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SUB转接线端子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62938发布日期:2022-01-19 16:59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D-SUB转接线端子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d-sub转接线端子适配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配器,尤其是涉及一种d-sub(d-subminiature,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接口)转接线端子适配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d-sub转接线端子适配器,一般包括d-sub连接器、接地线缆和两个电源线缆,d-sub连接器的接地端子和接地线缆的接线端子以及d-sub连接器的两个电源端子和两个电源线缆的接线端子之间一般都采用线缆将两者焊接连接在一起,该种方式组装较困难,且线缆需分正负极,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sub转接线端子适配器,组装简便、灵活,无需分正负极,易于操作。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d-sub转接线端子适配器,包括壳体、设置到所述壳体前端的d-sub连接器以及设置到所述壳体后端的接地线缆、第一电源线缆和第二电源线缆,所述d-sub连接器的接地端子、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前端内,所述接地线缆的第一接线端子、第一电源线缆的第二接线端子和第二电源线缆的第三接线端子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后端内,还包括设置到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和第三导电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和第一接线端子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子和第三接线端子之间通过所述第三导电端子连接。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一端与所述接地端子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固定到所述壳体内的底部的第一凸台。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子之间通过第三紧固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之间通过第四紧固件连接,并通过所述第四紧固件固定到所述壳体内的底部的第二凸台。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导电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端子之间通过第五紧固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接线端子之间通过第六紧固件连接,并通过所述第六紧固件固定到所述壳体内的底部的第三凸台。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靠近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内的底部形成有凸出的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以对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进行定位。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导电端子的靠近所述第三接线端子的一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壳体内的底部形成有凸出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二通孔相
配合以对所述第三导电端子进行定位。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下壳和安装到所述下壳顶部的上盖,所述下壳的前端与所述上盖的前端平齐,所述下壳的后端形成有凸出于所述上盖后端的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电源线缆和第二电源线缆分别设置到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后端,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和第三接线端子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安装腔的顶部设有第一保护盖。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盖后端的顶部形成有第二安装腔,所述接地线缆设置到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后端,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第二安装腔的顶部设有第二保护盖。