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正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9184发布日期:2022-01-19 16:32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正极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正极组件。


背景技术:

2.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电池具有安全高效、无污染、比能量高、原材料丰富、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之中。
3.现有圆柱型锂离子电池通常包括电芯、正极转接板、负极转接板、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负极极柱与负极转接板为两个单独零件,装配时,正极极柱与正极转接板采用激光焊接在一起;采用此方式组装电池时,各零部件之间定位较为困难,导致其加工工序繁琐,制作效率较低,对加工工人的操作水平要求也较高,此外,由于正极极柱与电池之间为固定式的连接方式,当需要往电池内注液时也较为困难,影响锂电池的最终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锂电池正极组件,该装置能轻松实现锂电池正极处各部件的精准定位和连接,并有助于对电池进行注液,在减少了序步骤,降低了电池生产成本的同时也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池生产的整体效率。
5.一种锂电池正极组件,包括正极极柱、正极盖板、正极板和正极转接片,所述正极盖板、正极板和正极转接片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孔,正极极柱贯穿安装孔后将正极盖板、正极板和正极转接片连接为一体;正极盖板设置于正极极柱下方并与正极极柱活动连接,正极盖板的下端面与正极板的上端面焊接,正极板的下端面与正极转接片焊接。
6.优选的方案中,正极板的上端设置有卡位导轨,正极盖板的下端面开设有卡位槽,当正极板和正极盖板组装并焊接时,卡位导轨与卡位槽之间相互卡接,使正极板和正极盖板相互间的位置保持固定。
7.优选的方案中,正极板的外沿处设置有一圈卡位板,正极转接片的外沿设置有一圈托板,当正极板和正极转接片组装并焊接时,卡位板卡接在正极转接片的外沿处和托板上方,使正极转接片和正极板相互间的位置保持固定。
8.优选的方案中,围绕正极板的中心处开设有透孔,所述透孔围绕正极板中心处的安装孔呈环形对称分布。
9.优选的方案中,正极极柱采用导电性良好的材料制作而成,正极极柱下方的柱体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安插于安装孔内。
10.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1.1、装置各部件之间均设有定位装置,使各部件相互组装更为方便,降低了电池组装者的工作要求,提高了电池的组装效率;
12.2、装置的正极极柱与正极盖板之间为活动式的安装方式,当需要往电池的内部注液时可从直接从电池顶部注入,相比于传统的注液方式要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极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极板背面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结构正视图。
19.图中:正极极柱1、正极盖板2、正极板3、卡位板301、透孔302、卡位导轨303、正极转接片4、托板401、安装孔5。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4、5所示,一种锂电池正极组件,包括正极极柱1、正极盖板2、正极板3和正极转接片4,所述正极盖板2、正极板3和正极转接片4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孔5,正极极柱1贯穿安装孔5后将正极盖板2、正极板3和正极转接片4连接为一体并构成为一体式的正极组件,正极盖板2设置于正极极柱1下方并与正极极柱1活动连接,正极盖板2的下端面与正极板3的上端面焊接,正极板3的下端面与正极转接片4焊接。
21.优选的方案如图2至图4所示,正极板3的上端设置有卡位导轨303,正极盖板2的下端面开设有卡位槽,当正极板3和正极盖板2组装并焊接时,卡位导轨303与卡位槽之间相互卡接,再将卡位导轨303焊接在正极盖板2下端面的卡位槽内,实现了正极板3和正极盖板2之间的精准定位和连接。
22.优选的方案如图2至图4所示,正极板3的外沿处设置有一圈卡位板301,正极转接片4的外沿设置有一圈托板401,当正极板3和正极转接片4组装并焊接时,卡位板301卡接在正极转接片4的外沿处,使正极转接片4的外沿正好被卡位板301所包覆,卡位板301同时还焊接在托板401的上方,通过此结构可实现正极转接片4与卡位板301之间的精准定位和连接。
23.优选的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围绕正极板3的中心处开设有透孔302,所述透孔302围绕正极板3中心处的安装孔5呈环形对称分布,通过此结构,从正极盖板2注入的电池液可充分并快速的流入到电池内部,进一步的为电池注液工作提供便捷。
24.优选的方案如图4和图5所示,正极极柱1采用导电性良好的材料制作而成,正极极柱1下方的柱体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安插于安装孔5内,当需要往电池内部注液时,只需用力拔出正极极柱1即可进行下一步的操作,相比于传统的注液方式,其操作性和工作效率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25.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池正极组件,包括正极极柱(1)、正极盖板(2)、正极板(3)和正极转接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盖板(2)、正极板(3)和正极转接片(4)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孔(5),正极极柱(1)贯穿安装孔(5)后将正极盖板(2)、正极板(3)和正极转接片(4)连接为一体;正极盖板(2)设置于正极极柱(1)的下方并与正极极柱(1)活动连接,正极盖板(2)的下端面与正极板(3)的上端面焊接,正极板(3)的下端面与正极转接片(4)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正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正极板(3)的上端设置有卡位导轨(303),正极盖板(2)的下端面开设有卡位槽,当正极板(3)和正极盖板(2)组装并焊接时,卡位导轨(303)与卡位槽之间相互卡接,使正极板(3)和正极盖板(2)相互间的位置保持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正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正极板(3)的外沿处设置有一圈卡位板(301),正极转接片(4)的外沿设置有一圈托板(401),当正极板(3)和正极转接片(4)组装并焊接时,卡位板(301)卡接在正极转接片(4)的外沿和托板(401)上方,使正极转接片(4)和正极板(3)相互间的位置保持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正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围绕正极板(3)的中心处开设有透孔(302),所述透孔(302)围绕正极板(3)中心处的安装孔(5)呈环形对称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正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正极极柱(1)采用导电性良好的材料制作而成,正极极柱(1)下方的柱体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安插于安装孔(5)内。

技术总结
一种锂电池正极组件,包括正极极柱、正极盖板、正极板和正极转接片,所述正极盖板、正极板和正极转接片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孔,正极极柱贯穿安装孔后将正极盖板、正极板和正极转接片连接为一体;正极盖板设置于正极极柱下方并与正极极柱活动连接,正极盖板的下端面与正极板的上端面焊接,正极板的下端面与正极转接片焊接;本实用新型可轻松实现锂电池正极处各部件的精准定位和连接,并有助于对电池进行注液,在减少了序步骤,降低了电池生产成本的同时也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池生产的整体效率。时也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池生产的整体效率。时也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池生产的整体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 赵冬梅 陈雨 张要枫 袁路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钛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2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