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钮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91328发布日期:2023-02-28 19:4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钮开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钮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按钮开关。


背景技术:

2.按钮开关是指利用按钮推动传动机构,使动触点与静触点按通或断开并实现电路换接的开关。按钮开关是一种结构简单,应用十分广泛的主令电器。
3.公开号cn112820571a搭接小型电器的按钮开关,包括壳体、线路板、保险电阻、按压组件以及底座,壳体和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拼装的连接件,壳体的上端面的靠左部分设置有供线路板放置的第一安装槽,壳体的上端面的靠下部分设置有供保险电阻放置的第二安装槽,还包括接线板,壳体与接线板一体成型,接线板包括围成框形的上废料排、下废料排、左废料排、右废料排,上废料排朝向壳体的一端间隔设置有通过按压组件进行接通/断开的第一接线脚和第二接线脚,下废料排朝向壳体的一端间隔设置有通过保险电阻电连接的第三接线脚和第四接线脚,第一接线脚和第三接线脚置于接线板的左端,第二接线脚和第四接线脚置于接线板的右端,第一接线脚还设置有延伸至第一安装槽内第一延伸部,第三接线脚还设置有延伸至第一安装槽内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通过线路板进行电连接。这种按钮开关结构简单,而且第一接线脚和第三接线脚置于接线板的左端、第二接线脚和第四接线脚置于接线板的右端的设置使得焊接工作量大,需要人工焊接,但是人工焊接的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易出现焊接质量差的问题,因为按钮开关的体型较小,外接线也比较细,故报废率高,采用自动化焊接,需要进行多次定位,故导致效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按钮开关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5.这种按钮开关,包括导电板,导电板具有至少一个用以设置开关组件的工位,每个工位内均设有与导电板一体成型设置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用以实现开关组件与导电板电连接,且允许其通过嵌入与开关组件形成连接配合,并与开关组件的铜帽在向下/向上时接触通电/不接触断电,连接组件还用以与多根外接线连接,且允许每个连接点均位于同一侧并处于同一水平。采用上述设置,不仅便于开关组件的连接,而且还能够增加导电板的结构强度,同时连接组件的焊线位置均处于同一侧,由此便于后期的自动化焊接,提高了成型效率。
6.进一步完善,连接组件包括两个用以连接负载线的第一功能件、两个用以连接正负极电源线的第二功能件,两个第一功能件、两个第二功能件均沿导电板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分布,其中两个第二功能件位于两个第一功能件之间。采用上述设置,该设置使得空间紧凑化,保证四个功能件能够正好布满开关组件,可以适当增加开关组件的结构强度,同时在接线时也便于分辨对应功能线的接线位置。
7.进一步完善,每个第一功能件、每个第二功能件均具有用以接线的第一接线部、第二接线部,第一接线部、第二接线部均暴露在开关组件外,且允许第一接线部、第二接线部
均朝向同一方向设置并固定于导电板的左内壁或右内壁。采用上述的设置,通过第一接线部、第二接线部使得第一功能件、第二功能件具有充分的接线面积,这样在接线时易于将外接线固定于第一功能件、第二功能件,而且同一方向的设置便于单次多个作业,效率高。
8.进一步完善,每个第一功能件、其中一第二功能件均还具有用以连接电器元件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均暴露在开关组件外,且允许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均朝向同一方向设置,其中一第一连接部固定于导电板的右内壁或左内壁。采用上述的设置,通过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使得第一功能件、第二功能件具有充分的安装面积,这样在连接电时器元件易于将电器元件固定于第一功能件、第二功能件,而且暴露在开关组件外在维护阶段无需拆卸开关组件,具有充足的操作空间。
9.进一步完善,连接组件还包括具有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的第三功能件、第四功能件,其中一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共连有一电器元件,另一第一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共连有一电器元件,第三功能件、第四功能件均固定于导电板的右内壁或左内壁且不与开关组件连接。采用上述的设置,增加所使用的电器元件的数量,而且第三功能件、第四功能件不仅用以电器元件的连接,而且与各个第一功能件、第二功能件构成了一个内部整体,由此也可以增加导电板的结构强度