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和第三导电端子均呈长条状,并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水平部、第二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竖直部的一端垂直设置有所述第一水平部,另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并垂直设置有所述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的远离所述竖直部的一端与所述接地端子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的远离所述竖直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和第三导电端子均为一紫铜件。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端子和第一接线端子之间、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之间、第二电源端子和第三接线端子之间都采用导电端子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组装方便、灵活,无需分正负极,易于操作,且导电端子的阻抗低,能耗小,极大的满足了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sub转接线端子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所示d-sub转接线端子适配器的分解示意图;
19.图3是图1所示d-sub转接线端子适配器的d-sub连接器、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第三导电端子、接地线缆、第一电源线缆和第二电源线缆的分解示意图;
20.图4是图1所示d-sub转接线端子适配器的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22.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sub转接线端子适配器,主要用于与psu(power supply unit,电源供应单元)伺服器的电源供电系统接口配合使用,以
通过外部电源设备实现对电源供电系统进行供电。该d-sub转接线端子适配器包括壳体10、设置到壳体10前端的d-sub连接器20、接地线缆30、第一电源线缆40、第二电源线缆50、第一导电端子62、第二导电端子64和第三导电端子66。接地线缆30、第一电源线缆40和第二电源线缆50设置到壳体10的后端。第一导电端子62、第二导电端子64和第三导电端子66设置到壳体10内。
23.d-sub连接器20的接地端子22、第一电源端子24和第二电源端子26分别位于壳体10的前端内。第一电源端子24和第二电源端子26的极性相反,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源端子24为正极端子,第二电源端子26为负极端子。第一电源线缆40和第二电源线缆50的极性相反,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源线缆40为正极线缆,第二电源线缆50为负极线缆。接地线缆30的第一接线端子32、第一电源线缆40的第二接线端子42和第二电源线缆50的第三接线端子52分别位于壳体10的后端内。接地端子22和第一接线端子32之间通过第一导电端子62连接,第一电源端子24和第二接线端子42之间通过第二导电端子64连接,第二电源端子26和第三接线端子52之间通过第三导电端子66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端子22和第一接线端子32之间、第一电源端子24和第二接线端子42之间、第二电源端子26和第三接线端子52之间都采用导电端子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相对现有的采用线缆的连接方式,组装方便、灵活,无需分正负极,易于操作,且导电端子的阻抗低,能耗小,极大的满足了使用需求。
24.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子62、第二导电端子64和第三导电端子66均为一紫铜件,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耐蚀和加工性能。
25.结合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下壳12和安装到下壳12顶部的上盖14。本实用新型将壳体10分为下壳12和上盖14,进一步方便组装,易于操作。
26.下壳12的前端与上盖14的前端平齐,下壳12的后端形成有凸出于上盖14后端的第一安装腔122。第一电源线缆40和第二电源线缆50分别设置到第一安装腔122的后端,第二接线端子42和第三接线端子52分别位于第一安装腔122内。第二接线端子42和第三接线端子52之间通过一隔板1222隔开,以防接触,隔板1222设置到第一安装腔122内的底部。
27.第一安装腔122的顶部设有第一保护盖82,用于对第二接线端子42和第三接线端子52起到保护作用。
28.上盖14后端的顶部形成有第二安装腔142,接地线缆30设置到第二安装腔142的后端,第一接线端子32位于第二安装腔142内。
29.第二安装腔142的顶部设有第二保护盖84,用于对第一接线端子32起到保护作用。
30.优选地,第一导电端子62的一端与接地端子22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7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32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73连接,并通过第二紧固件73固定到壳体10的下壳12内的底部的第一凸台15。第一紧固件72和第二紧固件73均为例如螺丝。第一导电端子6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紧固件72和第二紧固件73与接地端子22、第一接线端子32连接,且通过第二紧固件73固定到第一凸台15,组装方便、灵活,易于拆卸,提高了第一导电端子62的稳固性,使得第一导电端子62能够始终保持与接地端子22、第一接线端子32之间的连接,并且通过第二紧固件73可连接不同线径的第一接线端子32。
