用多层螺旋绕包形式覆盖于内导体的表面,而所述的中间层位于外屏蔽层和护套层之间,采用单层螺旋绕包的形式覆盖于外屏蔽层表面,进一步提升电缆本身的耐高温特性,考虑到射频同轴电缆信号衰减因素,所述的内屏蔽层选用镀银铜带材料,由于其位于电缆的中部,内外层均有耐高温材料对其进行保护,降低了电缆内部的温度;其次,所述的护套层选用合成玻璃纤维套管材料,包覆于中间层的表面,进一步提升了电缆本身的耐温可靠性。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耐高温射频同轴电缆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说明
14.1、内导体;2、绝缘层;3、内屏蔽层;4、外屏蔽层;5、中间层;6、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6.实施例一:
17.如图1所示:一种耐高温射频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1、绝缘层2、内屏蔽层3、外屏蔽层4、中间层5、护套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导体1上依次缠绕有绝缘层2、内屏蔽层3、外屏蔽层4、中间层5以及护套层6,所述内导体1和外屏蔽层4材料采用镀镍铜线,所述绝缘层2通过多层螺旋绕包的形式覆盖于内导体1的表面,所述外屏蔽层4通过编织网的形式覆盖于内屏蔽层3的表面,所述绝缘层2中间层5材料采用合成云母带,所述中间层5采用单层螺旋绕包的形式覆盖于外屏蔽层4的表面,所述护套层6采用合成玻璃纤维套管。
18.所述内导体1和所述外屏蔽层4选用的镀镍铜线,相较于传统的镀银铜线,镀镍层稳定性较高,具有较强的钝化能力,同时镍本身的熔点约为1453℃,而银的熔点约为961℃,耐温要远优于镀银层的屏蔽层,而所述外屏蔽层4采用编织网的形式覆盖于内屏蔽层3表面,提升电缆本身的屏蔽效率;另外,所述绝缘层2和所述中间层5选用的合成云母带,该种材料具有优良的耐高温和耐燃烧特性,耐温达到750℃~800℃,同时它还具有膨胀系数小、介电强度大、电阻率高和介电常数均匀等特性,所述绝缘层2采用多层螺旋绕包形式覆盖于内导体1的表面,而所述的中间层5位于外屏蔽层4和护套层6之间,采用单层螺旋绕包的形式覆盖于外屏蔽层4表面,进一步提升电缆本身的耐高温特性,考虑到射频同轴电缆信号衰减因素,所述内屏蔽层3选用镀银铜带材料,由于其位于电缆的中部,内外层均有耐高温材料对其进行保护,降低了电缆内部的温度;其次,所述的护套层6选用合成玻璃纤维套管材料,包覆于中间层5的表面,进一步提升了电缆本身的耐温可靠性。
1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0.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耐高温射频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内屏蔽层、外屏蔽层、中间层、护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导体上依次缠绕有绝缘层、内屏蔽层、外屏蔽层、中间层以及护套层,所述绝缘层通过多层螺旋绕包的形式覆盖于内导体的表面,所述外屏蔽层通过编织网的形式覆盖于内屏蔽层的表面,所述中间层采用单层螺旋绕包的形式覆盖于外屏蔽层的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射频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和外屏蔽层材料采用镀镍铜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射频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中间层材料采用合成云母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射频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套层采用合成玻璃纤维套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高温射频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内屏蔽层、外屏蔽层、中间层、护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导体上依次缠绕有绝缘层、内屏蔽层、外屏蔽层、中间层以及护套层,所述绝缘层通过多层螺旋绕包的形式覆盖于内导体的表面,所述外屏蔽层通过编织网的形式覆盖于内屏蔽层的表面,所述中间层采用单层螺旋绕包的形式覆盖于外屏蔽层的表面;解决了在严酷的高温环境下射频同轴电缆正常使用的问题。缆正常使用的问题。缆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英武 程天昊 陈玲 黄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富士达线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9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