10.进一步完善,开关组件具有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相互拼接,并构成对每个第一功能件、每个第二功能件的夹持固定,且允许在夹持固定时每个第一功能件、每个第二功能件能够嵌入至上壳体的下端。采用上述的设置,安装方便,并在拼接后还能形成对每个第一功能件、每个第二功能件的夹持固定,若后期开关组件2内部的线路板出现故障,也只需将其取出进行单独维修更换便可,而不用将整个开关组件一起报废,从而还能有效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11.进一步完善,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之间设置有便于两者相互拼接的插接结构,且允许通过插接结构在两者插接配合时对两个第一功能件构成限位配合。采用上述的设置,不仅实现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之间的稳定连接,而且还能够对两个第一功能件提供限位,由此增加第一功能件的使用稳定性。
12.进一步完善,其中一第二功能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一触感部,与该第二功能件相邻的第一功能件具有第二触感部,第一触感部、第二触感部均置于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之间且能够嵌入至上壳体的下端,并形成与开关组件的铜帽外径相等的弧形结构。采用上述的设置,将第一触感部、第二触感部构成与开关组件的铜帽外形相似的构型,这样可以增加两者与开关组件的铜帽的接触稳定性,由此保证通电的及时性。
13.进一步完善,第一触感部、第二触感部的上表面还设有插入至上壳体内的凸起。采用上述的设置,凸起的设置使得第一触感部、第二触感部多具备一防脱结构,使其防脱效果得到增强,从而也提升了按钮开关的使用寿命。
14.进一步完善,下壳体一侧还固定有支撑于每个第一接线部、第二接线部下端的支撑脚。且相邻的支撑脚之间具有间隔槽。采用上述的设置,支撑脚为后续第一接线部、第二接线部焊线时为第一接线部、第二接线部提供支撑作用,防止焊接变形,间隔槽内用以插入插板(隔板功能)插进去,直接隔断了相邻两支撑脚的线与线之间的连电风险,即避免短路,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不需要在套热缩管来起到绝缘保护作用。
15.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在导电板,使得整体成型难度降低,成型效率提高,通过成型模具就可成型完成,而且连接组件还能够与开关组件形成连接配合,导电板以及连接组件均为铜材质制成,这样具有导电性,由此实现开关组件与导电板电连接,免去了传统按钮开关还需要搭配电路板这种高成本零件,同时连接组件还与外接线连接,且每个连接点均位于同一侧并处于同一水平,这样一来可采用自动化焊接的方式实现外接线一次多根设置在连接组件上,由此进一步简化了接线工作量,提高了效率;
17.(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具有两个用以连接负载线的第一功能件,两个用以连接正负极电源线的第二功能件,而且个别第一功能件、第二功能件还用以连接电器元件,而且均暴露在开关组件外,便于前期的安装以及后期的维护;
18.(3)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还具有第三功能件、第四功能件,如此的设置是为了增加所使用的电器元件的数量,这里的电器元件为指示件以及限流电阻,指示件用于指示电路状态(是否得电),限流电阻用于限制流经指示件的电流大小,由此形成保护,而且第三功能件、第四功能件还与各个第一功能件、第二功能件构成了一个内部整体,由此也可以增加导电板的结构强度;
19.(4)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组件具有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相互拼接,并构成对每个第一功能件、每个第二功能件的夹持固定,且允许在夹持固定时每个第一功能件、每个第二功能件能够嵌入至上壳体的下端,同时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之间设置有便于两者相互拼接的插接结构,且允许通过插接结构在两者插接配合时对两个第一功能件构成限位配合;
20.(5)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第二功能件具有第一触感部,其中一第一功能件具有第二触感部,第一触感部、第二触感部均是与开关组件的铜帽配合的,第一触感部呈弧形设置,且弧形长度为五分之二圆的圆弧,第二触感部固定于其中一第一功能件,其构型也呈弧形设置,且弧形长度为五分之一圆的圆弧,而且所参照的圆为铜帽的外径圆,由此实现与铜帽构型匹配,从而保证与铜帽的接触稳定性;
