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旋扭的短路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0313发布日期:2022-01-05 10:2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旋扭的短路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短路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方便旋扭的短路帽。


背景技术:

2.道路上采用的路灯大多都是光控的,通过光控器插至路灯上沿的插座达到光控效果。大多数采购公司在采购路灯时,会先购买短路帽盖于插座上,用短路帽可以将相邻的插针短路,即实现电路上的连接,作为光控器的暂代品保护电路,而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购买三插、五插或者七插等不同型号的光控器。
3.短路帽包括短路座和套于短路座的短路外壳,在二者之间设置短路元件,短路元件连接有贯穿短路座的导电柱,通过导电柱插至插至实现短路帽的插接。由于传统的短路帽并不注重短路外壳和插座之间的密封性,同时又是在户外工作,因此在下雨天时经常会出现雨水渗漏从而破坏电路的情况,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短路帽,其在短路座上设置橡胶密封圈,插座嵌至橡胶密封圈,从而完成密封。在将导电柱插至插座时,需要旋动短路外壳完成相应的固定,而插座嵌在橡胶密封圈上,会使得插座和短路座之间的连接较软,导致使用者需要使用更大的力去旋动短路外壳,从而造成短路座和短路外壳之间出现打滑的情况,从而造成旋扭不便。
4.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不易打滑、方便旋扭的短路帽。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方便旋扭的短路帽,包括短路座和短路外壳,短路外壳一端开有插槽,插槽内壁套至短路座侧壁,短路座远离短路外壳的一端设有橡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短路座靠近短路外壳的一端开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均距布置有若干个互相垂直的横向限位条与纵向限位条,横向限位条和纵向限位条之间形成限位凹槽;插槽槽底设有可嵌入限位凹槽的限位块。
7.当使用者将短路外壳套至短路座的时,短路座侧壁与短路外壳插槽内壁滑移连接,同时二者之间有一定的摩擦力,保证二者完成纵向的相对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横向限位条和纵向限位条进行交错布置,两者之间形成限位凹槽,同时在插槽槽底设置与限位凹槽适配的限位块,短路外壳和短路座合上时,限位块可能会因抵至横向限位条或者纵向限位条导致不能嵌至限位凹槽内,此时使用者只需转动短路外壳,使限位块落至限位凹槽内即可;通过限位块限位凹槽的嵌合,使用者在将本实用新型固定至插座并旋动时,短路外壳会因为限位块被限位凹槽的限位,处于一个横向的相对固定状态,保证短路外壳和短路座之间不会出现打滑的情况,从而实现方便使用者旋扭的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短路外壳远离短路座的一端设有旋扭把手。
9.另一方面,同样是由于用者需要使用更大的力去旋动短路外壳的原因,而传统的
短路外壳通常为圆形,使用者按压时会使不上力,特别是夏天手掌出汗时更容易打滑,无法为使用者提供充分旋转安装力,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旋扭把手,且此旋扭把手为非圆形状,能够给使用者一个借力点进行旋扭把手的旋扭,避免使用者手与短路外壳之间出现打滑情况,方便使用者旋扭本实用新型。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旋扭把手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侧壁和两个相对的第二侧壁,第一侧壁截面呈w形,第二侧壁截面有一定弧度。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侧壁的拐弯点均呈圆弧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侧壁截面呈w形状,同时其拐弯点呈圆弧形,在更加嵌合使用者手指的同时,可以避免使用者手指被此处划伤、擦伤,最终达到了方便旋扭以及保护使用者的目的。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旋扭把手中空、且与短路外壳一体连接;旋扭把手与短路外壳连接的一端开口,同时开口贯穿短路外壳,短路外壳和旋扭把手贯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旋扭把手设置为中空,可以节约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同时将其与短路外壳一体连接,增加了旋扭把手和短路外壳之间的整体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将旋扭把手开口并与短路外壳贯通,旋扭把手的中空处可以给予一个可供短路元件放置的更大的空间,同时使用者可以将短路外壳做小,因此进一步节约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限位凹槽槽底设有若干条均距排列的限位凸条,限位块远离旋扭把手的一侧设有与限位凸条适配的限位凹条。