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装置及升降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33267发布日期:2022-02-09 13:0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升降装置及升降插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升降装置及升降插座。


背景技术:

2.目前的升降插座大部分采用电机驱动的方式驱动插座的升降,其需要提供额外的能源且结构复杂,不便于维护。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弹压式桌面插座,包括插座位于拉伸管内,插座的上端有上封头,上封头外滑动配合有定位基座,定位基座外套有锁紧圈,导向插销将拉手和上封头连接在一起,且导向插销横向插在拉手和上封头的两连接处;导向插销的另一端紧配连接有连接件,导向插销和连接件紧配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拉手的两侧边各有一对称的滑槽,上封头上有若干个复位弹簧定位孔,拉手上有与复位弹簧定位孔对应的复位弹簧定位柱,复位弹簧定位柱外套有复位弹簧;拉手向下的内腔内中左边有一“z”字形凸起,右边有一“z”字形凸起,中间有一“y”字形凸起和“1”字形凸起,这四凸起之间形成两个弯曲的竖通道和一个弯曲的横通道,上封头上嵌有一滑动槽,滑动槽内设置有在通道内可灵活横向活动的活动指针。
4.其虽然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但其采用的是在拉手上设置复位弹簧,通过复位弹簧将拉手弹起后,通过认为将插座从拉伸管内拉出,操作十分繁琐且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升降装置及升降插座,旨在提供一种安装结构简单且可自动伸出的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升降装置,包括
7.待升降件;
8.壳体,设有容纳所述待升降件的收纳空间;
9.至少一个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包括连接于所述收纳空间的内侧壁的上部的连接部,和与连接部连接且位于所述待升降件底部的卷绕部,当所述待升降件在外力作用下朝向所述收纳空间运动时,所述卷绕部沿其卷绕方向的反方向延展,且卷绕部的卷绕中心始终位于待升降件下方;当外力作用消失时,所述卷绕部沿其卷绕方向卷绕,带动所述待升降件伸出所述收纳空间。
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设有多个且均匀布置在所述待升降件的四周。
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卷簧。
1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收纳空间底部的锁钩和与所述锁钩相配合用于打开或锁定所述待升降件的自锁开关;
13.当所述自锁开关与所述锁钩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自锁开关与所述锁钩受力接触后,相互锁定;
14.当所述自锁开关与所述锁钩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自锁开关与所述锁钩受力后,解除锁定。
1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减小所述待升降件的运动冲击力的至少一个阻尼组件。
1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阻尼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收纳空间内壁的齿轮条和连接于所述待升降件的阻尼件,其中所述阻尼件的齿轮啮合于所述齿轮条。
1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齿轮条与收纳空间的内壁之间通过导向轨道连接,所述阻尼器的外壳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轨道。
1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阻尼件为两个,两个所述阻尼件并排设置。
1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阻尼件通过l形的升降盖板连接于所述待升降件。
20.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升降插座,采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装置,其中所述待升降件为插板。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复位件的卷绕部产生收缩力带动待升降件运动,通过外力将待升降件收纳入收纳空间中,此时复位件产生收缩力;当外力消失时,复位件的卷绕部承托待升降件伸出收纳空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无需提供额外的动力,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可减小对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组合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
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升降装置100,包括
27.待升降件;
28.壳体20,设有容纳所述待升降件的收纳空间;
29.至少一个复位件30,所述复位件30包括连接于所述收纳空间的内侧壁的上部的连接部,和与连接部连接且位于所述待升降件底部的卷绕部,当所述待升降件在外力作用下朝向所述收纳空间运动时,所述卷绕部沿其卷绕方向的反方向延展,且卷绕部的卷绕中心始终位于待升降件下方;当外力作用消失时,所述卷绕部沿其卷绕方向卷绕,带动所述待升降件伸出所述收纳空间。
30.具体的,本技术中的待升降件可以为插板10、电视机、夜灯等设备。为方便理解,本技术中的待升降件采用插板10予以说明。
31.壳体20由底板和围设在底板四周的侧板构成,侧板所在的平面均与底板所在的平面垂直且朝向相同,各个侧板相邻两边之间互相连接从而形成收纳空间。插板10可完全收
纳在该收纳空间内。其中,底板和围设的侧板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壳体20具有支撑能力强,耐磨损的优点。当然根据设计的需要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材料制成,例如塑胶材料或木质材料,采用塑胶材料制成的外壳,具有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采用木质材料具有抗震等优点。
32.复位件30包括连接部和卷绕部,该连接部呈t形,在t形连接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安装通孔;壳体20的侧壁上开有与t形连接部相对应的安装缺口,在将t形连接部安装在收纳空间的内侧壁上时,先将t形连接部卡入该缺口中,通过螺钉穿过该安装通孔对t形连接部进行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通过安装缺口将连接部限位,便于后续螺钉与安装通孔的对位,方便对t形连接部的对位。同时,由于缺口对t形连接部具有一定的限位能力,进一步提高了t形连接部与收纳空间内侧壁连接的稳定性。