21.(6)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一侧还固定有若干支撑脚,支撑脚支撑于第一接线部、第二接线部的下端,在焊线时为第一接线部、第二接线部提供下部支撑作用,防止第一接线部、第二接线部受焊接出现变形。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隐藏了一开关组件;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其中隐藏了一开关组件;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开关组件内部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隐藏了一开关组件以及另一开关组件的下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8.参照附图:这种按钮开关,包括导电板1,导电板1具有至少一个用以设置开关组件
2的工位,每个工位内均设有与导电板1一体成型设置的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用以实现开关组件2与导电板1电连接,且允许其通过嵌入与开关组件2形成连接配合,并与开关组件2的铜帽在向下/向上时接触通电/不接触断电,连接组件3还用以与多根外接线连接,且允许每个连接点均位于同一侧并处于同一水平。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首先连接组件3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在导电板1,使得整体成型难度降低,成型效率提高,通过成型模具就可成型完成,免去了复杂的配合结构以及传统按钮开关还需要搭配电路板这种高成本零件,而且使用稳定性也好,不会晃动,连接组件3还能够与开关组件2形成连接配合,由此也简化了导电板1与开关组件2之间的连接结构,而且导电板1以及连接组件3均为铜材质制成,这样具有导电性,由此实现开关组件2与导电板1电连接,同时连接组件2还与外接线连接,且每个连接点均位于同一侧并处于同一水平,这样一来可采用自动化焊接的方式实现外接线一次多根设置在连接组件2上,由此进一步简化了接线工作量,提高了效率,相比于传统的左右相对设置,焊接不在需要人工执行,在通过焊接机器人焊接时也不需要进行不同位置的定位等繁琐的中间过程。
29.对于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包括两个用以连接负载线的第一功能件31、两个用以连接正负极电源线的第二功能件32,如此保证开关组件的通电性以及保护性,降低短路事故的发生,两个第一功能件31、两个第二功能件32均沿导电板1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分布,其中两个第二功能件32位于两个第一功能件31之间,该设置使得空间紧凑化,保证四个功能件能够正好布满开关组件,由此也可以与开关组件2连接后增加开关组件2的结构强度,同时在接线时也便于分辨对应功能线的接线位置,即两个第一功能件31用以连接负载线,两个第二功能件32用以连接正负极电源线。
30.为了便于后期能够自动化焊接线,每个第一功能件31、每个第二功能件32均具有用以接线的第一接线部31-a、第二接线部32-a,第一接线部31-a、第二接线部32-a均暴露在开关组件2外,且允许第一接线部31-a、第二接线部32-a均朝向同一方向设置并固定于导电板1的左内壁或右内壁,如此的设置使得第一接线部31-a、第二接线部32-a的位置均为一致,这里的位置指的是朝向,即第一接线部31-a、第二接线部32-a统一在第一功能件31、第二功能件32的左端或者右端,第一接线部31-a、第二接线部32-a又是暴露在外,并且第一接线部31-a、第二接线部32-a的构型以及宽度均为一致,具有充足的焊接面积,这样一来在采用自动化焊接时,只需将导电板1置入相应的夹具内,然后在第一接线部31-a、第二接线部32-a放上相应数量的电线,由此完成单次多个同步焊接即可,成型效率更好。
31.进一步完善,每个第一功能件31、其中一第二功能件32均还具有用以连接电器元件的第一连接部31-b、第二连接部32-b,第一连接部31-b、第二连接部32-b均暴露在开关组件2外,且允许第一连接部31-b、第二连接部32-b均朝向同一方向设置,其中一第一连接部31-b固定于导电板1的右内壁或左内壁,如此的设置使得电器元件在安装后均可以暴露在开关组件2外,由此便于后期更换以及维护,这里的电器元件为二极管8以及保险电阻5,相比于传统的设置在开关组件2的电路板的方式,无需将开关组件2打开取出电路板后再进行维修,更加方便快捷,而且第一连接部31-b固定于导电板1的右内壁或左内壁也可以适当增加导电板1的结构强度,使其抗折效果更好。
32.进一步完善,连接组件3还包括具有第三连接部33-a、第四连接部34-a的第三功能件33、第四功能件34,其中一第一连接部31-b与第三连接部33-a共连有一电器元件,另一第
