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的电池废液收集保护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4339发布日期:2022-01-26 19:07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工位的电池废液收集保护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废液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位的电池废液收集保护平台。


背景技术:

2.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3.其中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电池液发生变化失效,常常需要更换电池液,电池废液的水质复杂,成分不易控制,其中含有铬、镉、镍、铜、锌、金、银等重金属离子和氰化物等,有些属于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在处理电池废液中需要高效的处理工艺,受技术限制常常需要人工人处理工作台,对人体危害极大,因此还存在电池废液处理效果不加且需要人工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的电池废液收集保护平台,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废液处理效果不加且需要人工操作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多工位的电池废液收集保护平台,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筒体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四角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的相远离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筒体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上端开凿有四个滑槽,四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四个滑槽的内壁。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四个所述滑槽的上侧均设有一组倾倒机构,四组倾倒机构沿固定盘的圆心点对称分布,每个所述倾倒机构均包括第一固定板、固定块、液压伸缩机、铰轴、第二固定板、承载框、固定框、两个导杆、两个滑轮和两个滑轨槽,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于任意一个滑块的上端,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板的上端,所述液压伸缩机转动连接于固定块的前端,所述铰轴活动铰接于液压伸缩机的输出轴的上端,所述承载框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板的后端,两个所述导杆分别固定连接于承载框的前后两端,两个所述滑轮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导杆相远离端,所述固定框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板的上端,两个所述滑轨槽分别开凿于固定框的前后内壁,两个所述滑轮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滑轨槽的内壁。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四个所述固定框相靠近端均固定连接有斜台,四个所述斜台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转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入液漏斗,所述转杆的下端开凿有出液孔,所述入液漏斗与出液孔管道相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四个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筒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一锥形齿轮的转动,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连接,因此可带动转杆的转动,从而带动转盘的旋转,当转盘按顺时针旋转后,带动转盘下端转动连接的四个连接杆发生角度位移,四个滑块沿着四个滑槽可滑动,因此带动四个滑块向相靠近端滑动,从而使上侧设置的倾倒机构向相靠近端靠近,随后启动后续的倾倒机构,将四个承载框中的电池废液倾倒入入液漏斗内,此设置无需人工操作,节约人工成本且不会影响工人身体健康。
14.2、本实用新型,启动四个液压伸缩机,将液压伸缩机的输出轴伸长后承载框即可沿两个导杆的圆心为轴心向左倾斜,从而将承载框内部放置的电池废液倾斜倒出倒入入液漏斗内,倾倒完毕后液压伸缩机的输出轴缩短,即可将承载框重新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端,从而达到自动化的功能,以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危险。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剖面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剖面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倾倒机构主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倾倒机构俯视图。
21.图中:1、筒体;2、电机;3、第一锥形齿轮;4、转杆;5、第二锥形齿轮;6、转盘;7、连接杆;8、滑块;9、固定盘;10、滑槽;11、第一固定板;12、固定块;13、液压伸缩机;14、铰轴;15、第二固定板;16、承载框;17、固定杆;18、导杆;19、滑轮;20、滑轨槽;21、固定框;22、斜台;23、挡板;24、入液漏斗;25、出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
2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25.一种多工位的电池废液收集保护平台,包括筒体1,筒体1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3,筒体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转杆4,转杆4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5,第二锥形齿轮5与第一锥形齿轮3啮合连接,转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盘6,转盘6 的四角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7,四个连接杆7的相远离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块8,筒体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固定盘9,固定盘9的上端开凿有四个滑槽10,四个滑块8分别滑动连接于四个滑槽10的内壁。
26.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电机2带动第一锥形齿轮3的转动,第一锥形齿轮3与第二锥形齿轮5啮合连接,因此可带动转杆4的转动,从而带动转盘6的旋转,当转盘6按顺时针旋转后,带动转盘6下端转动连接的四个连接杆7发生角度位移,四个滑块8沿着四个滑槽10可滑动,因此带动四个滑块8向相靠近端滑动,电机2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型号,例如选择型号为yy5034,电机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上述电机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27.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3,四个滑槽10的上侧均设有一组倾倒机构,四组倾倒机构沿固定盘9的圆心点对称分布,每个倾倒机构均包括第一固定板 11、固定块12、液压伸缩机13、铰轴14、第二固定板15、承载框16、固定框21、两个导杆18、两个滑轮19和两个滑轨槽20,第一固定板11固定连接于任意一个滑块8的上端,固定块12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板11的上端,液压伸缩机13转动连接于固定块12的前端,铰轴14活动铰接于液压伸缩机13 的输出轴的上端,承载框16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板15的后端,两个导杆18 分别固定连接于承载框16的前后两端,两个滑轮19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导杆18相远离端,固定框21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板11的上端,两个滑轨槽20 分别开凿于固定框21的前后内壁,两个滑轮19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滑轨槽 20的内壁。
28.本实施例中:液压伸缩机13的输出轴伸长后承载框16即可沿两个导杆 18的圆心为轴心向左倾斜,从而将承载框16内部放置的电池废液倾斜倒出倒入入液漏斗24内,倾倒完毕后液压伸缩机13的输出轴缩短,即可将承载框 16重新放置在第一固定板11上端。
29.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2,四个固定框21相靠近端均固定连接有斜台22,四个斜台2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23。
30.本实施例中:斜台22的设置使得电池废液更好的流到入液漏斗24处,挡板23的设置使得电池废液在斜台22上流淌时导向
31.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2,转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入液漏斗24,转杆4 的下端开凿有出液孔25,入液漏斗24与出液孔25管道相通。
32.本实施例中:入液漏斗24的设置方便废液从四个斜台22上端流到出液孔25。
33.具体的请参阅图1,四个第二固定板15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7。
34.本实施例中:固定杆17的设置防止承载框16在平稳放置时更加稳定。
35.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筒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26。
36.本实施例中:四个26的设置使本实用更加稳定。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电池废液加入到四个承载框 16内,启动电机2,电机2带动第一锥形齿轮3的转动,第一锥形齿轮3与第二锥形齿轮5啮合连接,因此可带动转杆4的转动,从而带动转盘6的旋转,当转盘6按顺时针旋转后,带动转盘6下端转动连接的四个连接杆7发生角度位移,四个滑块8沿着四个滑槽10可滑动,因此带动四个滑
块8向相靠近端滑动,从而使上侧设置的倾倒机构向相靠近端靠近,随后启动后续的倾倒机构,启动四个液压伸缩机13,将液压伸缩机13的输出轴伸长后承载框16即可沿两个导杆18的圆心为轴心向左倾斜,从而将承载框16内部放置的电池废液倾斜倒出倒入入液漏斗24内,倾倒完毕后液压伸缩机13的输出轴缩短,即可将承载框16重新放置在第一固定板11上端,将四个承载框16中的电池废液倾倒入入液漏斗24内,最终电池废液从出液孔25处统一流出。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