33.卷绕部连接在t形连接部上,当插板10在外力的作用下朝向收纳空间进行收纳时,卷绕部沿其卷绕的反方向延展,卷绕部的卷绕中心始终位于插板10的下方,采用此种设计,保证卷绕部的长度大于插板10的长度,从而保证卷绕部始终承托在插板10的下方,为插板10提供承托。由于卷绕部沿其军绕的反方向延展,此时卷绕部会产生一个收缩的力以抵抗外力作用。当外力作用消失时,卷绕部产生的收缩力带动插板10重新伸出收纳空间。
3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复位件30的卷绕部产生收缩力带动待升降件运动,通过外力将待升降件收纳入收纳空间中,此时复位件30产生收缩力;当外力消失时,复位件30的卷绕部承托待升降件伸出收纳空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无需提供额外的动力,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可减小对空间的占用。
3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30设有多个且均匀布置在所述待升降件的四周。
36.具体的,本技术中的多个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当复位件30为两个时,两个复位件30相对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复位件30的卷绕部形成支撑平台,插板10抵接在支撑平台上,通过多个复位件30的共同作用,提高了对插板10的承托力量,可以提高插板10的伸出速度,同时也使得插板10伸出时更加稳定。
3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30为卷簧。
3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收纳空间底部的锁钩41和与所述锁钩41相配合用于打开或锁定所述待升降件的自锁开关42;
39.当所述自锁开关42与所述锁钩41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自锁开关42与所述锁钩41受力接触后,相互锁定;
40.当所述自锁开关42与所述锁钩41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自锁开关42与所述锁钩41受力后,解除锁定。
41.具体的,自锁组件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自锁组件,自锁组件包括锁钩41,锁钩41固定在收纳空间的底部,锁钩41与收纳空间的底板之间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采的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避免锁钩41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提高锁钩41工作时的稳定性,例如焊接;当然根据设计的需要也可以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连接,例如螺纹连接,卡接等,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连接,便于后期维护和安装。
42.自锁组件还包括自锁开关42,该自锁开关42连接在插板10上并与锁钩41相配合实现打开或锁定。
43.当自锁开关42和锁钩41处于分离状态时,此时外力驱动插板10向收纳空间内运动时,自锁开关42在插板10的带动下,靠近锁钩41,当自锁开关42与锁钩41接触后,自锁开关42与锁钩41之间呈锁紧状态。当自锁开关42与锁钩41处于锁定状态时,外力按压插板10,此时插板10将所受的力传递给自锁开关42,自锁开关42受力后,与锁钩41之间接触锁定关系。
4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自锁开关42,与锁钩41的相互配合,实现插板10的稳定升降,方便操作,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4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减小所述待升降件的运动冲击力的至少一个阻尼组件。
46.具体的,通过至少一个阻尼组件减小复位件30对插板10的冲击力,避免插板10因较大冲击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4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阻尼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收纳空间内壁的齿轮条51和连接于所述待升降件的阻尼件52,其中所述阻尼件52的齿轮啮合于所述齿轮条51。
48.阻尼组件包括连接在收纳空间内壁的齿轮条51,齿轮条51与内壁之间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其具体效果与上文所述的固定连接的效果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49.阻尼件52连接在插板10上,阻尼件52上的齿轮与齿轮条51上的锯齿相啮合,在插板10运动时,阻尼件52上的齿轮与锯齿之间发生转动,从而实现阻尼减速的效果。
5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复位件30在复位时的冲击力,避免对升降装置100内的其他部件造成伤害,延长了升降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5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齿轮条51与收纳空间的内壁之间通过导向轨道60连接,所述阻尼器的外壳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轨道60。
52.具体的,齿轮条51通过导向轨道60连接在收纳空间的内壁上,阻尼器的外壳滑动连接在导向轨道60上,使得阻尼件52与齿轮条51上的锯齿接触更加稳定,提高阻尼组件运行时的稳定性。
5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阻尼件52为两个,两个所述阻尼件52并排设置。
54.具体的,阻尼件52设置为并排的两个,采用此种设置,提高阻尼效果,同时使得插板10的运动更加稳定。
5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阻尼件52通过l形的升降盖板70连接于所述待升降件。
56.具体的,两个阻尼件52通过l形的升降盖板70连接在插板10上,保证两个阻尼件52之间的同步运动,同时提高插板10运动时的稳定性。
5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收纳空间的开口处还设有装饰盖板80,使得升降装置100更加美观。
58.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升降插座,采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装置100,其中所述待升降件为插板10。
5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