一连接部31-b与第四连接部34-a共连有一电器元件,第三功能件33、第四功能件34均固定于导电板1的右内壁或左内壁且不与开关组件2连接,如此的设置是为了增加所使用的电器元件的数量,这里的电器元件为指示件6以及限流电阻7,指示件6用于指示电路状态(是否得电),限流电阻7用于限制流经指示件6的电流大小,由此形成保护,而且第三功能件33、第四功能件34不仅用以电器元件的连接,而且与各个第一功能件31、第二功能件32构成了一个内部整体,由此也可以增加导电板1的结构强度。
33.为了实现开关组件2与导电板1电连接,开关组件2具有上壳体21以及下壳体22,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相互拼接,并构成对每个第一功能件31、每个第二功能件32的夹持固定,且允许在夹持固定时每个第一功能件31、每个第二功能件32能够嵌入至上壳体21的下端,如此的设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在拼接后还能形成对每个第一功能件31、每个第二功能件32的夹持固定,夹持固定来自于上壳体21的下端具有若干个嵌入槽,这些嵌入槽使得第一功能件31、第二功能件32是能够嵌入至上壳体21,并且在嵌入后其下表面与上壳体21的下表面在同一水平,再通过下壳体22的上表面与之贴合,从而实现对第一功能件31、第二功能件32的夹持固定,若后期开关组件2内部的线路板出现故障,也只需将其取出进行单独维修更换便可,而不用将整个开关组件一起报废,从而还能有效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开关组件2还具有按钮、转子、铜帽以及弹簧,铜帽由一圆盘和一圆柱构成,圆柱一体成型在圆盘的上端面上,且圆柱内设有向下贯穿圆盘的凹槽,上壳体21开设有供圆盘和弹簧放入的凹腔,弹簧的上端插入凹槽内,并与凹槽的顶面抵接,弹簧的下端与凹腔的底面抵接,转子套装在铜帽的圆柱上,按钮套装在转子上,且转子上设有与按钮下端抵接的凸环,凸环的上端面和按钮的下端面设有相啮合的连接齿,第二壳体上对应设有供所述按钮穿出的通孔,通孔的内壁上设有开关断开限位槽和开关接通限位槽,开关断开限位槽和开关接通限位槽的下端贯穿通孔,开关断开限位槽的上端面低于开关接通限位槽的上端面,按钮和转子的凸环上对应设有滑入开关断开限位槽内或所述开关接通限位槽内的径向凸筋。
34.为了进一步增加第一功能件31的使用稳定性,上壳体21以及下壳体22之间设置有便于两者相互拼接的插接结构,且允许通过插接结构在两者插接配合时对两个第一功能件31构成限位配合,如此的设置即可增加第一功能件31的使用稳定性,这里的插接结构包括相互构成插接配合的插孔22-b和插柱21-a,插孔22-b和插柱21-a分别成型在下壳体22以及上壳体21,同时第一功能件31对应形成有与插柱21-a构成限位配合的限位槽31-d,插柱21-a插入限位槽31-d即可,由此限制第一功能件31的摆动,从而提高其使用稳定性。
35.为了保证开关组件2与导电片1之间能够通电,其中一第二功能件32的另一端具有第一触感部32-c,与该第二功能件32相邻的第一功能件31具有第二触感部31-c,第一触感部32-c、第二触感部31-c均置于上壳体21以及下壳体22之间且能够嵌入至上壳体21的下端,并形成与开关组件2的铜帽外径相等的弧形结构,如此的设置即可,第一触感部32-c、第二触感部31-c的设置亦是实现开关组件2的铜帽能够与接着负载线以及电源线的第一功能件31、第二功能件32接触,而且第一触感部32-c呈弧形设置,且弧形长度为五分之二圆的圆弧,第二触感部31-c固定于其中一第一功能件31,其构型也呈弧形设置,且弧形长度为五分之一圆的圆弧,而且所参照的圆为铜帽的外径圆,由此实现与铜帽构型匹配,从而保证与铜帽的接触稳定性。
36.考虑到第一触感部32-c、第二触感部31-c是与开关组件2的铜帽配合的,铜帽又是
设置在开关组件2的按压部分处,即会多次对第一触感部32-c、第二触感部31-c造成冲击力,故需要保证第一触感部32-c、第二触感部31-c的稳定安装,第一触感部32-c、第二触感部31-c的上表面还设有插入至上壳体21内的凸起4,如此的设置即可保证第一触感部32-c、第二触感部31-c的稳定安装,凸起4的设置使得第一触感部32-c、第二触感部31-c多具备一防脱结构,通过凸起4使得第一触感部32-c或第二触感部31-c在嵌入至上壳体21时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外,还能够产生凸起4插入上壳体21所产生的摩擦阻力,而且凸起4与上壳体21之间还为紧密配合,由此保证第一触感部32-c、第二触感部31-c的稳定安装,使其防脱效果得到增强,从而也提升了按钮开关的使用寿命。
37.进一步完善,下壳体22一侧还固定有支撑于每个第一接线部31-a、第二接线部32-a下端的支撑脚22-a,且相邻的支撑脚22-a之间具有间隔槽22-a1,支撑脚22-a为后续第一接线部31-a、第二接线部32-a焊线时为第一接线部31-a、第二接线部32-a提供支撑作用,防止焊接变形,设置间隔槽22-a1的目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可在间隔槽22-a1内插入插板(隔板功能)插进去,直接隔断了相邻两支撑脚22-a的线与线之间的连电风险,即避免短路,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不需要在套热缩管来起到绝缘保护作用。
38.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