31.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子62包括第一水平部622、竖直部624和第二水平部626,如图3所示。竖直部624的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一水平部622,另一端伸入到第二安装腔142内并垂直设置有第二水平部626。第一水平部622位于下壳12和上盖14之间,第二水平部626位
于第二安装腔142内。
32.第一水平部622的远离竖直部624的一端贴靠到接地端子22的顶部并与接地端子22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72连接,具体地,第一水平部622的远离竖直部624的一端和接地端子22分别具有第一安装孔622a、第二安装孔,第一紧固件72安装到第一安装孔622a和第二安装孔内。第二水平部626的远离竖直部624的一端贴靠到第一接线端子32的底部并与第一接线端子32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73连接,且通过第二紧固件73固定到第一凸台15,具体地,第二水平部626的远离竖直部624的一端和第一接线端子32分别具有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第二紧固件73穿过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并安装到第一凸台15的螺纹孔152(见图4)内。
33.第二导电端子64和第三导电端子66均呈长条状。第二导电端子64和第三导电端子66均位于第一导电端子62的下方,且分别位于第一导电端子62的两侧。第二导电端子64和第三导电端子66的形状、大小相同,并呈相对设置。
34.优选地,第二导电端子64的一端与第一电源端子24之间通过第三紧固件74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接线端子42之间通过第四紧固件75连接,并通过第四紧固件75固定到壳体10的下壳12内的底部的第二凸台16。第三紧固件74和第四紧固件75均为例如螺丝。第二导电端子6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紧固件74和第四紧固件75与第一电源端子24、第二接线端子42连接,且通过第四紧固件75固定到第二凸台16,组装方便、灵活,易于拆卸,提高了第二导电端子64的稳固性,使得第二导电端子64能够始终保持与第一电源端子24、第二接线端子42之间的连接,且通过第四紧固件75可连接不同线径的第二接线端子42。
35.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端子64的靠近第一电源端子24的一端贴靠到第一电源端子24的底部并与第一电源端子24之间通过第三紧固件74连接,具体地,第二导电端子64的靠近第一电源端子24的一端和第一电源端子24分别具有第五安装孔64a、第六安装孔,第三紧固件74安装到第五安装孔64a和第六安装孔内。第二导电端子64的靠近第二接线端子42的一端贴靠到第二接线端子42的底部并与第二接线端子42之间通过第四紧固件75连接,且通过第四紧固件75固定到第二凸台16,具体地,第二导电端子64的靠近第二接线端子42的一端和第二接线端子42分别具有第七安装孔、第八安装孔,第四紧固件75穿过第七安装孔、第八安装孔并安装到第二凸台16的螺纹孔162(见图4)内。
36.优选地,第三导电端子66的一端与第二电源端子26之间通过第五紧固件76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52之间通过第六紧固件77连接,并通过第六紧固件77固定到壳体10的下壳12内的底部的第三凸台17。第五紧固件76和第六紧固件77均为例如螺丝。第三导电端子66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五紧固件76和第六紧固件77与第二电源端子26、第三接线端子52连接,且通过第六紧固件77固定到第三凸台17,组装方便、灵活,易于拆卸,提高了第三导电端子66的稳固性,使得第三导电端子66能够始终保持与第二电源端子26、第三接线端子52之间的连接,且通过第六紧固件77可连接不同线径的第三接线端子52。
37.本实施例中,第三导电端子66的靠近第二电源端子26的一端贴靠到第二电源端子26的底部并与第二电源端子26之间通过第五紧固件76连接,具体地,第三导电端子66的靠近第二电源端子26的一端和第二电源端子26分别具有第九安装孔66a、第十安装孔,第五紧固件76安装到第九安装孔66a和第十安装孔内。第三导电端子66的靠近第三接线端子52的一端贴靠到第三接线端子52的底部并与第三接线端子52之间通过第六紧固件77连接并通
过第六紧固件77固定到第三凸台17,具体地,第三导电端子66的靠近第三接线端子52的一端和第三接线端子52分别具有第十一安装孔、第十二安装孔,第六紧固件66穿过第十一安装孔、第十二安装孔并安装到第三凸台17的螺纹孔172(见图4)内。
38.第一紧固件72、第三紧固件74、第五紧固件76三者的结构相同,第二紧固件73、第四紧固件75、第六紧固件77三者的结构相同,方便组装。
39.进一步地,第二导电端子64的靠近第二接线端子42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642,壳体10的下壳12内的底部形成有凸出的第一定位件18(见图4),第一定位件18与第一通孔642相配合以对第二导电端子64进行定位,方便组装。
40.进一步地,第三导电端子66的靠近第三接线端子52的一端设有第二通孔662,壳体10的下壳12内的底部形成有凸出的第二定位件19(见图4),第二定位件19与第二通孔662相配合以对第三导电端子66进行定位,方便组装。
41.进一步地,下壳12内的底部形成有两个隔件124,如图4所示,两个隔件124分别位于第一电源端子24和接地端子22之间、第二电源端子26和接地端子22之间,以防接触。
42.进一步地,下壳12内的底部形成有凸出的第三定位件126、第四定位件127,第三定位件126位于第二导电端子64的远离第一导电端子62的一侧,第四定位件127位于第三导电端子66的远离第一导电端子62的一侧,上盖14内的底部形成有第一定位套筒、第二定位套筒,第一定位套筒与第三定位件126相配合,第二定位套筒与第四定位件127相配合,以实现对下壳12和上盖14的安装进行定位。
43.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