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料嵌合限位凹槽产生限位效果的同时,使二者相对侧的限位凸条和限位限位凹条嵌合,产生了二次限位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短路外壳和短路座的连接牢固性。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限位凸条和限位凹槽槽底一体连接;限位凹条和旋扭把手一体连接。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限位凹槽和限位块的设置,保证短路外壳和短路座之间不会出现打滑的情况,从而实现方便使用者旋扭的有益效果;设置旋扭把手,将第一侧壁截面设置为w形,第二侧壁截面有一定弧度,第一侧壁的拐弯点均呈圆弧形,能够给使用者一个借力点进行旋扭把手的旋扭,避免使用者手与短路外壳之间出现打滑情况,同时其拐弯点呈圆弧形,在更加嵌合使用者手指的同时,可以避免使用者手指被此处划伤、擦伤,最终达到了方便旋扭以及保护使用者的有益效果;同时旋扭把手中空且一体连接的设置,可以节约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增加了旋扭把手和短路外壳之间的整体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将旋扭把手开口并与短路外壳贯通,旋扭把手的中空处可以给予一个可供短路元件放置的更大的空间,同时使用者可以将短路外壳做小,因此进一步节约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通过限位凹条和限位凸条的设置,产生了二次限位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短路外壳和短路座的连接牢固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20.图2为本实施例短路外壳和短路座的结构分解俯视图;
21.图3为本实施例短路外壳和短路座的结构分解仰视图;
22.图4为本实施例的g部结构放大图;
23.图5为本市实施例的限位凸条结构示意图。
24.附图说明:1、短路座;2、短路外壳;3、插槽;4、橡胶密封圈;5、安装槽;6、横向限位条;7、纵向限位条;8、限位凹槽;9、限位块;10、旋扭把手;101、第一侧壁;102、第二侧壁;11、限位凸条;12、限位凹条; 13、导电柱;14、短路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7.如图所示,一种方便旋扭的短路帽,包括短路座1和短路外壳2,短路外壳2一端开有插槽3,插槽3内壁套至短路座1侧壁,短路座1远离短路外壳2的一端设有橡胶密封圈4,短路座1靠近短路外壳2的一端开有安装槽5,安装槽5内均距布置有若干个互相垂直的横向限位条6与纵向限位条7,横向限位条6和纵向限位条7之间形成限位凹槽8;插槽3槽底设有可嵌入限位凹槽8的限位块9。
28.当使用者将短路外壳2套至短路座1的时,短路座1侧壁与短路外壳2 插槽3内壁滑移连接,同时二者之间有一定的摩擦力,保证二者完成纵向的相对固定,将横向限位条6和纵向限位条7进行交错布置,两者之间形成限位凹槽8,同时在插槽3槽底设置与限位凹槽8适配的限位块9,短路外壳2 和短路座1合上时,限位块9可能会因抵至横向限位条6或者纵向限位条7 导致不能嵌至限位凹槽8内,此时使用者只需转动短路外壳2,使限位块9 落至限位凹槽8内即可;通过限位块9限位凹槽8的嵌合,使用者在将本实用新型固定至插座并旋动时,短路外壳2会因为限位块9被限位凹槽8的限位,处于一个横向的相对固定状态,保证短路外壳2和短路座1之间不会出现打滑的情况。
29.短路外壳2远离短路座1的一端设有旋扭把手10。
30.另一方面,同样是由于用者需要使用更大的力去旋动短路外壳2的原因,而传统的短路外壳2通常为圆形,使用者按压时会使不上力,更容易打滑,设置旋扭把手10,且此旋扭把手10为非圆形状,能够给使用者一个借力点进行旋扭把手10的旋扭,避免使用者手与短路外壳2之间出现打滑情况,方便使用者旋扭本实用新型。
31.旋扭把手10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侧壁101和两个相对的第二侧壁102,第一侧壁101截面呈w形,第二侧壁102截面有一定弧度。
32.第一侧壁101的拐弯点均呈圆弧形。
33.第一侧壁101截面呈w形状,同时其拐弯点呈圆弧形,在更加嵌合使用者手指的同时,可以避免使用者手指被此处划伤、擦伤,最终达到了方便旋扭以及保护使用者的目的。
34.旋扭把手10中空、且与短路外壳2一体连接;旋扭把手10与短路外壳 2连接的一端开口,同时开口贯穿短路外壳2,短路外壳2和旋扭把手10贯通。
35.将旋扭把手10设置为中空,可以节约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同时将其与短路外壳2一体连接,增加了旋扭把手10和短路外壳2之间的整体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将旋扭把手
10开口并与短路外壳2贯通,旋扭把手10的中空处可以给予一个可供短路元件14放置的更大的空间,同时使用者可以将短路外壳2做小,因此进一步节约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
36.限位凹槽8槽底设有若干条均距排列的限位凸条11,限位块9远离旋扭把手10的一侧设有与限位凸条11适配的限位凹条12。
37.在限位料嵌合限位凹槽8产生限位效果的同时,使二者相对侧的限位凸条11和限位限位凹条12嵌合,产生了二次限位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短路外壳2和短路座1的连接牢固性。
38.限位凸条11和限位凹槽8槽底一体连接;限位凹条12和旋扭把手10 一体连接。
39.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